飞机施药防治2020白蛾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飞机施药防治2020白蛾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飞机施药防治2020白蛾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飞机施药防治2020白蛾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飞机施药防治2020白蛾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机施药防治XX白蛾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莒县xx年美国白蛾防控、莒县xx年美国白蛾飞防方案和上级统一安排,6月3日-21日,全县利用19天时间,对21个乡镇(街道)和城区采取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共计飞防736个架次,飞防面积102.084万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飞防工作前期准备情况。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十二届103次常委会议、县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分别对今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要求切实抓好飞防工作。4月27日,全县森林防火、美国白蛾防控暨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会议上,林洪鹏副县长对防治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要求抓紧做好飞防准备工作,确保实现“重防第一代,一役控全年”的目标,会上还邀请飞防公司技术人员对与会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指导培训。今年省林业局组织飞防招标结束后,县林业局及早与中标的飞防公司联系协调,分别就飞防用药、质量保证、具体规划、组织实施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洽谈,为飞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xx年我县美国白蛾发生情况。通过对越冬代成虫监测,全县设立的66处监测点截至5月31日共计诱捕成虫14378只,比去年同期偏重,同时通过对幼虫网幕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网幕株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大,有全面暴发的趋势。据监测记录,4月25日,我县在东莞镇和城区首次监测到越冬代成虫,5月19日出现幼虫网幕。根据美国白蛾生长发育规律,可推算5月底为我县飞防最佳时间。为有效保护蚕农利益,最大限度解决飞防和桑蚕生产之间的矛盾,经全面权衡后,将飞防时间推迟到从6月3日开始。 3、飞防情况。根据我县实际,借鉴去年的飞防经验,依据不同地形飞防采用运5B型、直升机、“蜜蜂”三种机型施药。自xx年6月3日-21日,共19天,对21个乡镇(街道)内所有片林、村庄、道路、河流及城区适时开展飞防,共动用飞机8架,飞防736个架次,实际飞防面积102.084万亩。为抓住当时防治时机,缩短飞防时间,经与飞防公司协商,分区域同时开展飞防作业。其中,2架运五B型飞机共飞防96架次,飞防面积为38.4万亩;2架直升机贝尔B-7738、300C,飞防291架次,飞防面积为51.18万亩;4架“蜜蜂”飞机共飞防349架次,飞防面积为12.504万亩。 4、药剂使用情况。根据虫情发生情况,确定使用药剂为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沉降剂为尿素和食盐,配比以机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运5B:药剂150公斤+水620公斤+食盐10公斤+尿素20公斤;直升机贝尔B-7738:药剂75公斤+水310公斤+食盐5公斤+尿素10公斤;直升机300C:药剂37.5公斤+水154.5公斤+食盐3公斤+尿素5公斤;蜜蜂A:药剂25公斤+水92公斤+食盐1公斤+尿素2公斤;蜜蜂B:药剂16.7公斤+水80公斤+食盐1公斤+尿素2公斤。达到每亩用原药30-40克,符合规定要求。 5、飞防质量和效果调查。(1)飞防雾滴密度调查:在飞防区域地面布设红色纸张,统计各张纸上的施药雾滴数,计算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通过对多个监测点的观察,基本达到了10-30个/平方厘米药滴的合同规定要求。(2)虫口死亡率调查:根据飞防使用的无公害药剂情况,飞防后20天内分3次进行了防治效果检查。总体效果较为理想。有些标准地网幕内幼虫死亡率达98%以上。 1、认真筹备,选择合适机型。及早与中标的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常州通用航空公司联合体联系,进一步了解飞防的技术环节、组织形式和有关注意事项。根据飞防区域地形特点,经与飞防公司现场查看、协商,确定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带使用运5B型和蜜蜂飞机、山丘区使用直升机贝尔B-7738、300C,这四种机型药剂雾化效果好,飞防效率高。 2、合理选择药剂配方。为确保防控效果,在药剂选择上使用了药效期长、杀虫效果好的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并随着虫龄增大,增加亩用药量。每亩用原药为3040克,添加沉降剂,增强防治效果。 3、科学组织,周密安排。为切实做好飞防工作,县林业局邀请飞防公司技术人员对林业局参与飞防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蚕茧站及电力、电信、联通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了解工作开展流程,飞防过程注意事项等;指导协助各飞防乡镇(街道)搞好现场规划,准确标注信号基站、高压线路及高大建筑物等禁避点位置。县林业局先后拟定起草了莒县xx年美国白蛾飞防方案、飞防通告等有关文件材料,并制定了莒县xx年飞机防控美国白蛾具体要求、林业局参与飞防工作各组责任明细、飞防通知单、飞防告知书,在飞防前飞防通告通过莒州报、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将对飞防区域内的养蚕、养蜂、养虾、养蚂蚱等养殖业户提前告知,要求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县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了飞防承诺书,要求乡镇必须保证不能因为飞防出现任何问题。同时与周边县区市加强了协调沟通,提前进行了告知。整个飞防工作中,宣传、公安、广电、气象、丝绸等飞防指挥部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确保了飞防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特别是气象局根据防指安排,在飞防期间制定发布了防治美国白蛾气象专报37期,为飞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准确可靠天气预报。截止目前,没有出现因飞防造成损失、产生纠纷、引起上访等问题。 4、严把质量关,确保飞防效果。一是县林业局选调了30余名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成立了7个工作组,负责飞机起降点质量检查,主要任务是记录架次,监督配药质量,必须按规定的配方加足药量和药液,并保证飞机每架次加足药液量。其中,5个组出动机动车配备1-2人与乡镇人员组成流动质量检查组,对飞防后的监测纸张进行抽样检查。二是各乡镇(街道)要求机关干部包村,各村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分别布设5个以上监测点,飞机过后10分钟,记录落滴数。对飞机没有到位的和达不到规定要求,及时通知飞防公司采取补防措施。5个现场检查组会同乡镇工作人员,根据天气状况,每早4点30前赶到飞防现场,共同检查药剂喷洒均匀程度和是否漏喷等,并负责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机场督导组,对未飞区域及时进行了补飞。21个乡镇(街道)共设立现场监测点6300个,铺设监测红纸6300块,有效地保证了飞防质量。同时,通过质量检查,增强了飞防公司的责任心,确保了飞防质量。 开展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的实际效果,我们主要体会到以下四个特点: 1、防治效果好。通过监测,截止到7月4日,平均杀虫率达到98%以上,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虫株。 2、防治费用低。全县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费用大约800万元,与去年人工施药防治费用2000多万元相比,降低80%。 3、防治效率高。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的具体工作只有林业局的不足40人承担,20天之内全县所有树木普防一遍。与“家家户户齐动手,男女老幼齐上阵”的人工药物防治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各乡镇、街道的防治工作压力,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 4、对生态安全。由于飞防用药容易控制,药物统一,用药均匀、用药量少,且符合无公害标准,从而有效保证了全县生态安全,全县以养蚕、养蜂为代表的养殖业在防治美国白蛾中没有受到丝毫损失。 虽然出于保护桑蚕生产的原因,全县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稍作推迟,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但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与“飞防”公司共同拟定了防治药物配方,在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高低龄虫皆宜、大小虫子同杀”的效果,既防治了美国白蛾,又保护了全县桑蚕生产。 存在问题:一是风向、风速对飞防影响较大。在无风的条件下,航线与航线之间有重叠,基本没有漏喷;但当风速较大、风向不稳进行飞防时,药液雾滴随风飘移,着药效果较差,可能造成技术漏喷。二是零星树木漏防现象存在。通过监督,结合各乡镇(街道)上报的飞防监测调查发现,飞防过的区域存在漏防树木,以零星树木居多。三是由于飞机施药喷幅固定,在对农田林网,行道树、村庄、零星树木防治作业时,无效作业面积增大,造成浪费,是造成作业面积加大、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几点打算: 一是查清漏防区域。飞防结束后,县防指办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单位要抓紧组织人员对飞防区域逐地块展开调查,进一步摸清漏防地块,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人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