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1页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2页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3页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4页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3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主干知识梳理基础梳理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3)准静止锋与天气: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很小。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降水。【点睛】锋面活动对我国的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其中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天气多与冷锋活动有关,而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则多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思维导图,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锋面与天气归纳总结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等类型,具体如下所示:,方法技巧1.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特点(1)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2)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3)某地区天气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概括:风向及风力大小,气温高低,降水状况,气压高低等方面。有时还包括日照时数,湿度大小等。2.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准静止锋造成的天气江淮准静止锋: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典例探究例1(2013北京)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冷锋对天气的影响)图(a)中()A.比风速大B.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D.比气温高(2)(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答案】(1)B(2)A【解析】第(1)题,地比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为晴天,地位于冷锋附近,为阴雨天气,地比地云量少;地的气压在1015-1020之间,比地高;地位于冷气团,地位于暖气团,地比地气温低。第(2)题,锋面向东移动经过地,地的风向应该为西风,且风力逐渐加大,并逐渐偏转为西北风。对照图(b),应为10、12点左右,为上午。,变式精练1.(2014浙江)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_,答案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解析气候差异比较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二表格中可以看出两地的气候差异。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影响降水的因素有距海远近、地形等。本题可以从材料一图中两地位于准静止锋的不同位置进行分析。,2.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1)气旋(低压)与天气:,(2)反气旋(高压)与天气:,方法技巧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由图可以判断出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典例探究例2(2014北京)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1)气旋()A.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2)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1)D(2)B【解析】第(1)题,依据海陆分布规律及经纬度信息可知,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且向西北移动,影响区域为北美洲东海岸,不会影响南亚地区,A项错误;位于太平洋中高纬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与北半球俯视图上的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项错误;生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故选D项。第(2)题,北太平洋海域的副热带高压使气流呈顺时针辐散,故影响图中气旋的移动路径;东南信风主要影响南半球,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是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与气旋移动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项。,变式精练2.(2013新课标全国)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D.东南丘陵,4、5月份,答案(1)B(2)B(3)D解析第(1)题,14日6-9时时,低压中心未到甲地,根据甲地两侧等压线的关系可判断甲地风向为偏南风(垂直于等压线并在指向低压的基础上右偏)。第(2)题,在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暴雨。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100km,低压中心向东接近甲地约需要12个小时,故B项正确。第(3)题,此题可逐项分析如下:华北平原3、4月份为春季,此季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应被高压控制,与图中越往北气压越低相悖;四川盆地1、,2月份为冬季,应被高压控制,图示区域气压较低,几乎达到热带风暴形成的气压值(热带风暴990-999hPa、一般台风950-989hPa、强台风930-949hPa);黄土高原10、11月份为秋季,此季节我国北方地区会形成高压中心,与图中越往北气压越低相悖;东南丘陵4、5月份,随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北移,推动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登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高压脊伸入我国南部地区,故图中南侧气压高于北侧。,考点三锋面气旋与天气归纳总结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图所示:,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2.确定风向依据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转关系可确定各点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点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为冷气团,E、H为暖气团。,4.确定锋面性质锋面应随气旋一起呈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可确定锋面AB是冷气团F主动向暖气团E移动形成的,为冷锋;CD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而已。即“左冷右暖”。,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右方低压槽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左方低压槽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冷锋与暖锋之间为暖气团控制。,典例探究例3(2013江苏)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低压槽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答案】A【解析】甲位于冷锋后,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变式精练3.(2014江苏卷)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答案(1)B(2)C解析第(1)题,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劲,且离沙源地近,所以最易发生沙尘暴。第(2)题,M地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出现阴雨天气。,跨越瓶颈增分图表解读系列等压线图的判读母图索引,读图指导1.通过数值确定等压线反映的季节等信息通过数值变化,特别是海陆等压线数值,大体确定等压线描述的季节,如图中低压中心,若在陆地上,则为夏季。2.确定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及天气气候特征通过高低气压确定大气活动中心,若是季节信息,可确定冬季或夏季的气候特征;若是某一时刻的天气特征,可确定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等。,3.通过疏密变化确定风力大小通过等压线疏密的变化,确定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的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较小。4.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大致风向。,常见变式1.判读气压数值,(1)依据: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递减或递增趋势变化。(2)图中M处等压线可能与两侧相邻等压线相等,为1015.0,或按两侧趋势递增,为1017.5。,2.判读气压差异,(1)依据:气压垂直变化规律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图中气压比较AB,DC。(2)依据:等压线上气压相等;图中气压比较B=D。(3)结论:水平气压比较,图中AC。(4)推理:甲处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较水平方向低,高空气压较水平方向高,近地面空气水平流动由乙流向甲(水平流动由高压流向低压),高空由A流向C。,3.判读季节差异(1)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夏季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冬季相反。(2)图中A处为北半球大陆,形成低压区;B处海洋上形成高压区。为北半球夏季。,4.判读锋面气旋和天气,(1)判断等压线数值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图中P1P2P3。(2)判断南北半球:如风向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是右偏的,说明在北半球,反之左偏的是南半球。(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的位置: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有摩擦力,是近地面的风向。如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说明无摩擦力,是高空的风向。(4)判断锋面及天气:图中A侧有偏北冷气流较主动,形成冷锋。A侧为冷锋过境后天气,B侧为冷锋过境前天气。图中C侧有偏南暖气流较主动,形成暖锋。C侧为暖锋过境后天气,D侧为暖锋过境前天气。,高考实战(2013安徽)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_(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_,【信息解读】,【思路分析】(1)确定气压中心和等压线疏密程度:西南部和东南部都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中部偏北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2)判断气象灾害发生的条件:该天气系统出现的时间为北半球春季;图中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虚线范围内盛行偏西风,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表土解冻、地表干燥。由此可确定为沙尘暴天气。,【自我解答】(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读图特练(2014石家庄模拟)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3)题。,(1)图中所画锋线错误的是()A.、B.、C.、D.、(2)引起此时我国北方与华南沿海均出现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分别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低压B.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