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进食行为与干预PPT课件_第1页
儿童进食行为与干预PPT课件_第2页
儿童进食行为与干预PPT课件_第3页
儿童进食行为与干预PPT课件_第4页
儿童进食行为与干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饮食行为和干预,.,2,前言,科学的饮食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饮食营养保证和饮食卫生安全保证;二是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良好饮食习惯的起点。,.,3,儿科医师的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儿童饮食方面的问题,厌食、食欲不好喂养困难不会咀嚼、易恶心、呕吐偏食、挑食、异食长得太瘦、长得太胖,.,4,“缺乏营养素”,“奶痨”,“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5,儿童的饮食行为与进食有关的一切活动。儿童饮食行为也是一种发育技能,如同儿童学走路一样有坐、爬、站几个阶段,饮食行为也必须经历消化食物的几个阶段,同样需要训练。,.,6,儿童饮食行为包括:,儿童的进食行为家长喂养行为,.,7,良好的饮食行为能为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热能和营养素对小儿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受到全世界关注,发展良好饮食行为的意义,.,8,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二、心理因素,三、家庭社会因素影响,.,9,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一)饮食技能的发育(二)感知觉和语言的发育(三)消化、吸收、代谢功能的发育(四)能量摄取自控机制的发育(五)气质与性格的影响(六)遗传、胎儿期发育、疾病影响,.,10,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一)饮食技能的发育觅食、吸吮、吞咽咀嚼手口动作协调,.,11,婴儿进食技能发育(03月),出生时已具有觅食、吸吮及吞咽反射,舌头在口腔中仅前后伸缩,用勺喂食物,直接将食物推出口腔外;没有咀嚼功能,只能通过吸吮、吞咽方式获取液体类食物(乳汁)。,.,12,婴儿进食技能发育(46月),觅食及吸吮反射消失,强直性颈反射消失,吸吮转变为成熟的吸吮流质的方式;咀嚼方式开始;用掌抓物(启动阶段-关键时期);抓并送物入口中咬切;舌头在口腔中可前后伸缩,左右摆动,食物进入口腔后,不再推出口腔,而是将食物在口中搅拌后吞咽。当开始咀嚼固体食物及正常咽发育时,咽反射明显减弱;噎塞反射可能抑制,.,13,婴儿进食技能发育(79月),当加固体食物时开始咀嚼运动;旋转咀嚼开始;独坐;具有自发放开和缩回的力量;独自抱瓶;较差的钳夹动作发育;伸手抓勺,.,14,婴儿进食技能发育(1011月),咬乳头、勺及易碎的食物;抓瓶和食物并送入口中;帮助下能从杯子喝水;舌常舔下唇外的食物;手指用很好的钳夹动作喂食,.,15,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二)感知觉和语言的发育味觉、嗅觉、触觉、温觉视听觉、语言,.,16,一、生物因素的影响,味觉发育:4个月胎儿舌头上的味蕾已发育完全,能够津津有味地品尝羊水了。在胎儿7-8个月时味觉的神经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时味觉已发育完善。出生第2天的婴儿就有味觉能力,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柠檬汁和奎宁等不同味道。4-5个月的小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6个月到1岁,小儿在这一阶段味觉发展最灵敏。,.,17,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三)消化、吸收、代谢功能的发育,消化道内分泌失调,消化道功能低下,进食困难,.,18,一、生物因素的影响,(四)能量摄取自控机制的发育婴幼儿能主动控制能量摄取-饥饱有度,如果第一餐吃的食物能量较低,他们会在第二餐多吃一些儿童能够调整其24小时内的能量摄入。在几天中,单一餐次间的CV差异是40%,但在24小时内的能量摄入差异只有10%。通过餐次间的调整产生这一结果,.,19,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五)气质与性格的影响,温顺型活泼型中间型缓慢型,进食,.,20,一、生物因素的影响,(六)遗传、胎儿期发育、疾病影响先天性疾病:唇裂、颚裂胎儿期发育:足月小样儿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食道代谢性疾病、口腔溃疡,.,21,二、心理因素,与饮食有关的反射行为适应环境能力母婴依恋的建立模仿能力,.,22,从儿童喂养心理学中的认识,婴幼儿至个月时,心理发育已进入分离和个体化时期,自主感增强。在饮食行为有自己的主见,容易在饮食行为上与抚育者强加的控制产生冲突、抵制。,婴幼儿对新食物的恐惧心理“吃了这些蔬菜你才能去玩”,孩子对这种带惩罚性条件的食物产生反感孩子会对具有奖赏性的食物产生喜好-表现好时奖励饼干和糖果,从儿童喂养心理学中的认识,.,24,三、家庭社会因素影响,儿童的饮食安排食物种类、喂食方式、进食时间餐次、间隔、进餐的量对食物好恶、烹调方法、口味浓淡,.,25,影响进食的各种途径,.,26,喂养成功的标准,达到喂养的里程碑获得适宜的餐间社交行为健康成长,.,27,指进食过程中的行为问题。这些行为偏离常规,导致个人和家庭忧虑,危及儿童的社交行为和发育进程,甚至对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喂养问题,.,28,生后头6个月:和喂养方式建立有关14岁:和孩子的自主发育有关812岁:与肥胖有关,出现喂养问题的高峰年龄,.,29,常见的进食行为异常,吃得太快、太慢、太少、太多将食物推开、吐出、扔掉或玩拒绝吞咽、哭闹、离开饭桌不会咀嚼、恶心、呕吐挑食、偏食、吃零食偷食物、异食癖、反刍,.,30,父母亲报告的婴儿和幼儿的喂养问题,问题婴儿(%)幼儿(%)在该吃饭时总是不饿3354总是不喜欢吃饭933有很强烈的食物喜好1234拒绝吃一顿饭26提出特别的食物要求又拒绝吃21吃几口后就想结束吃饭42挑食36,.,31,家长喂养行为,哄骗、威胁、强迫、训斥、忽视用玩具、讲故事、看电视分散注意力冷处理、表扬、奖励、作榜样替换食品、改变用餐时间、少量餐家长偏食行为,.,32,饮食行为干预,必需性影响热能和营养素摄入可行性喂养人对干预的接受程度干预方法的有效性,.,33,干预地点,住院干预专业人员,良好作息时间、父母亲放松费用高、不良事件家庭干预优先考虑,.,34,干预内容,饮食干预进餐时间按排就餐环境特点互动作用其他,.,35,饮食干预,合理食物段适宜的菜谱食物多样性,每种食物量宜少反复提供同一种食物家长接受营养教育和行为训练提供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和热能,.,36,婴儿进食食物段(03月),第一阶段乳类食物(液体食物)期液体食物的选择:奶类食品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奶瓶喂养),.,37,合适的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喂养人工喂养按时喂养)奶浓度)喝水习惯,.,38,婴儿食物段-换乳期(46月),营养促进由单纯母乳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生长发育时期称之为换乳期。唯有人类不能进行直接过渡,必需经由泥状食物过渡。,.,39,换乳期的重要性,这个期中以生后第4,5,6个月的启动阶段为关键时期,抓好这个阶段(12周)的喂养不仅有营养学的意义,对小儿学“吃”、咀嚼功能发育、正确饮食行为培养均有重要意义,.,40,换乳期的重要性,泥状食物扩大了婴儿味觉感受的范围,防止日后挑食、偏食、拒食等不良进食行为的发生。为1岁后正确进食。均衡膳食打下基础。,.,41,换乳期的重要性,咀嚼功能发育完善对语言能力(构音,音词,短句)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许多换奶期泥状食物添加不好的婴儿,后期语言发育多有迟缓、不良等障碍。继而产生认知不良,操作智商分低。,.,42,换乳期饮食习惯的培养,学会用勺进食学会吃各种泥状食物学会转奶,.,43,婴儿食物段-固体食物期(711月),进行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合理喂养为断奶作好准备:饮食也应从半固体和固体转变:食具也应逐渐过渡到杯、碗、匙、筷等。生后7月-9月为训练宝宝咀嚼能力,促进出牙,开始添加烂面、烤馒头片、饼干、鱼、蛋、猪肝泥、肉末等,作为菜肴;10个月起添加厚粥、软饭、挂面、馒头、面包、碎菜、碎肉、豆制品等,.,44,固体食物期饮食习惯的培养,学习使用杯、勺、碗进食。学会吃多样化的食物。,.,45,进餐时间按排,4个月前每天7次配方奶粉(母乳喂养次数更多)46个月6次奶粉加1次辅食612个月4次奶粉加23次辅食1岁后23次奶粉加3次正餐,进餐次数,.,46,进食频繁胃排空不足无饥饿感缺乏进食动力,.,47,进餐时间按排,持续时间每次进餐时间2030分钟在进餐前至少12小时不提供食物和奶类,.,48,就餐环境,四周环境布置孩子的座位和身体支持状况饭前、饭后的运动,.,49,要让儿童快乐地进食,在吃饭时千万不要训斥小孩。无论小孩做错了什么事,都要等到饭后去教育;经常在饭桌上训斥小孩,容易引起小孩胃肠道病的发生。不要强制小孩吃某种食物,以免小孩在饮食上产生逆反心理,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出现饮食上的逆反心理,并且形成总是不能好好进食的习惯。,.,50,要让儿童快乐地进食,家长自己不要当着孩子说不爱吃这,不爱吃那,否则,孩子容易随着家长偏食。饭桌上要创造良好的吃饭环境和气氛,同时保证吃饭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避免影响消化吸收。,.,51,互动作用,1、交互作用:对喂养人和孩子发出的行为线索引起双向注意和反应父母焦虑直接影响亲子的交互作用2、互动训练:让家长学会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