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 出guo为你了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3),供你参考,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本网站更新。 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 1、特点: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 * ,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 * 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古代的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唐朝时,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 (2)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后期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出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唐代发展,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达波斯湾。 明朝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2、中外交流 (1)文化交流 科学技术:唐朝时,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宋元时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明清之际,中国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两汉时,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法、井渠法传往西亚和欧洲。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传入新罗。元朝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传到高丽,日本从中国招聘雕印工匠,发展日本的印刷业。 思想文化: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唐朝时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日本、朝鲜。明末清初,一些传教士东来,把中国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启蒙运动时,伏尔泰推崇儒学)。 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和熬糖法传入中国。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欧洲的水利技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应用于圆明园的喷泉大水法)。 物种传播:唐朝时,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北宋时,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南方。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思想文艺: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唐朝时高丽乐,中亚舞蹈,印度佛教、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传入中国。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科技、音乐和绘画等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 (2)人员往来 互派使臣: 两汉时期:三韩多次派人赴汉;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隋朝:与波斯互谴使节 唐朝时期:中日互派使臣;中国与东南亚互派使节;中亚遣使来唐;太宗时,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 派留学生:唐朝时期;新罗留学生最多;日本留学生学习中国制度,推动大化改新,仿长安建都城。 西方传教士来华: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士宁等为宣传天主教来华,客观上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近代科技、艺术。 3. 汉、唐对外交往的比较 相同点: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政府是对外活动的参与者。 不同点:汉代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唐朝对外交往水陆并举 。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互派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代以丝和丝织品贸易为主,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品种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