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_第1页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_第2页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_第3页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_第4页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态心理学,恩施州优抚医院州心理咨询中心Tel:136357430818431958E-mail:chengwan831,谭成万,.,2,基本概念,健康的概念WHO: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生理、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健康:躯体、心理健康(心理、社会)疾病:躯体、精神障碍,.,3,基本概念,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精神疾病(mentalillness)精神病(psychosis)精神障碍神经症(neurosis)神经病(neuropathy)精神病精神=心理卫生=健康,.,4,基本概念,精神卫生精神卫生,作为一种社会工作,可以叫做精神卫生服务。精神卫生,作为一种专门学问,可以叫做精神卫生科学。精神卫生,作为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的生活实践,是每一个人从小到老都要重视和发展的,因为每个人不仅仅需要身体健康,同时也需要精神健康,所以又叫精神健康。,.,5,基本概念,精神障碍:是一个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概念。1精神活动的异常作为精神症状2达到一定严重程度3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4造成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5最终符合现行诊断标准中的某类精神障碍的诊断,.,6,关于“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13.47,上升趋势大、中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25%,上升趋势,是辍学的头号杀手精神障碍占疾病总负担:首位(卫生部)抑郁症首在我国精神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精神障碍的致残率:造成功能残缺的前10位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WHO报告1999)。自杀:26万人/年,.,7,变态心理学的意义:,又称为病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是研究病态心理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在临床上,又将病理心理学统称为“心理障碍”。,.,8,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不能适应环境发展,从而没有能力按社会规范的方式去行动,产生的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都是不相适应的。,.,9,变态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揭示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尤其是要了解各种心理过程异常的表现及其可能产生的机制;2、人格异常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3、各种心理活动异常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等方面的规律性;4、提供和制订划分心理异常标准的有效方法;5、研究有关消除各种异常心理现象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有关具体措施的方法。,.,10,Maslow正常心理的基本特征:,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能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11,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能作适当满足。,.,12,判断心理活动或状态是否正常,则应有以下几种标准:,1、以个人经验为标准;2、社会群体标准;3、社会适应性标准;4、医学标准。,.,13,病理心理发生的原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14,病理心理的分类:,精神病性障碍: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15,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CCMD-3)主要分类类别,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16,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脑血管病、Pick病、帕金森(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Wilson病、颅内肿瘤、感染、癫痫、颅内创伤所致、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物理因素等所致精神障碍。,.,17,(一)痴呆病因:脑退行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占80%以上。临床表现:1、记忆障碍;2、智能障碍;3、其它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改善认知,.,18,(二)谵妄是指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意识障碍,又称急性脑综合症。病因:药物、中毒、代谢、感染、外伤、肿瘤等。,.,19,临床表现:1、注意不集中,易随境转移;2、逻辑思维能力降低;3、记忆力障碍;4、定向障碍;5、判断鉴别能力受损;6、情感不稳;7、感知障碍;8、行为障碍。诊断:依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治疗: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2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造成不同程度且可影响精神活动的物质,如酒精、鸦片类、大麻、催吐剂、镇静剂、抗焦虑药、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病因:1、急性中毒;2、依赖综合症;3、戒断症状;4、精神病性症状;5、遗忘综合症;6、使用过程引起的损害。酒是我国使用历史久远,范围最广泛的活性物质,.,21,临床表现:1、普通醉酒状态;2、病理性醉酒;3、慢性酒中毒;4、戒断症状;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病史、症状、体征。治疗:1、一般支持;2、适当镇静剂;3、防止抽搐;4、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5、心理治疗;6、行为疗法。,.,22,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病程迁延,患病率为1%左右,男女比例约为1:1.6。,.,23,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2、器质性因素;3、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障碍;知觉障碍:幻觉错觉;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动作障碍。,.,24,病程及预后:青壮年起病最多见,病程持续或间断发作,持续发作可出现精神衰退。1/4完全康,1/4治疗后康复;1/4治疗后部分康复;1/4治疗亦不能缓解。诊断:1、症状学标准;2、严重程度;3、病程;4、排除标准。治疗:1、药物治疗;2、电抽搐治疗;3、心理治疗;4、其它。,.,25,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又名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s),分类复杂,CCMD-3分为: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持续心理障碍和其它类型分类。病因:1、遗传因素;2、神经生物学因素;3、心理社会因素。,.,26,临床表现:,一、躁狂发作:三高症状(情绪高涨、思维联想加快及意志活动增强),同时伴激惹性强。二、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1、兴趣丧失;2、精力减退;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低、自责;5,联想困难;6、自弃;7、失眠;8,纳减;9、性欲减退。,.,27,诊断:1、症状标准;2、严重程度标准;3、病程标准;4、排除标准。治疗:1、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3、电抽搐治疗。,.,28,神经症:(neuroses),是一组功能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1、常因不健全的个性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起病;2、可表现为精神和躯体症状,但检查又无器质性变化;3、除部分癔症患者外,一般意识清楚,无明显的行为紊乱,与外界没有失去联系;4、有自知力,要求治疗。,.,29,神经症包括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亚型.,.,30,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性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精神科门诊中,本病约为3%左右,初发年龄约1630岁,女性多见.,.,31,病因: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高度情感性、情感反映强烈鲜明,但肤浅不稳,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和精神因素有关。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化,分转换型和分离型两种。躯体障碍(转换型障碍):1、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3、自主神经障碍。精神障碍(分离型障碍):1、情感暴发,发泄特征;2、意识障碍;3、身份障碍;4、短暂认知障碍。,.,32,诊断:病史、症状及病前性格等。鉴别:1、癫痫;2、反应性精神病;3、精神分裂症。治疗:1、主要心理治疗:疏泄、解释、暗示;2、小剂量镇静剂。,.,33,焦虑症(anxiety),焦虑症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以焦虑、烦躁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同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出汗、心悸、呼吸迫促、尿频、运动不安。患病率约1%,女性多见。病因: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病前性格常自卑、胆小,对困难过分估计,挫折过于自责,自信心不足,易紧张焦虑等特征。,.,34,临床表现:分急性形式与慢性形式两种。1、急性形式(惊恐发作):强裂恐惧、频死感与失控感,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慢性形式(广泛性焦虑)。诊断与鉴别诊断: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症状。治疗:1、心理治疗;2、药物治疗。,.,35,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痛苦,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控制,无法摆脱,患病率约0.3%,以脑力劳动者居多,.,36,病因:未明,遗传因素,强迫性格特点及社会心理因素均可在本病起作用,约1/3病前性格不健全。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2、强迫意向;3、强迫行为。诊断:病史,症状,严重程度持续3个月以上排出其它疾病。治疗:1、心理治疗;2、行为治疗;3、药物治疗;4、精神外科。,.,37,疑病症(hypochondriasis),本症主要的临床相是患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患者诉述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38,病因:常在躯体疾病后或精神刺激诱因下发病,患者多有疑病性格:敏感、多疑、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要求十全十美等。临床表现:疑病观念和反复的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据病史,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排除躯体病症即可诊断,排除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治疗:1、心理治疗;2、药物治疗。,.,39,恐怖症(phobias),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以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的不合情理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不正常、不必要,但反复呈现难以控制。,.,40,病因:未明。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通常以单个恐怖出现。1、特殊处境恐怖;2、特体恐怖;3、与人交往恐怖。诊断:主要诊断依据: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怖,恐怖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有回避行为;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等。治疗:主要是行为治疗,可适当用抗焦虑、抑郁药物,.,41,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本症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情绪烦恼,和躯体主诉及症状,这些症状不能归咎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某种特定的精神疾病。病因:病情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患者性格胆怯、敏感、多疑、主观、自制力差、缺乏自信。,.,42,临床表现:1、衰弱症状;2、情绪症状;3、兴奋症状;4、肌肉紧张性疼痛;5、睡眠障碍。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上述衰弱症状至3项,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排除躯体疾病及其它精神障碍即可诊断。治疗:1、药物治疗;2、物理治疗;3、体育锻炼,.,43,进食障碍,指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以及神经性呕吐.,.,44,神经性厌食症(aorexianervosa),以自己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严重的营养不良,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45,病因学: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心理因素个性生物学因素,.,46,临床表现: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是核心;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和行为;消耗能量(运动、诱吐、导泻)情绪低闭经营养不良,.,47,治疗:对症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48,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nervosa),是以反复发作性地、不可控制地、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用自我诱吐、使用泻剂或利尿剂、禁食、过度锻炼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进食障碍,.,49,病因学:生物学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心理学临床表现:频繁的暴食发作催吐情绪瘴碍治疗:药物心理治疗,.,50,神经性呕吐(psychogenicvomiting),又称心因性呕吐,通常在紧张或不快的情绪下发生.反复发作的不自主的呕吐.无怕胖的心理和减体重的愿望.患者个性多自我中心,感受性强,好夸张和感情用事.,.,51,性变态:,性变态又称性心理障碍,是指有性行为异常的性心理障碍,其共同特点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式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52,性变态包括性指向障碍(同性恋、双性恋)性偏好障碍(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性施虐癖与性受虐癖)性身份障碍(易性癖)。,.,53,一、同性恋;二、恋物癖;三、异装癖;四、露阴癖;五、窥阴癖;六、摩擦癖;七、性施虐癖与性受虐癖;八、易性癖。治疗:,.,54,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不可逆,以智能损害为主。临床表现:1、记忆障碍;2、智能障碍;3、言语障碍;4、视觉空间障碍;5、情感障碍;6、人格障碍;7、精神障碍;,.,55,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及脑或检查即可确诊。根据起病的年龄可分四型:、老年前期型;、老年型;、非典型或混合型;、其它型。,.,56,治疗原则:以延缓认知衰退过程,缓解精神症状和其它伴随症状减轻疾病所致的不良心理和社会后果,减少伴发疾病发生,降低病死率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全程护理,综合治疗为原则。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和康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