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四年级下教案语文_第1页
科教版四年级下教案语文_第2页
科教版四年级下教案语文_第3页
科教版四年级下教案语文_第4页
科教版四年级下教案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期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有8个主体单元和8个选读课文.阅读板块有16篇.快乐读书屋中的阅读材料16篇,能说会写板块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8次.每个主题单元后设计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全班共56人,男生27人,女生29人,经过对上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情况的分析,目前的现状是:1、字体书写普遍不规范还不工整,其次是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2、学困生占班级比例过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全班56人,期末考试最高分96.5分,最低分一位数字。尤其是阅读和习作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着班级内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现象。3、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针对上述现状,我将在本学期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花大力气,多牺牲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三、教学目标1、从整体着眼,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把握文章的精髓,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性阅读。2、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3、际出发,提炼出应知应会的字、词、句,和有较强应用价值的,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培养基本技能,认识语言现象和规律,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4、交际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话题,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乐于参与。5、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认识和价值观。四、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识字,培养识字和写字能力。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鼓励学生自由写话,完成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变。五、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2.培养识字和写字能力。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六、课时计划第一单元- 16课时第二单元- 13课时第三单元-13课时第四单元-13课时第五单元-13课时第六单元-14课时第七单元-13课时第八单元- 13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分析:单元以日月星辰为主题。选编了海上日出和火烧云两篇文章为主体课文。“快乐读书屋”中选了古诗三首和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能说会写”中安排了围绕单元主题的口语交际“谈一谈观察的景象和感受”、习作“观美景 写感受”。“语文七色光”中安排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一、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二、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3、有感情的朗读能力课时安排:16课时海上日出2课时 火烧云2课时 古诗四首4课时 皎皎空中孤月轮1课时 能说会写4课时 语文七色光2课时 单元测试1课时一共16课时海上日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重点:1、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授课时间: 3 月 1 日 授课人:某某某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2 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2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22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重点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四、总结 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所得。 2五、拓展、作业 2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板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负着重担 躲进云里 晴天时 一纵一纵 有云时 跳出海面 透出重围 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教学海山日出,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不读就不能领悟文章的要义。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思想感情。更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内心感受。第二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授课时间: 3 月 1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6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241、教师范读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 (追踪式提问技能) 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2、学生朗读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读文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3、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4、齐读。三、总结全文 5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归纳总结式技能) 四、作业 5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一纵一纵 镶金边 染成 一刹那 范围 红霞 灿烂 紫色 缝隙 反问句: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陈述句: 这是伟大的奇观。火 烧 云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学习课文生字词。、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理解课文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授课时间: 3 月 2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课件图片导入) (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5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出示课件火烧云(共同欣赏)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学生提问如: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形状等)。板书课题:火烧云二、初读感知。 10、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同桌互相读课文。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教师引导先学第三小节)小组交流三、精读积累。 15(一)学习课文第三小节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2、细读第三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 (二)我们再来看四、五、六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分组自学。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教师小结: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学生看图想象。(播放课件)(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四、梳理小结。 5、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小结学生交流情况。五、总结本课 4师生互动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六、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板书设计: 2、火烧云总述 : 霞光 天空 分述 : 颜色 形状 教学反思:火烧云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很少有学生留心去观察它,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火烧云的相关知识知道的较少,因此引入课外资源很有必要。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火烧云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上交流。教师也可以收集一些视频录象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进行播放,让学生对火烧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课时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习题 学习生字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生字词。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授课时间: 3 月 3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处理习题。 10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复述: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2.处理课后练一练(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云彩形状和颜色变化的句子。(2)学生读文后指生回答,教师评判。互相交流二提出生字,识记生字。 12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注意课件中的词语。课件出示:笑盈盈 高寿 红彤彤 葡萄 跪下 凶恶 恍惚 揉眼 寺庙 城镇 2、离开课文,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交流3、同桌互相读词语,互相纠正。 突出易错读音“揉”4、指生读词语。5、指生用划线生字组词。三、指导书写 151、教师选出重点字指导范写。盈:指导学生注意上半部分的“又”字写的小一些。葡和萄:注意半包围里面的部分写的丰满些。2、学生每个字写3-4个,注意教师强调的部分。3、其余生字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 2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五、作业:书写要求写的生字 1板书设计: 2 、火烧云 盈 葡 萄快乐读书屋一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宿建德江、暮江吟、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3、认识课后生字。4、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使至塞上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3、认识课后生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时间: 3 月 4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导入新课 (简介导入) 51、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古诗2、 板书课题:使至塞上3、师介绍作者及背景。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尔北)。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全诗共8句,这里只节选了4句。二、总结方法:先读通读顺古诗,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最后再反复读古诗,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三、初读古诗 101、生自读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借助注释2、同桌互读,注意纠正读音。3、指生读古诗,教师纠正。四、理解诗意 151、前两句意思(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说一说“征蓬”“塞”“河”的意思。(结合注释指生说)(2)学生试着解释这两句(3)教师补充解释:像随风飘动的蓬草出使边塞,像回归故地的大雁进入胡地。2、后两句的意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学生试着解释“大漠 孤烟直 长河”。(2)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解释诗句意思。(3)教师补充解释;浩瀚的大沙漠上烽烟拔地而起,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五。品诗情 61、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这首诗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大沙漠上奇异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情赞美。3、学生自由背诵古诗后指生背诵。六、总结本课 4说说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二课时 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宿建德江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3、认识课后生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时间: 3 月 4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导入: (简介导入) 51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孟浩然的一首古诗宿建德江2.简介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与王维齐名。5、板书课题:宿建德江 二 初读古诗 101、自读古诗,扫清生字。2、指名读古诗,检查字音。3、教师范读,注意听停顿。4、学生自由读,读出停顿。三、品读古诗 151、第一二句(1)指生说说“泊”“烟渚”的意思。(教师小结:泊:停泊。烟渚:烟雾迷蒙的水中的小块陆地。)(2)学生根据词义试说句意思。(指名说)(3)教师补充并小结:行船停靠在江中烟雾迷蒙的小岛。在黄昏时刻,在孤舟小船上,蓦然又生出新的愁绪。2.第三四句(1)学生解释“野旷”“天低树”(2)自己根据词义解释诗句,(3)教师补充并小结:写诗人怀着愁心,在广袤二无垠的自然中,经求索而发现孤月竟与诗人那么亲近,于是,寂寞的心得到慰藉。 四、思想感情 61、再读古诗,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旅途的惆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学生根据意思自己背诵古诗 。(教师提问背诵)五、总结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总结) 六、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课时 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暮江吟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3、认识课后生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授课时间: 3 月 7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51.课件出示古诗草并介绍诗人。2.大家还学过白居易写的诗吗?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背诵一下。3.背诵古诗。4、板书课题,理解题意: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二、初读古诗 10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节奏。3、同桌互相读互相听。4、指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三、分析古诗 (叙述式讲解) 141、教学1、2句(1)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残阳 水 月)(2)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一道)(3)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4)指生说说整句的意思。教师补充:B、教学3、4句理解“可怜“的意思给“似”换一个字说说整句诗的意思(5)指导朗读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B、指名读C、对其进行评价 D、齐读全诗四、指导背诵 81、教师说意思,学生背诵。2、指生背诵五、总结 3这首诗通过对黄昏时分江面特有的美丽风光的 描写,从侧面反映诗人离开昏暗的朝廷以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板书设计: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四课时 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授课时间: 3 月 7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1、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 出示古诗)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2、谁能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答略)同学们先自读两遍,读准字音。全班齐读全诗。 3、你们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 4、瓜洲处于扬州的一个小镇,位于长江的北岸。(板画)二、读诗体会: 1、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可以四人小组、同桌讨论、单独学习) 2、 汇报自学 (师根据汇报相机引导学习)。 学习一二两句诗。 学习第三句诗。 学习第四句诗 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3、 现在请全班同学起立,把自己当成那位站在江畔遥望明月,深深思念家乡的诗人一起吟诵泊船瓜洲。(配乐朗诵)三、咬文嚼字,体会用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因某个字用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个字吗?(“绿”)四、 选字练习,学习运用。体会“推敲”的妙处。五、 总结全文。板书: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靠家近 很想还春风又绿江南岸, 离家久 早想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家切 不能还教学反思:学生对古诗的意境把握不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皎皎空中孤月轮 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皎皎空中孤月轮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学习课文生字词。、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授课时间: 3 月 8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激趣导入) 51、同学们学过关于月亮的故事吗?(指生背诵)2、这节课我们共同去欣赏美丽皎洁的月亮。3、板书课题:皎皎空中孤月轮二、初读课文 10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2)、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3、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三、细读课文 201、第一部分(1)指生读文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小结:主要写夏夜害的景色是迷人的,人们在等待观看月亮升起。(3)提问:这一段是怎样具体写也还为什么迷人的?2、第二部分(1)自由读,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月亮升起的过程)(2)指生说说“天穹”“转瞬间”“黛色”的意思。(3)找出这部分的拟人句,说说体会。(把月亮写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尽露作者赏月,亲月,爱月的情思。3、第三部分(1)自由读说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2)找出本文的核心句。画一画。(3)小结:从月联想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品格。月亮白天不现身,而是在默默地储存着光亮,是为了夜间工作,生活的人们带来光明,使人安然无恙。四、总结本课 4本文用纤细秀美的文字,细腻的描写了一轮明月自大海中升腾的过程及皎月当空的情景,表达了皎月喜爱的感情。五、作业 观察月亮升起的过程,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1 板书设计: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升起的过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探索不够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我将它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谈一谈观察的景象和感受 第 10 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谈一谈观察的景象和感受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对在其观察的事物有自己的体验。2、能够有顺序表达,说话又,说得清楚明白。3、尊重他人,养成倾听别人讲话,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指导课前观察,如何引导学生有自己的体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有条理的说出来。教学时间:1课时授课时间: 3 月 9 日 授课人:某某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伴随音乐) (激趣导入) 10朗读诗歌:每天清晨的太阳,为我们送来第一缕霞光;傍晚,月亮为我们拉开想象的心里窗,星星闪烁得像孩子的眼睛。带着你我回到梦乡!你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一番感慨呢?(生说自己的感受)二、互动交流: 101、自主交流把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再整理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提出要求:交流时组长注意纪录。把小组内的进行汇总。小组汇报提纲。三、 班级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0四、教师总结。总结口语交际效果 5五、扩展练习。 5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星辰,并把观察缩减和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谈一谈观察的景象和感受要求:交流时组长注意纪录。把小组内的进行汇总。小组汇报提纲。 观美景写感受 第 11 、12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3、习作有中心,有顺序。重点难点;如何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指导课观美景 写感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教学重点;如何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授课时间: 3 月 10 、11 日 授课人:某某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文前指导: 5课前布置观察,写观察日记。和父母一起观察自已喜欢的景象,细细地去体验、感受。要注意观察的方法,如观察顺序,如何抓特点,如何细心地感受体验,能把感受体验写下来。二、文中指导(谈话导入) 15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今天的作文课上都很兴奋,是不是因为老师上次给你们布置的观察日记很有意思,你们都观赏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2、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把这优美的景色让老师也看看,大家说好不好?3、那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一齐读。(老师挂出小黑板)小黑板内容如下:1表达出一定的真情实感2作文要有中心。3要按顺序写,抓住主要特点。三、课中交流 201、同桌互相交流自已的观察日记。(指生读几篇)2、听了同学们的日记,谁来说说?有什么感受?谁还有补充?3、教师强调: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出一定的真情实感,这样,这篇作文就有中心了。4、我们写的时候,可以依照我们学过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还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把能表达中心的部分要详写,写出自已的感受。5、指导布局:学生根据观察,构思如何作文。拟提纲,修改提纲。提示:根据你准备写的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材料安排做到有详有略,在提纲中做上记号。(学生拟提纲)5、 谁来把提纲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大家听一听,他的提纲编的怎样?7、同座互评提纲,提出修改意见。8、各位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提纲。四、起草作文 40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你编的提纲动手写作文,写的时候注意语句通顺连贯,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书写认真。这样这次作文目标就达到了习作例文: 夜 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卷!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画卷啊!跳动的旋律演绎着生命的悲欢和离合。人生苦短,又怎么不像是月光曲呢?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诣,而月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让黑夜不再可怕,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人不也如此吗?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吗?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会感到一丝温暖,这就是月的内涵。夜,已静寂了。月亮静静洒下余光,竭力驱走黑暗,为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与关爱!第三课时 第 13 课时教学内容:习作讲评课重点难点;如何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授课时间: 3 月 11 日 授课人:某某某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旧知导入) 10 1、上一节课,老师指导同学们写了一篇作文,大家都写出了自已最喜欢的优美景色,这一节课我们来上一堂作文评改课,请同学们拿出作文初稿,回忆一下,作文前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2、生答: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3、课前,老师认真地阅读了同学们的初稿,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写得很好,达到了这次作文的目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在有中心、有顺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别灰心,只要你们上好这节评改课,认真修改,你们的作文也一定能有进步。二、评改作文 20(一)评优秀稿1、按目标评改(1)看看“有中心”这一条,还记得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怎样做到有中心的吗?生答: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或字里行间写出自己的感情。(2)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作文,快速默读,用“”划出写他独特感受或表达他感情的句子,想一想他这一条有没有做到?2、生画,请一学生说,师划这样写我们一读就知道了他写这篇作文的目标了。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4、同学们再快速地默读范文,用“-”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想一想他是怎样来写的?这样写就很有条理。5、我们再一齐来欣赏该同学作文中详细写景的片段,轻声读思考:他是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生答: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活动、变化等来写具体的。6、老师也觉得他在写美景时做到了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两条(指板书),符合作文目标,不仅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二)评有问题的稿子1、我们来看一个写得不怎么好的片段。2、轻声读一读,思考:这个片段的毛病在什么地方?3、生答:虽然按一定的顺序写了,但没有把景物写具体。4、该如何修改呢?同桌之间互说,请一生说。(三)评自已的文章1、自评: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作文目标,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先说说你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2、互评互改:谁先来说一说?(请两生说说)同桌交流进行互评,对照作文目标给你的同桌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修改。3、自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增、删、调、换、订”的修改方法(出示),逐条修改自己的作文。三、总结全课: 2通过这节课作文评改课,同学们的作文跟原来相比一定有了很大进步,作文质量得到提高。互评之后仍需要修改的同学将继续修改,已经定稿的同学就请拿出作文本誊写。四、誊写习作 8板书设计: 观美景写感受按顺序(时间顺序)内容具体要写出自已的感受 语文七色光一 第 14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2通过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4通过“知识窗”和“窗外事”使学生增长知识。教学重点:1、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 2、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难点:1、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窗外事材料的搜集。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题和第二题教学重点:1、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2、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授课时间: 3 月 14 日 授课人:某某某 教学过程:一、 导入 3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七色光一。2、板书课题:语文七色光一二、习题指导 251、辨析形近字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