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畜牧网站肉鸡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_第1页
爱畜牧网站肉鸡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_第2页
爱畜牧网站肉鸡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_第3页
爱畜牧网站肉鸡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_第4页
爱畜牧网站肉鸡的营养与饲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肉鸡营养与饲料,2007年3月1,.,2,通过这次学习要求我们要能够清楚以下几个问题,现代肉鸡的类型及料肉比?肉鸡的最佳出栏时间是第几周(多大日龄),为什么?肉鸡营养标准中蛋白、能量、赖氨酸、蛋氨酸的推荐量饲料的分类情况,记住我国饲料分为哪八类?我们公司的肉鸡饲料有哪几个产品?性能指标是什么(营养指标)?,.,3,基本概念,肉鸡营养饲料,.,4,肉鸡是鸡的一个品种,是以增肉为目的,用来满足人们改善膳食结构,维持人们健康需要一个品种专业化肉鸡生产最早在上世纪年代美国兴起,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美国的肉鸡品种主要是aa肉鸡、艾维因肉鸡、考伯肉鸡、哈巴特肉鸡以及海波瑞德火鸡。,.,5,现代肉鸡类型:四类(一)肉用仔鸡(broiler)简称肉仔鸡,以速生型白羽肉鸡为主。这是国内外肉鸡生产中饲养量最多的一种类型。具有早期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这种生产方式的料肉比约为:肉仔鸡的加工产品有白条鸡、冻鸡和分割鸡等。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标准型早期生长速度快2高产肉率型出肉率高,胸肉比一般肉鸡高3母本矮小型4羽速自别型这种类型的商品代肉雏鸡可利用羽速自别雌雄,便于公母雏鸡分群饲养(二)烤鸡(roaster)有些肉鸡品系专门适用于生产烤鸡,在肉鸡生产中产量占第二位,一般在1012周龄体重达3ks以上时屠宰。这种生产方式的料肉比约为223:1。烤鸡经屠宰去头、颈、爪和内脏后,利用整鸡调制加工。(三)炸鸡(fryer)上市体重和饲养周龄介于仔鸡和烤鸡之间,一般在9周龄时体重达25kg,耗料比为2021:1。也可将肉用仔鸡的公母分开饲养,公鸡饲养8周龄作炸鸡用。(四)小笋鸡(squabbroiber)这是一种活重在lkg左右就上市的小型肉鸡,要求有发达的胸肉,饲养期一般不超过5周,公母雏混养,全程饲喂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屠后以全净膛或冻鸡出售。,.,6,表7-2肉仔鸡各周龄增重速度的比较(公母混合),(注:相对增重翠()周内增重始重X100)上表可见相对增重率以第1周为最高,随体重和周龄增大而快速下降,说明周龄愈小肉仔鸡相对生长强度愈大。幼龄肉鸡体组织合成代谢率很高,需要日粮蛋白质含量也高,随后合成代谢率逐渐降低,蛋白含量也低一些。从各周增重分析,在10周的生长期内,从第1周至第7周,周内增重量逐渐增加,至第7周龄达到490g以上,平均日增重达70g,第8周龄以后增重开始下降,所以,7周龄前是肉鸡增重的关键阶段。,.,7,肉鸡的营养标准,.,8,营养,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食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根据研究的对象,营养学分为动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和微生物营养学三大学科。动物营养学和植物营养学分别是动物生产和植物生产的支柱学科,微生物营养学不但可同时为动物生产和植物生产服务,而且可直接为人类健康和食物生产服务。,.,9,饲料基本概念,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和饲料中化学组成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饲料是组织畜牧生产的原料。生产的实质是用动物把饲料转变成动物产品。饲料种类繁多,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各异,为了解各种饲料的特点,便于区别记忆,合理利用,对饲料恰当分类很有必要。,.,10,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最终目的,动物营养学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动物需要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及其确切的需要量。饲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阐明如何用适宜饲料满足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要达到后一目的,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饲料知识,如饲料化学组成、物理性质、营养价值、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如何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如何利用饲料、如何经济有效地满足动物需要等。,.,11,饲料学和营养学的地位和作用,饲料学和营养学的地位和作用1.饲料学是动物营养和饲养的两大主杆之一(见图一-1)。动物营养和饲养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饲料学营养及需要研究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研究理论基础-营养需要理论基础-饲料营养价值表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动物(饲养)生产图一-1、饲料学与动物生产的关系,.,12,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确定必需营养素及其理化特性;第二,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第三,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的关系;第四,研究动物营养与人及环境之间的互作规律;第五,制定不同条件下,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第六,研究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13,饲料学涉及的内容,饲料学涉及的内容.饲料分类:重点涉及以营养为目的适宜分类方法.饲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鉴定分析方法.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饲料中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内在、外来)及其提高营养价值的途径。.商品饲料(包括配合饲料)生产的理论基础和质量标准。.饲料资源开发,为未来动物生产寻求广阔的前景。,.,14,饲料分类,饲料是组织畜牧生产的原料。生产的实质是用动物把饲料转变成动物产品。一般分类法按营养价值分类:1).粗饲料:体积大、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少。如稿杆、夹壳、干草,也包括多汁饲料。2).精饲料:体积小、纤维少、可消化养分多。如谷类、饼粕、加工副产品,薯类等。3).特殊饲料:一切其它不属于精粗料的饲料:如添加剂、矿物质、合成营养素等。2.按饲料主要成分分类:有利于配合饲料按配方需要选用饲料1).蛋白饲料:豆类、油籽、粕饼、动物饲料等。2).淀粉饲料:谷类、薯类等。3).脂肪饲料:豆类、油籽、米糠等。4).纤维饲料:草、干草、稿杆等。5).多汁饲料:鲜草、块根、青贮、青绿饲料等。6).矿物质饲料:Ca、骨粉、食盐等。7).Vit饲料:Vit及Vit复合添剂,3.按饲料来源分类: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饲养者组织饲料来源1).植物性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粗料、块根、籽实加工副产品等。2).动物性饲料:乳、鱼粉、蚕蛹、羽毛粉等。3).微生物性饲料:、抗生素副产品等。4).矿物质饲料:包括天然和工业生产二大类。如碳酸钙、食盐、硫酸铜等。5).人工合成饲料:尿素、等。,.,15,我国目前的饲料分类法,参照国标编号分成八大类,其中分成16个亚类1)、八大类如下:、粗饲料1.干草(1-05-000);2.农副产品(1-06-000);3.粗纤维18%的糟渣(1-11-000);4.树叶(1-02-000);5.添加剂及其它(1-16-000)。、青绿饲料1.青绿饲料(2-01-000);2.树叶(2-02-000);3.非淀粉根茎果(2-04-000)。、青贮饲料(3-03-000)包括添加物(糠麸等)及低水青贮(45-55%)。、能量饲料,粗纤18%,CP20%1.谷物类(4-07-000);2.其它(4-16-000)。、蛋白质饲料粗纤18%,CP20%1.豆类(5-09-000);2.饼粕(5-10-000);3.动物性(5-13-000);4.其它(5-16-000)。、矿物质(6-14-000),包括天然、合成、混合类。、Vit(7-15-000)、合成和天然含Vit多的饲料。、添加剂(8-16-000),包括防腐、着色、调味、抗氧化、药物(抗生素、酶、激素、杀虫、抗寄生虫等)等。,.,16,我国饲料分类中的16个亚类,2)、16个亚类是如下:.青绿饲料2-01-000.树叶类2-02-000;5-02-000;1-02-000;4-02-000.青贮饲料3-03-000.根茎瓜果类4-04-000;2-04-000.干草类1-05-000;5-05-000;4-05-000.农副产品类4-06-000;1-06-000;5-06-000.谷类4-07-000.糠麸类4-08-000;1-08-000.豆类5-08-000.饼粕类5-10-000;4-10-000;1-10-000.糟渣类1-11-000;5-11-000;4-11-000.草籽果实类1-12-000;4-12-000;5-12-000.动物饲料类5-13-000.矿物饲料类6-14-000.维生素类7-15-000.添加剂8-16-000,.,17,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现代动物营养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肉鸡需要的营养物质水维生素A钾能量维生素D硫*精氨酸维生素K铜甘+丝氨酸硫胺素钴*组氨酸核黄素锰异亮氨酸烟酸硒亮氨酸维生素B6碘赖氨酸泛酸氟蛋+胱氨酸生物素镍苯丙+酪氨酸叶酸硅苏氨酸维生素B12钒色氨酸钙锡缬氨酸磷砷必需脂肪酸镁钼胆碱钠铬肌醇氯铁精氨酸维生素K铜维生素E,.,18,各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一、能量有机物关系能量与蛋白质关系:适宜能:蛋比能量与CH2O的关系:CF增加1%,总能消化率下降3.5%;CH2O是能量主要来源。能量与脂肪关系:脂肪额外生热效应,脂肪增加1%,ME摄入量增加0.2-0.6%。二、蛋白质与CH2O、脂肪的关系蛋白质的AA(Leu除外)可生糖,所有AA可生成脂肪。CH2O生成-酮酸,而后合成non-EAA;脂肪的甘油部分可生成酮酸后生成AA;CH2O和脂肪对蛋白质有庇护作用。三、CF与有机物的关系CF增加1%,蛋白质消化率降低0.3%,有机物消化率降低2-8%。四、AA相互关系AA平衡:降低蛋白质需要量。AA间的关系:协同:MetCys,PheTyr,GlySer拮抗:Lys与Arg,Leu与Ile,Ile-Val,Thr与Try,.,19,有机物与维持、矿物质间的关系,一、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关系1蛋白质与V(1)蛋白质促进VA的吸收利用(影响VA载体蛋白质的形成);VA不足影响蛋白质合成。(2)VD促进Ca结合蛋白质的合成,生大豆蛋白提高VD需要。(3)核黄素缺乏影响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缺乏,B2需要量提高。(4)B6不足影响AA、蛋白质代谢;提高蛋白水平或AA不平衡,B6需要量提高;B6缺乏,Try转化为烟酸的效率下降。(5)Met可补偿胆碱的不足;胆碱不足,降低蛋白质合成效率。(6)B12参与Met的合成(植物),Met可补偿B12的不足。二CH2O、脂肪与维生素几乎所有V均与CH2O、脂肪代谢有关,典型例子如:(1)VA不足,糖元合成下降。(2)CH2O提高,B1需要量提高。(3)脂肪增加时,B2需要量提高。(4)VE影响脂类代谢,VE防止脂类过氧化。(5)胆碱影响脂肪代谢,胆碱不足,脂肪在肝中沉积产生脂肪肝。(6)脂肪影响脂溶性V的吸收。,.,20,三、有机物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1S、P、Fe等为蛋白质的组成成分。2高蛋白提高Ca、P吸收,特别是Lys可促进Ca、P吸收。Lys水平Ca吸收%P吸收%按标准71.3257.8标准的85%54.3338.63高脂肪和高纤维降低Ca、P及其他元素的吸收4一些单糖,如乳糖、葡糖、半乳糖及果糖促进Ca、P吸收。5一些AA促进矿物元素的吸收利用。Met、Cys、His等可促进Zn、Fe的吸收;S-AA促进Se的吸收利用,但Arg与Zn有拮抗作用。6Zn、Mn、Mg等元素是很多有机物代谢酶的辅助因子,雏鸡试验表明,日粮Zn为10-30ppm时,血糖量增加,50-70ppm提高肝糖无生成量;提高Zn促使体内脂肪的氧化,使肌肉和肝脏含脂量下降;Mn、胆碱、生物素的缺乏均是家禽溜腱症的原因。,.,21,维生素、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一、维生素与矿物质间的关系1VE与Se的关系一定条件下,VE可代替部分Se,但Se不能代替VE,但Se可促进VE的吸收,而减少VE需要量。2VD与Ca、P:VD促使Ca从肠道吸收,促使P从胃酸重吸收。3Mn、胆碱、生物素缺乏是溜腱症的重要原因,但尼克酸不足,补Mn不能完全治愈。4VC与Fe、Cu:VC促进Fe的利用并减轻Cu过量的毒性,但Cu可促进VC的分解。5Zn与VA:Zn可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A,促进VA的吸收。,.,22,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1VE可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A,并促进VA、D的吸收。2B1与B2有协同作用,缺一则影响另一个的利用。3B2与烟酸有协同作用,B2促进Try烟酸。4B12促进泛酸、叶酸的利用,促进胆碱的合成,B6不足可影响B12的吸收。5VC能减轻VA、E、B1、B2和泛酸的不足症,A、E可促进VC的合成。三、矿物质之间的关系1Ca与P2Ca、P与Zn、Mg、Cu有拮抗关系,Cu与Zn为拮抗物。3Cu、Mo、S二二间均有拮抗关系。4Fe、Cu、Co有协同关系。5Cu与Zn、Fe有拮抗关系,高Cu需提高Zn、Fe需要量。,.,23,饲料对动物产品质量的影响,肉、奶、蛋生产不仅受饲料量影响,也受饲料质影响。了解饲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利于合理选用饲料,有目的地组织饲料供应,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动物产品,也有利于使动物生产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一、饲料与肉品质量.饲料中脂肪对肉质硬度的影响经研究证明,饲料中含不饱和脂高或低的饲料喂量大,在动物体内不经过转化直接作体脂贮藏。这种脂融点低,使体脂和瘦肉变软,不利于加工贮存。例如猪肉,若质地变软,不利于制火腿或腌肉。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产生过氧化反应,不利于较长时间保存。一般植物饲料中的脂肪不饱和程度较高,育肥后期应控制喂量。大量喂玉米和农副产品的猪,后期应以多喂一些大麦为佳。这样可增加脂肪和肉质硬度,另外,豆饼、棉籽饼、红苕等都有增强脂肪和肉质硬度的作用。.饲料对肉品颜色的影响产肉动物日粮缺硒,瘦肉颜色变白,影响商品质量,严重缺乏维生素的日粮,可能因产生黄色脂肪,特别是猪肉生产中可能出现黄膘猪而影响猪肉商品质量,日粮铁等矿物质元素充足,可增加瘦肉红润感,有利于商品质量,肉鸡大量饲喂高梁等含黄色素少的饲料,屠宰后使皮肤颜色变淡。可以根据人们的消费习惯控制肉品颜色。,.,24,.饲料对肉品气味的影响饲料中异味物质或化学反应产物均可能进入肉品,影响肉品气味。如鱼粉中的鱼腥味,蚕蛹中脂肪的特殊异味。中芥子碱分解产生带鱼腥味的三甲胺等。其它脂肪的气味也可能进入肉品中影响肉品正常气味。如肉鸡日粮中牛油用量过高,可使鸡肉带有牛油气味。育肥后期适宜选择饲料尤为重要。,.,25,三、饲料与蛋品质1.饲料与蛋组成饲料蛋白,脂,水等对蛋中含量影响很小。微量营养元素则受饲料含量影响较大。VA随饲料中含量增加,蛋中也增加。VD随饲料中含量增加蛋中VD含量增加,一般可提高蛋中VD510倍,很多B族Vit,如B2、B5、B12,泛酸等也随饲料中增加,蛋中相应增加。很多无机元素,Ca、I、Fe、Cu、Mn也有同样规律。特别是Ca对蛋壳强度影响甚大。Fe从饲料进入蛋中的能力特别强,饲料中含Fe丰富,蛋中也相应丰富。从煮熟的蛋白和蛋黄交界面上就可看到一层含Fe的有色物质,原因是蛋白中清蛋白里的半胱氨酸受热分解产生H2S,H2S通过黄膜与蛋黄中的Fe2+发生反应,产生一种绿黑色的FeS所致。2.饲料与蛋颜色饲料中黄色素对黄颜色有很大影响。饲料中缺黄色素,则蛋黄颜色变淡,影响商品感观质量。自然饲料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一切呈黄色的水溶性或脂溶性的色素都可以进入蛋黄中。在现代工厂化养禽生产中,常用一种类胡萝卜素代替自然饲料中的黄色素加入配合饲料中增加蛋黄感观质量。3.饲料与蛋的气味在正常饲养情况下,饲料中的气味对蛋气味影响不大。但某些饲料用量增大,气味可能进入蛋中。如葱蒜味,鱼腥味(来至于鱼粉,RSM),蚕蛹油的气味,牛油气味等。若饲料中用量增大或用其中某一种作主要饲料饲喂,就可能在蛋中产生相应的气味。4.饲料与蛋的其它质量方面用某些饲料如棉籽饼喂产蛋禽,所产蛋不耐贮存。这是因为棉酚容易使蛋黄的黄色变成橄榄色,影响感观质量。存放时间过长,蛋黄蛋白都可能变红,使蛋黄变大膨胀。饲料中缺VA,VK可使蛋壳出现血斑。Ca、P、D3、Mn、Zn不足使蛋壳变薄。,.,26,猪饲料的配制,1、猪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由于生理和生产要求不同,营养需求不同,饲料配方设计的重点也不同。生长猪和乳猪、仔猪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重点考虑保证消化能、粗蛋白质、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数量和质量。肥育猪配合饲料应重点考虑满足猪生长所需的消化能,其次是满足粗蛋白质需要,微量营养物质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也应考虑,最后阶段的饲粮配方应考虑饲料对胴体质量的影响。,.,27,泌乳母猪饲粮的营养重点是消化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平衡,泌乳高峰更要保证这些营养物质的质量,否则,会造成母猪动用体内储存营养物质维持泌乳,使体况明显下降,影响下一周期的繁殖性能。泌乳母猪泌乳量大,采食量也大,微量营养素,特别是微量元素不宜超过需要量供给。妊娠母猪应根据妊娠母猪的限制饲养程度,保证供给充分满足需要的微量营养物质,特别要,.,28,供给与繁殖有关的维生素A、D、E、生物素、叶酸、尼克酸、维生素B6、胆碱及微量元素锌、碘、锰等。2、原料的选择:乳猪对饮料原料的要求很高,脱脂奶粉、乳清粉、葡萄糖、蔗糖、鱼粉、肉粉和喷雾血粉等是主要选择;常规植物性饲料一般选择玉米、豆粕、小麦、燕麦等,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