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与《书愤》比较--一课时解析PPT课件_第1页
《蜀相》与《书愤》比较--一课时解析PPT课件_第2页
《蜀相》与《书愤》比较--一课时解析PPT课件_第3页
《蜀相》与《书愤》比较--一课时解析PPT课件_第4页
《蜀相》与《书愤》比较--一课时解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相与书愤,.,2,杜甫,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3,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唐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4,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和平安定国力空前强盛人口增至五千余万,安史之乱后兵连祸结,国家动荡各种矛盾决堤,形势急转直下哀鸿遍野,百姓背井离乡,.,5,写作背景,杜甫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无不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却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请大家齐声背诵这首诗,边背边在脑中想象作者走进武侯祠时的所见,体会其面对那时情景的感受。,.,6,蜀相,杜甫,.,7,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整体感知,老柏森森,终岁不凋,成为武侯祠的忠实守望者;碧草无情,年年逐春风而绿;黄鹂无心,日日隐深林而自得其乐。杜甫独自来到武侯祠拜谒,见到此情此景他想起了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诸葛亮从此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两朝,竭尽忠心的历史,不禁慨叹诸葛亮出师还没有取得胜利就先病死了,又联系起自己悲苦的一生,泪满衣襟,其对国对民的深情自然流露,感人至深。,.,9,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他一贯主张抗金,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过着清贫、忧愤的生活。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作品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陆游,.,10,写作背景,本诗是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请大家齐声背诵这首诗,整体感受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写下诗句时的感情。,.,11,书愤,陆游,.,1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3,整体感知,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14,字句解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15,请大家再读这两首诗,看看它们有何异同?,比较阅读,.,16,比较:炼字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7,炼字鉴赏,第一步分析词义,解说句意(画面)。第二步分析它的手法和艺术效果。第三步阐释它营造的意境,进而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18,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一步分析词义,解说句意(画面)。碧色的草照映着台阶显出春意,树上的黄鹂隔着枝婉转鸣唱。第二步分析它的手法和艺术效果。这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作者却以乐景写哀情,用自”、“空”二字修饰,显出了青草自绿,却无人光顾;黄鹂好音,而无人倾听的凄凉伤感。第三步阐释它营造的意境,进而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只身来到武侯祠拜谒,曾经的英雄,如今庙祠却如此凄清,满阶碧草、婉转鸟鸣只会更添孤寂凄凉之感。作者想到如今国家命运衰败、百姓痛苦不堪,不禁感怀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已经不在,其伤感忧心融于景中,自然流露。,.,19,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第一步分析词义,解说句意(画面)。“空”字写出了作者暮年志向落空,对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的情景。第二步分析它的手法和艺术效果。作者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的志向,又与现如今壮志未酬而鬓先斑的现状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境遇的悲哀。第三步阐释它营造的意境,进而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今昔的对比,渲染了悲怆苍然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朝廷苟且偷安的郁愤,和自己壮志难酬、暮年苍老的悲凉。,.,20,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唐李华春行即兴,.,21,比较:歌颂诸葛亮功绩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2,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遣辞虽不藻丽,却行文壮阔,潇洒飘逸,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能够唤起读者对于诸葛亮一生的联想。“天下计”推崇其匡世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杜甫侧重的描写了诸葛亮壮志未酬而身先亡的经历,联系其自己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的遭遇,展现了作者一颗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23,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侧重叙写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于后世,追慕了其千载名绩,表明了自己至老不移的爱国热情,对施展抱负的渴望,也贬斥了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陆游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24,比较:抒发情感(知人论世)思考: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泪”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作出分析。题目为何用“蜀相”,而非“武侯祠”或者“诸葛亮”等等?3最后一句“英雄”二字该如何理解?“蜀相”与“英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书愤全诗未提一个“愤”字,却在字里行间都饱含了陆游的人生之愤,请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作出分析。,.,25,蜀相,泪“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生活悲辛。因忠诚直谏而被贬,唐肃宗“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的政治遭遇的悲凄。“致君尧舜上”的壮志难酬、功业无成的悲哀。对国家岌岌可危、百姓苦难的忧愁心痛。都化作汩汩泪水,无声沾襟。,.,26,乱世思良相,乱世思英雄痛定思痛,杜甫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由此,杜甫用“蜀相”为题之意明了,他心念武侯,高山仰止,却更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英雄之人。,蜀相题目为何用“蜀相”,而非“武侯祠”或者“诸葛亮”等?,.,27,蜀相最后一句“英雄”二字该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英雄所指,将全诗延伸到整个历史时空。杜甫笔下的英雄,是诸葛亮,是胸怀大志的作者自己,更是这千古时间中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泪下。,.,28,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对朝廷屈辱投降、自己空有壮志而报国无门的激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今昔对比,自顾苍茫,从而突出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隐含着心中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是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的郁愤。,.,29,陆游志在立功却怀才不遇,光阴蹉跎而难以作为,其幽愤哀伤抑结于心,难以自释。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