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换乘作业组织.ppt_第1页
车站换乘作业组织.ppt_第2页
车站换乘作业组织.ppt_第3页
车站换乘作业组织.ppt_第4页
车站换乘作业组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项目五车站换乘作业组织,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Page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课程目标,1、陈述换乘的方式。2、描述换乘站的形式。3、分析换乘功能的案例。4、扼要说明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的方式。,Page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内容,5.1换乘概述5.1.1换乘的方式5.1.2换乘站的形式5.2换乘分析及改善5.2.1换乘功能分析(案例)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5.3.1与对外交通换乘5.3.2与常规公交换乘5.3.3与私人交通换乘,Page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乘客换乘是一个运营组织问题乘客换乘与规划设计密切相关,5.1换乘概述,Page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乘客在线网内同一线路上换乘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间换乘乘客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间换乘,5.1换乘概述,Page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同一线路上换乘产生原因衔接交路方案非站站停车方案,5.1换乘概述,Page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跨线运行优点乘客无须换乘充分利用运能,5.1换乘概述,Page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跨线运行缺点限制了非共线区段的列车密度提高运能虚靡一条线路列车的延误可能引起多条线路的列车运行秩序紊乱,5.1换乘概述,Page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很少采用列车跨线运行组织方案各线路列车独立运行时,不同线路间出行的乘客需要换乘,5.1换乘概述,Page1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提高服务水平缩短换乘时间换乘时间长短换乘走行距离换乘走行距离换乘方式,5.1换乘概述,Page1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台直接换乘同站台换乘两条不同线路设在同一个站台两侧在同一站台由甲线换乘到乙线,5.1换乘概述,Page1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台直接换乘站台直接换乘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换乘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5.1换乘概述,Page1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站台直接换乘基本布局,5.1换乘概述,图8-1同站台换乘车站形式,Page1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台直接换乘换乘线路最短没有换乘高度的损失换乘方便工程条件许可,应积极采用,5.1换乘概述,Page1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站台直接换乘案例:香港太子、旺角站,5.1换乘概述,图7-2香港地铁太子、旺角换乘站布置示意图,A,C,Page1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厅换乘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的站厅由这一站厅通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5.1换乘概述,Page1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厅换乘换乘总高度大站台与站厅之间有自动扶梯连接改善换乘条件,5.1换乘概述,Page1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通道换乘两个车站之间设置单独的换乘通道供乘客换乘,5.1换乘概述,Page1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通道换乘车站结构完全分开车站站台相距有距离受地形条件限制,5.1换乘概述,Page2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通道换乘两条线路在区间相交,两线车站布置成“L”形,5.1换乘概述,图7-3通道换乘方式的地下换乘站,Page2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通道换乘一条线路的区间与另一条线路的车站“T”形交叉,5.1换乘概述,图7-4通道换乘方式的地下换乘站,Page2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外换乘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没有专用换乘设施,5.1换乘概述,Page2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外换乘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换乘;两线交叉处无车站或两车站相距较远;规划不周,已建线未作换乘预留,5.1换乘概述,Page2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站外换乘无路网规划的后遗症增加一次进出站手续,步行距离长在站外与其他人流混合,很不方便应尽量避免,5.1换乘概述,Page2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1换乘的方式乘客在线网内不同线路上换乘组合换乘采用两种或多种换乘方式组合完善换乘条件、方便乘客使用、降低工程造价,5.1换乘概述,Page2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组合换乘实例:北京地铁复兴门站,5.1换乘概述,图7-5北京地铁一线复兴门站换乘示意图,Page2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一”字形换乘两个车站上下重叠设置构成“一”字形组合的换乘车站,一般采取站台直接换乘或站厅换乘。,5.1换乘概述,图7-6“一”字形换乘站示意图,Page2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一”字形换乘实例1:东京地铁表参道站,5.1换乘概述,图7-7东京地铁表参道换乘站布置示意图,Page2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一”字形换乘实例1:东京地铁表参道站设有两个岛式站台,银座线布置在两个岛式站台之间,半藏门线布置在两个岛式站台的外侧。同一方向的列车换乘在同一站台上完成。,5.1换乘概述,Page3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一”字形换乘实例2:香港太子、旺角、油麻地站地铁荃湾线和地铁观塘线之间的三个连续换乘站。,5.1换乘概述,图7-8香港地铁太子、旺角换乘站布置示意图,A,C,Page3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一”字形换乘实例2:香港太子、旺角、油麻地站在一期工程建设时,将该三个换乘站按两层结构进行设计和建造两条线路在站间设置立体交叉使所有方向的换乘都能在同站台上实现。,5.1换乘概述,Page3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L”形换乘两个车站平面位置在端部相连构成“L”形,高差要满足线路立交的需要。这种车站一般在相交处设站厅进行换乘,也可根据客流情况,设通道进行换乘。,5.1换乘概述,Page3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L”形换乘,5.1换乘概述,图7-9“L”字形换乘站示意图,Page3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T”形换乘两个车站上下相交,其中一个车站的端部与另一个车站的中部相连,在平面上构成“T”形。采用站台或站厅换乘。,5.1换乘概述,Page3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T”形换乘,5.1换乘概述,图7-10“T”形换乘站示意图,Page3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T”形换乘实例:北京地铁复兴门站。北京地铁环线与北京地铁一线相交,两站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组织立体换乘。从环线下楼梯直接进入一线的站台。从一线到环线通过地下通道进行换乘。,5.1换乘概述,Page3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T”形换乘实例:北京地铁复兴门站。,5.1换乘概述,图7-11北京地铁一线复兴门站换乘示意图,Page3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十”字形换乘两个车站在中部相立交,在平面上构成“十”字形。,5.1换乘概述,图7-12“十”字形换乘站,Page3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1.2换乘站的形式“工”字形换乘两个车站在同一水平面设置,以换乘通道和车站构成“工”字形。采用站厅换乘或站台到站台的通道换乘。,5.1换乘概述,图7-13“工”字形换乘站,Page4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换乘时间主要取决于换乘走行距离。各种换乘方式的换乘时间,按同站台换乘、上下层站台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和站外换乘依次增加。,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同站台换乘共线运行区段的换乘站,在同一站台的同一侧换乘,无换乘走行。两线平行交织的共用换乘站,在同一站台的另一侧换乘,换乘距离小于站台宽度。换乘时间最短。,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同站台换乘双岛式站台只能实现4个换乘方向的客流在同站台换乘;岛侧式站台只能实现2个换乘方向的客流在同站台换乘;单岛式站台,每一层均只能实现2个换乘方向的客流在同站台换乘。,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同站台换乘其余换乘方向的乘客,仍需通过站厅(双岛式、岛侧式)或自动扶梯、楼梯(单岛式)进行换乘,换乘时间相应增加。,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上下层站台换乘采用一字形、十字形、岛侧式或侧侧式上下层站台组合,换乘距离与换乘时间较短;采用T形或L形上下层站台组合,由于换乘距离增加,换乘时间相应延长。,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站厅换乘乘客换乘走行路线为下车站台自动扶梯、楼梯站厅收费区自动扶梯、楼梯上车站台。站厅换乘的换乘距离与换乘时间大体居中。,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通道换乘为提高服务水平,缩短换乘时间,换乘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时间站外换乘换乘走行包括出站走行、站外走行和进站走行。换乘距离与换乘时间均是各种换乘方式中最长的。,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指换乘设施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换乘客流量。制约因素是站台、自动扶梯(楼梯)、通道与检票口等设施、设备的能力。,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4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同站台换乘的能力最大,制约换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站台宽度与列车间隔。同站台可考虑采用相邻两站均为单岛式的换乘方案。,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即两条线路平行运行一个区间(含两个车站),两个车站的站台均采用上下层结构。将换乘客流疏解到相邻两个车站适用于换乘客流大、各方向换乘客流比较接近。,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5.2换乘分析及改善,图7-14相邻两站上下层均为单岛式换乘示意图,Page5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上下层站台换乘的能力最小。瓶颈因素是自动扶梯(楼梯),站台宽度、长度往往又限制了自动扶梯(楼梯)的数量与宽度。交叉点越少,如十字交叉,换乘能力就越小,反之亦然。,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1换乘分析换乘能力通道换乘与站厅换乘的能力居中。自动扶梯(楼梯)的能力往往限制了通道换乘能力与站厅换乘能力的最终实现。换乘过程中需要进出收费区,则检票口的能力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素。,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方案影响因素客流组织换乘站的客流有车站客流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客流量大、多方向性等特征。换乘设计应注意通过调整设施布局、设置导向标志等措施,避免或减少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的交叉干扰。,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方案影响因素工程实施缩短换乘时间和提高换乘能力的要求,通常会使换乘设施复杂、施工难度增加。同站台换乘,线路交叉,工程量增加、施工比较复杂。在两线建设分期实施时,应做好预留工程。,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方案影响因素工程实施上下层站台换乘,换乘设施布局紧凑,容易实现,对线路在区间的走向要求不高。站厅换乘,两条线路共用站厅收费区。工程量低于同站台换乘、高于通道换乘。建设分期实施时,需要处理好工程预留接口。,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方案影响因素工程实施通道换乘,在两条线路无法共用换乘站时采用。布置灵活、施工方便,分期建设时,预留工程较少。避免4条线路在一个换乘点交汇,应控制上下层次不超过2个站台层。,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方案影响因素其他考虑因素工程投资、施工技术水平、线形是否顺直、地下管线与障碍物、对道路交通影响、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保持稳定。,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5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换乘方案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函数问题。综合考虑线路衔接方式、站位布置形式、站台型式及其组合、换乘时间、换乘能力、工程实施和投资费用等多方面因素。,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6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换乘方案选择在工程实施具有可行性,其他条件不成为限制因素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换乘能力能够适应远期换乘客流需求、换乘时间与投资费用相对较少的换乘方案。,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6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换乘方案选择换乘方案选优模型,5.2换乘分析及改善,约束条件:,T换,i=T走,i+T候,i,Page6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换乘方案选择采用货币指标统一量纲。换乘时间根据远期高峰小时设计换乘客流量、各种换乘方式的换乘走行时间与二次候车时间计算确定。,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6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2.2换乘方案设计及选择换乘方案选择换乘走行时间与换乘走行距离、自动扶梯(楼梯)高差以及自动扶梯(楼梯)和通道的通过能力等因素有关。二次候车时间可按列车间隔的12近似确定。单位时间价值可按小时国民收入值确定。,5.2换乘分析及改善,Page6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轨道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换乘指轨道交通与铁路、民航、公路、海运等的换乘。轨道交通与市内常规公交的换乘轨道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换乘,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6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换乘方式层间换乘不同交通方式的站厅设置在换乘枢纽的不同层面,乘客通过自动扶梯完成换乘。换乘距离及换乘时间较短,比较理想。对换乘枢纽进行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在票务管理方面为乘客提供方便。,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6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换乘方式通道换乘站厅设置在换乘枢纽的不同位置,由通道连接。换乘的便捷性取决于通道长度,以及是否设置自动人行道。是主要的换乘方式。,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6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换乘方式站外换乘需要走出地面,完成出站(港)和进站(港)的换乘过程。换乘距离及换乘时间较长,对乘客很不方便。,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6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与铁路换乘轨道交通与铁路管理体制分属两家而票务系统相互独立,乘客在两者间的无缝换乘目前难以实现。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一般是设置在铁路客站的站前广场,乘客换乘走行距离较远。新建铁路客站时,便捷换乘问题得到重视。,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69,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与铁路换乘案例:上海南站换乘枢纽上海两个主要铁路客站之一,轨道交通1、3号线和规划的L1线在此呈“工字形”交汇。L1线设于铁路客站下方(地下一层或地下三层),l号线地面车站配合铁路客站建设同步改建为地下二层车站,3号线为地面车站。,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0,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与民航换乘客流量大小,直接关系到机场线的运营效益。机场线的客流来源相对稳定和单一。方便、舒适是主要的,快捷是次要的。机场巴士和出租汽车在门到门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机场客流接运市场占有相当份额。,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1,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与民航换乘便捷性:车站与机场候机厅实现无缝连接。安装自动人行道或配备专用小车供旅客推运行李。,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1与对外交通换乘与民航换乘设置市区航站楼,预先办理除安检以外的登机手续,如行李托运、发放登机牌等。,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公交换乘站点设置的弹性较大。乘客通过自动扶梯(楼梯)、通道或人行天桥等进入轨道交通车站,进行换乘。,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4,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一般换乘点指常规公交衔接客流不大的轨道交通中间站。公交车站尽可能离轨道交通车站的出入口近些。,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5,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大型换乘点指常规公交衔接客流较大的轨道交通换乘站或终点站,还与铁路、长途汽车站衔接,形成综合换乘枢纽。,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大型换乘点轨道交通车站、铁路车站、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大型商场和地下停车场等布局在同一建筑设施内,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7,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大型换乘点由自动扶梯(楼梯)、通道连接的不同建筑设施内。实现地下、地面和地上的立体换乘。,5.3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Page78,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5.3.2与常规公交换乘公交换乘站点设置大型换乘点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的间距不宜过远。采取人车合理分流、设置导向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