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与点评第1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孤独,荡涤(d)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B、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连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ng)察而幡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 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zhn)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捡金,遴选了二百多篇琅琅(l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 答案A。错误之处在于:B项中“省”应读“xng”,C项中“奋而辞职”应为“愤而辞职”,D项中“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捡”,指从地上拾起来,而“拣”则是挑选。同时“琅琅上口”的“琅”也应念“lng”。 点评:将语音和字形合二为一,既减少题量,又扩大了试卷知识点的覆盖面。在能力要求上,依然重视基本的字音、字形的考查,同时也避免纯记忆的复习方法,而注重音义、形义关系上去把握正确的字音、字形。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 ,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答案:D。“质对”是对证、对质之意,并不符合第一个句子的句意,而“质询”是质疑询问之意,符合句意。“协约”是协商订立条约,词义较重,多用于国与国之间的重大条约,“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第二个句子应用“协议”。“不日”是几天之间、近几天的意思。而“翌日”是指第二天,如促织中的“翼(翌)日进宰”一句。世界各地的校友不会是第二天同时出发,故应选用“不日”。 点评:词语的选用既要注意词义的区别,更要结合句意,这是词语选用题的解题关键。同时试题在例句的选择上也重视了生活的实用性,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B、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人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C、同学们,考人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梅! D、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答案:D。“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又可说成“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意思是好像外面来的人都会办事,都是人才,能力都很强,用在此句中显然不合适。“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C项褒贬误用,“推波助澜”是指“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是个贬义词。D项“马尾巴串豆腐”是歇后语指“别提了”或“提不起来”,一般指没有能力,水平不行,不值得提起等。 点评:熟语的考察与以往一样,依然是成语与俗语的结合,重在掌握其意义与用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案:A。B项错误在于词语的顺序,改成“它具有指纹识别的功能,(同时)由于使用太阳能电池,能耗较低,并且有光即可充电”比较合理。C项错误在于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没有相响应的词语,可在句子最后加上“的良好心愿”等词语。D项是结构混乱,既可说“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也可说“从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看”,还可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三种说法选一即可。 点评:语病的判断虽然是选择题型的,但解题的正误却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句子语法分析能力。 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B。A项中的“花甲”表明适用于六十岁寿辰。B项中的“古稀”则指人生七十岁,“诲人无倦”表明是指“老师”,最符合题意。C项是没有表示年龄的词语,但“音容宛在”则说明这是一对挽联,适用于纪念已经去世的人。D项中“执掌教坛垂七十载”则表明是从教七十年,而非指年龄七十岁。 点评:这道题目重在测试学生对最基本古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在多年未考古文化常识之后今年再次涉及,实出意外,但却能体现语文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 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 夙兴夜寐,靡室劳矣。(诗经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膝王阁序)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 答案:C。A项句应为“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B项句应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D项句应为“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点评: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高考每年都保留了背诵默写题。今年高考试卷中将默写题型改成了判断题,其用意应是降低难度,但由于四项中句子的出处包括了离骚诗经氓李凭箜篌引桂枝香这些相当偏僻深奥的诗文,有悖于“常见”的原则,难度反而是提高了。这道题目的设置应该是失败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lO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尖、堂、松、脆、爆”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7、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答案:B。原文中对“通感”有明确的解释“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因此参照此解释进行判断,只有B项才符合特征,是听觉与视觉形象的沟通。 8、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窖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答案:C。原文中有一段文字这样说“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这些文字说明通感原理作用的结果使人们用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来形容声音,并不专指琵琶声,也不能说明琵琶声引起人们美感的原因。 9、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咎什么样的瑟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叉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答案:D。这道题目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四个选项中的不同点。先看各项前半句中 “先抑后扬”“以退为进”“正反对比”“前后比较” 的说法,思考全文的内容联系,可以排除“先抑后扬”“以退为进”,因为作者对于在最后一段文字中所引用的“五字标准”并不赞同。“正反对比”的说法也不合理。再看后半句“五字标准的长处”“五字标准的缺陷”“五字标准的优点”“五字标准的局限”,对照文章中“矫枉过正”“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过了头”等词语,可知作者对这“五字标准”并不认可。故选D。 10、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答案:C。原文“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用以说明“五字标准”的不足。 点评:本段文字阅读四道题目涉及概念(通感)的理解、句子间逻辑联系的把握、作者态度的判断及文章内容的理解等能力要求。既注重对原文的理解与把握,重视基本阅读能力,又有一定的灵活性。题目的设置应该说是成功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眊眊:昏乱,糊涂。 参考译文: 司马迁评论诗经时认为“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过分;小雅虽然充满了百姓对朝政的怨恨,但却不违背礼义。”以我的观点看,这只是了解风、雅中那些产生于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哪能说辨析了诗经的主体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也于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枯竭,所以这些作品还是符合礼义规范,认为贤士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罢了。如果要求从本性出发而用忠孝克制自己的话,那些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贬谪到边远的海滨长达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丰腴融合,情感平和有治世之音,诗歌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但)这只不过是他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尚且不埋怨我,怎么会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佩他的才思,叹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游览泗水,登上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了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月也不曾到过江,(平时又)糊里糊涂地,真像一个老农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不只是因为他的诗作啊!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期人之浅也 期:看待。 C、畏其敏 畏:担忧。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答案:C。畏:敬佩。意义同成语“后生可畏”中的“畏”。“畏其敏”意为“敬佩他的才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 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答案:B。A项分别解释为“从”“比”,B项均解释为“尚且”,C项分别解释为“因为”“把当作”,D项分别解释为“的样子”“于此、在此”。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 B、 C、 D、 答案:D。句“犹止于礼义”说明依然受礼义的约束,句意思是王定国担心自己死于偏远地方,不能报答天子之恩,说明其“忠”,是作者看到王定国诗之后的心理。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答案:B。作者“废卷而叹”的原因是王定国被贬海上三年,二子均死,自己也差点儿因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与志得道行者无异”的诗歌;即使有“幽忧愤叹”,也是感叹自己不能报答天子之恩。 第卷(共108分) 四、(17分) 15(8分) (1)把文盲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分)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赫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除了准确解释词语外,还要注意“岂非欤”这个特殊的反问句式。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分) 译文: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主要词语“意”“闻”。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勉学 参考译文:明晓六经的要旨,广泛涉略百家著作,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纯朴社会风俗,也能学到一技之长,得以帮助自己。父母兄弟不可长久地依靠,乡土也不能永远作为保障。一旦流离失所,无人可以庇护你,就当求助于自身了。 文言文阅读点评: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既保留了实词意义的判断、常见虚词用法判定、内容的理解及句子的翻译,同时减少了文言句子的翻译,增加了文言断句题。不仅改变了句子翻译赋分过多的弊端,也使试卷在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考查更为全面。而断句题采用斜杠断句的办法而非加标点,使得该题的难度不至于过高。这是今年该卷的亮点之一。 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燕子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兴亡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参考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点评:今年的古诗鉴赏选用三首诗作为鉴赏材料,实出意外。而题目的设置则未超出前几年的命题范围。意象的确定、作者情感的判断、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的分析都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相对而言,表现手法的确定与语言特色分析较难把握,不仅需要对诗歌的准确的理解,而且对表现手法的类别与语言特色的习惯用语都要了于胸心。解答这一题目,考前的准备必不可少。 17、下面摘自中学生习作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3分) (1)宋初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刚心情。 错误:宋初 改正:晚唐(答唐、唐朝、唐代也可) (2)最近读了茅盾的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 错误:林家铺子 改正:子夜 (3)在众多外国作家中,我特别喜欢英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她创作的墙上的斑点是其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错误:萨缪尔贝克特 改正:弗吉尼亚伍尔夫(答伍尔夫也对,伍也可写成吴,夫也可写成芙。)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从选择题变成改错题,难度有所提高。同时温庭筠的菩萨蛮出自第三册的“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学生对词作本身掌握相对准备,而对作者的生活年代关注甚少。而墙上的斑点也普遍不为师生所重视。只有茅盾的子夜比较熟悉。因而本题极低的得分率是可以预见的。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泰山之恩 蔡家园 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自泰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 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江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臭。”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睹,一直缠绕着我。 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可见一斑:“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天下第一名山”、“五岳独宗”、“五岳独尊”。其实,泰山海拔不过1545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并不显高。它的风景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未必比得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但是,那种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气质却深深侵入了山中每一棵树和每一片岩石,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几丝压抑、几缕轻狂。这种洋洋自夸,正暴露出一种锁闭心态。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泰山之所以最初赢得“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的尊崇,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古人求天地正中而居的地理观念;而其后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与民族的思堆模式有着根本的联系。一座泰山,象征看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站在无字碑前,我请人拍了一张照片。尽管迷雾重重,画面十分模糊,但我愿意留下一个纪念。泰山上有数以千计的名碑名刻,或记封禅盛况或抒豪情壮志,或咏奇瑰风光,惟有此碑不着一字,却给人无穷遐思。无字其实就是有字,这些字是活的精灵,镌刻在历史前行的每一个瞬间。它是深沉的,也是博大的;它是开放的,更是无边的 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本文略有删改) 18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各不超过2个字)(2分) (1)口口 (2)口口 参考答案:(1)自大(答自夸、自狂、轻狂或狭隘等均可) (2)卑怯(答自卑也可) 本文谈到泰山文化的主要是第七段,文中说“圣人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与其说夸赞的是一种阔大胸怀,不如说它是坐井观天;俗话说“有眼不识泰山”,与其说推崇的是权威,不如说它流露的是一种卑怯意识。正如那浓雾封锁了眼睛,泰山文化中积淀的太多东西也锁闭了它的灵性与心智。”两个“不如说”正是对泰山锁闭心态的高度概括,据此提炼出两个关键的词语“自大”和“卑怯”。 19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4分) 参考答案: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答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福也可) “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一句出自第三节,其内容依据是第二段,故分析第二段的层次内容即不难得出答案。 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参考答案: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对于语言技巧的分析既要指出其运用的方法,也要分析其表达作用。此答案即据此而得。 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 参考答案: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点评:今年现代散文阅读的变化就在于第21题。将选择题改为文字表述题,题目灵活性提高了不少。要求学生不仅能从上下文内容联系与全文的结构关系上去理解此句的内容与作用,还要会有条理地表达。题目难度虽大,但却不失为一道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与文字表达能力的好题目。 六、(13分) 22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4分)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 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 此题解答时需从正反对立的角度去拟定答案。反方是强调区别性,那么正方就应突出共同性。 答案示例: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古人与今人不同样感到赏心悦目吗? 贝多芬的交响乐,难道国人就感受不到美吗? 23下面是一份虚拟的稿件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不予发表的理由。(不超过80字)(6分) 稿件处理单题名 一个平淡故事的悬念 文体 小说 作者姓名 王某 职业 作家 通讯地址 北京 一审意见 这篇小说虽然写得一般,但作者王某是著名作家,对提高我刊的知名度和发行量极为有利。建议作为重点稿件刊发。 责任编辑:张x x x年x月x日 二审意见 此稿从质量看不像著名作家王某所写,而且据了解近两个月王某一直在美国,不可能从北京寄稿,作者不留详细地址,显然是另一个王某。不过张编辑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是否刊发,请王主编酌定。 编辑部主任:李x x 年x月x日 终审意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执行主编:王x x x年x月x日 解题提示:题目要求是填写“不予发表的理由”,其实“一审意见”与“二审意见”中对此均已有所涉及。前者的“写得一般”,后者的“不像是著名作家王某所写”都说明了稿件质量不高。而这两者意见中犹豫之处也有共同点:无非是借著名作家的名声而已。因此“终审意见”只要归纳出这两方面的理由即可。 答案示例:质量是立刊之本,必须维护我刊的声誉。此稿质量一般,不能刊发。现在社会上存在投机取巧恶意炒作的现象,此风不可长! 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3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解题提示:寓言的分析与提炼在语文课的训练中也是有所涉及的,因此此题类型新,但能力要求却并不高。 答案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理想总是美好无比,而一旦变成现实,却又觉得不过如此。 生活中的 “围城现象”是普遍的。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清洗算法在智能仓储物流中的实践报告
-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公司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题库
- 卫生院绩效考核措施
-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课件
- 巡视巡查课件
- 巡察干部培训课件
- 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集锦(共9套含答案)
- 跨部门药事管理的职责与协作机制
- 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老年人防烫伤安全教育
- 2024年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预案
- Unit 1 My school-A Let's Spell(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