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试验报告_第1页
110kV变电站试验报告_第2页
110kV变电站试验报告_第3页
110kV变电站试验报告_第4页
110kV变电站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0kVA以上三相三圈有载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比额定电流(A)接线组别冷却方式短路阻抗(%)空载电流(%)额定频率(Hz)出厂日期产品编号制造厂2.试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量绕组分接开关位置相别出厂值(m)( )实测值(m)折算至出厂温度(m)变化误差(%)三相误差(%)高压侧1A(A-B)相B(B-C)相C(C-A)相2A(A-B)相B(B-C)相C(C-A)相3A(A-B)相B(B-C)相C(C-A)相4A(A-B)相B(B-C)相C(C-A)相5A(A-B)相B(B-C)相C(C-A)相6A(A-B)相B(B-C)相C(C-A)相7A(A-B)相B(B-C)相C(C-A)相8A(A-B)相B(B-C)相C(C-A)相9A(A-B)相B(B-C)相C(C-A)相10A(A-B)相B(B-C)相C(C-A)相11A(A-B)相B(B-C)相C(C-A)相12A(A-B)相B(B-C)相C(C-A)相13A(A-B)相B(B-C)相C(C-A)相15A(A-B)相B(B-C)相C(C-A)相16A(A-B)相B(B-C)相C(C-A)相17A(A-B)相B(B-C)相C(C-A)相中压侧Am(Am-Bm)相Bm(Bm-Cm)相Cm(Cm-Am)相低压侧a(a-b)相b(b-c)相c(c-a)相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4.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及三相接线组别分接开关位置高压/中压高压/低压计算变比AB/AmBm误差BC/BmCm误差CA/CmAm误差计算变比AB/ab误差BC/bc误差CA/ca误差123456789b1011121314151617三相接线组别(与变压器铭牌一致)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5.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或极化指数测试绕组绝缘电阻(M)吸收比极化指数15s60s10min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6.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正切角tan测试绕组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高、中压对低压及地高、中、低压对地tan出厂值(%)实测值(%)差值(%)C出厂值(pF)实测值(pF)差值(%)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7.绕组变形试验参见绕组变形试验报告8.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测试绕组试前绝缘(M)试后绝缘 (M)出厂耐压值(kV)试验电压(kV)试验频率(Hz)试验时间(min)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备注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9.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参见变压器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报告10.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的绝缘电阻紧固件对铁芯、外壳(M)铁芯及引出的套管对外壳(M)11.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参见非纯瓷套管的试验报告12.绝缘油试验注油前绝缘油耐压值(kV)注油后绝缘油耐压值(kV)其他参见绝缘油试验报告13.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另附波形图)切换装置全过程切换检查三相同步偏差(ms)切换时间(ms)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ms)无电压下操作手动操作2个循环电气及机械限位动作符合产品要求电动操作5个循环(操作电压85%额定电压)电气及机械限位动作符合产品要求操作后测量直流电阻及变比变压器带电时电动操作情况绝缘油击穿电压(kV)绝缘油其他项目参见绝缘油报告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4.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参见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报告15.变压器的相位检查变压器相位电网相位检查情况备注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6.噪声检查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噪声dB(A)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7.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5.0.6套管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二次绕组1S1-1S22S1-2S23S1-3S24S1-4S25S1-5S26S1-6S2准确等级额定容量(KVA)变比相别A相B相C相产品编号2.实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绕组的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测试绕组A相(M)B相(M)C相(M)1S1-1S2对其他绕组及地2S1-2S2对其他绕组及地3S1-3S2对其他二次及地4S1-4S2对其他及地5S1-5S2对其他及地6S1-6S2对其他及地备注 (填写是否耐压是否代替)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结论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4.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相别绕组1S1-1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2S1-2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3S1-3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4S1-4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5S1-5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6S1-6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5.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相别A相B相C相二次绕组()二次绕组()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6.互感器的极性检查相别A相B相C相结果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7.互感器的变比检查相别绕组额定变比一次施加电流(A)二次施加电流(A)实测变比A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5S1-5S36S1-6S3B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5S1-5S36S1-6S3C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5S1-5S36S1-6S3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8.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5.0.7套管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二次绕组1S1-1S22S1-2S23S1-3S24S1-4S2准确等级额定容量(kVA)变比相别A相B相C相产品编号2.试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绕组的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测试绕组出厂耐压值(kV)耐压值(kV)耐压时间(min)A相(M)B相(M)C相(M)耐压前耐压后耐压前耐压后耐压前耐压后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末屏及外壳一次绕组间1S1-1S2对2S1-2S2、3S1-3S2、4S1-4S2及地2S1-2S2对1S1-1S2、3S1-3S2、4S1-4S2及地3S1-3S2对1S1-1S2、2S1-2S2、4S1-4S2及地4S1-4S2对1S1-1S2、2S1-2S2、3S1-3S2及地末屏对二次绕组及地备注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4.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相别绕组1S1-1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2S1-2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3S1-3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4S1-4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5S1-5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相别绕组6S1-6S2电流(A)A相电压(V)B相电压(V)C相电压(V)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5.测量绕组直流电阻相别A相B相C相一次绕组()串、并二次绕组()1S1-1S22S1-2S23S1-3S24S1-4S2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6.互感器的极性检查相别A相B相C相结果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7.互感器的变比检查相别绕组额定变比一次施加电流(A)二次测得电流(A)实测变比A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B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相别绕组额定变比一次施加电流(A)二次测得电流(A)实测变比C相1S1-1S22S1-2S23S1-3S24S1-4S2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8.密封性试验相别A相B相C相检漏结果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9.SF6气体微水含量测试相别A相B相C相含水量(uL/L)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10.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1600kVA以上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额定电流(A)接线组别冷却方式短路阻抗(%)空载电流(%)额定频率(Hz)出厂日期产品编号制造厂2.实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绕组分接开关相别出厂值(m)( )实测值(m)折算至出厂温度(m)差值(%)相间值(%)高压侧A(A-B)相B(B-C)相C(C-A)相A(A-B)相B(B-C)相C(C-A)相A(A-B)相B(B-C)相C(C-A)相A(A-B)相B(B-C)相C(C-A)相A(A-B)相B(B-C)相C(C-A)相绕组分接开关位置相别出厂值 (m) ( )实测值(m)折算至出厂温度(m)差值(%)相间差(%)中压侧Am(Am-Bm)相Bm(Bm-Cm)相Cm(Cm-Am)相低压侧a(a-b)相b(b-c)相c(c-a)相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4.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及三相组别分接开关位置高压/中压高压/低压计算变比AB/AmBm相误差BC/BmCm相误差CA/CmAm相误差计算变比AB/ab相误差BC/bc相误差CA/ca相误差变压器接线组别测试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5.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试绕组绝缘电阻(M)吸收比极化指数15s60s10min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6.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测试绕组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高、中压对低压及地高、中、低压对地tan出厂值(%)实测值班(%)差值(%)测试绕组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高、中压对低压及地高、中、低压对地C出厂值(pF)实测值班(pF)差值(%)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7.绕组变形试验见附表8.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测试绕组试前绝缘(M)试后绝缘 (M)出厂耐压值(kV)试验电压(kV)试验频率(Hz)试验时间(min)高压对中、低压及地中压对高、低压及地低压对高、中压及地备注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9.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见附表10.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的绝缘电阻紧固件对铁芯、外壳(M)铁芯对外壳及地(M)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1.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参见非纯瓷套管试验报告12.绝缘油试验注油前绝缘油耐压值(kV)注油后绝缘油耐压值(kV)其他参见绝缘油试验报告13.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冲击次数间隔时间(min)冲击情况备注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4.变压器的相位检查变压器相位电网相位检查情况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5.噪声检查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噪声dB(A)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6. 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干式站用变干式电力变压器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容量(kVA)额定电压比额定电流(A)接线组别冷却方式短路阻抗(%)空载电流(%)额定频率(Hz)相数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2.试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量绕组分接开关位置相别出厂值(m)( )实测值(m)折算至出厂温度(m)变化误差(%)相间差(%)高压侧AO(A-B)相BO(B-C)相CO(C-A)相AO(A-B)相BO(B-C)相CO(C-A)相AO(A-B)相BO(B-C)相CO(C-A)相AO(A-B)相BO(B-C)相CO(C-A)相AO(A-B)相BO(B-C)相CO(C-A)相低压侧ao(a-b)相bo(b-c)相co(c-a)相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油温: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4.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及三相接线组别分接开关位置高压/低压计算变比AB/ab误差(%)BC/bc误差(%)CA/ca误差(%)三相接线组别(与变压器铭牌是否一致)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5.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测试绕组试前绝缘(M)试后绝缘 (M)出厂耐压值(kV)试验电压(kV)试验频率(Hz)试验时间(min)高压对低压及地低压对高压及地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6.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紧固件对铁芯、外壳(M)铁芯对外壳(M)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7.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冲击次数间隔时间(min)冲击情况备注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8.变压器的相位检查变压器相位电网相位检查情况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9.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切换装置全过程切换检查三相同步偏差(ms)切换时间(ms)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ms)无电压下操作手动操作2个循环电气及机械限位动作应符合产品要求电动操作5个循环(操作电压85%额定电压)电气及机械限位动作应符合产品要求操作后测量直流电阻及变比变压器带电时电动操作情况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10.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表6.1.1 六氟化硫断路器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 1.六氟化硫断路器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开合电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额定操作顺序SF6气体额定压力合闸线圈电压分闸线圈电压 2.试验依据 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 3.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直流电阻相别A总B总C总A1A2B1B2C1C2测量值()测试电流(A)技术要求值 ()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4.交流耐压试验测试位置出厂耐压值(kv)试验电压(kv)试验时间(min)试前绝缘(M)试后绝缘(M)合闸状态A/B 、 C及地B/C 、 A及地C/A 、 B及地分闸状态A相断口B相断口C相断口备注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 湿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5.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试验相别编号绝缘电阻(M)tan(%)CX出厂值(pF)实测值(pF)偏差(%)A1A2B1B2C1C2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 湿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6.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及同期性分闸及分合闸特性相别产品要求A1A2B1B2C1C2合闸特性合闸时间(ms)单相不同期(ms)三相不同期(ms)分闸线圈分闸时间(ms)单相不同期(ms)三相不同期(ms)分闸特性分闸时间(ms)单相不同期(ms)三相不同期(ms)合分特性合分时间(ms)单相不同期(ms)三相不同期(ms)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7.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相别合闸速度(m/s)分闸速度(m/s)A相B相C相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8.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电阻相别合闸电阻值()合闸电阻提前投入时间(ms)合闸电阻投入时间差(ms)A相B相C相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9.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相别线圈直流电阻()绝缘电阻(M)出厂值测量值A相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分闸线圈B相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分闸线圈C相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分闸线圈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0.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 参见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11.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11.1合闸操作试验交流操作电压(V)直流操作电压(V)液压操作值合闸线圈85%110%Un85%110%Un最高或最低合闸接触器85%110%Un85%110%Un最高或最低动作情况 11.2分闸操作试验直流操作电压(V)动作情况交流操作电压(V)动作情况可靠分闸值65%Un85%Un分闸值130%Un30%Un分闸230%Un30%Un 11.3失压脱扣器的脱扣试验电源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小于35%大于65%大于85%失压脱扣器的工作状态铁心应可靠释放铁心不得释放铁心应可靠吸合动作情况 11.4过流脱扣器的脱扣试验过流脱扣器的种类延时动作瞬时动作厂家值脱扣电流等级范围(A)每级脱扣电流的准确度同一脱扣器各级脱扣电流准确度 11.5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模拟操动试验操作类别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操作次数合、分1103合闸(自动重合闸)85(80)3分闸653合、分、重合1003 11.6液压机构的模拟操动试验操作类别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操作液压操作次数合、分110最高3合、分100额定3合闸(自动重合闸)85(80)最低3分闸65最低3合、分、重合100最低3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2.测量断路器内SF6气体的微水含量相别A相B相C相不与灭弧室相通的气室(L/L)与灭弧室相通的气室(L/L)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3.密封性试验相别A相B相C相检漏结果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4.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检查相别A相B相C相报警动作值(MPa)要求值(MPa)闭锁动作值(MPa)要求值(MPa)备注填写要求值来源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5.压力表和压力动作阀检查相别氮气预充压力(MPa)油泵启动压力(MPa)油泵停止压力(MPa)合闸闭锁压力(MPa)分闸闭锁压力(MPa)失压闭锁压力(MPa)A相B相C相要求值备注填写要求值来源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 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16.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7.0.1隔离开关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V)额定电流(A)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2.试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传动杆绝缘电阻相别A相B相C相绝缘电阻 (M)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4.导电回路电阻相别A相B相C相测量值(u)要求值(u)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5.交流耐压试验相别A相对地B相对地C相对地电压(kV)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6.操动机构的试验项目分合闸二次控制线圈和电磁闭锁装置(V)电压(V)气压(kPa)试验电压/气压值80%-110%Un 85%-110%Pn 80%-110%Un 动作情况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7.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应正确可靠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8.操动机构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厂家值(V)实测值(V)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9.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年 月 日7.0.2负荷开关交接试验报告设备名称1.设备参数型号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kV)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2.试验依据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3.传动杆绝缘电阻相别A相B相C相绝缘电阻 (M)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4.导电回路电阻相别要求值A相B相C相测量值(u)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5.交流耐压试验A相断口B相断口C相断口A相对地B相对地C相对地电压(kV) 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6.操动机构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厂家值(V)实测值(V)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湿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7.操动机构的试验项目分合闸电压(V)分合闸气压(kPa)二次控制线圈和电磁闭锁装置(V)要求值动作情况要求值动作情况要求值动作情况试验电压/气压值80%-110%Un 85%-110%Pn 80%-110%Un 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8.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应正确可靠试验环境环境温度: 试验设备试验仪器及仪表名称、规格、编号试验人员试验日期年 月 日9.试验结论结论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