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佳SDL1X 电子水准仪 用户手册_第1页
索佳SDL1X 电子水准仪 用户手册_第2页
索佳SDL1X 电子水准仪 用户手册_第3页
索佳SDL1X 电子水准仪 用户手册_第4页
索佳SDL1X 电子水准仪 用户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SDL1X 数字水准仪SDL1X 数字水准仪 使用培训手册使用培训手册 索佳武汉技术服务中心索佳武汉技术服务中心 曹新华 2010 年 9 月 1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目目 录录 一 SDL1X 数字水准仪的主要特点 .3 二 仪器部件名称 .4 三 键盘操作.4 四 显示界面介绍.5 五 模式结构.7 六 菜单结构.8 七 测量模式下的高差测量11 八 简易测量12 (一) 简易高差测量.12 (二) 简易测量数据查阅.14 九 等级水准路线测量.15 (一) 选取文件.15 (二) 路线设置.16 (三) 路线测量.19 (四) 查阅路线数据.22 (五) 路线计算与平差.23 十 文件备份与数据下载.29 (一) 文件备份.29 (二) 文件恢复.30 (三) 下载文件数据.31 (四) 下载路线数据.34 十一 数据记录格式.37 十二 双向通讯指令及其格式.39 2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一一 SDL1X 数字水准仪的主要特点SDL1X 数字水准仪的主要特点 索佳 SDL1X 系列是一款高精度、高效率和高适用性的数字水准仪,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1. 1. 是首台具有自动调焦功能的最高端数字水准仪 (也提供手动调焦机型) , 配套业内最低线形膨胀系 数0.1ppm/的全新超级铟钢 RAB 码标尺 BIS30A,SDL1X 可实施最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每公里 往返测高差中数标准差仅为0.2mm。 2. 2. 手工调焦与自动调焦无缝切换。 3. 3. 借助独特的瞄准镜快速完成水准标尺的精确照准,一个简单的按键便可完成测量,与手动调焦数 字水准仪相比,从标尺照准到完成数据存储,测量时间可减少达 40。 4. 4. 标配的 DLC1 无线遥控器可在不接触仪器 情况下实施测量操作,避免触摸仪器时产 生的微小震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5. 内置双轴倾斜补偿器,确保测量结果的高 精度。 6. 6. 可选水准路线测量观测程序(BF、BFFB、 BBFF、BFBF、aBF、aBFFB、aFBBF)和 各项限差设置, 测量中自动完成限差检核; 具有符合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一、 二、 三和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 7. 7. 水准路线测量时可进行中视点测量及高差、高程或距离放样。 8. 8. 具有路线重测与合并、往返测不符值、闭合路线和附合路线闭合差计算及平差功能。 9. 9. 具有能满足普通水准测量及数据记录功能。 10.10. 配有 RS-232C 通讯端口和选配蓝牙无线通讯功能, 提供的双向通讯指令方便用户自行开发电子手 簿。 11.11. 20 个文件和 10000 点数据内存管理,配备的 USB 端口和 SD 卡插槽提升了仪器的可用性,测量数 据的记录和数据文件的下载都十分方便。 12.12. 机体轻巧,便于携带,IP54 级防水。 3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二二 仪器部件名称仪器部件名称 1 提柄 2 调焦手轮 3 键盘 4 测量键 5 脚螺旋 6 底板 7 水平度盘设置环 8 水平度盘 9 防水多用端口 10 遥控探测窗 11 目镜调焦旋钮 12 目镜 13 显示屏 14 瞄准镜 15 瞄准镜轴调整旋钮 16 圆水准器 17 圆水准器观察镜 18 水平微动手轮(双侧) 19 SD 卡槽和 USB 口端口护盖 20 电池盒护盖 21 物镜 22 瞄准镜轴调整螺旋 三三 键盘操作键盘操作 操作面板: 4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开机关机操作开机关机操作 :开机。 :关机。 ? 背光开关操作背光开关操作 :打开或关闭屏幕和键盘背光。 ? 测量操作(自动调焦)测量操作(自动调焦) 测量测量:瞄准水准标尺后按此键仪器自动调焦并开始测量。 ? 软键操作软键操作 F1F1F4F4:选取功能键对应功能。 FUNCFUNC:功能键菜单翻页。 ? 字母、数字输入操作字母、数字输入操作 SFTSFT:数字和字母大小写输入模式切换。 0099:在数字输入模式下,输入按键对应的数字或上方符号。 在字母输入模式下,顺序输入按键上方对应的字母。 . . :在数字输入模式下,输入小数点。 +/-+/-:在数字输入模式下,输入正负号。 :左右移动光标或改变设置选项。 ESCESC:取消数据输入操作。 BSBS:删除左侧字符。 :选取或确认所输入文字或数值。 ? 选项选取操作选项选取操作 /:上下移动光标或选取设置项。 /:左右移动光标或选取设置选项。 :选取或确认所设置内容。 四四 显示界面介绍显示界面介绍 ? 状态界面状态界面 5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测量模式界面测量模式界面 ? 数据输入界面数据输入界面 *1 读数:标尺读数值。 *2 视距:仪器至标尺间平距值。 *3 测量模式 S: 单次精测 R: 重复精测 A: 均值精测 T: 连续速测 *4 电池电量指示(BDC58 电池,温度 25时) : 3 级,电量满 : 2 级,电量充足 : 1 级,电量过半 : 0 级,电量少许,需充电 “电池电量低”与当前界面交替显示并发出声响:电量已耗尽。停止测量,保存数据,关机并更换电池。 *5 输入模式 A: 大写字母输入 a: 小写字母输入 1: 数字输入 6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五五 模式结构模式结构 SDL1X 模式结构及其模式切换导航图: 7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六六 菜单结构菜单结构 SDL1X 各菜单结构及其菜单切换导航图: ? 设置菜单 设置菜单 测量模式:测量模式:单次精测/重复精测/均值精测/连续速测 平均次数:平均次数:5 记录条件:记录条件:Yes/No SD 镜像SD 镜像 :开/关 高程显示:高程显示:0.01mm/0.1mm/1mm 距离显示:距离显示:0.001m/0.01m/0.1m 两差改正:两差改正:No/K=0.142/K=0.20 自动调焦:自动调焦:Yes/No 倾斜警示:倾斜警示:Yes/No 1观测条件观测条件 关机方式:关机方式:30 分钟/手工 对比度对比度 :1.15 2。仪器设置。仪器设置 波特率:波特率: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bps 奇偶校验:奇偶校验:No/Yes 流控制流控制 :No/Yes STX/ETX(CSV):STX/ETX(CSV):No/Yes 均值输出模式:均值输出模式:1/2 3。通讯参数。通讯参数 零点校正 当前值 X 410 Y 425 检校 4。零点校正。零点校正 日期时间 日期:20100826 时间:17:16:40 OK 5。日期时间。日期时间 设置菜单设置菜单 8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 1。文件管理。文件管理 1.数据查阅数据查阅 3.初始化初始化 2.数据删除数据删除 4。 简易测量数据。 简易测量数据 2.导入导入 5.初始化初始化 1.键入键入 4.删除删除 3.查阅查阅 3。已知数据。已知数据 1.文件选取文件选取 6.备份文件删除备份文件删除 5.文件恢复文件恢复 4.文件备份文件备份 2.文件删除文件删除 3.通讯输出通讯输出 1.路线设置路线设置 6.路线重测设置路线重测设置 5.中视点删除中视点删除 4.数据查阅数据查阅 3.通讯输出通讯输出 2.路线删除路线删除 2。路线管理。路线管理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 9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测量菜单 测量菜单 1。路线测量。路线测量 2。十字丝检校。十字丝检校 1.高差测量高差测量 4.数据删除数据删除 3.数据查阅数据查阅 2.高程测量高程测量 3。简易测量。简易测量 1.路线设置路线设置 2.路线测量路线测量 测量菜单测量菜单 10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七七 测量模式下的高差测量测量模式下的高差测量 测量模式下利用 SDL1X 对标尺读数可进行简单的高差测量, 在测得后视点 A 和前视点 B 的标尺读数 a 和 b 后即可计算出 A、 B 点间的高差值: H = a - b 1. 将仪器架设于后视点 A 和前视点 B 之间,使仪器位于 测量模式界面下。 2. 利用瞄准镜照准后视标尺,按测量测量键读取并记下标尺 读数 a。 3. 利用瞄准镜照准前视标尺,按测量测量键读取并记下标尺 读数 b。 4. 计算 A、B 点间的高差值: H = a - b = 1.53421.2345 = 0.2997 m 11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八八 简易测量简易测量 简易测量功能用于在不设置路线情况下水准路线的高差或高程测量。测量过程中可对多个前视点实施观测 并记录,但不进行任何限差检核,转站时可对转点进行指定。 (一) 简易高差测量 (一) 简易高差测量 1. 在测站上架设 SDL1X 并选取好保存数据的文件,在界面下选择“测量菜单” 。 2. 在界面下选择“简易测量” 。 3. 在界面下选择“高差测量” 。 4. 照准后视标尺并按测量测量键测量。 ? 自调焦自调焦:用于仪器的自动调焦。 ? 点名点名:用于当前点名的设定, 其后测量的点名将在所 设定点名基础上递增或递减自动产生,点名的递增或 递减通过按递增递增或递减递减键设定并以屏幕右侧显示 图标“”或“”表示。测量过程中可按该键改变 点名。 ? 设置设置:用于仪器参数的设置。 12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输入输入(第 2 页菜单):用于人工读数时数据的输入。 5. 检查后视点点名、 往返测设定和测量结果后按OKOK键确 认并记录测量结果。 6. 照准前视标尺并按测量测量键测量。 7. 高差 h 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此时如果按OKOK键将 记录测量结果后返回步骤 6 界面继续其它前视点的测量; 如果按转点转点键并确认,测量结果将被记录并把该前视 点设为转点,结束该测站的测量。 “自动记录”设为“NO”时的界面 ? 如果“自动记录”设为“YES” ,测量结果显示约 1 秒 钟并被自动记录后返回步骤 7 界面继续其它前视点的 测量。 “自动记录”设为“Yes”时的界面 当“自动记录”设为“YES”时,可在步骤 6 界面下按 FUNCFUNC键切换至第 2 页菜单, 再按转点转点键后确认将该 前视点设为转点来结束该测站的测量。 8. 将 SDL1X 迁至下一测站, 以步骤 7 设定的转点为后视点, 按步骤 4 至步骤 7 同样的方法继续新测站的测量。 ? 在退出简易测量后,如果再次选取简易测量的“高差测量” 屏幕将显示出如右所示提示信息, 此时如果按YesYes键将恢 复到退出时最后的测量界面继续原来的测量。 . 13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二) 简易测量数据查阅 (二) 简易测量数据查阅 1. 在界面下选择“测量菜单” 。 2. 在界面下选择“简易测量” 。 3. 在界面下选择“数据查阅” 。 ? 简易测量数据也可以在内存管理的界面下 查阅。 4. 将光标移至所需查阅点名上后按回车键显示点的详细信 息。 ? 首行首行键用于将光标移至首点点名上。 ? 末行末行键用于将光标移至末点点名上。 ? 查找查找键用于通过输入点名查找相应点。 ? 往下往下键用于显示下一点的数据。 ? 往上往上键用于显示上一点的数据。 ? 编辑编辑键用于修改该点的点名和点的类型。 5. 按ESCESC键结束数据查阅返回界面. 14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九九 等级水准路线测量等级水准路线测量 等级水准路线测量用于符合国家测量规范的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 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 二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和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91) 的要求,此外也可对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进行自定义。 SDL1X 进行水准路线测量时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 选取文件选取文件:选取记录测量数据的文件。仪器内存 共有 20 个文件供记录数据时选用, 出 厂时的默认当前文件为 JOB1。 一个文 件可保存多达100条水准路线的数据。 ? 路线设置路线设置:选取或新建一条水准路线,设置好测 量水准路线的等级或对水准路线的观 测程序、限差等值进行自定义。 ? 路线测量路线测量:对设置好的水准路线实施测量。 (一)选取文件 (一)选取文件 1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选取” 。 4 按列表列表键。 将光标移至所需文件名上后按 键选取。 ? 列出的文件名表中, 文件名右侧的数字表示该文件中 已保存的记录数。 ? 按编辑编辑键可对文件名进行更改。 15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二) 路线设置 (二) 路线设置 路线的设置可通过选取已有路线或创建新路线来完成。 1 在界面下选取“测量菜单” 。 2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测量” 。 3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设置” 。 4 屏幕显示当前选取的路线。 按列表列表键列出路线名表,将光标移至待选路线名后按 键选取。 ? 新建新建:用于创建一条新路线。 ? 信息信息:用于路线信息显示和路线名更改。 ? :按或键时上下翻页。 ? :按或键时移动光标。 ? 首行首行:将光标移至首页首条路线上。 ? 末行末行:将光标移至末页末条路线上。 5 按OKOK键确认。 16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1 在界面下选取“测量菜单” 。 2 在界面下选取“高差测量” 。 3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设置” 。 4 按新建新建键后进行下列各数据项的设定(若选取了等 级,相应等级的观测顺序及其限差将自动设定): (1) 路线名 (2) 备注 (3) 起点点名 (4) 起点高程 (5) 终点点名 (6) 终点高程 (7) 往、返测设定 (8) 测量等级设定 (9) 标尺读数均值读数次数 (10) 观测顺序 (11) 高程显示位数 (12) 距离显示位数 (13) 高差之差限值 (14) 视距长上限值 (15) 视距长下限值 (16) 视距高上限值 (17) 视距高下限值 (18) 前后视距差限值 (19) 视距差累积限值 17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5 完成各数据项设置后按OKOK键,再按YESYES键确认完成 新路线的创建。 注:注: 各数据项的设置或输入范围如下: ? 路线名和点名:16 字符以内 ? 备注:2 行16 字符以内 ? 高程值:-20000.00000 20000.00000m ? 往返设定:往测/返测 ? 等级设定: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自设 ? 观测顺序:BFFB/BBFF/BF/aBFFB/aFBBF/BFBF/aBF(“B”表示后视、“F”表示前视、“a” 表示奇、偶测站交替) ? 高程显示:0.01/0.1/1mm ? 距离显示:0.001/0.01/0.1m ? 高差之差限值:0.0099.999mm(设为“0.00”表示不设置限差) ? 视距长限值:0.000200.000m(设为“0.000”表示不设置限差) ? 视线高限值:0.000009.99999mm(设为“0.00000”表示不设置限差) ? 前后视距差及其累积值限值:0.000200.000m(设为“0.000”表示不设置限差) ? 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 二、 三、 四等水准测量 (符合国家一、 二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的要求) 。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采用默认 值,不允许修改。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检核项及限差: 18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三)路线测量 (三)路线测量 水准路线中的每一测站均采用“观测顺序”中所设定的顺序对标尺进行观测,完成读数后仪器自动对各项 限差进行检核,如有超限将给出相应提示。 ? 迁站关闭仪器电源后重新开机时,仪器的恢复功能将恢复关机前的测量界面。 ? “记录条件”设为“Yes”时,开始新路线测量前必须记录气象条件数据。 1 按前述方法选取好文件并完成二等水准测量路线设置, 在界面下选取“测量菜单” 。 2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测量” 。 3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测量” 。 4 在界面下选取“气象条件” 。 ? 气象条件已记录可直接转至步骤 7。 5 设置以下气象数据: (1) 温度 (2) 天气 (3) 风速 (4) 风向 (5) 测量员 (6) 备注 气象条件各数据项的设置或输入范围如下: ? 温度:- 30 60 。 ? 天气:晴天/多云/小雨/大雨/小雪/大雪/雾天。 ? 风速:无风/微风/小风/大风/强风。 ? 风向:-/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 测量员:16 字符以内。 ? 备注:2 行16 字符以内。 6 气象数据设置完成后按OKOK键确认并记录。 7 在测站上架设仪器。 19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8 需要时可用预测量功能进行前、后视距观测以确认前后 视距大致相等后按OKOK键。 ? 取消预测量功能可按设置设置键后将 “预测量” 设置项设 为“No”。 9 照准后视标尺,按测量测量键进行后视第 1 次读数。 ? 自调焦自调焦:用于完成自动调焦。 ? 点名点名:用于点名的更改和自动递增或递减的设置。 ? 设置设置:用于测量的有关设置。 ? 输入输入(第 2 页菜单) :用于标尺人工读数时数据的手 工输入和记录。 10 检查测量结果后按OKOK键确认。 11 照准前视标尺,按测量测量键进行前视第 1 次读数。 12 检查测量结果后按OKOK键确认。 13 按测量测量键进行前视第 2 次读数,检查测量结果后按 OKOK键确认。 20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14 照准后视标尺,按测量测量键进行后视第 2 次读数,检 查测量结果后按OKOK键确认。 15 屏幕显示测站测量结果如右所示,检查后按OKOK键确 认记录测站结果并进入下一测站测量界面。 高差:前后视点高差观测值。 后视距:仪器至后视标尺间平距。 前视距:仪器至前视标尺间平距。 视距差累积:前后视距差之累积值。 d :前视点至上个固定点的距离。 D :前视点至首个固定点的距离。 h :前视点至上个固定点的高差。 H :前视点至首个固定点的高差。 Z :前视点高程。 ? 中视点中视点:用于中视点的测量。 按中视点中视点键将记录当前测站的测量结果并显示如右 界面,此时照准中视点上的标尺按测量测量键便可进行 中视点的测量。 ? 点名点名:用于中视点的命名。无论步骤 9 中的设置如 何,中视点点名都将按递增方式自动产生。 ? 中视点测量结果显示如右图所示,在该界面下按OKOK 键将记录中视点测量结果并返回前一测量界面,继续 其它中视点的测量。 ? 按ESCESC键退出中视点测量。 ? 放样放样(第 2 页菜单):用于测站观测完成后的高差、 高程或距离放样测量。 16 将仪器迁至下一测站并架设于前、后视标尺中间。 17 重复步骤 9 至 15 进行测站观测。此时,本测站的后视 标尺为上测站的前视标尺。 21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在步骤 15 中按固定点固定点键可设立固定点,输入温 度和备注后按OKOK键将所观测点设为固定点。 18 完成最后测站观测并检查测量结果后按结束结束键。 19 输入温度和备注后按OKOK键结束该测段测量返回 界面。 注: 注: ? 测量过程中仪器自动对各项限差进行检核,发生超限情况时将给出相应提示。 ? 对部分完成的路线继续测量时,步骤 4 至 5 中的气象条件设置是否进行为任选项。 ? 在快速单次测量模式下,无论观测条件中的设置如何步骤 8 中的预测量都将进行。 ? 自调焦功能对 SDL1X 标准型无效,因此自调焦自调焦在步骤 8、9 和 11 界面下不显示。 (四)查阅路线数据(四)查阅路线数据 1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数据查阅” 。 22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4 屏幕按观测时间顺序显示所选路线的气象信息和固定点 表,将光标移至所需点上后按 键。 ? “气象信息” :测量前输入的气象信息等相关内容。当 一条路线在测量中停歇后又继续进行时会存在多个 “气象信息” 。 ? “固定点” :在路线测量过程中指定的固定点信息。 5 将光标移至所需“气象信息” 、 “中视点” 、 “固定点”或 测量点上后按 键。 屏幕显示所选数据项的相关详细信息。 显示的内容取决于所选数据项类型,右图所示为步骤 5 中选取测量点时的显示界面。 其中:h1、h2 和 Dif 分别为该测站两次高差测量中和差 值,D 为前、后视距的和值。 ? 往上往上:显示上一数据项的详细信息。 ? 往下往下:显示下一数据项的详细信息。 按ESCESC返回上一显示界面。 (五)路线计算与平差(五)路线计算与平差 ? 闭合路线和附合路线平差 闭合路线和附合路线平差 1. 选取所处理路线文件后在界面下选取“计算处 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闭合差” 。 23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3. 按列表列表键显示路线名表后选取平差路线, 设定平差 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名后按OKOK键。 4. 在平差路线名表下按OKOK键进入路线类型设定界面。 5. 按?或?键设定“路线类型” (闭合或附合路线) 。 ? 闭合路线平差处理 闭合路线平差处理 1) 选取“闭合路线” 。 2) 按计算键计算并显示闭合路线环闭合差。 3) 按平差平差键进入平差方法选取界面。 ? 平差方法 距离法:按距离确定权重进行闭合差分配。 点数法:按所选类型点总数进行闭合差平均分配。 ? 平差单位 固定点:先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由固定点构成的 各测段上, 然后再将各测段的分配值平均 分配给该测段的测量点。 测量点: 直接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全部测量点上。 ? 点记录 固定点:设为“Yes”将产生平差后固定点数据记录。 测量点:设为“Yes”将产生平差后测量点数据记录。 中视点:设为“Yes”将产生平差后中视点数据记录。 4) 选取好平差方法后按OKOK键进入界面。 24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5) 输入起点高程后按OKOK键开始平差计算,计算结束 后显示平差结果界面,按往下往下或按往上往上键可切 换显示点的平差结果。 6) 按记录记录键后按YESYES键确认,平差计算结果将作 为已知点保存在名为“原路线名”+“序号”的路 线下。 ? 记录的数据可以在界面下查阅。 ? 附合路线平差处理 附合路线平差处理 1) 选取“附合路线” 。 2) 按计算计算键后输入附合路线的起点和终点高程。 3) 按OKOK键计算并显示附合路线闭合差。 4) 按平差平差键进入平差方法选取界面。 5) 按闭合路线中介绍的方法选取好平差方法后按 OKOK键进入界面。 6) 按OKOK键确认起点高程开始平差计算,计算结束 后显示平差结果界面,按往下往下或按往上往上键可 切换显示点的平差结果。 25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7) 按记录记录键后按YESYES键确认,平差计算结果将作 为已知点保存在名为“原路线名”+“序号”的路 线下。 ? 记录的数据可以在界面下查阅。 闭合路线平差结果数据: 26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 往返测路线平差 往返测路线平差 1. 选取所处理路线文件(往返测路线数据必须来源于同一 文件)后在界面下选取“计算处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往返测不符值” 。 3. 按列表列表键显示路线名表并选取往测和返测路线名。 4. 按计算计算键计算并显示往返测不符值结果。 5. 按平差键进入平差方法选取界面。 6. 按前述方法选取平差方法后按OKOK键进入界 面。 27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7. 输入起点高程后按OKOK键开始平差计算,计算结束后显 示平差结果界面,按往下往下或按往上往上键可切换显示点 的平差结果。 8. 按记录记录键后按YESYES键确认,平差计算结果将作为已知 点保存在名为“往测路线名”+“序号”的路线下。 ? 记录的数据可以在界面下查阅。 往返测路线平差结果数据: 28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十 文件备份与数据下载十 文件备份与数据下载 仪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可以进行数据备份,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到仪器内存中,也可以文件或路线的形式将 数据输出到与之相连接的计算机或外存储器内进行后续处理。 (一)文件备份(一)文件备份 文件备份功能用于将内存中的文件备份到外存设备上,需要时可以再恢复到仪器内存中。 1. 将 U 盘或 SD 卡插入仪器相应插口,在界面下 选取“内存管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备份” 。 4. 将光标移至源文件名上后按列表列表键显示仪器内存文件 名表,再将光标移至需备份的文件名上按 键选取。 5. 将外存“保存位置”设为“USB”或“SD” 。 6. 在“备份文件名”处输入外存备份文件名。 7. 按OKOK键确认开始向 U 盘或 SD 卡备份文件。 8. 屏幕给出“输出完毕,按键”提示时表示备份 完毕,按键返回步骤 4 界面。 29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二)文件恢复(二)文件恢复 文件恢复功能用于将保存在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上的备份文件恢复到仪器内存中。 1. 将保存有备份文件的 U 盘或 SD 卡插入仪器相应插口,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2.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恢复” 。 4. 将外存“位置”设为“USB”或“SD” 。 5. 将光标移至“外存文件名”上后按列表列表键显示外存备 份文件名表,再将光标移至要恢复的备份文件名上后按 键选取。 ? 按信息信息可显示所选文件的详细信息。 6. 将光标移至“恢复文件名”上后按列表列表键显示内存文 件名表,再将光标移至所需恢复文件名上后按 键选取(所选恢复文件应为空文件,不能是存有数据的 文件) 。 屏幕显示如右所示界面,如需要可更改文件名,确认后 按OKOK键。 30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7. 按OKOK开始文件恢复。 8. 当屏幕给出“输入完成,按键”提示时表示文件 恢复完成,按返回步骤 4 界面。 (三)下载文件数据(三)下载文件数据 “SDL_TOOL”是 SDL1X 仪器专用数据通讯软件,可以在索佳网站(WWW.SOKKIA.COM.CN)上免费下载。 利用该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将 SDL1X 仪器内存中记录的数据文件下载至计算机。 1 用通讯电缆 DOC129 连接仪器与计算机, 双击 SDL_TOOL 数据通讯软件图标启动通讯程序。 2 点击通讯程序相应设置栏设置好通讯“端口” 、 “波特率” 和“存储位置” 。 3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5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31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6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并将“输出方式”设 为“Com” 。 输出格式 CSV_1:输出测站原始观测值结果。 CSV_2:输出整理后的测站前视、后视观测值、高差值 和前视点高程值。 输出方式 Com :文件经 RS232C 串口输出到外部设备。 SD :文件输出到 SD 卡。 USB :文件输出到 USB 盘。 7 按设置设置键将通讯参数设置好按 键。 注意:将“STX/ETX(CSV)”设为“Yes” ! 8 在通讯程序下点击“开始开始”键使通讯程序进入等待接收 数据状态。 9 按OKOK键显示文件名表,将光标移至待输出文件名上后 按 键。 ? 显示于屏幕右侧的数字表示文件的记录数。 ? 文件名左侧的“*”表示该文件未经输出。 10 仪器开始向计算机输出数据。 ? 按ESCESC键取消输出。 11 当显示“输出完毕”后按ESCESC键返回原显示界面。 注注:下载的文件可直接在 Excel 下直接打开阅读和编辑。 32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1 打开位于仪器左侧的端口护盖。 2 将 SD 卡插入 SD 卡插槽内。 3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5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6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 。 7 将“输出方式”设为“SD” 。 8 按OKOK键显示文件名表, 将光标移至待输出文件名上后 按 键。 9 输入文件名后按OKOK键,仪器开始向 SD 卡输出数据。 10 当显示“输出完毕”后按ESCESC键返回原显示界面。 注:注: SD 卡上的文件复制至计算机后可导入 Excel 进行阅读和编辑。 SDL1X 支持容量达 2GB 的 SD 卡,但不支持 SDHC(高容量 SD 卡) 。 1 打开位于仪器左侧的端口护盖。 2 将 USB 盘插入 USB 口内。 3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文件管理” 。 5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6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 。 7 将“输出方式”设为“USB” 。 8 按OKOK键显示文件名表,将光标移至待输出文件名上后 按 键。 33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9 输入文件名后按OKOK键,仪器开始向 SD 卡输出数据。 10 当显示“输出完毕”后按ESCESC键返回原显示界面。 注:注: USB 盘上的文件复制至计算机后可导入 Excel 进行阅读和编辑。 SDL1X 支持容量达 4GB 的 USB 盘。 (四)下载路线数据(四)下载路线数据 1 用通讯电缆 DOC129 连接仪器与计算机双击 SDL_TOOL 数据通讯软件图标启动通讯程序。 2 点击通讯程序相应设置栏设置好通讯 “端口” 、 “波特率” 和“存储位置” 。 3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管理” 。 5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6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 ,将“输出方式”设 为“Com” 。 7 按设置设置键后设置好通讯参数。 注意:将“STX/ETX(CSV)”设为“Yes” ! 34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8 在通讯程序下点击“开始开始”键使通讯程序进入等待接收 数据状态。 9 按OKOK键显示路线名表, 将光标移至待输出路线名上后 按 键。 此时所选路线名右侧显示 “输出” , 可同时选取多条路线。 ? 显示于屏幕右侧的数字表示路线的记录数。 ? 路线名左侧的“*”表示该路线未经输出。 10 按OKOK键,仪器开始向计算机输出数据。 ? 按ESCESC键取消输出。 11 当显示“输出完毕”后按ESCESC键返回原显示界面。 注注:输出的路线可直接在 Excel 下打开阅读和编辑 1 打开位于仪器左侧的端口护盖, 将SD卡插入SD卡插槽 内。 2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5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 。 6 将“输出方式”设为“SD” 。 7 按OKOK键显示路线名表,将光标移至待输出路线名上后 按 键。 8 按OKOK键后输入文件名再按OKOK键,仪器开始向 SD 卡 输出数据。 9 当显示“输出完毕”后按ESCESC键返回原显示界面。 注:注: SD 卡上的文件复制至计算机后可导入 Excel 进行阅读和编辑。 SDL1X 支持容量达 2GB 的 SD 卡,但不支持 SDHC(高容量 SD 卡) 。 35 技 术 培 训 资 料 1 打开位于仪器左侧的端口护盖, 将 USB 盘插入 USB 口 内。 2 在界面下选取“内存管理” 。 3 在界面下选取“路线管理” 。 4 在界面下选取“通讯输出” 。 5 选取输出格式“CSV1”或“CSV2” 。 6 将“输出方式”设为“USB” 。 7 按“向 SD 卡输出路线数据”步骤 79 同样方法完成路 线数据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