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1页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2页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3页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4页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概要:内容概要: 一一. .无机化学(理论部分)知识点应用归纳无机化学(理论部分)知识点应用归纳 1、无机物(分子或离子)构型: (1)简单分子(或离子): (2)配合物: 2、物质的熔、沸点(包括硬度): (1)晶体类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2)离子晶体: (3)分子晶体 (4)金属晶体:金属键(与价电子、价轨道有关) 3、物质的稳定性: (1)无机小分子: (2)配合物: 4、物质的磁性: (1)无机小分子:MO (掌握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 (共价双原子分子) (2)配合物: 5、物质的颜色: (1)无机小分子:极化理论 (2)配合物: 6、无机物溶解度: (1)离子晶体: (2)共价化合物: 7、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影响因素 (1)溶液酸、碱度 (2)物质的聚集状态 8、化学反应方向: (1)热力学数据: (2)软硬酸碱理论 9、分子极性、键的极性、键角、键长等: 10、推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级组取值, 选择组合理量子数:四个量子数取值规则 11、溶液中有关质点浓度计算: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解离平衡: 利用多重平衡规则,K 是关键 12、常见的基本概念: 对角线规则;惰性电子对效应;Lewis 酸、碱;质子酸、碱;缓冲溶液;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同离 子效应;盐效应;镧系收缩;电负性;电离势;电子亲合势;晶格能;键能;有效核电荷及求法等。 二二. .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无机化学(元素部分) (1)结构 (2)性质: 重点是化学性质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 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包括数的奇偶性),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熟悉常见的分子或单质、化合物的物质结构(水、氨气、二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 硅的结构特点,相同电子数的微粒(10 电子,18 电子,H2O2和 H2S,CO、N2、C2H4,O2、CH4)。 2、知道典型的溶解性特征 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AgCl,原来溶液是 Ag(NH3)2Cl;后者是 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生成淡黄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 能含有 S2,或者是 S2O32 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沉淀溶解的有 AgCl,BaSO4;BaSO3由于转化成为 BaSO4而不能观察到沉淀的溶解。AgBr,AgI,也不溶解,但是沉淀的颜色是黄色。 能够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 H2S 气体和铅、银、铜、汞的盐溶液反 应。: 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CO2和 Ca(OH)2,Al3+和氢氧化钠,AlO2和盐酸,氨水和硝酸 银 3、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AlCl3和 NaOH,NaAlO2和盐酸;AgNO3和 氨水;FeCl3和 Na2S;H3PO4和 Ca(OH)2反应。 4、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 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沉淀后澄清: ;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是先沉淀后澄清: ;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 KAl(SO4)2与 NaOH 溶液: ; 5、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最终能生成沉淀的物质:苯酚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 (这三种都可以与少量硝酸反应产生沉淀) 、饱和碳酸钠溶液。 苯酚钠溶液: ; 硅酸钠溶液: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偏铝酸钠溶液: ; 6、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 HNO3的分解: ; Mg 与 NH4Cl 溶液的反应: ; 电解饱和食盐水: ; C 与浓 HNO3加热时反应: ; C 与浓 H2SO4加热时反应: ; 7、:、: 型的反应:型的反应: 8、两种单质反应生成黑色固体:、两种单质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e 与 O2、Fe 与 S、Cu 与 O2 9、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是:、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气态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是: S、N 元素元素 H2SSO2- ; NH3NO ; NH3NO2 ; 10、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是:、同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的是:N 元素元素 NH3HNO3 ; 11、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的反应:、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的反应: Mg3N2H2O ; CaC2H2O ; Na2S2O3H2SO4 ; Ba(OH)2(NH4)2SO4 ; Al3+、Fe3+S2、CO32、HCO3间的双水解反应: Al3+S2 ; Al3+HCO3 ; Fe3+CO32 ; 12、常见的置换反应:、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 ; 铝热反应: ; (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卤素间的置换: ; 氟气与水的反应: ; 二氧化硅与碳的反应: ; 硫化氢与氯气反应: ; (3)金属置换非金属: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 钠与水的反应: ;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 (4)非金属置换金属: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 碳与氧化铁反应: 。 13、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2KMnO4 NH4HCO3 (NH4)2CO3 NaHCO3 Ca(HCO3)2 Cu2(OH)2CO3 HNO3 14、三合一的反应:、三合一的反应:NH3H2OCO2 4Fe(OH)2O22H2O 4NO2O22H2O 4NO3O22H2O CaCO3CO2H2O Na2CO3CO2H2O AlO2Al3+H2O 15、能同酸反应的单质:、能同酸反应的单质: (1)金属单质(顺序表前的可以同非氧化酸反应,后面的只能与氧化性酸反应) ZnH2SO4(稀) ZnH2SO4(浓) CuHNO3(浓) AgHNO3(稀) (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硫酸、硝酸会钝化) (2)C、S、P 可跟氧化性酸(浓 H2SO4、HNO3)反应 CH2SO4(浓) CHNO3(浓) SH2SO4(浓) SHNO3(浓) (3)卤素(Cl2、Br2、I2) 、O2可与还原性酸(H2S、H2SO3)反应 H2SX2 H2S(溶液)O2 H2SO3X2 H2SO3O2 (4)Si 只与氢氟酸反应: SiHF 16、能同碱反应的单质:、能同碱反应的单质:硫、硅、铝、卤素单质 SKOH(浓) SiNaOHH2O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注意:既能跟酸又有跟碱反应的单质有 Al、S、Si、P、卤素单质 17、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化合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无机化合物: 弱酸的酸式盐、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铵盐; NaHCO3HCl NaHCO3NaOH Al2O3H2SO4 Al2O3NaOH Al(OH)3NaOH Al(OH)3H2SO4 18、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均有气体放出的有:、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均有气体放出的有: NH4HCO3、(NH4)2CO3、NH4HSO3、(NH4)2SO3、NH4HS、(NH4)2S NH4HCO3HCl NH4HCO3NaOH (NH4)2SO3H2SO4 (NH4)2SO3NaOH NH4HSHCl NH4HSNaOH 19、能生成沉淀和强酸的反应:、能生成沉淀和强酸的反应:H2S 与 Cl2、Br2;CuSO4与 H2S H2SCl2 CuSO4H2S 能生成两种强酸的反应:Cl2(Br2、I2)与 SO2反应 Cl2SO2H2O 无机框图题无机框图题 题眼归纳题眼归纳 一、特征反应一、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322 222 2 22 32222 HSiONaOHNaOHSi HNaAlOOHNaOHAl HSiAl OH 、 单质 (2)铵盐: OHNHNH 234 碱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2 2 22 22 2 2 2 3 42 3 42 3 42 NOSO SO S CONO COSO C NONO SO H HNO SOH HNO SOH HNO SOH HCl 、 、 、 非金属 、 金属 单质 浓 浓 浓 浓 浓 (2) 23 2 3 2 2 23 2 3 SOHSOSO SHHSS COHCOCO H H H 化合物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22 22 422 222 OHFOHF HNaOHOHNa (2)化合物 22222 23232 32223 2222 2 326 233 422 HCOHCaOHCaC SHOHAlOHSAl NHOHMgOHNMg ONaOHOHONa 5强烈双水解 32 32 2 323 2 3 3 2 2 2 OHAlAlO OHAlSHHSS OHAlCOHCOCO Al OH OH OH 与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 基酸。 7与 Na2O2反应 NaOHO CONaO OH CO 2 322 2 2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2 22 232 222 HClNaOHNaCl OAlOAl OHOH 电解 电解 电解 溶液 熔融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 高温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H2S+H2SO4( 浓)=S+SO2+2H2O H2S+3H2SO4( 浓) 加热 4SO2+4H2O 4NH3+6NO4N2+6H2O 催化剂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铝热反应 盐金属盐金属 . 2 . 1 (2)金属非金属 CMgOCOMg HFeMgNa OHH 22 2 2 2 点燃 或 )、活泼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 高温 高温 HIHBrHClSSHIBrCl HCOOHC COSiSiOC OHFOHF 2)( 22 422 2222 22 2 222 (4)非金属金属 2 22 COC OHH 金属金属氧化物 金属金属氧化物 高温 高温 14三角转化: 交叉型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 2 种或 3 种气体的反应: 铵盐 SHNHSNHHSNH OHSONHSONHHSONH OHCONHCONHHCONH 23244 22332434 22332434 )( )( )( 16特征网络: (1) )( 222 酸或碱DCBA OHOO 323 222 HNONONONH OHOO (气体) 42322 222 SOHSOSOSH OHOO (气体) 322 222 COHCOCOC OHOO (固体) NaOHONaONaNa OHOO 222 222 (固体) (2)A C B 气体 气体 强碱 强酸 A 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 NH4HCO3;(NH4)2S 或 NH4HS;(NH4)2SO3或 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322 223 322 2222 23 23 6454 22 22 322 2 2 NHHN OHNOONH SOOSO OOHOH OKClKClO MnO MnO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 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 变 2 或 1 变 3) 。 A B+C : H4SiO4MgOH2AlOH3CuOH2FeOH3 CaCO3MgCO3 CO2 NaNO3KNO3KClO3 ( BCD NH4HCO3MgCl26H2OAlCl36H2O MgNO32CuNO32AgNO3 KMnO4FeSO4 NH4INH4HS( H2O2 含有电解熔融的 Al2O3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 NaCl 来制备金属钠。 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AB CD Al SiO2 C SiO2 C - C Fe CO C SiO2 CaO C CO2 CDE MnO2 CCuFe C 3.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 A+B+C MnO2NaClH2SO4 KClO3+KClH2SO4 Si+NaOH+H2O AlNaOHH2O Cu + H2SO4 + HNO3 二、物质的重要特征:二、物质的重要特征: 1、性质特征:、性质特征: (1)物质的颜色: 有色气体单质:F2、Cl2-、O3 其它有色单质:Br2(深棕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S(淡黄色固体) 、Cu(红 色固体) 、Au(金黄色固体) 、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 固体) 、Si(灰黑色晶体) 、C(黑色粉未) 无色气体单质:N2、O2、H2 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黄色固体:S、Na2O2、AgBr、AgI、FeS2 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 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胆矾或蓝矾) ; 绿色固体:七水硫酸亚铁(绿矾) ; 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离子(溶液)Cu2+、Fe2+、Fe3+、MnO4 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全部颜色分类 红色红色: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红色(或血红色);Cu2O 红色(或砖红 色);被氧化的苯酚(即苯醌)粉红色;石蕊在 pH8 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 液态、固态的氧气淡蓝色; 黑色:黑色:木炭、焦炭、黑色火药、 MnO2、CuO、CuS、Cu2S、PbS、Ag2S、FeS、FeO、Fe3O4黑色;Si 灰黑色。 绿色:Fe2+浅绿色;Cl2黄绿色;CuCl2浓溶液绿色(很浓黄绿色、稀则蓝色);碱 式碳酸铜绿色。 金色:金色:铯、金。褐色:褐色:Ag2O 褐色。 重要的反应:重要的反应:铝热反应、过氧化钠性质、Mg+CO2、Fe3+Fe2+、漂白粉性质、常见气体 的实验室制法、电解熔融氧化铝、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工上的反应(硅酸盐 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皂化反应)。 (2)物质的状态: 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H2O H2O2 常见的气体:H2、N2、O2、F2、Cl2 、NH3、HF、HCl(HX)、 H2S、CO、CO2、NO、NO2、SO2)注:有机物中的气态烃 CxHy(x4); 有机化学中有许多液态物质,但是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 HCHO 常温下是 气态 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白色胶状沉淀(Al(OH) 3、H4SiO4) (3)物质的气味: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l2、SO2、NO2、HX、NH3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物质的毒性: 非金属单质有毒的:Cl2、Br2、I2、F2、S、P4 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CO、NO、NO2、SO2、H2S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CO 和 NO (5)物质的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C2H2 S 和 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组成特征:、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AB2型的化合物: 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KO2等 (4)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5)A2B 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 等 (6)AB 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 等 (7)能形成 A2B 和 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 与 O 3、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1)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甲烷、白磷、NH4+、金刚石等 (2)属于线型分子的是:CO2、CS2、C2H2等 (3)属于平面分子的有:C2H4、苯等 4、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 (1)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CH4、CCl4、C2H4、C2H2、C6H6等 (2)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等 5特征反应现象: )()( 32 OHFeOHFe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三、重要的实验现象:三、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O、CH4、H2S、C2H5OH; (2)火焰为苍白色的为 H2与 Cl2; (3)Na 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2、沉淀现象:、沉淀现象: (1)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有:AgNO3与 Br、I;S2O32与 H+、H2S 溶液与一些 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 ; (2)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3)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 Fe3+; (4)产生黑色沉淀的有 Fe2+、Cu2+、Pb2+与 S2; (5)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 Mg2+和 Al3+,若加过量 NaOH 沉淀不溶解,则是 Mg2+,溶解则是 Al3+; (6)加过量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者是 SiO32。 3、放气现象:、放气现象: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 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 SO32或 HSO3。 (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可能是 CO2或 SO2; (3)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红,此气体中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离子; 4、变色现象:、变色现象: (1)Fe3+与 SCN、苯酚溶液、Fe、Cu 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 NO; (3)Fe2+与 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 (4)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 (5)品红溶液与 Cl2、SO2等漂白剂的作用; (6)碘遇淀粉变蓝。 (7)卤素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5、放热现象:、放热现象: (1)强酸和强碱溶于水时一般放热,盐溶于水时一般吸热,NaCl 溶于水时热量变化不大。 (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吸热、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也是吸热; (3)酸碱中和、金属与酸、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6、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 F2、K、Cs 等等。 四、重要的反应条件:四、重要的反应条件: 1、需催化剂的无机反应: (1)氯酸钾的分解: ; (2)过氧化氢的分解: ; (3)合成氨反应: ; (4)氨的催化氧化: ; (5)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 2、必须控制 170才能发生的反应,必是制取乙烯的反应; 3、需放电才能进行的反应:N2与 O2的反应: ; 4、需光照的反应:HNO3、HClO、AgX 的分解;H2与 Cl2混合见光爆炸; 五、重要的化工生产反应:五、重要的化工生产反应: 1、煅烧石灰石: ; (注意于谦的石灰吟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间。 ”中包含的三个化学方程式。以及成语“滴水穿石” 、 “钟乳石的形成”中包含 的化学方程式) 2、水煤汽的生产: ; 3、盐酸的生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4、漂白粉的生产: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粉 ; 漂白粉的成分是: ,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真正 起漂白作用的则是次氯酸。 5、硫酸的生产(接触法): ; ; ; 6、玻璃的生产:工业上用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来生产普通玻璃。 ; ; 7、合成氨生产: ; 8、工业生产硝酸(氨氧化法): ; ; 。 9、电解饱和食盐水: ; 10、金属的冶炼:(1)钠的冶炼: ; (2)镁的冶炼: ;(3)铝的冶炼: ; (4)铁的冶炼: ;(5)铝热反应: ; 11、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13、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酸性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pH 不变、呈中性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变小、呈中性 14、用、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NA B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11.2 L SO3 所含的分子数为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 C0.1 mol CH4 所含的电子数为所含的电子数为 1NA D46 g NO2 和和 N2O4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1NA 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NH3 H2O = AlO2- + 4NH4+ + 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 Ca2+ + OH- + HCO3- = CaCO3+ 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 = 2Fe3+ 2Cl- 16、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 1.18 g cm-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5.1%。300 mL 该溶该溶 液中液中 Cl-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17、浓度均为、浓度均为 0.1molL 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NH3H2ONaOH DBa(OH)2 CaCl2 Na2SO4 18、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 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 H2O IO3- I2 MnO4-Mn2+ HNO3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得到,得到 I2 最多的是最多的是 AH2O2 BIO3- CMnO4-DHNO3 19、在、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加入少量 0.1molL1HCl 溶液,溶液中溶液,溶液中 c(H+)减小减小 D加入少量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 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是极性分子,分子中 N 原子处在原子处在 3 个个 H 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 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 C 原子处在原子处在 4 个个 Cl 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 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是极性分子,分子中 O 原子不处在原子不处在 2 个个 H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 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 C 原子不处在原子不处在 2 个个 O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21、X、Y、Z 和和 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表中,Z 与与 Y 相邻,相邻,Z 与与 W 相邻;相邻; Y、Z 和和 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 请填空:请填空: (1)Y、Z 和和 W 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是”或或“否否” ):): ,理由是,理由是 ; (2)Y 是是 ,Z 是是 ,W 是是 ; (3)X、Y、Z 和和 W 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 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 及化学式及化学式 。 22、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单质(1)化合物()化合物(1) 化合物(化合物(2)单质()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 3 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20; 6 种单质分属种单质分属 6 个不同的主族。个不同的主族。 23、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 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所发生的反应;溶液的成分;溶液的成分;溶液溶液 pH 的变化:的变化: 分析:分析:c(NH4+)+ c(H+) = c(Cl) + c(OH) 序号序号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溶质(化学式)溶质(化学式)溶液的溶液的 pH 1 c(Cl)c(NH4+)c(H+)c(OH) NH4Cl c(NH4+) c(H+) c(OH) NH4Cl 和和 NH3H2O c(H+)= c(OH) NH4Cl 和和 NH3H2O =7 4 c(NH4+) c(Cl) c(OH) c(H+) NH4Cl 和和 NH3H2O 7 5 c(NH4+) c(Cl)= c(OH) c(H+) NH4Cl 和和 NH3H2O 7 6 c(NH4+) c(OH) c(Cl) c(H+) NH4Cl 和和 NH3H2O 7 7 c(Cl) c(NH4+) c(H+) c(OH) NH4Cl 和和 HCl c(NH4+)= c(H+) c(OH) NH4Cl 和和 HCl c(H+) c(NH4+) c(OH) NH4Cl 和和 HCl分子直径; 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 没有能量损失。 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假定前提:a、分子不占体积;b、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表达式:pV=nRT;R8.314kPaLmolK 11 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具体应用:a、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RT(n=) M W M W c、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 :pV=RTp=p M W MV WRT MV RT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体积分数:= 2 1 v v d、摩尔分数:xi= 总 n ni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定律:T、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 (p 表示密度) 2 1 u u 2 1 p p 2 1 M M 用途:a、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1、液体 蒸发气体与蒸发气压 A、饱和蒸汽压:与液相处于动态平衡的气体叫饱和气,其气压叫做饱和蒸汽压 简称饱和气; B、特点:a、温度恒定时为定值; b、气液共存时不受量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不同,数值不同 沸腾与沸点 A、沸腾:当温度升高到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就沸腾,液体沸腾 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B、特点:a、沸点的大小与外界压力有关;外界压力等于 101kPa 时的沸点 为正常沸点;b、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气化的现象 2、溶液 溶液与蒸汽压 a、任何物质都存在饱和蒸汽压; b、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c、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为常数; d、溶液蒸汽压的下降:p=p-p=Km 纯液体溶液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a、定量描述:沸点升高 T =K m bb 凝固点下降 T =K m ff 仅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 b、注 意:T 、T 的下降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bf K 、K 的物理意义:1kg 溶剂中加入 1mol 难挥发的非电解 bf 质溶质时,沸点的升高或凝固点下降的度数 c、应用计算:i、已知稀溶液的浓度,求T 、T bf ii、已知溶液的T 、T 求溶液的浓度、溶质的分子量 bf d、实际应用:i、制冷剂:电解质如 NaCl、CaCl2 ii、实验室常用冰盐浴:NaCl+H O22C 2 CaCl +H O-55C 22 iii、防冻剂:非电解质溶液如乙二醇、甘油等 渗透压 a、渗透现象及解释: 渗透现象的原因: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 渗透压:为了阻止渗透作用所需给溶液的额外压力 b、定量描述:VantHoff 公式: V=nRT = 即=cRT V nRT 为溶液的渗透压,c 为溶液的浓度,R 为气体常量,T 为温 度。当浓度 c 较小时,可近似为 cm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a、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和渗透压 变化都与溶液中所含的种类和性质无关,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总称溶 液的依数性,也叫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b、注意:上述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有关计算公式用于电介质稀溶液时要乘以 相应电解质中溶液中的质点数;但浓溶液不能用上述公式计算。 三、胶体 1、胶体的组成:分散相+分散介质+稳定剂 2、胶体的性质: 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胶团对光的散射现象; 动力性质:布朗运动胶团粒子的不规则运动; 电学性质:电泳现象胶粒在电场下的不规则运动 3、溶胶的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胶团运动 聚集稳定性:胶粒的带电性使同种电荷有排斥作用; 热力学稳定性:胶体粒子因很大的比表面积而能聚集成大颗粒 4、胶体的聚沉关键:稳定性的去除 加电解质,如明矾使水净化(吸附电荷) ; 与相反电性的溶胶混合; 加热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一、化学反应速率 表达: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对于反应 AB:=或v A t cA t c v B B 注:以反应物浓度减少和生成物浓度增大和生成物浓度增大表示是符号不同; 用不同物质浓度来表示反应速率不同。 2、反应进度 定义:对于化学计量方程式,若定义 d,称为反应进度。表示 BB dnv 1 物质变化量除以相应的计量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