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论坛-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_第1页
-动车论坛-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_第2页
-动车论坛-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_第3页
-动车论坛-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_第4页
-动车论坛-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线岔的运行与检修王爱军1 概述 线岔是接触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能力,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应该说线岔既是接触网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又是接触网中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据运营部门统计资料和数据表明,线岔处是弓网故障多发区之一,一般占21左右。线岔运行质量的好坏、故障的多少、抢修的快慢都将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本文从线岔作用、结构、技术要求等方面探讨其运行与检修中的关键问题,分析造成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探讨防范措施,使接触网工作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线岔的运行状态和检修注意事项,提高线岔的技术性能,降低线岔的故障率。 线岔及作用.1 线岔 在站场内的道岔处必有两组接触悬挂相交,在两组接触悬挂相交处设置的限制管或限制器叫线岔。. 作用 线岔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受电弓由一股道上空的一条接触线平滑、安全地过渡到另一条股道上空的接触线上,从而完成转换线路的运行目的。 线岔的结构 线岔的结构是用一根限制管将相交的接触线相互贴近,限制管的两端用定位线夹固定在下面的接触线上,并能保证上面的接触线在其内活动。限制管一般用38英寸的钢管加工制成,两端做成带有直径为13mm之圆孔的扁平形状。 线岔的技术标准 (1)对单开道岔的标准定位线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630800mm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偏差50mm。 (2)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正线接触线应设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两支相距500mm处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1030mm;两工作支相距5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50100mm。 (3)由侧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误差20mm,非工作支应高于工作支50100mm。 (4)对于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中轴支距的中点;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的交点应位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mm,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高差20mm。 (5)限制管应安装牢固,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确保接触线伸缩自如。 (6)线岔始触区内(即当机车受电弓直线工作部分宽度为1250mm时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水平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400850mm)不得装任何线夹。 线岔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分析.1 故障现象 在线岔处造成弓网故障,剐坏机车受电弓、接触网定位装置,严重时接触网导线与受电弓缠绕在一起,拉断导线或受电弓。. 故障原因分析 (1)安装或调整限制管时,忽略了限制管中心偏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当温度变化大时,造成线岔交叉点位置偏移严重,从而引起脱弓、钻弓。 (2)温度变化时,线岔处两支接触线张力变化不一致,500mm处抓托点两支接触线高度误差加大,受电弓通过时,对接触线68698N的向上抬力更加剧了两支接触线高度误差状况。此时受电弓将受到侧向冲击和挤压,一方面可能脱弓,另一方面可能将受电弓滑板支撑挤断,在线岔处或其他位置造成弓网故障。 (3)运行中电力机车在线岔区升双弓时,双弓对接触线的抬力增大,使两支接触线在受电弓抓托点处不平,从而引起弓网故障。 (4)规程中规定,在交叉接触线相距500mm处,两接触线中有一根为非工作支时,则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不少于50100mm。因而,现场调整中,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一般按50mm掌握。现场观察及分析表明,50mm的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下限值偏小,受电弓运行中往往钻弓。 (5)吊弦线夹或吊模螺栓杆装在朝岔心侧,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时,长出的螺栓杆碰撞受电弓诱导角,引起弓网故障。 (6)其他原因引起线岔处弓网故障(如双吊弦状态不良等)。 线岔处弓网故障的预防措施. 加强巡视监控 (1)行走至线岔交叉点处或其附近,从不同角度观察限制管偏移方向是否正确、限制管的安装固定状态是否良好,观察固定限制管的定位线夹是否有偏斜及变形、螺母松动或脱落、垫片缺损现象,观察接触线在限制管内是否有卡滞现象,观察交叉点处及其附近接触线有无损伤痕迹。 (2)目测线岔交叉点投影位置。方法是:人员站在两接触线交叉点正下方,观察接触线在岔心内的投影位置并做记号,然后用钢卷尺测量交叉点在岔心内的投影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有疑问,可用测杆进行复测加以确认。 (3)观察电连接器、双吊弦状态有无缺陷。观察道岔柱、定位柱、软横跨处定位状态有无缺陷。 (4)观察线岔所在跨距内接触线有无损伤痕迹、硬点、局部磨损严重点,且一并观察吊弦有无松弛、磨损或烧伤及吊弦线夹被受电弓碰击或磨损现象。. 加强带电测量监控 (1)测量线岔交叉点的投影位置。 (2)测量接触线相距500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水平、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 (3)测量道岔柱定位点拉出值。 (4)测量限制管安装位置及其管内两接触线间隙。. 技术措施(1)按规定时间及周期检修线岔,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两接触线的交叉点位置符合规定。 在交叉接触线相距500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保持相等;两接触线中有一根为非工作支,则非工作支的接触线抬高50100mm。 限制管的位置应符合安装温度(查安装曲线),即当在平均温度安装时,限制管的中心应重合于两支接触线交叉点;若安装温度高于平均温度时,应略偏于下锚方向,若安装温度低于平均温度时,应略偏于中心锚结方向。限制管安装牢固,防松垫片、定位线夹状态应良好无损,各部零件无锈蚀。 在限制管范围内,上边的接触线与限制管应保持13mm的间隙,防止卡滞现象。 采用新技术,改进线岔结构,如双吊弦改进为调节螺栓,实现工作支、非工作支接触线在500mm处高度的无级调整,减少直至消除500mm水平处两支接触线的高度误差,保证5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的抬高值。 双吊弦及电连接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2)按规定时间及周期测量调整线岔所在跨距及附近跨距的接触悬挂、定位装置等,使之符合标准。 (3)岔区内或站场内严禁电力机车升双弓运行。7 结束语 以上通过几个方面分析了线岔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