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4)_第1页
2020年广东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4)_第2页
2020年广东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4)_第3页
2020年广东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4)_第4页
2020年广东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1)91.下列民用建筑的场所或部位中,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是( )。A设置在二层,房间建筑面积为50m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B地下一层的防烟楼梯间前室C建筑面积120m的中庭D建筑内长度为18m的疏散走道91.【答案】C解析:第三篇第十章概述。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庭;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建筑长度大于20m疏散走道。92.根据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关于汽车库排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不应小于室内地面面积的1%。B.建筑面积为1000m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C.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mD.用从顶棚下突出0.5m的梁来划分防烟分区92.【答案】A。解析:当汽车库修车库采用自然排烟时,自然排烟口应设置在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设置方便开启的装置;房间外墙上的排烟口宜沿长边均匀分布,排烟口的下沿不低于室内净高的1/2,并应沿气流方向开启,总建筑面积不应小于室内地面面积的2%,A选项错误,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1000m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故B选项正确;汽车库、修车库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m,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故C选项正确;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凸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故D选项正确;则本题选择A选项。93.某建筑净空高度为5m的商业营业厅,设有机械排烟系统,共划分为4个防烟分区,最小防烟分区面积为500m。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该机械排烟系统设置的下列方案中,正确的是( )。A.排烟口与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2mB.防烟分区的最大长边长度为40mC.最小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为30000m3/hD.最大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为1500m93.【答案】C。 解析: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A选项错误;由下表可知B、D错误,故本题选择C选项。94.根据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要求,当( )时,送风口不会动作。A.同一防护区内一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报警按钮报警B.联动控制器接收到送风机启动的反馈信号C.同一防护区内两只独立的感烟探测器报警D.在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开启94.【答案】B。解析:火灾自动报警4.5.1: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B选项中送风机启动的反馈信号与送风口的开启无直接关系,故选B。95.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可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 )。A.消防联动报警系统B.控制中心报警系统C.火灾探测报警系统D.集中区域报警系统95.【答案】B。解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保护对象及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不同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96.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规定,区域报警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和( )等组成。A.消防应急广播B.火灾声光报警器C.消防专用电话D.气体灭火控制器96.【答案】B。解析: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97.关于火灾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型感温探测器是不可复位探测器B.感烟型火灾探测器都是点型火灾探测器C.既能探测烟雾又能探测温度的探测器是复合火灾探测器D.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属于火灾探测器97.【答案】C。解析:A:点型感温探测器与可复位探测器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错误;B:感烟型火灾探测器有点型火灾探测器,也有线型火灾探测器,错误;D: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属于火灾探测器,错误,因此为C。98.关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说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包含两个集中报警功能B.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具备消防联动控制功能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至少设置一个消防主控制室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各分消防控制室之间可以相互传输信息并控制重要设备98.【答案】D。解析: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且包含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主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对系统内共用的消防设备进行控制,并显示其状态信息;主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应能显示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可对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及其控制的消防系统和设备进行控制;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99.下列场所中,不宜选择感烟探测器的是( )。A.汽车库B.计算机房C.发电机房D.电梯机房99.【答案】C。解析:宜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等;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和电视放映室等;楼梯、走到、电梯机房、车库等;书库、档案库等。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平时就有大量烟气聚集,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故选择C。100.某酒店厨房的火灾探测器经常误报火警,最可能的原因是( )。A.厨房内安装的是感烟火灾探测器B.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编码地址错误C.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压不足D.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通信信号总线故障100.【答案】A。解析: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这些地点正常工作状态下会产生烟气导致误报;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编码地址错误可能导致报警地点错误;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压不足会造成漏报;厨房内的火灾探测器通信信号总线故障会造成故障报警。10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以下不属于区域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的是( )。A.火灾探测器B.消防联动控制器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D.火灾报警控制器101.【答案】B。解析:区域火灾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则本题选择B选项。102.感烟灭火探测器是响应悬浮在空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可分为离子感烟、红外光束感烟、吸气型和( )等探测器。A.火焰探测B.光电感烟C.光纤感烟D.缆式线型探测102.【答案】B。解析: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悬浮在大气中的燃烧和/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进一步可分为离子感烟、光电感烟、红外光束、吸气型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103.某设置有中央空调送风系统的建筑,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点型火灾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和多孔送风顶棚孔口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不应小于( )m。A.1.2,1.0B.1.5,0.5C.2.0,1.0D.1.0,1.5103.【答案】B。解析: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104.在有结构梁突出的顶棚上设置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 )m时,可忽略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A.2B.3C.4D.1104.【答案】D。解析: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105.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 )应采用专用线路连接。A.区域显示器B.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C.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D.火灾警报器105.【答案】C。解析: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等消防设备之间,应采用专用线路连接。106.某建筑面积为2000m的展厅,层高为7m,设置了格栅吊顶,吊顶距离楼地面6m镂空面积与吊顶的总面积之比为10%。该展厅内感烟火灾探测器应设置的位置是( )。A.吊顶上方B.吊顶上方和下方C.吊顶下方D.根据实际实验结果确定106.【答案】C。解析: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要求:1)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2)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大于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3)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107.某建筑高度为128m的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要配备总数为1600点的联动控制模块,故应至少选择( )台消防联动控制器或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A.1B.3C.2D.4107.【答案】C。解析:任意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故1600点应至少选择2台消防联动控制器或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108.某藏书60万册的图书馆,其条形疏散走道宽度为2.1m,长度为51m该走道顶棚上至少应设置( )只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A.2B.3C.5D.4108.【答案】D。解析: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109.下列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设置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壁挂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底边距离楼地面1.4mB.壁挂紧急广播扬声器的底边距离楼地面2.2mC.壁挂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主显示屏的底边距离楼地面1.5mD.墙上安装的消防专用电话插孔的底边距离楼地面1.3m109.【答案】B。解析: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A正确。壁挂扬声器的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B错误。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m1.8m。C正确。电话插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D正确。110.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不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触发器件B.火灾报警控制器可以接受、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C.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与电气火灾监控器连接,不属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备用电源采用的蓄电池满足供电时间要求时,主电源可不采用消防电源110.【答案】B。解析: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方式产生火灾报警信号、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触发器件,故A错误。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属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C错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其主电源应当为消防电源,备用电源可采用蓄电池,故D错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设备,B正确。11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属于线型火灾探测器。A.红紫外线复合火灾探测器 B.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C.图像型火灾探测器D.管路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1.【答案】B。解析:探测器可根据监视范围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线性火灾探测器。A、C、D选项属于点型火灾探测器;B选项属于线性火灾探测器,故本题选择B选项。112.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关于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气体探测器少于8只时,可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B.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域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C.人工燃气探测器可安装在保护区的顶部D.天燃气探测器可安装在保护区的下部112.【答案】C。解析:A: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应独立组成,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可燃气体的报警信号需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接入。B: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时,应能启动保护区域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故B错误。C:人工燃气的成分主要是CO和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故人工燃气探测器应安装在防护区的顶部,故选择C;D:天燃气密度比空气小,则天燃气探测器应安装在防护区顶部,故D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11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关于火灾探测器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2.6m宽的走道顶棚上安装的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15m。B.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15m。C.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100m。D.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113.【答案】D。解析:在探测器中间设置探测器时,感温探测器布置间距不超过10m,感烟探测器间距不超过15m,A选项错误;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15m,B选项错误;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C选项错误;点型探测器距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选项。11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不应作为联动启动火灾声光警报器的触发器件。A.输出模块B.手动火灾报警按钮C.红紫外复合火灾探测器D.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4.【答案】A。解析: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B、C、D选项都为探测器,故本题选择A选项。115.在某商业建筑内的疏散走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其联动控制程序应是( )。A.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高1.8m处;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B.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C.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5m处;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D.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5m处;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动作后,防火卷帘下降至楼板面115.【答案】A。解析: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设计遵循以下原则: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后续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5m内应设置不少于2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116.某商业综合体建筑,其办公区、酒店区、商业区分别设置消防控制室,并将办公区的消防控制室作为主消防控制室,其他两个作为分消防控制室。下列关于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不应互相控制B.不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应互相控制C.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也应互相控制D.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116.【答案】D。解析:两个消防控制室之间不相互控制,只是电信号可以反馈给分控制室和主控制室,这样可以让两个地方都能知晓现场报警情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17.下列关于建筑防烟系统联动控制要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由其所在防火分区内两只独立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B.加压送风机启动由其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C.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联动启动该楼梯间各楼层的前室及合用前室内的常闭加压送风口D.对于防火分区跨越多个楼层的建筑,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内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联动启动该防火分区内全部楼层的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内的常闭加压送风口117.【答案】C。解析: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AB正确。系统中的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应联动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C错误。当防火分区跨越楼层时,系统内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全部楼层的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加压送风口及其加压送风机。D正确。118.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不包括( )。A.显示火灾显示盘的工况B.显示系统屏蔽信息C.联动控制稳压泵启动D.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118.【答案】C。解析:联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不包括控制稳压泵,稳压泵是由压力开关调节控制的,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无关,ABD的功能都包括,因此选择C。119.关于建筑机械防烟系统联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30s内联动开启相应的机械加压送风机B.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确认火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