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习题ppt课件_第1页
通风工程习题ppt课件_第2页
通风工程习题ppt课件_第3页
通风工程习题ppt课件_第4页
通风工程习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风工程习题课,.,习题来源及类型,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题库与模拟试卷暖通空调专业试卷题型:概念题和综合题习题课的目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概念题,ppm是指()。,A.采用合理的通风措施B.加强法规和监督管理C.治理污染源D.加强个人防护,C,防治有害物的首要措施是(),A.十万分之一体积浓度B.百万分之一体积浓度C.1m3体积之中占有1cm3D.B与C项均可,D,.,概念题,通风工程所要控制的有害物主要为()。,A气体、有害粉尘、余热、余湿B有害气体,粉尘、余热、余湿C有害气体、粉尘、高热、高湿D气体、粉尘、余热、余湿,B,.,概念题,实施通风的目的不包括()。,A控制空气传播污染物B保证环境空间具有良好的空气品质C提供人的生命过程的供氧量D防止大气污染,D,.,概念题,自然通风的动力是()。,A分子扩散B一次尘化作用C二次尘化作用D惯性力,C,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A风压B室内热上升气流C热压D风压与热压,D,.,概念题,风压是指()。,A室外风的全压B室外风的静压C室外风的动压D室外风在建筑外表面造成的压力变化值,D,.,概念题,通风气流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A.送、排风口分布均匀B.送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C.排风口尽量靠近人员工作区D.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积聚,D,.,概念题,关于进风口的布置要求,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进风口处室外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应大于室内工作地点最高容许浓度的()。,A30B80C50D10,A,.,概念题,局部排风系统不包括()。,A.局部排风罩B.风管C.除尘器D.排风窗,D,下列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位置,不合理的是()。,A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B应高于排风口C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D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1m,B,.,概念题,对于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加以控制应优先采用()方式。,A全面通风B自然通风C局部送风D局部排风,C,事故通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时,应高于进风6m以上。,A.30mB.10mC.20mD.40m,C,.,概念题,为选择机械送风系统的空气加热器时,室外计算参数应采用()。,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B.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冬季平时计算温度D.冬季日平均室外计算温度,A,冬季采用全面通风方式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时,室外气象参数应取()。,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B.冬季日平均室外计算温度C.冬季逐时计算温度D.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D,.,概念题,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建筑物,应没置事故通风装置。事故通风量,应()。,A.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B.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10次换气量确定C.按耐火材料级别确定D.按房间体积确定,A,.,概念题,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的B室,()的措施是不可取的。,A对A室机械排风B对B室机械送风CB室机械送风,A室机械排风DA、B两室同时机械排风,D,.,概念题,关于全面通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设置局部通风后,仍不能满足卫生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全面通风B.当工艺条件不容许采用局部通风时,可采用全面通风C.对散发有害物的污染,应优先采用全面通风D.全面通风的效果与气流组织密切相关,C,.,概念题,全面通风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各种有害物所需的风量,然后取()。,A.最大值B.最小值C.中间值D.平均值,A,设置机械通风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当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可能污染相邻房间时,室内压力设计应该是()。,A.保持正压B.保持负压C.保持零压D.保持大气压,B,.,概念题,散人室内的有害气体数量不能确定时,关于全面通风量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按类似房间的实测资料确定B.可按类似房间的经验数据确定C.按换气次数确定D.按房间体积确定,D,.,概念题,一般除尘系统的除尘器宜布置在除尘系统的()。,A负压段B正压段CA、B项均可D视现场情况定,A,通风房间气流组织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上送上排B左送右排C下送上排D中间送上下排,B,.,概念题,当放散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建筑物无稳定上升气流时,宜从下部排出总风量的(),上部排出总风量的()。,A23;13B13;23C12;12D1;0,A,A,.,概念题,通风房间气流组织的主要方式有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式,综合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操作人员的位置B.有害源分布情况C.送排风口的位置D.有害物性质及浓度分布,D,.,概念题,在工程设计中,采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不正确的是()。,A.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应当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B.车间存在上升热气流,宜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C.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空气小,应采用上送上排的方式D.如果没有稳定热气流的影响,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空气大,应采用上下两个部位同时排出的方式,C,.,概念题,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在()设置电器开关。,A.室外便于操作的地方B.室内便于操作的地方C.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方D.无要求,C,通风机按作用原理分类不包括()。,A离心式通风机B轴流式通风机C贯流式通风机D射流式通风机,D,.,概念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必须采取密闭措施B.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应尽量采取密闭措施C.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的密闭形式,应采用局部密闭D.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的密闭形式,应采用整体密闭和大容积密闭,A,.,概念题,下列对局部排风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槽边吸气罩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B.接受罩的作用原理是依靠罩口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C.外部吸气罩的作用原理是依靠罩口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D.吹吸式排气罩具有风量小、污染控制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B,.,概念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B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外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C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实测数据D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经验数值,B,.,概念题,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应尽量采用()。,A.密闭罩B.伞形罩C.侧吸罩D.吹吸式排风罩或槽边排风罩,A,外部吸气罩在控制点上造成控制风速的大小与()无关。,A.外部吸气罩的形式B.有害物的毒性和散发情况C.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D.外部吸气罩口与控制点距离,B,.,概念题,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目的包括()。,A.彻底清除滤料上的积灰B.支持运行阻力C.保证过滤效率D.减小处理风量,C,两个相同型号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实际运行时的全效率为()。,A.两级一样B.第一级高C.第二级高D.不一定,B,.,概念题,除尘器的技术性能指标不包括()。,A.密度B.粒径分布C.吸湿性D.颗粒体积,D,影响除尘装置性能的粉尘特性不包括()。,A.除尘效率B.压力损失C.负荷适应性D.比表面积,D,.,概念题,除尘器的选择确定因素不包括()。,A.含尘气体的化学成分、腐蚀性、爆炸性、温度、湿度等B.粉尘的化学成分、密度、粒径分布、亲水性、比电阻等C.粉尘的回收价值和回收利用形式D.除尘器的压力损失、负荷适应性,D,.,概念题,除尘器布置在正压段时,应选用()通风机。,A排尘B防爆C耐高温D普通,A,根据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排风量大小和生产厂房条件,除尘系统分类不包括()。,A.就地除尘B.分散除尘C.集中除尘D.远距离除尘,D,.,概念题,A.活性是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叙述B.活性可分为动活性和静活性C.静活性小于动活性D.活性与运行工况有关,C,关于吸附剂的活性,叙述错误的是()。,A.静活性B.动活性C.平衡吸附量D.平衡保持量,D,设计设计空调进风用吸附设备时,使用时间应按其()确定。,.,概念题,关于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采用湿法除尘B当湿法除尘不致影响生产和改变物料性质时,宜采用湿法除尘C当湿法除尘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机械除尘或机械与湿法的联合除尘D生产上不容许物料加湿时,应采用机械除尘,A,.,概念题,下面关于吸附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附是气相分子被固体表面分子吸引的过程B吸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用作吸附剂的一般是比表面积很大的多孔性材料D吸附剂经过一定使用时间后会饱和,B,.,概念题,关于吸收法,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是用液体净化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B这种液体称为吸收质C吸收可分为热吸收和冷吸收D为提高吸收效率,通常不采用气液逆流方式,A,.,概念题,对于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方法不包括()。,A.物理方法B.化学方法C.生物方法D.人工方法,C,使排气达到排放标准的合理手段不包括()。,A.用燃烧法处理排气B.用吸收法处理排气C.用吸附法处理排气D.用加大排风量法处理排气,D,.,概念题,下面关于有害气体高空排放的排气立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害气体最大落地浓度应达到卫生标准B排气立管出口应设伞形风帽C排气立管比本建筑高0.52m既可D排气立管设计中不必考虑烟气抬升高度,A,.,概念题,下列不属于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物理方法的是()。,A水洗法B覆盖法C冷凝法D吸附法,B,除尘风管倾斜敷设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A30B60C45D75,C,.,概念题,采用板式塔吸收装置的情况不包括()。,A对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B对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C对吸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需有其他辅助物料加入或引出的过程D对有悬浮固体颗粒或有淤渣的,A,.,概念题,采用液体吸收法,选用吸收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处理能力B.压力损失C.操作弹性D.工作场合,D,下列属于液体吸收法中的化学吸收的是()。,A减压B加热C萃取D电解,D,.,概念题,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处理有害气体,普遍采用()。,A固定床形式B移动床形式C流化床形式D流动床形式,A,吸附装置按再生方法来划分,不包括()。,A.非再生型B.完全再生型C.取出再生型D.器内再生型,B,.,概念题,下列不属于吸附剂的常用再生方法的是()。,A水蒸气再生法B惰性气体再生法C热空气再生法D化学再生法,D,.,概念题,对并联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计算,一般的通风系统要求两支管的压损差不超过(),除尘系统要求两支管的压损差不超过(),以保证实际运行中各支管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A20;10B10;15C15;10D10;20,C,C,.,概念题,当并联支管的压力损失差超过有关规定时,进行压力平衡的方法不包括()。,A增加支管数量B增大排风量C调整支管管径D增加支管压力损失,A,.,概念题,风管漏风量应根据管道长短及其气密程度,按系统风量的百分率计算。风管漏风率宜采用的数值是()。,A.一般送、排风系统的810;降尘系统的1015B.一般送、排风系统的510;除尘系统的1015C.一般送、排风系统的810;除尘系统的15D.一般送、排风系统的510;除尘系统的15,B,.,概念题,下列关于通风管道系统设计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合理组织空气流动B合理确定风管结构、尺寸和布置方式C使系统的整体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D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C,.,概念题,在进行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前,首先要确定的因素不包括()。,A送(排)风点的位置B送(排)风量C风管材料D各管段的管径,D,.,概念题,A.等压损法和当量压损法B.假定流速法和当量压损法C.等压损法和假定流速法D.以上皆不是,C,在一般的通风系统中用得最普遍的计算方法是()。,.,概念题,进行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目的不包括()。,A确定送(排)风量B确定各管段的管径C确定各管段的压力损失D为风机选择和绘制施工图提供依据,A,.,概念题,关于除尘系统的划分,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设一个系统B.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亦可合设一个系统C.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容许不同粉尘混合回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亦可合设一个系统D.温、湿度不同的含尘气体,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应分设系统,B,.,概念题,通风设备和风管应采取保温或防冻等措施的条件不包括()。,A所输送空气的温度,不容许有较显著提高降低时B所输送空气的温度较低时C除尘风管或干式除尘器内可能有结露时D排出的气体在排人大气前,可能被冷却而成凝结物堵塞或腐蚀风管时,B,.,概念题,下列情况的通风设备和风管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所输送空气的温度,有较显著提高或降低时B除尘风管或干式除尘器内可能结露时C排出的气体(如苯蒸气)在排人大气前,可能被冷却而形成凝结堵塞风管时D湿法除尘设施或湿式除尘器等可能冻结时,A,.,概念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式除尘器的卸尘管和湿式除尘器的污水排出管,必须采取防止漏风的措施B.除尘器应布置在除尘系统的负压段C.吸风点较多时,除尘系统的各支管段,宜设置调节阀门D.湿式除尘器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B,.,概念题,有关余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余压为负,该窗孔排风B.余压为正,该窗孔进风C.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建筑或其他物体扰动的空气压力之和为该点的余压D.中和面以上的窗孔余压为正,中和面以下窗孔余压为负,D,.,概念题,自然通风的排风温度的计算方法对于厂房高度不大于(),室内散热源较均匀,且散热量不大于116Wm3时,可用温度梯度法计算排风温度。,A6mB15mC25mD20m,B,.,概念题,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A2mB1.2mC4mD6m,B,放散热量的工业建筑,其自然通风应该考虑()。,A.热压作用B.风压作用C.热压和风压作用D.热压、风压和穿堂风作用,A,.,概念题,利用天窗排风的丁业建筑,应采用避风天窗的情况是()。,A.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5Wm3B.其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0Wm3时C.不容许气流倒灌时D.夏热冬冷或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20Wm3,C,.,概念题,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的情况下可不设避风天窗。,A利用天窗能稳定排风B利用天窗不能稳定排风C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2msD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3ms,A,.,概念题,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A0.3mB0.2mC0.6mD0.5m,C,较长时间操作的工作地点,当其热环境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设置()。,A局部送风B局部排风C全面通风D全面排风,A,.,概念题,工人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受到辐射热影响的工作地点,当其辐射照度在()以上时,应采取隔热措施。,A300WB350WC400WD450W,B,.,综合题,若已求得单独控制下有害物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分别为HCI:20m3s;H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