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习题分析与参考答案 第二章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1、分析:理想气体双原子分子CV,m2.5R,然后用热容计算 U和 H。 UnCV,mT7.7910 3 J HnC p,mT10.910 3 J 2、分析:理想气体恒压加热过程的 H等于恒压热Qp,He 为单原子分子,CV,m1.5R;由 U和 H的热容计算 公式(见题 1)可知,U1 H1/,然后根据热一律计算W。理想气体的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温度恒定,U H0,然后根据理想气体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公式计算W可逆。 (1) 先恒压加热:Q1H1nCp,m T1039 J U1H1/=10393/5 J623.6 J W1= Q1-U1415.4 J 后恒温可逆膨胀: U2 H20 J Q2 = W2nRT2ln (p1/p2)1861 J 整个过程:QQ1+Q22900 J WW1+W22276 J UU1623.6 J HH11039 J (2) 先恒温可逆膨胀 U1H10 J Q1 = W1nRT1ln (p1/p2)1573 J 然后恒压加热 Q2H2nCp,m T1039 J U2H2/=10393/5 J623.6 J W2= Q2-U2415.4 J 整个过程:QQ1+Q22612 J WW1+W21988 J UU1623.6 J HH11039 J 结果说明:当始、终态相同时,状态函数的改变量相同,与途径无关,而功和热与途径有关。 3、分析:理想气体分别进行恒温可逆,恒外压急速膨胀,由于始终态温度相等,U1U2H1H2 0,为求热,先求功,故首先求n和V2。 解: 框图,略 npV/(RT)0.4406 mol V2nRT/p210.010 -3 m3 W1nRTln(p1/p2)nRTln(V2/V1)1609.5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1W1U11609.5 J W2p外V800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2W2U2800 J 4、分析:本题前三问为气体的恒定外压恒温变体积,注意已经给定始态与终态的体积,用它们计算 V,然后 根据Wp外V计算W。恒温可逆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V2/V1)计算。 解:(1)由于p外0,故W0; (2) 由于p外p2,Wp2(V2-V1)nRT (V2-V1)/V12326 J (3) WW1+W2 p2(V2-V1) + p3(V3-V2)3101 J; (4) W nRTln(V2/V1)4301 J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始终态相同,但所作功不同,其中以恒温可逆膨胀所作的功最大。 7、分析:注意T1和T2需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UH0 J,恒温可逆 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p1/p2)计算。绝热可逆膨胀过程Q0,W-U-nCV,m T。 (1) T1p1V1/nR240.6 K 过程 1 为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UH0 J QWnRTln(p1/p2)1386 J 过程 2 为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T2197.3 K W-U-nCV,m T-5/2 900 J Q0 J U-900 J H U-1260 J (2) 图略 (3) 过程 3 为恒压过程。 8、分析:可逆过程所做功为最大功,故WnRTln(p1/p2)p1V1 ln(p1/p2)。 解:WnRTln(p1/p2)p1V1 ln(p1/p2)9441 J 9、分析:恒温可逆过程的功根据公式WnRTln(p1/p2)计算,气体的恒定外压恒温变体积,注意根据理想气体状 态方程计算始态与终态的体积,用它们计算 V,然后根据Wp外V计算W。 解: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W nRTln(p1/p2)-1.3310 4 J 反抗恒外压作恒温膨胀: Wp外(V1-V2)4.2010 3 J 10、分析:注意绝热过程Q0,然后根据热容公式计算W,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T值。 解:绝热过程,Q0 W-U-CV(T2-T1)CV(p1V1-p2V2)/nR WCV(p1V1-p2V2)/(Cp-CV) (p1V1-p2V2)/(-1) 13、 分析: 单原子与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的热容不同,Cp,m/CV,m比值也不同, 由绝热可逆过程方程确定出=Cp,m/CV,m, 与已知比较即可确定分子类型。 解:由T1V1 -1= T 2V2 -1,得 =1+ln(T1/T2)/(lnV2/V1)1.4。故该气体应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即 N2。 17、分析:根据J-T的定义和已知表达式,在节流过程(恒H)的条件下同乘 dp,积分即可。 25、分析:两问均为反抗恒定外压的膨胀过程,Wp外(V2-V1),不同的是第一问为实际膨胀过程,需带入始态液 体水和终态水蒸气的实际体积,而第二问则忽略了始态液体水的体积。 解: (1) 此过程为恒压过程 Wp 大(V2-V1) 3.06010 3 J (2) 略去水的体积,并假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 Wp 大V23.06210 3 J 说明(2)的省略是合理的。 26、分析:恒压相变过程,HQp,根据恒压过程体积功的计算公式计算W,然后根据热一律计算 U。 解:QpH4.06710 4 J Wp 大(V2-V1)3.05810 3 J UQ p-W3.76110 4 J 29、分析: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第一次恒温可逆压缩后水的体积;以及第二次压缩后气态 水的物质的量(可利用状态方程求算)和液态水的物质的量。第二次压缩是使部分水蒸汽可逆液化。 解: 框图 由始态得: n总p1V1/(RT)1.6337 mol V2p1V1/p250 dm 3 由终态得:n(g)p3V3/(RT)0.3267 mol n(l)n总-n(g)1.3070 mol 第一次压缩:W1nRTln(p1/p2)-3511.7 J U1H10 (理想气体的恒温变化) Q1W1-3511.7 J 第二次压缩(部分水的可逆相变): W2p外V 101325(10-50)10 -3-4053 (J) 故 总 QQ1Q2-56.63 kJ WW1W2-7.56 kJ UU1U2-49.06 kJ HH1H2-53.12 kJ 30、分析:反应即为各有关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 0 mrH 5.5410 4 J mol-1 0 mrU 5.0410 4 J mol-1 31、分析:利用已知反应,并将其产物发生不可逆相变即可。提示“汽化热”指 373 K 的可逆相变热,因此还需 要自行查找热容。 35、分析:写出 C2H5OH(l)燃烧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正确写出利用各物质生成焓计算 C2H5OH(l)燃烧焓的计 算公式,即可计算出 C2H5OH(l)的生成焓。 解:-275.4 kJ mol -1 37、分析:根据基尔霍夫方程推导即可,关键是要正确计算出 Cp,m,注意Cp,m中各参数的同源性。 Cp,m(CO2,g)(28.66+35.70210 -3T/K) JK-1mol-1 Cp,m(C,石墨)17.15+4.2710 -3T/K-8.79105(K/T)2 JK-1mol-1 Cp,m(CO,g)26.5366+7.683110 -3T/K-0.46105(K/T)2 JK-1mol-1 Cp,m2 Cp,m(CO2,g)-Cp,m(C,石墨)-Cp,m(CO,g)7.2632-24.605810 -3T/K + 7.87105(K/T)2 JK-1mol-1 Qp2H2n(l)(- 0 mvapH )-1.30740640-53116.5 (J) U2Qp2 W2-49063.5 J += T p TCKHTH K293 m, mr mr d)293()( 1.74810 5+ 7.26 T/K-12.3010 3(T/K)2-7.87105 (K/T)2 JK -1mol-1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分析:为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按公式(320)计算即可。 解: 11 5 6 2 1 KJ3 .38KJ 10 10 ln3145. 82ln = = p p nRS 3、分析:理想气体恒温过程熵变的计算必须用可逆过程热温商进行计算,此题中的恒温过程也可通过一恒温可 逆过程实现,故按公式(320)计算即可。实际过程的热温商则必须用实际过程的热进行计算。注意用 到p外p2。 解:恒温过程 11 6 5 2 1 KJ8 .54KJ 10 105 ln3145. 8 2 19 ln = = p p nRS 实际过程 QWp外(V2-V1)p2(V2-V1)nRT(1-p2/p1) Q/T-79.0 J K -1 所以 SQ/T 4、分析:为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等温、等压、(等量)混合,按公式(2-18)计算。此外,题目要求 计算实际过程的热温商并比较,目的是进一步强调 S实际热温商、体会该过程是否 满足(或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过程。 解:S-RnBlnxB-R(1ln0.51ln0.5)11.526 (JK -1) 由于该过程与环境没有热交换,实际Q0, 热温商 Q/T0 从而 SQ/T,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不可逆过程,且是自动进行的。 6、分析:此题计算 Hg 从-50到 50的熵变,包括一个相变过程,故需分步计算,框图如下: 解:根据设计的新路径,可得: 21m )(SSSS+=相变 + += 3 2 2 1 d ) l ( d ) s ( m, 2 mfus m, T T p T T p T T C T H T T C =2.02 kJ K -1 mol-1 7、分析:此过程与可逆相变达到相同的终态,可用式(328)计算 S。但本题中p内p外,非恒压过程,不 能使用 G判据,而只能用熵判据判断自发性。过程中的实际QH,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Q。 解: 1 mvap KJ 0 .109 = = T H S QUH-(pV)H-pVgH-nRT37.57 kJ Q/T100.7 J K -1 S 所以原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自发进行 也可 根据 A-Wg 或 AU-TS 计算出 A-3.10 kJ 0,故过程自发 9、分析:此为一不可逆相变,需设计新途径,绕经可逆相变过程计算 S。实际上该相变过程为教材中例 3-8 中不可逆相变过程的逆过程,只需将例题中箭头方向逆转即为设计的新路径。 解:SS1S2S320.79 J K -1 mol-1 10、分析:本题与 p64 例 2-6 同,即:首先求出绝热恒容热交换后两种气体的平衡温度,理想气体的CV,m5/2R。 1 mol Hg(s) T1223 K 1 mol Hg(l) T3323 K 1 mol Hg(s) T2234 K 1 mol Hg(l) T2234 K Sm? S(相变)? S1 S2 解: (略) 答案:S11.532(JK -1) 15、分析:丙酮在 2731000 K 的温度范围内,均为气相,没有相变。 解: = K1000 K298 m, m m m d )()(298K)(1000K T T TCSSS p 4 .439)K (1000 m =S J K -1 mol-1 16、 (1)分析:可从 p p T H C = 的角度出发进行证明。 解:方法一 等式两边分别与U、H有关,可利用焓的定义式UH-pV,dUdH-d(pV),恒压条件下两边同除以 dV, p V T Cp V T T H p V H V U p p pppp = = = 方法二:根据对应函数式 p S H T = 进行推导。 pppp p T S T T S S H T H C = = = 等式左边与U有关,所以根据基本关系式 dUTdSpdV,等式两边在恒压条件下同除以 dV: p V T Cp V T T S Tp V S T V U p p pppp = = = 方法三:从式右证明 pppppp p V U p V pVU p V H p V T T H p V T C = + = = = )( (2)解: V V V V V p T C p T T U p U = = 19、分析:从基本关系式出发进行证明。 解:根据基本关系式 dUTdSpdV,在恒温条件下两边同除以 dV,得: p V S T V U TT = ,麦克斯韦关系式 VT T p V S = 代入得: p T p T V U VT = 对理想气体,(参见课堂笔记),表明理想气体的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而与体积V无关。 对范德华气体,(参见课堂笔记),表明范德华气体的内能U不仅是T的函数,也是V的函数,在恒温 下其内能U随体积V的增大而增大。 20、分析:过程 1 和过程 2 均为可逆相变过程,G0,过程 3 与过程 1 的始终态相同,故 G3G1。 解:G1G2G30 J 21、分析:此过程为不可逆相变,需设计新路径,绕经可逆相变进行计算。 解:框图如右 过程 2、4 均为可逆相变,故 G2G40 J。 GG1 + G3 + G5 = 因(G)T, p 0,所以过程自发。 25、分析:根据公式(3-82)直接计算即可。 H2O(l),p H2O(s),p H2O(l),p1 H2O(s),p2 H2O(g),p1 H2O(g),p2 G=? G1 G2 G3 G4 G5 解:根据公式 2 )( T H T TG p = 因为 H与温度无关,故对上式两边同时积分,得: = 121 1 2 2 11)()( TT H T TG T TG + = 21 21 1 2 )()K298( )K 500( TT TTH T G TG 6.815 kJmol -1 说明升高温度对放热反应不利。 27、分析:反应在 673 K 时的标准摩尔焓变可以根据基尔霍夫方程进行计算,要注意从 273673 K 的温度范围 内,系统中的一种物质甲醇发生的相变,对此物质而言,积分区间不连续,需分步积分。 反应在 673 K 时的标准摩尔熵变可按照教材 83 页的方法进行计算,注意也要考虑甲醇的相变熵。 最后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 G。 解: += 673 15.298 B Bm,B K298,mr K673,mr dTCHH p + 1200 7 .337 m, 7 .337 15.298 vapm, d),(d),(TgTCHTlTC pmp甲醇甲醇 -103.8 kJmol -1 (其中 B 不包含系统中的甲醇) 7 .337 d mvap 673 298 )B( 298,mr 673,mr B m,B H TSS T Cp + += 249.7 JK -1mol-1 根据吉布斯等温公式,Gm = Hm TS m 64.3 kJmol -1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分析:已知解析表达式,按偏摩尔体积的定义式可得组分 B 的偏摩尔体积,用集合公式计算组分 A 的偏摩尔 体积。注意按已知条件,需设体系为含 1 kg 溶剂的溶液。 解:设体系为含有 1 kg 溶剂的溶液,则有:nBmB mol 及 nA1000/18.0 mol 由 VB A npT B n V , 16.623/21.77nB 1/20.122n B16.622.6655nB 1/20.24n B VB(nB=0.1)16.620.83960.02417.4836(cm 3mol-1) 由 集合公式 VnAVAnBVB 得: VA(VnBVB)/nA 且式中:V(nB=0.1)10031.6620.055970.00121004.72(cm 3) n BVB0.117.48361.7484 (cm 3) VA(1004.721.7484)18.0/100018.0535 (cm 3mol-1) 2、分析:仍用集合公式计算水的偏摩尔体积VA。因此需知V(W/)和nBVB。只要设体系含物质的总量为 1 mol 即可。 解:设体系中物质的量为 1 mol,则:nA0.4 mol 及 nB0.6 mol 溶液质量 WnAMAnBMB0.418.020.646.0734.85 (g) 溶液体积 VW/34.85/0.849441.03 (cm 3) 由 集合公式 VnAVAnBVB 得: VA(V-nBVB)/nA(41.03-0.657.5)/0.416.32 (cm 3mol-1) 6、分析:注意区别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两个概念。先求出xA和xB,然后求算yA和yB。注意是浓溶液,质量 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不能用稀溶液浓度关系换算。 解:已知: pA *83.4 kPa,p B *47.0 kPa, w AwB0.5,T60 不变,MA32.04,MB46.07 由浓度关系(p123 上部)可将wB换算为xB(设取 100 克溶液为参考) : BA B B MM M x /50/ )50100( /50 + = 0.4102 xA1-xB0.5898 由 Raoult 定律得:yApA/(pApB)xApA */(x ApA *x BpB *)0.7184 y B1-yA0.2816 7、分析:90 时溶液在 0.5p 下沸腾,说明此时溶液的总蒸汽压为 0.5p,设为理想溶液直接代 Raoult 定律 即可解出液相组成,由yBpB/p总直接计算气相组成。 解:设混合溶液为理想溶液,则根据溶液沸腾时,其蒸汽压等于外压,及 Raoult 定律 有 p总pApBxApA *(1-x A)pB * 即 x A(p总pB * )/(p A *-p B * )0.9200 xB1-xA0.0800 又 yApA/p总0.9684 yB1-yA0.0316 8、分析:通过已知条件和理想溶液蒸汽压遵守 Raoult 定律直接求解出饱和蒸汽压。 解:对于二组分理想溶液,溶剂 A 和溶质 B 分别遵守 Raoult 定律,有: ppApBxApA *x BpB * 即 53.300.650p A *0.350p B * (1) 又对于溶剂 A 有 yApA/pxApA */p 或 x ApA *y Ap 即 0.650pA *0.45053.30 (2) 由(2)式得: pA *36.9 kPa, 将其代入(1)式得: p B *83.76 kPa 9、提示:xAnA/(nA+nB)0.625, xB1-xA0.375,由式(3-33)和式(3-34)直接计算。 答案:mixS4.4 JK -1, mixG-1320 J 10、分析:首先注意敞开在大气中意味着总压标准大气压,及氮和氧的量分数之和1。可先由 Henry 定律分 别计算出氮和氧的量分数,然后化成质量摩尔浓度。 解:在气相中,N2和 O2的分压:p(N2)y(N2)p 0.782101325 Pa79236 Pa p(O2)y(O2)p 0.209101325 Pa21177 Pa 查得 25时溶剂水中kx(N2)8.6810 9 Pa, k x(O2)4.4010 9 Pa 由 Henry 定律:pBkx,BxB,有 xBpB/kx,B x(N2)79236/(8.6810 9)9.12910-6 x(O 2)21177/(4.4010 9)4.81310-6 对于稀溶液,mB1000 xB/MA 故 m(N2)9.12910 -3/18.025.0710-4 (molkg-1) m(O2)4.81310 -3/18.022.6710-4 (molkg-1) 13、分析:在得到物质的量与量分数后,熵变与吉布斯函数变直接用式(4-32)和(4-33)计算。相对(摩尔)吉布 斯函数指任一组分在溶液中的化学势与其纯液态的化学势之差。 解:查得 AgCl、PbCl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143.32、278.10,所以 AgCl、PbCl2物质的量分别为: n(AgCl)150/143.32 n(PbCl2)300/278.10 量分数 x(AgCl)0.4926 x(PbCl2)1-0.49260.5074 故 mixS12.25(JK -1) mixG-13.14(kJ) AgClAgCl(l)- AgCl(l)RTlnx AgCl-6.316 (kJmol -1) (PbCl2)PbCl2(l)- PbCl 2(l)RTlnx(PbCl2)-6.053 (kJmol -1) 15、分析:按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直接计算m,由式(4-45)计算Kb。 解: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m(0.450/60)/(22.5/1000)1/3(kgmol -1) 由 Tb-T0Kbm 得: KbTb/m0.170/(1/3)0.51(Kkgmol -1) 水的理论Kb值0.513,与上述实验值接近但不相等,原因可能主要是实验测定时,所用溶液的浓度较 大,不是稀溶液,导致结果有偏差。 16、分析:直接用式(4-40),但注意到T0与Tf差别较大,所以,不应做T0TfT0 2近似。 解:由 B mfus Af0 f 1000 m H MTRT T = 及 mB10%B/MB,MA197,MB207.2 得: mfusH 11.82 (kJmol -1) 17、分析:由Tf求得mB,且对于稀水溶液1,cBmB,代式(3-45b)计算(注意c的单位用 SI 制,为 molm -3) ;由 c相等和c的定义求葡萄糖的质量。 解: 由 Tf 知 Tf0.56Kfm 所以 m0.56/1.860.301 (molkg -1) 对于稀水溶液,1,有cBmB0.3011000 (molm -3),所以渗透压 c BRT775.8 (kPa) 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则浓度c相等,所以葡萄糖溶液的c0.301 moldm 3 又 cn/V(W/M葡萄糖)/1dm 3 所以 W54.2(g) 18、分析:已知凝固点,求同一溶液的沸点、蒸汽压、渗透压等,溶液的浓度不变。 解: Tb100Tb100Kbmb100Kb(Tf /Kf )代式(4-39)和(4-44)算Kf和Kb 1000.5121(1.5/1.8517)100.41() 由 mBTf /Kf0.8101(molkg -1) 得 xA(1000/18.02)/(1000/18.02)0.81010.9856 由 Raoult 定律:pAxApA *,得 p A0.98563.1710 33124.4 (Pa) cBRTmBRT0.810110 38.3142982.01106 (Pa) 20、分析:由(P148 例 48 中公式)直接计算。 解:已知分配系数K0.4,g05 g,V1100 dm 3 一次萃取后余:g1g0KV1/(KV1+V2)50.4100/(0.4100+60)2.0 (g) 三次萃取:每次V220,n3,余量:g3g0KV1/(KV1+V2) 350.4100/(0.4100+20)31.4815 (g) 22、分析:求a1及1。显然1a1/x1,a1p1/p1 *。由 y2知y1且y1p1/p可得p1。 解: 由 y20.818 得 y10.182p1/p 从而 p10.1822.9410 4 Pa a1p1/p1 *0.1822.94104/2.961040.1808 1 a1/x10.1808/0.2870.6299 23、分析:据公式(4-52)即可计算水的活度,将公式(4-36)中的xA用水的活度代替,即可计算出溶液的沸点。 解:(1) 350. 0 1705 596 1 1 1 = p p (2) = bb mvap 1 11 ln TTR H = 373 11 314. 8 107 .40 35. 0ln b 3 T Tb405 K (3) J 2514ln)ln()()( 11 1 1111 =RTRT溶液纯水 24、分析:由于以纯液态汞为标准态,所以活度aBpB/pB *,分母为纯 B 的饱和蒸汽压。 解:a(Hg)p(Hg)/p *(Hg)0.433 (Hg)a(Hg)/x(Hg)0.433/0.4970.871 第五章 相 平 衡 1.解:(1)(4)略。 (5) 各物质的量是不确定的, 独立浓度关系数R0。独立化学反应数R2,故独立组分数: CS-R-04-22 又 2,及温度恒定 由相律得 f2-211 2.解: S(NH2CO2NH4, NH3, CO2, NH4Cl, HCl)5, R2; Rc(NH3)2c(CO2)+c(HCl)1 所以: C5-2-12,3,f2-321 3.(略) 4.解:(1) f1-210; (2) f3-212,为T和任一相中x(I2); (3) f3-113,为T,x(NaOH),x(H3PO4); (4) f2-211,为T。 5.分析:为 l-g 平衡,知纯苯在某压力下的沸点,求另一压力下的沸点,且可以视 vapHm与温度无关;压力也不 大,蒸气近似为理想气体,所以用克克方程。 解:由 Clapeyron-Clausius 方程积分式(4-7),得: 解得 T2345.47 K72.4 6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找出克拉贝龙方程的积分区间,并计算 fusVm的值,fusVmMH2O(1/水-1/冰) 解:人施加于冰上的压力为(两把冰刀) : Pa10575. 1mN 1000245. 062. 72 8 . 960 82 4 = = p 根据克拉贝龙方程: TV TH p mfus mfus d d = ,定积分,积分区间为:p:1.57510 8 Pa101325Pa;T: T273.2 K; 得:Pa10575. 1 8 -101325Pa () Pa 2 .273 K/ ln 920 1 1000 1 108 . 1 6008 3 T T262.2 K 7.分析:已知正常沸点对应的压力为标准大气压,所以只要将水和氯仿正常沸点的数据分别代入式(5-7),设蒸 汽压相等时的温度为T,两式左(右)相等,即可求解T。 解:设两溶液 A、B 在温度为T时的饱和蒸汽压相等, 并分别为p和p。将已知数据代入式(5-7)得: = TTR H p p11 ln A Am,vap 0 A = TTR H p p11 ln B Bm,vap 0 B 由于 00 B 0 A ppp= 且要求pp,所以上两式式左相等,从而两式式右相等。代入已知数据,得: 解得T537.26(K)264.2 8.分析:为 s-l 平衡,由 Clapeyron 方程,从三相点至另一压力下的凝固点积分即可求得未知温度。 解:dT/dpTV/H-7.42410 -8。同乘以 dp,并积分 从水的三相点(T0.0099 ,p609 Pa)至(T,101325 Pa),得:T0.0099-0.00750.0024 解释:由于水的 dT/dp0,当水上方的压力增加时,其凝固点要下降。但此为纯水,所以Tf仍然高于 0。 又,在标准大气压下 0结冰的水中溶解有空气,体系已成为多组分体系,析出纯溶剂固相的溶液的 凝固点方降低至 0(饱和空气时)。 问题讨论: Clapeyron 方程中,T为变量,因此若将该方程变成 dlnT/dpV/H后同乘以 dp,进行积分和计 算,则数学逻辑上更严格,但由于凝聚相体系相变时,V很小(V/H数值更小),计算器以及计算机的精度 有限,这样反而会在计算过程中损失精度,对结果带来更大误差(同学可以验证之)。同时由于T为压力变化后的 凝固点,一般在原温度上改变很小,所以,可以近似保持TV/H=常数的形式,计算的精度反而较高。此外, 克克方程中,由于 V较大,T随p改变也较大,因此事先对T进行微分处理(严格的数学处理)是必要的。 10.提示:三相平衡时,psplp,TsTlT,由已知的两个关系式联立求解p和T; 利用 ln(p/p)1/T直线的斜率与 Hm的关系式(4-8)计算 Hm。 答案: T195.2 K p5934 Pa vapHm25466 Jmol -1 subHm31211 Jmol -1 fusHmsubHmvapHm5745 Jmol -1。 11.分析: (2)问中 “最多析出的固体” 指另一种固体刚好共晶析出时第一种固体的量, 对应液相组成在低共熔点, 对于两种溶液,分别由杠杆规则计算析出的量。 解:(1)相图为形成简单低共溶混合物的二组分体系液固平衡相图,其上部为单一液相区,区内1,f 2-112;水平线为共晶线,其下为苯和 HAc 的纯晶体机械混合物,为固相区,区内2,f2-211; 共晶线以上、斜线以下两区域为液固平衡区,左边区域为纯 HAc 晶体与混合熔液平衡区,右边为纯苯晶体与 混合熔液两相平衡区,两区内2,f2-211。 (2)对于含苯 75%的溶液:由相图可见首先析出的固体是纯苯晶体,在进一步冷却过程中,液相组成沿液 固平衡线变化,当温度(并混合熔液组成)到达低共熔点时,只析出纯苯晶体的过程结束,此时为纯苯析出的 最大量。由杠杆规则可得: ms(100-75)(100-ms)(7564) 最多析出苯的量ms(苯,max)30.56 (g)。同理可得最多析出 HAc 的量 ms(HAc,max)60.94 (g) (3)首先是混合熔液单纯降温,当温度到达液固平衡线上时,有固体苯析出,温度降低速率减小;温 度至共晶线时, 固体 HAc 与固体苯同时析出, 温度不变; 当组成为共晶点的液体消失(凝固完全)后温度再次降低, 为固体冷却。 冷却曲线(略) 12.提示:(2)问可由溶解度,也可由杠杆规则求解。 解:(1)由图可见,此时冰不溶解。 (2)解法一:可读出10时,溶液饱和浓度为 21%(固相为 100%) ,由溶解度的定义, 设加水x克,则:25 克 NH4Cl(100+x)21% x19.05(g) 解法二:由杠杆规则,先计算已析出 NH4Cl 固体的克数ms,再计算多少克水正好将其 完全溶解:ms(100-25)=(100-ms)(25-21) ms400/79 (g) 设需加入水x克,则有:(400/79)/(400/79)+x=21/100 x19.05 (g) (3)从图中读出液相组成约为 26%,设需蒸发x克水,溶液重为 100-x克。由 NH4Cl 的量平衡,得: 10%26%(100-x) 解得 x61.5 克。 13.提示:相图主要特点指:相图由什么基本相图构成,各区的相态以及认识各三相线为共晶线还是转熔线等。 解: 、略 按冷却方向的三相线反应为:(a)图 转熔:l (b)图 转熔:lAl2CaAl3Ca; 共晶:lAlAl3Ca lCaAl2Ca (c)图 共晶:l (d)图 转熔:l; 共晶:l 14.提示:本题描绘出来的相图与书 P175 图 5-22 属于同一类型:转熔型部分互溶固溶体。 解:绘制相图(略) 略 l l 转熔:l l 第六章 化 学 平 衡 3、分析:用 Vant Hoff 等温方程(6-7)判断。也可直接比较K 与 Q的相对大小得到结论。 4、分析:用 Vant Hoff 等温方程(6-7):已知K ,计算 Q,直接计算 rGm;rGm0 时的p(H2O)。 6、分析:首先写出反应方程式,寻找出分解压与K 的关系,即可根据的 K 热力学定义式计算 rGm 、 fGm 。 7、分析:只要能得到气态 CH3OH 的 fGm ,则反应的 rGm 、K便不难计算。 解: CH 3OH(l)CH3OH(g,16.587 kPa) CH 3OH(g)RTln(p*/p ) fGm CH 3OH(g)fGm CH 3OH(l)-RTln(p*/ p ) -161.92(kJmol-1) rGm 48.916(kJmol-1) Kexp-48916/(RT)2.663410-9 8、分析:视各反应方程式为代数方程,则反应可由反应组合而来。 解:容易看出:反应-2, rGm rGm - rGm 2 rGm 由 rGm -RTln K,在相同温度下有:KK(K)2/K11.887 10、分析:已知T、p总和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可首先求出组成(直接设解离度为变量)。 解:对于反应: PCl5(g) PCl3(g) Cl2(g), 设解离度为 初始时各物质的量 1 0 0 平衡时各物质的量 1- 平衡时总量 1 平衡分压p: p (1-)/(1+) p/(1+) p/(1+) 取 1 dm 3的混合气体为参考体系,并设为理想气体,根据质量平衡有: 2.695gn(PCl5)M(PCl5)n(PCl3)M(PCl3)n(Cl2)M(Cl2) 代nBpBV/(RT)入上式,可解得: 80.0% (p 101325 Pa) 或 77.64% (p100 kPa) 由K 的定义式,K2/(1-2)1.78 或 K 1.52 (p100 kPa) rGm -RTln K-2.51 或 -1.82(kJmol-1) 12、分析:分别用两个温度下的K 计算两个温度下的 rGm ,可由 Gibbs 公式,在两个温度下列出方程组, 求 解 rHm ,也可用 Vant Hoff 等压方程(6-10)求 rHm ;用 Vant Hoff 等压方程(6-10)求 T1100 K 的K 。 16、分析:通过 Gibbs-Helmholtz 方程(3-82)推出 rHm 与温度的关系(即由已知 rGm 表达式除以 T并对T微 分,结果应=-rHm /T2,整理比较得 rHm =30292-9.62T)。 21、分析:反应式()/2 得: MnOCMnCO 令 rGm 0,得所需 T。 22、分析:两式相减,计算Qa,用 Vant Hoff 等温方程(6-7)计算 rG来判断。 第八章 表 面 现 象 1、分析:参照比表面 Gibbs 函数、表面功的定义计算。 解:分散前:水滴的表面积A4r 2,比表面 AsA/V 分散后:小水滴的个数为: ()() 9 3 6 3 3 101m101 3 4 m101 3 4 = ,每个小水滴的面积:A4r 2,总面积: 110 9A,比表面 As110 9A/V。 比较两个比表面的值,即得倍数。 J1015. 9 4 =AG 4、分析:用 Laplace 公式(8-19)直接计算即可。 5、分析:根据开尔文公式(823)直接计算即可。 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石狮市部分公办学校招聘编制内教师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台州湾新区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技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泉州永春县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二)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批城镇公益性岗位8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1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宿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募就业见习人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公开招录29名专业技术人员(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地铁司机个人工作总结
- 建筑公司合同评审及管理制度模版5篇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大忠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父亲的病鲁迅
- 食品仓储业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
- 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探索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纯中文版
- 课程评价课件
- 劳动关系管理XXXXs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答案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五版)习题答案
- 建筑室外围蔽板材(简化)
- GB/T 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 GB/T 19816.2-200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