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友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五个重要考点_第1页
考友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五个重要考点_第2页
考友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五个重要考点_第3页
考友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五个重要考点_第4页
考友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五个重要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友整理的五个重要考点,可以当做练习五个重要考点应加强练习: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成本法+权益法)2收入的确认 (收入的各种类型)3日后事项(调整事项四种类型)4债务重组(混合重组)5非货币性交易(补价) 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一定要特别熟练!下面是部分例题,仅供学习参考: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改权益法 (一)化新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化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税率33%,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化新公司对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化新公司2003年至2006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1)2003年10月5日,化新公司与甲企业签订股权置换协议,化新公司将一栋办公楼换入甲企业持有的A企业15%的股权。该股权置换协议于2003年11月29日分别经化新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甲企业董事会批准;股权过户和办公楼产权过户手续于2004年1月1日办理完毕。化新公司换出的办公楼账面原值20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化新公司取得上述股权后,对A公司无重大影响。2004年1月1日,A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200万元。(2)2004年5月10日,A企业宣告发放2003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并于2004年6月2日实际发放。2004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800万元。(3)2004年11月20日,化新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乙公司持有的A企业45%的股份转让给化新公司,股权转让款4835万元。上述协议于2004年12月30日经化新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乙公司董事会批准;股权转让款已在2005年1月1日支付,涉及的股权变更手续于当日完成。化新公司获得A企业股权后,成为A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拥有多数席位。2005年1月1日,A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700万元。(4)2005年12月,A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并进行会计处理后,增加资本公积500万元。2005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900万元。(5)2006年1月29日,化新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A企业60%股权中的一半,即30%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条款如下:股权转让协议在经化新公司和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股权转让的总价款为 5000万元,协议生效日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协议生效后2个月内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其余10%的款项。2006年3月30日,化新公司和丙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并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化新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2006年5月31日,化新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2005年7月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办理完毕。2006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l月至6月份实现净利润600万元;712月份实现净利润66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要求:(1)指出化新公司对A企业投资成立的日期,编制化新公司对A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时的会计分录。(2)对化新公司2004年收到现金股利作出账务处理。(3)对化新公司2005年再投资作出账务处理。(4)确认化新公司2005年持股期间权益的变化。(5)计算化新公司对A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于2005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6)计算化新公司取得的股权转让收益。(7)判断上述情况下是否应将A企业纳入2005年的合并范围。1【答案】(1)化新公司对A企业投资成立的日期,即股权受让日为2004年1月1日。投资时按成本法核算: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累计折旧 500贷:固定资产 2000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 15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2)借:应收股利(300*15%) 45 贷: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 45借:银行存款 45 贷:应收股利 45(3)20005年1月1日,化新公司持股比例达到60%,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核算。第一,对原成本法核算进行追溯调整,调整原投资的账面价值2004年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150010200*15%=30(万元)(贷方差额)2004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15%=12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投资成本) 1485 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损益调整) 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 1455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3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0将损益调整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投资成本明细: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投资成本) 120贷: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损益调整) 120第二,追加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投资成本)4835 贷:银行存款 4835计算再投资时的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483510700*45%=48354815=20(万元)(借方差额)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0 贷: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投资成本) 20(4)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股权投资准备)30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500*60%) 300借: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损益调整) 540 贷:投资收益 (900*60%) 540(5)2005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投资成本(1485+120+483520)+损益调整(120120+540)+股权投资准备(300)=6420+540+300=7260(万元)(6)股权转让成立日为2005年7月1日;上半年A企业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化新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增加360万元(600*60%),转让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7620万元(7260+360)。股权转让收益=50007620*50%=1190(万元)(7)2005年化新公司对A企业持股比例60%,A企业为化新公司的子公司,股权转让是期后事项,应将A企业纳入2005年合并范围。 (二)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1.资料:AN公司于2002年1月1日用存款119万元购入BM公司发行在外的10%的股份,另付相关税费1万元,AN公司用成本法核算。2002年5月1日BM公司宣告用100万元分派2001年的现金股利,2003年1月1日AN公司再次用存款228万元购入BM公司发行在外的20%的股份,另付相关税费2万元。AN公司改用权益法核算,已知BM公司2002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万元,2002年度实现净利润160万元。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180万元,AN、BM公司的所得税率均为33%(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按10年分摊,不考虑追溯调整股权投资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2.要求:(1)对AN公司的初始投资、追加投资编制会计分录;(2)对AN公司由成本法改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3)计算2003年度的投资收益,并作会计分录。答案:(1)2002年1月1日初始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 120万贷:银行存款 120万(2)2002年5月1日BM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10万贷: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 10万(3)2003年1月1日追加投资时,追溯调整1000万10%20万-计算第一次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120万102万计算2002年应分摊的股权投资差额20万10%16万计算2002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60万2万14万-成本法改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16万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投资成本) 90万(120万10万20万)BM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18万(20万2万)BM公司(损益调整) 16万贷: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 110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万追加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投资成本) 230万贷:银行存款 230万(4)第二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230万(1000万100万160万)20%18万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18万贷: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投资成本) 18万同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投资成本) 16万贷: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损益调整) 16万18万16万-30%318万90万230万(1000万100万160万)103.8万918万(5)分摊2003年的股权投资差额18万借:投资收益 3.8万贷: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8万(6)计算2003年的投资收益180万30%54万借:长期股权投资BM公司(损益调整) 54万贷:投资收益 54万 二、收入确认(各种收入) 1、5月1日,销售产品100万元,增值税率17%,成本60万元,款未收到,现金折扣条件:5/10,2/20,N/30。对方9日付款50%,15日付款30%,余款28日全部付清(只对价款折扣)。2、5月 2日,销售产品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款未收到。10日因产品质量问题,对方要求折让40%,达成协议,货款通过银行结算。3、5月3日,预收A公司货款50万元,存入银行,15日,发货一批价款8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成本60万元。4、5月4日,发货一批,价款20万元,成本12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开,税率17%,款未收到,合约规定,如有质量问题,10天内可以退货。5月12日,对方因产品质量退货30%。5、5月5日,发出产品一批,价款10万元,增值税率17%,成本6万元,货款及税金均已收存银行,合约规定,本公司3个月后将以13万元的价格收回。6、5月6 日,A委托B代销一批商品,价款1万元,成本0.6万,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5月20日,A收到B的代销清单,商品全部售出(若部分售出的部分确认收入),25日,收到款项。B以1.2万元的价格外售,款已收到。7、5月7日,发出产品一批,货款100万元,成本60万元,增值税率17%,合约规定,分三期平均收回货款(分期收款,分期确认收入和成本)。8、销售产品一批,价款50万元,成本30万元,增值税率17%,商品已发出,专用发票已开。需要安装,且为重要步骤,安装尚未完工。9、对外提供劳务,合同总收入100万元,规定跨年度完工,完工后一次付款,当年年末已完成劳务成本36万元,其中20万元为人工费,16万元为其它费用,用存款支付,预计劳务总成本60万元,营业税率5%。10、本期销售一批家电产品,价款100万元,成本60万元,增值税率17%,货款及税金均已收到,但根据以往经验,将会出现返修5%,退货2%,换货3%。11、本公司一座收费桥梁,将收费权转让给外单位,期限10年,一次性收到100万元,本公司每年负责桥梁的维修和保养。12、12月18日,收到A公司10万元定金,合同规定,本公司和A公司各负担运费及途中保险费50%,发货后,A公司必须在30天内付清全部货款及税金。A公司有15天的退货期,本公司12月26日发货,用存款支付运输费、保险费1万元,并开出专用发票,货款20万元,成本12万元,增值税率17% 。要求:对上述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1)5月1日借:应收账款 117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5月9日借:银行存款 56 财务费用 2.5贷:应收账款 58.5 (117*50%)5月15日借:银行存款 34.5财务费用 0.6贷:应收账款 35.1 (117*30%)5月28日借:银行存款 23.4 贷:应收账款 23.4 (117*20%)(2)2日借:应收账款 11.7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10日借:主营业务收入 4 (10*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68 贷:应收账款 4.68借:银行存款 7.02 贷:应收账款 7.02(3)3日借:银行存款 50 贷:预收账款 5015日借:预收账款 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贷:库存商品 60(4)4日借:发出商品 12 贷:库存商品 12借:应收账款 3.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12日借:库存商品 3.6 贷:发出商品 3.6 (12*30%)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贷:应收账款 1.02借:应收账款 1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 (20*70%)借:主营业务成本 8.4 贷:发出商品 8.4 (5)销售购回不能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 11.7 贷:库存商品 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4以后3月,每月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1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13个月后回购借:库存商品 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1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7 贷:银行存款 15.21(6)此业务属于代销的视同买断A:5月6日借:委托代销商品0.6 贷:库存商品 0.65月20日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175月25日借:银行存款 1.17 贷:应收账款 1.17借:主营业务成本 0.6 贷:委托代销商品0.6B:5月6日借:受托代销商品 1 贷:代销商品款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0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204借:代销商品款 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17 贷:应付账款 1.17借:主营业务成本 1 贷:受托代销商品 15月25日借:应付账款 1.17 贷:银行存款 1.17(7)5月7日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60贷:库存商品 60按合同约定日期确认收入和成本,每期分录: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39贷:主营业务收入 33.3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67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0(8)借:发出商品 30 贷:库存商品 30借:应收账款 8.5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安装完毕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贷:发出商品 30(9)完工进度=36/60=60%借:应收账款 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借:其他业务支出 39 贷:应付工资 20 银行存款 16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10)退货部分不能确认收入,包修和包换发生的费用进营业费用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 预收账款 2 (100*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借:发出商品 1.2 主营业务成本 58.8 贷:库存商品 60退货期满时,可以确认收入借:预收账款 2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借:主营业务成本 1.2 贷:发出商品 1.2(11)准则规定:收到服务性的费用,能否作为当期收入应看后续服务由谁负责,如果由外单位承担,则当期全部确认收入,否则,按年分期确认收入,本题应按年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 100 贷:预收账款 100借:预收账款 10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10(12)退货期为15天,26日发货,收入不成立18日 借:银行存款 10 贷:预收账款 1026日 借:营业费用 0.5 预收账款 0.5 贷:银行存款 1借:发出商品 12 贷:库存商品 12借:预收账款 3.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三、日后事项(调整事项四种类型)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所得税核算采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 2005年2月20日,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如下情况:(1)2004年12月20日甲公司将不带息应收票据出售给银行,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出售收入为280万元,企业将损失20万元计入了营业外支出。审计中发现,企业在与银行签订出售协议时约定,当应收票据到期银行无法收回票据款时,银行有权进行追索。(2)2004年下半年,一台管理用大型仪器因发生故障无法使用,企业停止计提了下半年的折旧。本仪器于2003年4月购买,原值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4年,净残值为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假定按税法规定,未使用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但可以在清理时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3)2004年12月15日,甲企业对乙企业发出商品一批,企业确认收入300万元,结转成本250万元。企业签订的销售协议规定,在乙企业接到代销商品后的一个月后,按实际销售数量结算。甲公司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规定3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4)2004年12月31日,企业对一项账面余额为500万元的专利权进行检查时,发现存在减值的迹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70万元,计提了30万元的减值准备。日后期间证据表明,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但可以是实际发生损失时扣除。(5)2004年12月2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商品确认了收入800万元,成本600万元。但由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丙公司坚持要求退货,但答应可以换货,已付的全款不用退回。甲公司于2005年1月15日收到退货。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04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5年3月2日完成。 (2)甲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对外报出日为2005年3月28日。 (3)假定上述事项均为重大事项,并且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4)预计甲公司在未来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期间(3年内)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要求】 (1)分析甲公司上述业务(1)(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对错误的会计处理进行更正。涉及调整所得税的,合并计算调整所得税;涉及利润分配项目的,合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其中涉及调整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的,合并记入“盈余公积”科目。 (2)对上述业务(4)、(5)作出会计处理。 (3)根据上述调整结果计算应该调整的所得税,并进行账务处理。(4)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并调整盈余公积。 (5)根据上述调整结果,填写甲公司2004年利润表相关项目金额(调减用“”号)(表格见答案;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1) 甲公司业务(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是:应收票据出售,在附追索权时,不能确认损益,只能按照以应收票据做抵押取得贷款处理。企业应做的调整分录是:借:应收票据 300贷:短期借款 28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20甲公司对无法使用的设备停止计提折旧是错误的。理由是:按照规定,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企业应做的调整分录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50贷:累计折旧 50补提折旧额=(400400*50%)*50%*(6/12)=50(万元)甲企业对代销商品在发出时确认收入是错误的。理由是:按规定,委托代销商品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企业应做的调整分录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3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贷:应收账款 351借:委托代销商品 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50(2)补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7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0日后期间销售退回作为调整事项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8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贷:预收账款 936借:库存商品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600(3)应交所得税=(调整的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2050300+25070800+600)+(50+70)*33%=(350+120)*33%=75.9(万元)计算时间性差异影响额折旧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50*33%=16.5(万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70*33%=23.1(万元)所得税费用=75.9(16.5+23.1)=115.5(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5.9 递延税款 39.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115.5(4)调整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9.32 盈余公积(234.5*15%)35.1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4.5(5)根据调整结果,填写甲公司2004年利润表相关项目调整金额 利润表调整表 2004年 单位:万元项目调整金额(调减用“”号)主营业务收入(300800)1100主营业务成本(250600)850管理费用50 营业外支出(20+70)50所得税115.5 四、债务重组(混合重组)+应收票据 1.资料:FT公司2004年4月1日出售一批商品给WL公司,价款100万元,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WL公司用存款支付货款17万元,余额开出一张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期限6个月,利率6%,商业汇票到期时WL公司无力承兑,2005年3月20日,因WL公司财务困难,与FT公司达成如下重组协议:(1)WL公司2005年4月1日以一项房产抵偿60万元债务,房产的账面原价5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万元。(2)FT公司减免10万元本金,原商业汇票利息全免,2005年4月1日生效,(3)余额从2005年4月1日延期一年后按季平均支付,分两个季度清偿债务。要求:根据上述业务进行如下会计处理:(1)编制FT公司、WL公司重组前的会计分录;(2)计算FT公司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并确定债务重组日;(3)编制FT公司、WL公司的债务重组会计分录;(4)编制FT公司、WL公司实际清偿债务的会计分录。答案:1编制FT公司、WL公司重组前的会计分录。(1)FT公司(1.1)借:银行存款 17万应收票据 10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万(1.2)6月30日计息借:应收票据 1.5万贷:财务费用 1.5万(1.3)到期对方无力承付借:应收账款 103万贷:应收票据 101.5万财务费用 1.5万2.WL公司(2.1)借: 库存商品 10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万贷:银行存款 17万应付票据 100万(2.2)6月30日计息 借:财务费用 1.5万贷:应付票据 1.5万(2.3)到期无力支付有关款项借:应付票据 101.5万财务费用 1.5万贷:应付账款 103万2FT公司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103万;重组日 2005年4月1日3FT公司、WL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1)FT公司(债权人)(1.1)借:应付账款重组 30万 固定资产 60万 营业外支出 13万 贷:应收账款 103万(2)WL公司(2.1)借:固定资产清理 40万 累计折旧 10万 贷:固定资产 50万(2.2)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2万(2.3)借:应付账款 103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38万 应付账款重组 30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万42005年6月30日(1)FT公司:借:银行存款 15万贷:应收账款 15万(2)WL公司借:应付账款 15万贷:银行存款 15万2005年9月30日分录同上,不再赘述。 五、非货币性交易(补价)+债务重组 中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凡资料中涉及的其它企业,需交纳增值税的,皆为17%的税率),所得税税率为33%。200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2月5日中发公司以闲置的一块土地置换急需用的一批原材料。已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值为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25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按5%交纳营业税。换入的原材料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2200万元,并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因材料价值较低,交换中对方企业按协议补付了银行存款300万元。(2)6月30日即中期末,按规定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上述原材料经领用后,截止6月30日止,账面成本为800万元,市场价值为750万元。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造成市场上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售价也相对下降。假设利用该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售价总额由1050万元下降到95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970万元,将上述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17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5万元。(3)8月15日,因中发公司欠某企业的原材料款1000万元不能如期归还,遂与对方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用银行存款归还欠款50万元;用上述原材料的一半归还欠款,相应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350万元;用所持股票80万股归还欠款,股票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作为短期投资反映在账中,没有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债务重组日的收盘价为500万元。在办完有关产权转移手续后,已解除债权债务关系。(4)12月31日,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用上述原材料生产的产品预计售价为700万元,相关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0万元,预计生产成本600万元;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4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380万元。假设在上述交易中不考虑除增值税、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要求:(1)对中发公司2月5日以土地置换原材料进行账务处理(2)对中发公司6月30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3)对中发公司8月15日债务重组作出账务处理(4)对中发公司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答案】(1)对中发公司2月5日以土地置换原材料进行账务处理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收到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300/2500=12% 25%,因补价占交易金额的12%,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收到补价,应确认的收益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2000/2500)*300(300/2500*125)=60-15=4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300 原材料 149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74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2500万*5%) 125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45(注:应交营业税,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的计税价格计算;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在其他项目确定之后推算出来的)(2)对中发公司6月30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账务处理根据准则规定,材料价格下降等原因使得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时,该材料应该按照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5=935(万元)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970万元,即材料价格下降表明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原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计算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期末价值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 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950-170-15=765(万元)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65万元,成本为800万元,需计提跌价准备35万元。 借:管理费用 35 贷:存货跌价准备 35(3)8月15日中发企业债务重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账款 1000 存货跌价准备 (35万*50%) 17.5 贷:银行存款 50 原材料(800万*50%)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50万*17%) 59.5 短期投资 24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68 (注:用原材料的一半抵债,应按相应比例结转存货跌价准备)(4)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售价估计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70020=680(万元)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生产成本600万元;根据准则规定,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年末时,原材料的成本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5万元,故应冲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7.5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7.5 贷:管理费用 17.5 最后让全班孩子伸出手书空一遍,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可惜机会错过去了,以致解求出勤率时,出现了很不理想的效果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I obligation to clear credit pre-loan investigation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loan investigation, prevent credit risks, according to the CBRC commercial bank credit due diligence guideline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small business due diligence guidelines (trial) and other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Bank, these measures are formulated. Second person mentioned in these measures refers t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