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诚实守信 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也是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于中而必信于外。一个人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心有诚意口有信语而身则必有诚信之行为。诚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缺失诚信,就会使自我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个人也难于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断和评价。同时,缺失诚信,不仅自己欺骗自己,而且也必然欺骗别人,这种自欺欺人既毁坏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坏了人际关系。因此,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个人讲求道德修养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要求以诚心诚意和信实坚定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陶冶和自我改造。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正心诚意”和“反身而诚”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修德的关键是有一颗诚心和一份诚意。诚意所达到的程度决定修德所能达到的高度,正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做本色人,说诚心话,干真实事”。诚信是社会的稳定器一个人的内心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了解要靠外在的“信”。“信”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关注社会的儒家格外提倡。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如何行政,孔子给出了三个要件:“粮食充足,武器充足,人民诚信。”子贡问:“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武器。”子贡又问:“如果必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是哪个?”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信”?因为诚信是社会的稳定器。诚信,带来一个稳定的预期。人心稳定,社会自然和谐。 无数的事例、经验证明了讲诚信的好处,可以略举几例。 讲诚信,能救命。史记里有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季布是一个非常讲信用的人,他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所以有很好的社会名声。季布是霸王项羽帐下五大战将之一,后来兵败,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他,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此时,一个周姓人家冒着灭三族的危险保护了他,并出主意帮他脱险。后来,一个朱姓人家收留了季布。朱家与刘邦的亲信太仆滕公关系很好,就去找滕公,拐弯抹角为季布说情。滕公猜出季布在朱家,但不仅没有说破,反而向刘邦求情,最终赦免了季布的罪,还拜为郎中,在惠帝时担任中郎将、文帝河东郡守。这些人为什么冒死救季布?很重要的原因是敬重季布“一诺千金”的人格。 而不讲诚信,则可能丢命。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烽火戏诸侯”。周幽王那个叫褒姒的宠妃,长得漂亮但是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将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是外敌入侵的报警信号,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外敌真的来了,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褒姒也被俘虏。这也是中国版的“狼来了”的故事。讲诚信才有威信讲诚信,才有威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秦国正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古代的城很小,扛根木头从南门走到北门是件很轻松的事,但天上掉馅饼的事,往往不可信,所以没人肯出手一试。后来,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人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说话不算数,却可能大损名声。孔子有个学生叫宰我,这个人口才很好,孔子把它排在言语科第一名。但这个学生经常说话不靠谱,以至于孔子感叹:“我刚开始时,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现在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让我改变的人,就是宰我。”还说:“我以言取人,会误取宰我;以貌取人,会失去子羽。”子羽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孔子误认为他没有前途,但子羽刻苦学习,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三百多个弟子跟随他同行。宰我尽管是“孔门十哲”,却因为夸夸其谈,言行不一,名声受到很大损伤。 类似的故事很多,但主题往往是一个:讲诚信,有好报;不讲诚信,有恶报。这就把诚信与回报进行因果联系了。诚信自然有时会带来好报,但为了回报而诚信,这样的诚信是靠不住的。这时的诚信成了交易的商品:我拿出诚信,交换你对我的好处。言外之意:你不给我好处,我就可以不诚信了。这种想法,是精神(品格)的物质化、交易化的表现,是当前市场经济思维的泛化表现,是对诚信最浅层次的理解。 诚信是高尚的精神 诚信应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不应成为利害关系下人的异化。有些人,他们不仅没有从诚信中得好处,反而得了“坏处”,但他们还是选择诚信。后汉书方术列传公沙穆传中说:公沙穆曾养猪,猪有病,公沙穆让人到集市上去卖,并跟卖的人说:“如果有人买,要告诉这猪有病,不能要高价。”卖猪者把猪卖了,没说猪有病,卖价超过了公沙穆定的价。公沙穆知道后,追上买猪者,告诉实情,并把一半钱退还给买主。北周人孟信的故事与之类似,不过卖的不是猪,而是牛。这些人因为讲诚信而失去了到手的好处,但他们把诚信品质与物质得失区分开来,其实体现了诚信之为诚信的真正价值。 谈诚信得好处、不得好处,其实还是在谈诚信与利害的关系。而诚信应该超乎利害,真正成为人的高尚精神,成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诚信与利害无必然联系,与因果也无必然关系。在中国古代,很多人的诚信行为说明了这一点。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季子挂剑”的故事: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有人把口头约定称为“君子协定”,而季札与徐君却连口头表达也没有,季札完全是自我要求,且与物质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宝剑挂到树上,会不会有人偷走?会不会有人卖掉宝剑以谋利?这些都是物质层面的考虑,而对于季札来说,他只是在践行一个内心的承诺,而这个承诺,甚至不需要外人的验证,更不必说约束了,这是真的诚信! 诚信离幸福很近 诚信就是一种“应该”做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没必要问为什么,就像人类要避开猛兽、寻找食物、保护孩子等一样,是人的本能。这个本能更深层次的原因,关乎人类的终极追求幸福。 诚信与幸福似乎很远,其实很近,甚至合为一体。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它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绝非取决于物质。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不见得过得不如今天幸福;今天的有钱人不见得比钱少的人幸福,否则百万富翁也不会自杀了。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的、喝的、住的条件都差,但颜回照样很快乐。所以真正的幸福是由内而发的,而不必靠豪宅、名车来支撑。一个人如果讲诚信,他的心里是丰富而坦荡的,他得到的是别人真诚的微笑、真心的帮助,而这又反过来更增加了他的幸福感,这是一个人讲诚信的最大好处,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如何才能讲诚信、生活得更幸福呢? 一是以身作则 韩非子记载了一个“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妈妈就哄他说:“你在家好好玩,妈妈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赶集回来,见曾参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说:“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不懂世事,就是跟父母学,听父母的话。今天你欺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欺骗。母亲骗儿子,儿子不相信母亲,这是教子之道吗?” 二是要慎言“信”字拆开,是“人言”;“诚”字拆开,是“言成”。所谓“诚信”,就是“人说的话变成现实”。为了避免“说到做不到”,首先说话一定要慎重,有可能做不到的事,一定不能先说出来。 但人总是要说话的,到底讲哪些话?讲那些能做到的话。没有把握的话不要说,更不能图一时口快。世事多变,当初真诚的承诺,可能会因为不可预料的原因而无法实现,比如季札挂剑的无奈,所以做到诚信最好的方法,是孔子说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把想承诺的事做出来,然后再说出来。比如孩子考上了大学,不要先承诺给孩子送什么礼物,而是把礼物准备好,拿到孩子面前时再讲:“我很为你高兴,早就想给你买这个礼物了” 三是有诺必践 一个人立身于社会,一定要有担当。形容一个人有担当,常用“吐个唾沫砸个钉”之类的话,有首歌唱威海人,说咱威海人“不签合同也放心”,都是讲有诺必践、说话算话。为什么如此赞美能够践诺的人?因为践诺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里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595年,荷兰人的两条前往北极探险的船不幸被困,17名荷兰水手在北极圈中度过了6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这6个月中,他们拆掉了船只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由于条件恶劣,其中有8个人死去了。在这样的险境中,荷兰人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精心地照顾好了别人委托他们带往东方的货物,这些货物中包括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不仅如此,当有机会返回荷兰时,他们宁可拆掉睡觉用的船舱,也要腾出空间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交还到委托人手中。 诚信是一条越走越宽的路。当货物交到委托人手里的时候,委托人下次有运输的需要,会找谁合作?不讲诚信,短期内得到了好处,增加了利润,但透支了长远利益。利润是金,诚信是命;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利润?诚信就像夜明珠,平时平淡无奇像块石头,关键时刻却会显示光辉。在生意顺风顺水的时候不会有感觉,在金融危机之类的灾难来临时,诚信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那些讲信用的企业会抱得更紧,而常耍点小聪明的企业,往往连一棵救命的稻草都抓不住,只能在市场的风暴中随波逐流,企业经营者只能靠祈祷上帝了。很多人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祈求的上帝就是自己常常当垃圾扔掉的东西诚信。诚信是我们必不可缺的品质,当你投身社会工作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应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呢?那么,请你紧记这三个要诀:身为下属 应具有敬业精神,凡事做到精益求精,完成本职工作,切不可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欺骗上司。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食于贾(以商谋生),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只有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方可事业有成。所谓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诚信是百行之源,也是成事之本。身为上司 若日后你成为别人的上司后,你在用人时,必须奉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宋代欧阳修曾在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曰: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任人之道有二个要点:一是选人一定要选准,要选德才兼备的贤者;二是一旦选准,就要信任他,放手使用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使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亦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考核试卷
- 环保课件下载
- 联谊策划活动方案
- 环保工程师课件下载
- 2019-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合同管理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 《高效人力管理策略及其课件制作要点》
- 《三年级下册彩虹桥课件语》
- 猴痘普及知识培训课件
- 培训会议主持流程主持词
- 2025年盲盒研究分析报告
- GB/T 8152.4-2006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锌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GB/T 35653.1-2017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第1部分:内容模型
- GB/T 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 德国的介绍图文课件
- 2023年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 儿童换牙期健康课件
- 硬笔书法:幼小衔接识字写字教学课件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崇尚科学反邪教主题教育PPT反对邪教主题教育宣讲课件
- 大众Formel-Q培训材料全解析含案例
-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英文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