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管理资料_第1页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管理资料_第2页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管理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管理资料 xx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所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含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日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发中心, 国际化背景:联想的多元化失败VS海尔的市场突围 联想从1984年11月起,由11个完全不懂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依靠中科院计算机所20万元的投资起家。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联想已占据了中国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产品连续多年在亚洲市场的占有率稳居第一,主流产品曾一度在国内市场上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和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前几年联想集团的市场增长率一直不太理想。尤其是自xx年4月,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大旗后,杨元庆所描述的“服务的联想、技术的联想和国际化的联想”并未如期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从xx年到xx年的3年时间里,联想的市场业绩并没有按照杨元庆接手之初的设想发展, 没有了多元化的联想,要想使投资者满意,让股东们释然,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给他们一个“交代”。然而国内PC市场蛋糕再大也有局限,联想的成长出现了“天花板”现象。因此,只有走国际化的道路,才是联想未来的方向。 20年前,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还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只有一个型号电冰箱产品。然而在张瑞敏带领职工用铁锤将不合格冰箱砸烂后,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海尔在国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电企业集团。 然而家电行业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近年来出现了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价格战。在国内家电市场上,“自杀性”的价格战从年初打到年尾,洋货国货,降声一片。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家电行业产能过剩,大部分国内企业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则已将目光瞄向了国际市场,开始实施跨国经营的国际化战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对我国各行业保护期的结束和各项承诺的落实,现在已基本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因此 _企业来讲,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