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概论1-3章_第1页
心理统计学概论1-3章_第2页
心理统计学概论1-3章_第3页
心理统计学概论1-3章_第4页
心理统计学概论1-3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统计学,主讲人:杨菲菲,1alphaa:lf阿尔法2betabet贝塔3gammaga:m伽马4deltadelt德尔塔5epsilonepsilon伊普西龙7etaeit艾塔8thetit西塔11lambdalambd兰布达兰姆达12mumju缪14xiksi克赛16pipai派17rhorou肉18sigmasigma西格马19tautau套21phifai24omegaomiga欧米伽,心理统计学概论,本章要点:,1、计数与计量2、样本与总体3、变异与误差4、统计量与参数5、概率与概率分布6、自由度7、显著性检验8、单侧与双侧检验9、正态分布10、T分布原理及应用,心理统计学基本概念,一、计数与计量资料(一)计数资料:定性分类的资料,一百分数来表述。(二)计量资料:通过度量单位度量出来的资料,标准差、平均数二、样本与总体三、变异与误差(系统误差、抽样误差)四、统计量与参数(一)统计量: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P(样)(二)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P(总)五、概率与概率分布P值(0-1之间),01,大概率,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偏态分布、二项分布(对立事件)、泊松分布(稀有时间),心理统计学基本概念,六、自由度:v与样本大小、分组多少有密切关系。七、显著性检验(假设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确定P值,P值越大,无显著性。抽样误差导致结果与假设不符。,八、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一)单侧检验显著性水平:0.05(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0.025,心理统计学基本原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函数,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正态分布的特点,曲线的对称性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总和为1对的正负偏差概率相等靠近的偏差出现概率大,远离的偏差概率小在远离一定范围以外的偏差,如出现概率很小从范围内所包含的变量值个数占总体的95%从范围内所包含的变量值个数占总体的99%,心理统计学基本步骤,一、搜集资料二、整理资料三、统计处理资料,某校心理障碍放生情况表?,心理统计学基本步骤,抽样研究: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差异原因:样本来自同一总体;样本并非来自统一总体步骤:检验假设选择计算统计量确定概率判断解释,本章要点:1、信度、效度、调查研究、实验研究2、研究对象、指标设计3、统计图表设计,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心理研究设计类型,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1、心理治疗效果观察研究治疗种类:物质(药物)治疗、精神治疗2、心理测验信度、效度测定与常模研究信度:量表的可靠性检验效度:量表的有效性检验3、心理诊疗方法的研究4、心理病因探索性研究5、发病机理与治疗机理的研究6、调查性研究7、实验性研究,心理研究基本程序(P24),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心理研究专业设计1、课题设计2、对象的选择3、指标设计4、均衡性测定5、实验观察项目与方法6、观察记录表设计7、预实验与正式试验,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心理研究统计学设计1、统计学设计三原则:对照、重复、随机化对照重复估计所需样本量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例题:假设用新药治疗抑郁症病人,与试验10例,得有效率为80%,而传统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60%,问正式试验需观察多少例?,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计量资料的样本估算方法:,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d=两均数差的值,S标准差较大的一个值,例:现对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预示实验每组10人。以SAS量表测试标准分作为考核标准,实验组标准分下降12分,标准差为5.5,对照组标准分下降8分,标准差为2.1分。现正式实验需观察多少例?,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随机化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查随机数字表)例如:如何将20名患者分成甲、乙两组?,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随机化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查随机数字表)例如:如何将20名患者分成甲、乙两组?配对设计:把样本按照同年级、同学历或者同一座城市组成一对儿、编号,将一对儿中的一个样本按随机方法分组,另一个样本自行成为一组,这两组进行比较。例如:20人服用A、B两种药,10人先服用A然后服B,另外10人先用B再用A,如何分组?,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心理调查设计抽样调查设计方案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与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组织措施,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心理调查设计心理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内容: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资料的记录问卷设计:1、明确问卷的研究目的2、设计问卷初稿3、试用与修改4、问题设计技术,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实验误差生物误差感官误差条件误差分配误差顺序误差非均匀误差过失误差估计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随机化分配组间均衡性交叉处理重复试验,实验误差的控制,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实验设计主要类型单组比较设计处理前后比较两种处理比较两组的两种处理交叉进行组件比较设计配对设计,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统计表设计表号与表题安排好主辞与宾辞的位置纵横标目合理安排,线条不宜过多数字要准确,精确度应一致,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统计表设计,表2-9(表1)两组疗效比较,比较,表2-10(表1)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脏病并发脑病疗效,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统计表设计原表,表号用数字,表题不确切主辞(两组)和宾辞(疗效)位置安排不当组合重复,不够精简目标安排不当,不便于相互比较线条过繁“并发症脑病”可不列入表内,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统计图设计,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图号与图题纵轴与横轴组成直角坐标,横轴尺度自左而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量由小到大,纵横轴相交,等距标明,间隔事宜。图体纵轴与横轴比例5:7较为美观,但也不必过于拘泥图中欲表达两种以上事物时,可用不同颜色标明,并以图例说明。直条图的各长条宽度与条间隔要相等。,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统计图设计,资料性质与图形选择,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常用统计图直条图,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常用统计图构成图,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常用统计图线图,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常用统计图直方图,125129133137141145149153157161165169,40,30,20,10,0,频数(人数),身高(厘米),集中量,集中量(measuresofcentraltendency)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集中量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第二章心理研究设计,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mean)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反应灵敏;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方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样本算术平均数是总体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某村农户收入状况120,127,130,131,132,132,135,136,137,139,140,145,146,149,153,158,160,320,400平均数162.63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geometricmean)是N个数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计算公式为当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数据是以前一个数据为基础成比例增长时,要用几何平均数求其平均增长率。,中位数,中位数(median)是位于依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在这一数值上、下各有一半频数分布着。中位数的原始数值计算方法(直接法):121415151718202324171214151517182023242517.5中位数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中位数,频数表法:,L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下限,i为该段的组距,为该阻断的频数为小于L的各组段的累计频数,n为例数。,中位数,表3-3102例受试者某项心理测试得分的频数分布表,中位数,例3.7求中位数?,M在50%的组段内,则L=20.0,i=10.0,n=102,=35,=43,M=22.3,中位数,求中位数?,M在50%的组段内,则L=20.0,i=10.0,n=102,=35,=43,M=22.3,百分位数:,求例3.7资料中的,L、i、分别为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为小于L的各组段的累计频数,n为例数。,全距与四分位数间距,1、全距R: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四分位数间距,求例3.7数据的四分位数间距?,方差和标准差,1、方差:,2、标准差:,3、样本方差:,4、样本标准差:,中位数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中位数虽然也具备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所应具备的某些条件,例如比较严格确定、简明易懂,计算简便,受抽样变动影响较小,但是它不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它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一组数据中有特大或特小两极端数值时;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不确切时;资料属于等级性质时。,随机分配、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百分位数)、离散趋势(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本次课重点理解:,标准误: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又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的应用:(1)标示抽样误差的大小;(2)用于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3)可用于均数的假设检验,标准误,公式:,t分布,t值与自由度、P值的关系:(1)v越小,曲线越低平,反之则相反;(2)在相同自由度下,t值增大,P值减小。,注:差t界值表时,当t求得的数值为负数时,取绝对值后在查表。,点估计(pointestimation)用某一样本统计量的值来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叫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区间估计(intervalestimation)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概率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例:某大学在校学生,25人,测得该样本智商水平均值为110.5,标准差S=10.5,试估计该大学在校学生智商总体均值的95%可信区间。n=25,v=25-1=24,a=0.05,查t界值表(双侧),例:根据大量调查,已知健康成年男性听力最高声音频率的平均数为18000Hz。某医生随机抽查25名接触噪音作业的男性工人,测得可以听见的最高声音频率的均数为17200Hz,标准差为650Hz。试问能否认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水平与正常成年男性的听力水平不同?,如何进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步骤1.建立假设,确定假设水准。,检验水准:也叫显著性水平,是判断接受或者拒绝原假设的水准,常用a表示,一般取值为0.05或者0.01,假设检验的步骤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3.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论。,假设检验的方法很多,包括t检验、u检验、F检验及卡方检验等,各种放大都有适用条件和范围。,算得的t与P值和统计推论,算得的u与P值和统计推论,t检验和u检验的共同点:t检验和u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假设检验方法。都可用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以及两样本均数的比较。t检验和u检验的异同t检验用于小样本(n100),t检验,对上例做t检验,根据大量调查,已知健康成年男性听力最高声音频率的平均数为18000Hz。某医生随机抽查25名接触噪音作业的男性工人,测得可以听见的最高声音频率的均数为17200Hz,标准差为650Hz。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水平与正常成年男性的听力水平是否有所不同?,t检验,1.建设假设检验,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水平与正常成年男性的听力水平相同,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水平与正常成年男性的听力水平不同,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t值,t检验,3.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V=24,查t界值表双侧t0.05(24)=2.064,双侧t0.01(24)=2.797现有统计量t=6.1542.797,p2.58,p3.250,p2.660,p0.01。按a=0.05水准,拒绝,,接受,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合本题,有理由认为强迫症患者的SOD水平与健康者不同。,u检验,例,为评价交通污染对交通警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某医生随机抽取谋市交警大队外勤警察212名(男性)作为暴露组,进行SCL90评定,测得均数为152.51,标准差为35.27.已知全国(男性,n=724)常模的均数为129.96,标准差为38.76.试问该市交警心理状况SCL90评分是否高于全国常模?,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该市交警心理状况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相同,该市交警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