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食品质地学基础5.1食品质构概论5.1.1食品质构的定义及研究目的食品质构的定义,质构一词原指“编”、“织”的意思,后来人们用来表示物质的组织、结构和触感等。随着对食品物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食品从入口前的接触到咀嚼、吞咽时的印象,即对食品的滋味、口感需要有一个语言的表示,于是借用了“质构”这一用语。质构一词目前在食品物性学中已被广泛用来表示食品的组织状态、口感及滋味感觉等。较早的定义,“食品的质构是指眼睛、口中的皮肤及肌肉所感觉到的食品的性质,包括粗细、滑爽、颗粒感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食品质构是指用“力学的、触觉的、可能的话还包括视觉的、听觉的方法能够感知的食品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感觉”。需要明确指出的是,食品的质构是与食品的组织结构及状态有关的物理性质。它表示两种意思:第一,表示作为摄食主体的人所感知的和表现的内容;第二,表示食品本身的性质。,2,总之,食品的质构是与以下三方面感觉有关的物理性质。手或手指对食品的触摸感;目视的外观感觉;摄入食品到口腔后的综合感觉,包括咀嚼时感到的软硬、豁稠、酥脆、滑爽感等。按上述定义,食品质构是食品的物理性质通过感觉而得到的感知。,3,食品质构有如下特点:质构是由食品的成分和组织结构决定的物理性质;质构属于机械的和流变学的物理性质;质构不是单一性质,而是属于多因素决定的复合性质;质构主要由食品与口腔、手等人体部位的接触而感觉的;质构与气味、风味等性质无关;质构的客观测定结果用力、变形和时间的函数来表示。总之,由食品的组织结构决定的质构特性是物理特性,主要是人通过接触而感觉到的主观感知。但为了揭示质构的本质以及更准确地描述和控制食品质构,可以通过仪器和生理学方法测定质构特性。,4,研究目的,食品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食品的质构。比如小麦的质构硬度太大,不仅口感不好,而且其消化吸收性和嗜好性也不好。因此人们把小麦加工成面粉,然后再制成面包等食品食用。可以说食品加工的目的之一就是经过适当处理,使食品原料所具有的固有组织变成感官效果较好的质构,即食品加工过程就是改善原料质构的固有性和原始性,增加其实用性、商品性和感官性。所以说食品质构的研究是食品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之一。评定食品品质有四种因素。第一,外形,包括色彩、形状、大小、光泽等视觉感;第二,滋味,包括气味、风味等决定的因素;第三,质构;第四,是食品的营养价值。,5,此外,食品的价格、方便性、包装也影响食品的品质。在上述四种因素中前三种主要是直接的感觉判断,是感觉性嗜好因素。而营养价值是感觉无法决定的非感觉性嗜好因素,主要由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营养价值。食品的感觉性嗜好因素对选择和摄取食品起重要的作用,是由人接触食品或把食品放进嘴里咀嚼时的感觉来决定的。,6,总之,研究食品的质构有以下几个目的:解释食品的组织结构特性;解释食品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性变化;提高食品的品质及嗜好特性;为生产功能性好的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明确食品物性的仪器测定和感官检验的关系。,7,5.1.2食品质构的分类及研究方法食品质构的分类,Szczesniak分类,由表可知,机械特性的一次特性由硬度、凝聚性、粘性、弹性、粘附性组成;几何特性由粒子的大小、形状和集合状态组成;其他特性是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8,Sherman分类,Sherman认为,人对食品的感觉评价是在包括烹饪在内的一连串的摄食过程中进行的,对食品力学性质的感觉是在动态流动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把整个摄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入口之前的感觉,口中的最初感觉,咀嚼中的感觉和咀嚼后的感觉,提出了如表5-3所示的质构剖析法,(所谓质构剖析法,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对质构评价术语进行分类、定义,使之可以成为进行交流的客观信息)。,9,食品质构的研究方法,仪器测定是表现质构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食用面条时的“筋道”感是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然而对“筋道”这一人人皆知却难以准确表示的感官指标,在面条、粉丝等工业化生产中是很难准确控制的。利用食品质构的研究方法,用食品流变仪或其他专用仪器对“筋道”这一嗜好性指标进行定量表达,无疑会对以上产品的开发起到关键性作用。与此类似的还有米饭的“可口性”,饼干类的“酥脆性”,肉类的“柔嫩性”等的模糊概念。现代化的食品工业需要对以上特性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和控制。,10,食品质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和仪器测定两种方法。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方法分为基础力学测定法、半经验测定法和模拟测定法。基础力学测定仪器,即测定具有明确力学定义的参数的仪器,如粘度计、基础流变仪等。它们测出的值具有明确的物理学单位,如粘度、弹性率、强度等。基础力学测定法有许多优点,如定义明确,数据互换性强,便于对影响这一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等。它的缺点是很难表现对食品质构的综合力学性质,例如,面团的软硬度、肉的嫩度等,很难用某一种单纯的力学性质来表达。因此,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多属于半经验或模拟测定。它与基础力学测定方法所不同的是,变形并非保持在线性变化的微小范围内,而是非线性的较大变形或破坏性测定。虽然用这些仪器所测得的数据,不如用基础力学测定法所测得的数据具有普遍性,但是实践证明用这种仪器测定的特征量能很好地表现出相应食品的质构。,11,食品感官检验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评价食品特性的方法。在评价食品的感官特性时,首先应明确食品特性的表述语言和表示特性差异的尺度。用语言和尺度测定物质特性的方法,称之为感官检验法见5.2)。另外还应明确咀嚼和吞咽功能。食物是通过咀嚼和吞咽送到胃中的。通过测定咀嚼和吞咽功能来评价食品感官特性的方法称之为生理学方法见5.5)。,12,食品质构的综合评价方法如图5一3所示。其中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和感官检验是使用最多的评价法。,13,5.2食品质构的感官检验5.2.1食品感官检验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感官检验的定义,所谓食品感官检验,就是以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为基础,依靠人的感觉(视、听、触、味、嗅觉)对食品进行评价、测定或检验的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是,从大多数食用者当中选择必要的人选(称评审员),让评审员在一定的条件下品尝食品后回答问题,对回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统计结果。,14,食品感官检验的分类,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两种:分析型感官检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别。比如:检验酒的杂味;判断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肠中的动物肉时人们才能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评定各种食品的外观、口味、口感等特性。嗜好型感官检验: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比如:何种甜度为饮料的最佳甜度;何种颜色为最佳电冰箱颜色等。弄清感官检验的目的,要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觉来测定物质的特性(分析型)还是通过物质来测定人们嗜好度(嗜好型),是设计感官检验的出发点。例如,对两种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别,那么可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释,在最容易检查出其差别的条件下进行检验;但如果要研究哪种冰淇淋最受消费者欢迎,那么通常是在能吃的状态下进行检验。,15,5.2.2感官检验的准备评审员,评审员的感觉敏感度及对各种评价项目表现的准确程度决定感官检验的精度。评审员分为分析型评审员和嗜好型评审员。分析型评审员主要用于识别特性的差异、特性的大小等。因此尽量排除评审员个人所具有的情感,客观地进行评定。检验试样的特性是目的,评审员只起到测定仪器的作用,故又称为客观型评审员。嗜好型评审员主要通过市场调查等调查个人的爱好上,因此其判断属于情感领域,人的感觉或情感是检验的目的,故又称为主观型评审员。选择分析型评审员时,应考虑到他们的判断能力、动机、爱好和接受训练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选择对食品感官检验工作有兴趣,无食品偏爱习惯且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的人。另外,要求评审员要有责任心,具有一定的食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16,以下条件可供选择评审员时做参考:年龄和性别一般地说,年轻人的感觉敏感度高于老年人,而老年人比年轻人富有经验。随年龄的变化,人的嗜好也发生变化。因此做嗜好型感官检验要特别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嗜好性。性别的不同也会使感觉敏感度有所差别。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健康的人。患者可能会降低、失去或者改变感官感觉,甚至有时会把苦味或者甜味说成咸味,把酸味说成无味。因此,色盲、严重鼻炎、口腔炎、胃肠炎患者及对某些食品过敏者都不能做评审员。对于吸烟者,要求在试验前0.5-1h停止吸烟。对于试验时间,建议安排在饭后2-3h内进行,避免过饱或饥饿状态。试验前要洗手、漱口,参加试验时不要擦香水等。,17,能力对于分析型评审员的能力有如下要求:(a)对食品的各类特性(感觉内容)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b)对各种特性具有较高的感觉灵敏度;(c)对于各特性之间的差别具有敏感的识别能力;(d)对于特性量值的大小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e)对于特性具有准确的语言描述能力。根据(d)项要求,在检验过程中评审员的评价尺度不能有变化。但是实际上,比如用分级法(10分法)评分时,能否保证10分、9分、8分之间具有等间隔性,与此项能力关系很大。(d)项所要求的能力显然是检验精度的保证。(e)项与质构分类有关,要求在检验过程中必须明确术语的含义或定义。因此需要对评审员进行训练。只有通过严格训练达到上述要求的专家,才可成为分析型检验评审员。,18,检验评审员是否合格的常用方法是Spearman顺序相关系数检验法。其方法为:设n个样品特性强度的实际排列顺序为Xi、(i=1、2.n),某评审员的实际判断顺序为Yi,它们的差为di,如下表所示。,根据下式求Spearman相关系数rs,当rs0时,无识别能力。当rs0,n10时,查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表:小于表中的数值时,有判断能力。,19,当U0l.645时,对信度a5%,有判断能力;当U0l.645时,对信度a=l%,有极高的判断能力。本例中,n8,对信度a1%,查表得:=1214,所以可以判断评审员有识别能力。分析型评审组成员一般为l0人左右。对于嗜好型评审员,如果用于新产品开发,一般采用本单位评审员或者消费者评审员,对他们无需进行训练。但要考虑到年龄、性别等对嗜好性的影响,以便保证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嗜好型评审组成员一般要求30人以上。,n10时,可用下式计算U0:,20,试验条件的准备,品尝室的设计和内部设施品尝室要求安静、隔音、整洁、不受外界干扰且保持恒温、恒湿和无异味,给评审员以舒适感。墙壁用白色或奶黄色,颜色太深会影响人的情绪。房间大小可按现有的面积条件和品尝样品的次数而定,一般要求44m2以上。室内灯光可采用普通日光灯,灯光强度不宜太暗,否则会影响评审员的视力。品尝室分单间式和圆桌式两种。单间式:是为了避免评审员相互之间干扰(如交谈、面部表情等)。把室内划分为几个小单间。一般的感官检验室设有6-7个单间。可用木板或塑料板隔断。每一个单间设有品尝台和传送样品用的小门及简易通讯装置。例如:当品尝完一个样品后评审员按一下开关,样品准备室内的信号灯就亮,研究人员来取走已经品尝完的样品,再送来待品尝的另一样品。在品尝台上安装一个小洗漱盘和水龙头,用来冲洗品尝后吐出的样品。圆桌式:用于少数评审员边检验边交换意见。,21,试样准备室试样准备室要与品尝室完全隔开,目的是不让评审员见到样品的配置过程。样品准备室的大小与设备取决于感官检验的项目内容。要具备最基本的厨房设备,也可添加电烤箱、微波炉、恒温箱等。准备室应具有很好的排风系统,并且具有放置足够样品的工作台。,22,试样的准备,试样的数量:待品尝的各种样品在数量上应相同,每种样品应有足够的数量,保证最少品尝三次以上,以便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对于要求均匀取样的样品,要做研磨或打碎处理。试样的温度:高温食品使食感迟钝,低温食品使食感麻木。一般认为,味觉试验的最宜温度为20-21,但具体要根据对食品的饮食习惯而定。对温度的设定要注意以下几点:a.汤类食品一般是吃热的,一般以74左右为宜;b.设定最容易检验出其质量差别的温度;c.设定容易保持的温度(如常温);d.设定不易产生感觉疲劳的温度;e.设定样品不易变质的温度。保温方法一般是利用热水浴、保温箱等。食品的保温时间不易过长,否则会引起脱水干燥现象,其味道也可能发生变化。,23,试样呈送法试样的排列顺序、品尝顺序、组合顺序对试验结果产生“顺序效应”。例如,在3点试验法中,当试样个数为奇数时,选择放在中间的试样的概率比两边高。因此,在做排列试验时每次试验都要进行随机排列,尽量避免因排列顺序而产生的误差。又如,当品尝样品的顺序为由浓(浓度或强度)至稀或者是由稀至浓时,在对前者的评审中,对稀的分数也可能判得偏浓;在对后者的评审中,对浓的分数可能判得偏稀,所以,品尝顺序应采取随机化。,24,器皿器皿需满足以下四项:a.器皿的颜色、大小、形状、材质应该一致;b.器皿的材质应无味、无臭。一般地说,纸有纸臭味,塑料和金属制品也有其特殊异味。故最好要采用陶瓷或玻璃制品;c.要洗净已用过的器皿,避免污染,保证洗净后无杂味;d.标记器皿的号码太小时(如用1,29等数字)容易使人记忆,也容易引起猜测,因此应该以多位数随机编号器皿(一般用3位数)。在试验准备过程中,还应为评审员准备一杯漱口水、一些糖果和饼干。在一般情况下,可用25水洗漱掉口中样品的余味,然后再接着品尝下一样品。如果食品的口味很浓,很辛辣,很油腻,则可用茶水漱口或咀嚼些饼干、面包片、生蔬菜片(如卷心菜)等方法来清除口腔内的余味。,25,试验方法的选择及问答票,试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感官检验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食品的性质和评审员两方面的因素。例如,对于辣味和刺激性比较强的食品,应该选择差别试验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多次品尝而引起的感觉疲劳。问答票的设计在试验过程中,向评审员提出什么样的提问是决定感官检验研究价值的出发点。对于不完备的、无用的提问,无论怎样进行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认真品尝和检验样品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问答票是非常重要的。问答票中的问题要明确,避免难于理解和同时有几种答案的提问,提问不应有理论上的矛盾,不应产生诱导答案,提问不要太多。最好是在正式试验之前先拿出几个人进行预备试验,征求他们对问答票的意见。,26,5.2.3感官检验的方法差别试验(differencetest),阈值试验(thresholdtest),差别试验是对样品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例如在贮藏试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食品的味觉、口感、鲜度等质量指标的影响。差别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2点检验法、1一2点比较法、3点检验法、5中取2检验法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阈值试验主要用于味觉的测定,主要测定:刺激阈(RL)是指能够分辨出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分辨阈(DL)是指感觉上能够分辨出刺激量的最小变化量;主观等价值(D5E)主观上感觉到与标准刺激有相同感觉的刺激强度。阈值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极限法和定常法。,27,排列试验(rankingtest),排列试验是对食品的某一质量指标按顺序进行排列,并记上1,2,3等数据。它具有简单并且能够评判两个以上样品的特点。排列试验只是一个初步的分辨试验形式,它无法判断样品之间的差别大小和程度。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和方差分析法。,28,分级试验(scaringtest),分级试验是以某个级数值来描述食品的属性。在排列试验中,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存在先后顺序。而在分级试验中,两个样品可能属于同一级数,也可能属于不同级数,而且它们之间的级数差别可大可小。级数定义的灵活性很大,没有严格规定。例如,对食品甜度,其级数值可按右表定义。对于食品的咸度、酸度、硬度、脆性、粘性、嗜好度或其他指标的级数值也可以类推。当然也可以用分数,数值范围或图解来对食品进行级数描述。对于茶叶进行综合评判的分数范围为:外形(20分),香气与滋味(60分),水色(10分),叶底(10分),总分100分。总分大于90分为1级茶,81.90分为2级茶,71.80分为3级茶,61-70分为4级茶。在分级试验中,由于每组试验人员的习惯、爱好及分辨能力各不相同,使个人的试验数据可能不一样。因此要规定标准样品的级数,使它的基线相同。这样有利于统一所有试验人员的试验结果。,29,分级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评分法、成对比较法、模糊数学法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方差分析法。,30,描述试验(descriptivetest),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包括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一般用3-8名评审员坐在一起描述试样的特性。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品质管理和评审员的训练上。通过感官检验能对食品的颜色、外表、风味和质构等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并且给予合理的分数。因为感觉器官中的任何一个器官的机能活动,不仅取决于对该器官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受到其他感觉系统的影响,即感觉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对食品的感官感觉是不同强度的各种感觉的总和。不同刺激物对各器官的影响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食品感官检验中,既要控制一定条件来恒定一些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31,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定量描述特性试验法(QDA)。此法是用特性和特性强度制作QDA图(如图5一4所示),并利用该图的形态变化定量描述试样的品质变化。,32,消费者试验(consumertest),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某食品的态度。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各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应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有较多的人数(50-80人)参加。,33,5.3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5.3.1质构测定仪,质构仪是模拟人的触觉,分析检测触觉中的物理特征。图5一5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质构仪(MicroStableSystemsLtd.),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可安装不同传感器的横臂在设定速度下上下移动,当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达到设定的触发应力(triggerfarce)或触发深度时,计算机以设定的记录速度(单位时间采集的数据信息量)开始记录,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同时绘出传感器受力与其移动时间或距离的曲线。由于传感器是在设定的速度下匀速移动,因此,横坐标时间和距离可以,自动转换,并进一步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由于质构仪可配置多种传感器,因此,该质构仪可以检测食品多个机械性能参数和感官评价参数,包括拉仲、压缩、剪切、扭转等作用方式,后面几小节简单介绍几种检测方法。,34,稠度检测(consistencymeasurement),图5一6(a)是稠度测量专用杯装置,杯直径50mm,三个压板直径分别为35mm、40mm和45mm。压板的选取根据被测物体的粘度和是否含有颗粒物质而定,一般粘度低,质构细腻的物体选择大一点的压板,而粘度高,颗粒多(如果酱)应该选择小压板。测量杯内的物体一般不超过杯容积的75%,压入深度也不要超过物体深度的75%,以免与杯底碰撞。图5一6(b)是含水量不同的三种奶油稠度检测结果。正的压力值表示奶油的坚实性,而围成的面积表示压入时所做的功。负的压力值和面积表示奶油内聚力和克服内聚力所做的功。,35,脆性检测(crispnessmeasarement),图5一7是检测脆性物体的传感器,是一个底部可以方便更换的具有不同宽度长槽的底板。试验时,脆性物体松散地放入容器内,在探头的压缩下,脆性物体破碎并从底板长槽排出。脆性物体的检测以往采用曲线上的峰数量,它表征物体的破碎程度。,36,然而,近些年人们试验发现用力与变形曲线的真实长度更能反映物体的脆性。图5一8是20下25g马铃薯片的脆性检测结果。统计表明,在触发应力为20N条件下,可检测到的峰的数量为(88士7.1)个,而统计长度L为(1630.9士4.4),平均峰面积为(917.3士43.1)Ns。参照图5一9及式(5一3),由专用软件自动计算出统计长度。平均峰面积表征马铃薯片整体的韧性。式中,F(x)为纵坐标几何高度值,n(x)为横坐标几何长度值,虽然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力的单位和时间单位,但是这里仅仅取其几何长度,因此,统计长度的单位无意义。,37,质构分析(TPA,textureprofileanalysis),质构分析(TPA)实际上是让仪器模拟人的两次咀嚼动作,记录并绘出力与时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与人感官评定对应的参数。目前能够检测到的主要有:硬度、弹性、内聚性、粘附性等4个参数,还有脆性、咀嚼性和韧性等3个参数可通过检测到的参数计算出来。虽然TPA这种试验分析方法被各国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但是,由于语言表述和个体差异,TPA参数命名和对参数的定义还不十分完善,因此,在参照仪器提供的检测方法和参数定义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38,TPA检测结果与试验方法有密切关系。首先,样品大小、传感器型号和移动速度都应该一致,否则,试验数据没有可比性。例如,如果两次试验传感器端面积分别大于和小于被测样品,那么,在压缩过程中仪器检测到的力将分别是单轴压缩力(大时)和压缩力加剪切力(小时),因此,两次试验数据不能有效反映材料的压缩性差异。目前,人们较多使用传感器端面积大于样品的试验方法。另外,由于TPA是模拟人的咀嚼动作,因此第一次压缩样品的应变量以及第一次与第二次压缩间的停留时间非常重要。例如,第一次压缩是否应该使样品材料破碎或样品材料的应变量多少合适,停留时间又多少合适,这些参数的设定都直接影响第二次压缩参数,也同时影响整个质构分析结果。目前,第一次应变量采用较多的是20%-50%,而对于凝胶食品,当应变量达到70%-80%时,即出现了破碎。应变量、停留时间、样品材料大小等试验参数对质构分析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质构分析研究中,尽量保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此外,在报告研究结果时也应该同时给出试验条件。,39,图5一10是Breene等用这种方法求出了黄瓜的压缩拉伸曲线。从曲线可求得黄瓜的质构特性参数。Fb为脆度;Fc为硬度;d为弹性;A2/A1为凝聚性;FcA2/A1(硬度凝聚性)为胶粘性;FcA2/(A1d)(硬度凝聚性弹性)为咀嚼性。详见P133表4-9。,40,另外,Henry等人对半固体食品进行了压缩拉伸曲线的测定(变形速度1.25cm/min)。测定果冻状食品所得的曲线如图5一11所示。图中,A1为最初压缩曲线面积(斜线部分)(cm2);A2为第2次压缩曲线面积(斜线部分)(cm2);Fc为最初压缩的最大压力(N);d为第二次压缩开始至最大压力时的变形(mm);FT为最初拉伸的最大拉力(N);A3为拉伸开始至最大拉力时的面积(cm2);A4为第2次拉伸开始至最大拉力时的面积(cm2);d为第2次拉伸开始至达最大拉力时的变形(mm)。,由曲线可以看出果冻状固体食品的压缩拉伸曲线与脆性食品黄瓜完全不同。然而,对于压缩部分所表现出的性质参数,可以借用脆性食品曲线的表示方法,而拉伸曲线部分可用以下质构参数表示:FT为拉伸硬度;d为拉伸弹性;A4/A3为拉伸凝聚性;FTA4/A3为拉伸胶粘性FT(A4/A3)d为拉伸咀嚼性。,41,包装薄膜密封强度检测,包装材料选择和包装袋密封工艺也是食品工程师研究的内容。图5一12是质构测定仪上测量材料拉伸强度的夹具。试验时,密封线应该处在上下夹具中间并保持水平,而夹具在质构测定仪横臂带动下垂直向上拉伸,直至材料或封口断裂。图5一13是铝箔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热合时间下,封口拉仲强度,结果。图中共有8个峰,每一个峰值表示一种强度,由此可知,不同密封工艺对封口强度影响很大。,42,数据分析,质构测定仪备有专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熟练掌握这些分析功能,对于开发研究食品物性非常有帮助。首先利用锚定位功能选定分析域,之后再利用指定功能的快捷键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质构测定仪计算功能有:面积、曲线斜率、数据平均、时间增量、曲线上选定两点处力的比值、峰值、横坐标和纵坐标截距、锯齿形曲线的平均梯度、作用力变化绝对值、峰谷平均差值、样品密度、最大作用力和最小作用力、坐标移动、曲线拟合、曲线光滑、曲线绝对长度、屈服点偏移确定等。,43,图5一14是任意选定的1-2两点间的面积,在此曲线上,我们还可以投放多个锚,这时只要点击“面积”快捷键或从“数据处理”菜单中运行“面积”,都可以在选定的两个锚之间出现阴影,面积数据自动出现在数据框中。,44,5.3.2搅拌型测试仪,布拉本德粉质仪,目前一般用布拉本德粉质仪(Brabenderfarino-graBh)测定面粉蛋白质的粘性,用粉力测试仪(amy-lograBh)测定面粉中淀粉的特性(特别是发酵性)。这些方法的特点是测定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阻力变化。,布拉本德粉质仪又称面团阻力仪,结构见图5一15(a)。它由调粉(揉面)器和动力测定计组成。,45,测定原理是:面团作用于搅拌翼上的力对测力计2产生转矩使之倾斜,倾斜度通过刻度盘6读出,5是缓冲器,用于防止连杆4的振动。通过恒温水槽8保证缓冲用油的恒温(30)。用带刻度的滴定管11加水。试验时,当恒温槽达到规定的温度后,把面粉倒进搅拌箱内,在旋转搅拌的同时,把滴定管内的水加进去。与此同时记录下在揉面搅动过程中的面团阻力的变化(粉质曲线)。当转矩小于500B.U(仪器单位)时,下次试验要适当减少加水量,反之,增加加水量。反复试验,最后使转矩的最大值达到500B.U。,46,粉质仪的记录曲线称为面团的粉质曲线下图。根据曲线各参数定义如下:及线时间(tE):搅拌开始到记录曲线和500B.U的纵轴线接触所需要的时间。它表示小麦蛋白质水合所需的时间,蛋白质含量越大,这个时间越长;面团形成时间(tA):搅拌开始到转矩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存在两个峰值,则取第二个峰值;稳定时间(tB):曲线到达500B.U到脱离500B.U所需要的时间。它表示面团稳定性,这个时间越长耐衰落性越好,即使长时间搅拌,也不产生弱化现象。一般情况下特等107粉的稳定性好;耐力指数(tC):曲线的最高点和过5min后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用B.U表示。它表示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耐衰落性,与稳定性相似。,47,淀粉粉力测试仪,淀粉粉力测试仪主要用来测定面粉中的淀粉酶活性(主要是-淀粉酶),从而可以预测面包的质量。这种仪器可以一边自动加热(或冷却)面粉悬浮液,一边自动记录加热而形成的淀粉糊的粘度。仪器的主要部分是装面粉悬浮液用的容器,可用电阻丝加热。容器和搅拌器如图5-16(a)所示。,原理是:把搅拌器放入装有面粉悬浮液的容器之后一边加热容器,一边使之旋转(75r/min)时,由于淀粉的糊化搅拌器也跟着旋转,旋转角转换为弹簧力被记录。把含水量为13.5%的面粉按一定量放进容器后缓慢加入450mL蒸馏水,制造测试用的面粉悬浮液。,图5-16(a),48,记录曲线如图5一16(b)所示。根据曲线各参数定义如下:糊化开始温度(GT);粘度最大时的温度(MVT);最大粘度(MV)。一般来说,面团的加工特性,特别是酶活性与MV相关性高。MV太高时,酶活性弱,面团发酵性差,制造的面包质量差,但对制造饼干和面条无影响;MV,太低时,酶活性太强,面团易变软,影响操作,降低面包、饼干和面条的质量。MV值小于100B.U的面粉不适于制造面包。,49,5.4食品质构的感官检验与仪器测定的关系,感官检验与仪器测定的特点区别列于表5-4中,由表可知,仪器测定的特点是结果再现性好,具于易操作、误差小等优点。而感官检验结果的个体差异大、再现性差等缺点。此外,仪器测定的物性参数有时与感官给出的特性不同。,50,5.4.1感官检验,5.4.2仪器测定,用仪器测定代替感官检验时,仪器和测定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要使仪器测定的结果与感官检验的结果真正达到一致,首先要搞清感官检验各种表现的物理意义。,选择5-10名评审员按图5-17的评定项目和尺度打分。这是对比评分法,即把两个以上的食品和标准食品进行对比,把特性之差用数值尺度进行评定的方法。采用这种评定法时必须事先通过预备实验选择好标准试样(标准试样的特性值在中间为宜)。,主要测定:水分含量;肉粒平均直径;离液量(挤压流汤量);力松弛;用剪切实测定剪切能、剪切强度、最大力;用质构仪测定硬度、脆性。,51,5.4.3进行相关性分析,感官检验和仪器测定的各项测定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感官检验相关性大的前三个仪器测定值见书P138表4-12。由主成分分析可知,汉堡包的第一主成分是肉粒感等肉质特性;第二主成分是弹性、固着性、脆性等组成的筋力特性;第三主成分是离液量等油性。由表可知,肉质特性与剪切能相关性高,筋力特性与最大应力相关性高,油腻感只与离液量有关,与仪器测定的其他值之间无相关关系。,52,其次,为了进一步弄清用哪些仪器测定项目能够代替各感官检验,做了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5-6中。,由表可知,仪器测定项目集中在四项。最大应力对弹性、固着性、脆性的贡献率大。因此,只要测定最大应力就能基本上掌握筋力特性。同样,测定剪切能就能掌握肉粒特性。,53,下面分析最大应力、剪切能与质构的关系:根据感官检验结果,把质构的好坏分为好(1),一般(-11),不好(-1)三种。质构好坏与仪器测定值(最大应力和剪切能)之间的关系示于图5-18。,由图可知,质构的好坏在最大应力轴上比较集中,在剪切能轴上比较分散。因此,如果用一种测定值来判断汉堡包牛肉饼的质构,那么最好还是要测定剪切能。,54,5.5食品质构的生理学方法检测,虽然仪器测定法和感官检验法各有其优点,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仪器测定法无法模拟与检测咽部和舌部等口腔复杂的运动及综合感觉,也无法实现在咀嚼速度和咀嚼温度条件下的检测。而感官检验法中,由于咀嚼中质构的变化比风味或气味的变化快,一般来说评审员的回答速度跟不上质构的变化速度。因此,近几年开始采用生理学方法来研究人们在摄食过程中的食品物性变化。所谓生理学方法检测:是把传感器贴在口腔中的不同部位,测定口腔中的牙、舌、上颚等部位所受的力或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肌电图或用下颚运动测定仪等手段对人们的咀嚼和吞咽过程进行运动分析,从而得到能够表达质构的客观数据。,55,生理学方法检测有以下优点:可识别个体差异即使是同年龄层、同性的被调查人员咀嚼同样的食品时,他们间的咀嚼时间和咀嚼压可能有数倍之差,说明质构的口腔感觉个体差异很大。在分析型感官检验中,因为人起到测定仪器的作用,所以应对其进行培训,以尽量减少个体差异。而在嗜好型感官检验中,这种差异正是开发不同人群(婴幼儿、老年)食品的重要依据。可实现易食性的数字化对易食性、咀嚼性、易吞性等感觉性质,其差别可用生理学方法检测的数据来表示。可观察摄食过程中的变化不同食品在咀嚼初期用生理学方法检测的质构差别较大,但越到后期差别越小。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咀嚼初期的物性差异很大,但到咽下时则没有什么不同感觉。特别是水分少的食品,咀嚼初期在一次咬动中就能观察很大的物性变化。,56,5.5.1测定方法压力测定,把小型压力传感器贴在牙或上颚等部位,测定摄食过程中牙的咀嚼压或舌和上颚压缩产生的压力。因为传感器很小很薄,完全可以放在口腔中测定。用从口或鼻孔插入探针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可测定咽到食道部的吞咽压。,肌电图(EMG),肌电图是指咀嚼肌和舌肌等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活动电位变化图。通过EMG可以测定肌所做的功(积分肌电图、最大振幅)、咀嚼节奏参数(咀嚼周期、放电持续时间、肌放电间隔)等。,57,如图5-22所示,皮肤下有咀嚼肌和舌肌等,通过贴在脸部皮肤上的电极,很容易测定肌肉运动状况。闭合下颚用的闭口肌(咬肌、侧头肌等)的肌电图能够反映咀嚼所做的功。而且无需将传感器放在口中也能测定咀嚼力(最大活动电位与咀嚼压有相关关系)。在研究咀嚼量和质构的仪器测定值之间的关系时,常用闭口肌肌电位的时间积分值大小来表示咀嚼量。因为咀嚼粘附性大的食品时开口肌,即颚二腹肌产生肌电位,所以测定颚二腹肌的肌电位就相当于用仪器测定的粘附性和粘性。如把表面电极安装在舌骨肌上,就可测定进食半液态食品时的舌活动、食块形成及下咽开始情况。,58,颚运动记录仪(MKG或SGG),因为咀嚼运动是下颚对头部的相对运动,所以可用下颚运动测定仪分析咀嚼运动。用MKG或SGG可测定最大开口距离、最大前方移动距离、最大横向移动距离、最大开口速度、最大闭口速度、咀嚼节奏参数等(图5一23),图中线段长短是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尺度)。,59,同时使用EMG和MKG,可以获得如图5一24所示的肌活动量及破碎运动区域(闭口时运动区域)和磨碎运动区域(咬合时运动区域)。除此之外,为了掌握口唇、颊、舌等软组织的运动,还使用X线图像法、X线摄像法、三维形态测定仪等。,60,5.5.2实例说明固体食品的咀嚼力,固体食品需用牙咀嚼,用图5一25所示的仪器能够测定对固体食品的咀嚼力及从开始咀嚼到吞咽所需要的时间和咀嚼次数。进食有柔软感的融化干酩、煮熟的马铃薯、有硬感的生胡萝卜和饼时的咀嚼力如图5-26所示。,61,由图可知,咀嚼力和咀嚼次数与食品种类有很大关系。柔软感食品的咀嚼力波形比较平滑,最大力小于20N,硬感食品的咀嚼力波形尖,最大力超过100N。可见,感觉的硬度与咀嚼力的大小基本一致。咀嚼力越大咀嚼次数就越多,到吞咽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62,如图5一27所示,一次咀嚼的波形形状也能很好地表示食品的质构。A组表示饼、面包、米饭等谷类及牛肉、猪肉、金枪鱼等鱼肉类。波形的特点是,咀嚼力与时间的曲线只有一个波峰,咀嚼力随时间单调增减。B组表示煮熟的胡萝卜、马铃薯、萝卜及干酩、羊羹等。波形的特点是,有两个比较平滑的波峰。C组表示生的萝卜、胡萝卜、黄瓜、苹果及鱼糕、魔芋糕等。波形的特点是有两个比较尖的波峰。D组表示煎饼、饼干、花生等。波形的特点是锯齿状。,63,固态食品的上颚压,进食果冻等柔软食品时,与咀嚼固体食品的情况不同,用舌和上颚间的压力粉碎食品后吞咽。此时上颚所受的压力称之为上颚压。通过测定上颚压能够评价半固态食品的质构。,咀嚼大小为1.5cm3的不同含量(质量分数为1%一3%)的明胶时的上颚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一28所示。图中上颚压呈现连续的不规则波形,说明咀嚼过程中多次用舌压碎明胶。随着含量的增加上颚压由1N/cm2增加到2N/cm2,到吞咽为止所需时间也变长。如果含量再增加,明胶则变硬,不能用舌压碎,而需用牙咀嚼,上颚压减少,咀嚼时间增加(图5-29)。,64,液体食品的吞咽压,液体分为牛顿液体和非牛顿液体,但人的口腔不能识别牛顿液体和非牛顿液体。一次喝一小勺(5cm3)非牛顿液体CMC饮料时的吞咽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一30所示(吞咽压是指液体入口后吞下时的上颧压)。由图可知,含量为1%的CMC饮料吞咽所需时间接近2s,吞咽压是1N/cm2,含量为3%时吞咽所需时间增加到6s,吞咽压超过2N/cm2。可见,液体食品的粘度越高,吞咽压越大,吞咽所需时间越长,越不易吞咽。,65,食品物性的仪器测定值与咀嚼运动的关系,图5-31表示质构仪测定的硬度和咀嚼肌活动量之间的关系。硬度与咀嚼肌活动量有显著相关。图中的直线为回归直线。由图可知,试样可分为直线上面的(煮熟猪肉、牛肉末、丸子串)和直线下面的(面包干、苹果、纳豆)两组,各组试样有其共同的物性。,66,如表5-7所示,直线上面试样群的凝聚性和应变大,直线下面试样群的凝聚性和应变小。,67,将硬度、凝聚性、应变这三种因素对咀嚼肌活动量的贡献率进行相关系数、重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如表5一8所示。,由表可知,单因素的影响对硬度的贡献率最大,硬度和应变两种因素的重相关系数高达0.959。因此得出结论,食品硬度越大,咀嚼肌的活动量则越大,而相同硬度的食品,应变越大咀嚼活动量则越大。当压缩应变大的食品时,开始变形到压断所需时间就较长,这段时间相当于肌电图中的放电持续时间。应变也与硬度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质构感觉,能引起与硬度不同的咀嚼运动。,68,前面已讲过咀嚼活动量分破碎运动区域和磨碎运动区域,破碎运动区域以下颚的垂直运动为中心,磨碎运动区域以横向运动为中心。磨碎运动区域的肌活动量和咀嚼肌活动量之比(E2/E)与应变大小的关系如图5一32所示。由图可知,应变越大,E2/E也越大。咀嚼中的横向运动容易使义齿从牙床上脱离,因此镶有义齿者横向运动减少,开口时间长。,69,综合以上内容,得出仪器模拟咀嚼与人的真实咀嚼间的差异,见表5一9。,70,5.6食品质构评价的应用5.6.1奶油、砂糖、鸡蛋的混合比对饼干质构的影响,在很多实际问题中,参加试验的p个因子成分的含量是总量的百分比,它们之和等于1(即100%)。对这种情况,一般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既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又可通过单形坐标系中的等高线找到最佳工艺条件或配方,还可根据等高线求得任意指标所需的配方比。它是目前食品工业中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之一。下面用混料试验设计中最常用的Scheffe单形重心设计法,研究奶油、砂糖、鸡蛋的混合比对饼干质构的影响,并讨论用饼干质构的仪器测定值代替感官检验值的可能性。,71,单形坐标的建立,设x1,x2xp分别表示p个因子,在我们这个示例中p=3,分别代表奶油、砂糖和鸡蛋。三因子的单形坐标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见图5一33),其三个顶点分别为A(1,0,0),B(0,1,0),C(0,0,1)。设P(x1,x2,x3)为这单形内的点,定义x1,x2,x3分别表示P点到BC,AC,AB的距离。,72,试验设计,单形重心设计的特点是单形点的非零坐标相等。在一种p个因子的单形重心设计中,试验次数为2P-1例如,在3因子单形重心设计中,试验次数为23一1=7。7个试验点的单形坐标见表5一10(表中17),表中8和9是为了检验响应方程的显著性而设置的,因此其单形点的非零坐标可以不相等。,73,为了合理安排试验,可参照理论值、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值、探索实验的最佳值及某些文献所载数据,选择好p个因子中各自所占的最小和最大百分比,给出含量范围。在本例中,面粉量定为45%,奶油、砂糖和鸡蛋三种原料所占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30%一60%,25%一55%,15%一45%。试验时,按表5一10所列配方制备样品,一律按统一的加工工艺操作。酥饼干试样烘烤后在干燥器中存放4d后供试,评审员由48人组成。考虑到饼干的食味主要由硬度、脆性和口溶性等质构决定,感官检验测定了饼干的硬度、脆性、口溶性和综合评价四项指标,打分采用了7等级得分法,如表5一11所示。,74,仪器测定用质构仪测定了饼干的硬度和酥脆性,结果列于表5-12。,75,响应方程的计算方法,根据试验测试值,按下式计算单形重心设计试验中3因子的单形坐标(x1,x2,x3)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式中,是试验指标的估计值,系数的估计分别为:,在系数计算式(5一10)至式(5一12)中,我们看到i只与观测值yi有关,ij只与前六个观测值yi,yj有关,而123只与y123有关,所以实用时可省去第7号试验点,而把第7号试验结果用于检验响应方程,此时,方程(5-9)变为:,76,根据试验结果及式(5一13)、(5一11)、(5一10)计算的饼干物性值的响应方程如下:,式中,分别表示仪器测定的硬度和脆性的估计值;分别表示感官检验测定的硬度、脆性和口溶性的估计值。,77,显著检验及绘制等高线,按式(5一13)计算的估计值是否满足实测值,必须用前次试验以外的估计值和实测值之间进行t检验,即(5-19),式中,估计值;实测值的平均值标准差;n测定次数。,若|t|ta/2(n-1),则对信度,估计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即估计值满足实测值。因此可以根据式(5一9)推算出各因素在任意单形坐标时的估计值,然后把相同大小的估计值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等高线(p3时)。根据等高线可以得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可由此预测出达到所需试验指标时各因子的混料百分比(也可直接由响应方程计算而得)。本例中,通过t检验(证明过程略),证明对信度a=0.05估计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阻差异。于是根据式(5一14)至式(5一18)计算各物性的估计值,绘出单形内的等高线,结果如图5一34和图5一35所示。,78,结果分析,由图5一34可知,仪器测定的硬度和脆性具有相似的等高线。奶油对饼干的硬度和脆性影响最大,即奶油含量最大水平的试样最柔软、酥脆、口溶性最好;砂糖和鸡蛋越多,脆性越差,饼干则越硬。砂糖含量最大的试样,和鸡蛋含量最大的试样都比较硬,不够酥松,口溶性也差。其中比更硬,然而却稍酥松,说明砂糖有使饼干变硬的作用,但与鸡蛋相比,使饼干酥脆的作用更大一些。,79,由图5一34和图5一35可知,饼干质构的感官检验值与仪器测定值之间具有相似的规律。对感官检验值和仪器测定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列于表5一13中。,仪器测定值与感官检验值之间的关系,80,结果表明,感官检验的硬度和仪器测定的硬度,脆性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感官检验的脆性、口溶性和仪器测定的硬度、脆性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可以用仪器测定值代替感官检验,定量地评价饼干的食味和品质。而且用等高线可以由调制面团时的原料混合比预测饼干各物性值的大小,或者反过来,也可以计算任意大小的物性值所需要的原料混合比。例如,要生产脆性不变,油性小,甜度适当的饼干时,可以在脆性的单形坐标系内的同一曲线上选择减少奶油和砂糖相应坐标的原料混合比。,81,5.6.2米饭的老化感,刚做好的米饭柔软而有粘性,受人喜欢。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米饭失去粘性变得干巴巴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老化。米饭的老化主要由米淀粉的老化引起。如表5-14所示,把6种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的大米作为试样,调节加水比,尽量使做出来的米饭硬度相同。让10名评审员对米饭的老化感用0分(无老化)到4分(非常老化)的5级尺度,硬度和粘性以加水比1.5的日本大米为基准(0分),用+4分(非常硬或粘)到-4分(非常软或不粘)的9级尺度,嗜好欲望用“能食用”和“不能食用”的2级尺度进行评判。,82,仪器测定是用BAP法测定了米饭中淀粉的糊化度,用DSC测定了再糊化需要的吸热量,用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了硬度、粘性、断裂应力、断裂应变、弹性模量,用SEM观察了米饭的断面。由图可知,米饭的老化感随品种有所区别,但总的来看,老化感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保存40h后所有米饭都不能食用(图5一36)。特别是标准米日本晴,保存初期就有明显变化,保存5h后有显著老化感,而用BAP法测定的淀粉糊化度,保存初期变化缓慢,当时间超过l0h后糊化急剧下降(图5一37),图5一38是老化与糊化的相关关系,表明当老化超过2.0时,糊化度迅速降低。,83,84,用DSC测定的再糊化所需要的吸热能与BAP法测定结果相似。用SEM观察结果表明,保存5h和48h的试样与保存初始的试样有明显差异(图5一39)。,85,以上结果表明,米饭的糊化度可用BAP法和DSC测定,而老化感是一种宏观特性,可用物性测定值来表示。把断裂应力、断裂应变、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船舶考试题及答案
- 吧双11活动策划方案
- 单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五级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开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考试专项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前台文员的客户服务提升方案计划
- 财务经营模式的试题及答案
- 实施仓库信息化管理的步骤计划
- 工程法规实际应用案例剖析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安全文化》答案全
- 《CMOS反相器的设计》课件
- 《中学生入学协议书》
- 头晕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 2025年高考作文专练(25道真题+审题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版)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单元教学设计
-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5届初三一模试题(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拖拉机买卖合同协议书(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