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_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_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_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_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___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标要求1、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内容和评价。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政治:,经济:,思想:,直接原因,(一)背景,一、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袁世凯专制独裁,企图复辟称帝制,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根本原因,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宣传阵地:活动基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新青年北京大学,(二)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前期内容:,2、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三)内容,1.猛烈冲击了,空前解放2.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意义,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或否定。,新文化运动是否有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背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五四新文化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概况,(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3)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宣传马克思主义。(5)1921年,中共诞生。,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创办刊物创办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俄罗斯研究会(湖南),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较为一致,发生分化,局限于少数地区、少数知识分子,扩大了区域,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思想解放,社会启蒙,为旧民主讲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愚人节思想基础,前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比较,材料一,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为猿(袁)家之天下。,讽刺漫画,刀大杀人多,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三:“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谈谈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北京大学,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当时入学者,多为出身举人、进士的京官,校舍在马神庙公主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一度停办。辛丑后续办,并增设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馆等。清末宣统年间,改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工、商等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121916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分别是严复、何时、胡仁源等。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北京大学逐步改为文、理、法三科,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赛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首的封建传统道德。,材料六“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之大原”陈独秀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材料七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王道政治”是指什么?,什么是“三纲五常”?,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要提倡儒家学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摘自狂人日记,打倒孔家店,“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孝”“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说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据南方网讯报道:成都市青少年宫国学班近百名四五岁的小娃娃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论语、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