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笔录制作要点_第1页
询问笔录制作要点_第2页
询问笔录制作要点_第3页
询问笔录制作要点_第4页
询问笔录制作要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询问笔录 1、时间:笔录中的“时间”是指行政执法人员询问被询问人的时间,而不是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某车主2001年元月至三月未缴管理费,于4月30日上午10时被查获。在询问笔录的时间栏内应填写“2001年4月3日10时30分”。询问时间应包括年、月、日、时、分。 2、地点:笔录中的“地点”,是指具体询问工作的地点,既不是违法行为发生地点,也非违法行为被查获地点。当然,三者重合者除外。询问地点要填写具体,如在国道106马尾道班处对司机的询问笔录,其询问地点,就应当填“国道106马尾道班”,不能简单地填“国道106”、“106”、“马尾”等不具体的概念。 3、询问人:指直接参与询问活动的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询问必须是两个执法人员共同操作。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名执法人员代行两名执法人员的权利,代替他人签名,这些都是严重违反操作程序的。 4、记录人:记录人可以由询问人员兼任,也可以另选人承担此项任务。 5、被询问人:被询问人范围很广,可以是车主、司机、证人或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人。 被询问人与案件关系非常重要。如果是车主就填“本案当事人”。如果是车主所雇司机,就填“本车驾驶员或车主雇员”,如果是其他证人,就填“见证人”。如果车主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根据需要对该单位职工进行询问,就填清楚该职工的职务。总之,所填内容以能表明与案件关系为宜。 6、单位或职业:单位或职业是指被询问人的单位或职业。如被询问人是车主所雇驾驶员,可以填“司机”,也可以填写所在单位。如果被询问人是农民,填写单位时要填写县、乡、村的名称。如被询问人是开封县罗王乡段寨人,其单位就要填“开封县罗王乡段寨”,不能简单填“开封县”、“罗王乡”、“段寨”。如果是外地车辆,还要填写省市名称。“单位或职业”填一即可,执法人员可酌情选择。 7、地址:指被询问人的住址。 8、电话、邮编:指被询问人的电话或邮编。 9、询问: a.询问采取一问一答方式。“问”与“答”要分行进行,即便问话和回答只有一个字,也要分行进行。 b.询问内容:询问内容由验明询问人身份,验明被询问人身份,违法事实和询问内容真实性四部分组成。 首先要验明询问人身份。如问:“我们是、,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你看清楚了吗?”答:“看清楚了”。通过类似这样的问、答表明执法人员身份和人数都达到了法定要求。 其次,验明被询问人身份。被询问人身份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位或住址。询问方式可以分项询问,让被询问人一一答复。也可以一次性综合询问,由被询问人回答,如:“请将你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等。对被询问人回答不完全的地方,可以提示其补充。 再次,弄清违法事实。询问违法事实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这件事就是车主干的;二是这件事违法。先后顺序也应是先核准事实,再确认违法。实践中执法人员往往草草问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就不再继续询问了,并以此事实为基础进行推定,认定其有违法行为,这是不恰当的。如某客车因修路绕行,未按核定路线营运,在询问中尽管车主承认是他的车未按核定路线营运,尽管执法人员有乘客的证言笔录,但是,也不能就此下结论。还要进一步查清,如果查清该车确因修路而绕行,那么该车就不具有违法性。 最后,核实所询问内容的真实性。即询问结束后交被询问人阅卷,之后由被询问人签上:“以上内容属实”等类似字样。以此证明案件事实和询问过程皆真实。千万不能疏漏,否则,事后被询问人翻供,必须造成工作的被动,甚至造成错案。 10、签字。询问结束,由被询问人在“被询问人签字”后面签上他的姓名,并在所签的姓名上加盖指纹。加盖指纹是法定程序,不能疏漏。 询问人签字并签上执法证件号码。 11、询问笔录分首页和附页,询问中有首页不够用时,将附页续上。首页和附页最下面有“第页共页”字样,它是表示此次询问一共用了几页文书,本页是第几页。此项一定要填写,这主要是防止询问笔录的丢失或被人为更换而设置的。 12、注意事项 询问笔录从内容上讲,它是被询问人就其了解的案情所提供的陈述,只是这种陈述是在执法人员的组织下进行的。被询问人有权阅读,有权对笔录中不适当的地方进行更正(删、改、增添),以达到所询问的内容真实地反映本案真实情况。执法人员无权拒绝被询问人行使更正询问笔录的权利。 笔录在被询问人签署“以上内容属实”之后,由被询问人将询问笔录全文中所有被增添、删除、涂改的地方加盖指纹确认。未经被询问人加盖指纹确认的增添、删除、涂改的询问笔录,被询问人有权否定其法律效力。 被询问人因职业、文化等多种因素,可能对法律知识不了解,甚至谬解,因此行政执法人员不得用骗供、诱供方式引导被询问人回答问题,否则所制作的询问笔录无效。如不能问“你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你知道吗?”,因为被询问人有时并不清楚其行为是违法的,甚至根本就不理解“违法行为”这个概念。在回答中可能就会糊糊涂涂地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反映出被询问人的真实意思。或许在这个表面上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