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0-生态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板_第1页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0-生态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板_第2页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0-生态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板_第3页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0-生态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板_第4页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0-生态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与评价标准帐户代码: 810帐户名称:生态学- -一、说明以下用语:(正题10小题,1题3分,共计30分)限制因子的原理:一个生物或群体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环境条件的状况,接近或超过耐心限制的状况可以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2、重要值:用表示某群落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计算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率相对优势度(相对基准度)3、竞争排斥的原理:在稳定的环境下,两个以上的资源受限制,但是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也就是说完全的竞争对手不能共存。4、种群: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5、植被型:在植被型群体内,将建设群体生活型相同或相似且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6、生态入侵:人类为了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生物带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大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7、生物学扩大作用:又称食物链的浓缩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传递时,生物体内还存在浓度上升的现象。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9、全球变化: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化等造成的大气和水体污染、沙漠化、气候变化从地区向全球蔓延。 这些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全球生态环境恶性变化,受到当前科学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简称10、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多样性、变异性和生物栖息环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类及其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评估标准:(1)要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提示概念的本义,提示不能扩展的按钮1点。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用语:(正题5小题,各题6分,共30分)1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初级生产又称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光能,使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2点)。二次生产或二次生产:是指生态系统一次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 二次生产是异养生物的生产(两点)。二次生产最终以一次生产为基础,二次生产对一次生产具有反馈调整作用(2点)。2 .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的环境因素。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有时也称为生物生存条件。 (3分)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外部的所有环境因素。 一定程度上环境因子范围广,生态因子也被认为是环境因子中作用于生物的因子。 (3分)3 .群落中的优势种类和建设群种明显控制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的植物物种被称为优势物种,是群落中个体数多、生物量大的物种,在不同群落阶层有不同的优势物种(3点)。 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物种叫建群物种,一般优势层的优势物种叫建群物种(3点)。4、k对策物种和r对策物种的特征k对策种的特点是个体大、寿命长、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竞争力高、各后代的巨大投资。 (3分)r对策物种个体小,寿命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往往不顾后代品质,考虑其数量,适应性强,难以灭绝。 (3分)五、生态型与生活型同一生物的不同种群,由于分布区域的间隔不同,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异常适应导致不同种群之间产生差异,进行遗传固定,这种不同种群称为生态型。 (2分)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同一生境中生长,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观的种群汇集成同一生活类型。 (2分)生态型是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适应的结果。 (2分)评估标准:(1)把两个概念的内涵各写出三点(2)提示两个用语的相同或不同点3点三、个别选择问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能分多个回答。 每个问题1分,共计30分。)1 .生长于高光强环境的草本植物光合特征可能是(a )。a .补偿点高,光饱和点高b .光补偿点高,光饱和点低c .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低,d .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2 .某个群体的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其内分布型为(b )。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聚类分布d聚类分布3 .以下哪些内容是生长在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应具有的特征(c )。a .根系发达的b .叶片表面凹陷的c .叶片表面积大的d .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4、群落交错区特征为(b )。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严格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 .由于是多个群落的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不适合在此生存d .在群落交错区,各种密度大于相邻群落5 .湿气团越过大山脉时,上风侧形成降水,下风侧形成干热气候,山脉两侧分布着完全不同的植被类型(a )。a .焚风效应b .山风效应c .谷风效应d .陆风效应6 .当说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时,在此指(d )。a .群落垂直地带分布b .群落水平层c .群落镶嵌d .群落的垂直成层性7 .“赤潮”的形成是种群动态(d )。a .不规则波动b .周期性波动c .生态入侵d .爆炸8 .一种植物向环境释放次生代谢物,排斥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叫做(a )。a .他感作用b .抑制作用c .竞争d .领域性9、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的生物生存对策为(b )。A. r-对策B. K-对策C. A-对策D. G-对策10 .物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基本单位是(b )。a个体b种群c种d基因库11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c )。a种群b植被型c群d群系12 .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红狐,温带红狐的外耳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一现象可以用(b )解释。a .贝尔格莱德规则b .亚伦规则c .谢尔福德规则d .高斯假说13 .对于环境中的资源(b ),植物在能够充分吸收该资源的结构上投资了大量的生物量。a .丰富b.c .变化大d .不稳定14、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属于仙人掌科和茶科,这些都是小叶、肉质化的茎,适应干燥环境,这种现象被称为(a )。a .统一适应b .竞争c .互利共生d .趋异适应15、生态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 原因是(a )。a .营养水平间的能量流动逐步减少b .能量被保存c .消费者人数不足d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6、亚热带地区典型地带性植被为(c )。a .苔原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叶树林17 .生物休眠的意义出现在(a )中a .适应逆境b .提高生产力c .促进代谢d .推迟生育18、土壤成为动物的优秀隐蔽所是b的错。a土壤中食物较多的b环境条件稳定c环境条件最好没有d天敌19 .植物在新地方定居成功的标志是d。a .植株生长良好的b .植株开花较多的c .植株不休眠的d .植株可以繁殖后代20、种群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的k代表(c )。a .瞬时增长率b内固有增长率c .环境容量d .环境阻力21 .草原草食动物的数量经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是根据(b )。a .固有生长能力b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c .生存曲线d .年龄结构22 .对于某些作物,土壤中的氮能维持250kg的产量,钾能维持350kg的产量,磷能维持500kg的产量,实际产量一般为(a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C.500kg以上23、温室效应是指(b )。a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造成不利于环境的后果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大气就像温室的罩子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变得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变得难以出现,地表的温度变高,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c .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大棚中工作,引起温室和大棚相关疾病d .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的蔬菜品质和露天田生产的蔬菜品质不同24、季相最显着的群落是(d )。a .热带雨林b .常绿阔叶林c .北方针叶林d .落叶阔叶林25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d )。a .外来因子b .地球因子c .非生物因子d .气候因子26 .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节交替的生态系统为(b )。a .常绿阔叶林b .热带雨林c .落叶阔叶林d .北方针叶树林27、关于以下层次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c )。a .群落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也很普遍b .水生生物也有层次现象c .植物地下根系层从浅到深依次为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d .草本群落也有分层现象28 .与演替中的群落相比,顶层群落特征为(b )。a .信息少b .稳定型高c .矿物质营养循环开放d .食物网(链)简单29 .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比阴地植物(b )暗。a .高度b .低度c .同样d .不确定30、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主要是(c )。a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b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评价标准:每个小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是一分。四、简单回答以下问题(正题3小问题,1题10分,合计30分)。1、生态系统中的捕食作用具有什么样的生态意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消耗其他生物全部或部分生物,直接获得营养,维持自己生命的现象。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捕食关系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捕食者作为自然选择的力量对被捕食者的质量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被捕食的多为身体弱的疾病和遗传特性差的个体,阻止了不利的遗传因素的继续。 (2分)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形成长期协同进化(两点)。 捕食者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减轻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 竞争的削弱能够与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作用能够维持群落的多样性。 (2分)被捕食种群的数量增加受到制约,数量过多,环境资源被过度消耗,避免系统崩溃。 (2分)评价标准:根据参考回答中记载的要点内容进行评分,各方面需要适当的说明和解释,用语不正确的话不能得满分。2、什么因素可能引起植物的生理干燥?生理干燥:(1)大气和土壤中的水分不足,植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 (3分)(2)冬季或早春的土壤结冰,树木的根系动弹不得,气温变暖,地上部分蒸发,失去水分,根系无法补充,植物的枝叶枯萎或死亡。 (3分)(3)土壤中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下降,低于植物根系水势,不仅使根系不能正常吸水,而且使土壤溶液失水,引起植物生理干燥。 (3分)评价标准:根据参考回答中记载的要点内容进行评分,各方面需要适当的说明和解释,用语不正确的话不能得满分。3、能源是怎样进入生态系统的? 它是如何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源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是生态系统首次固定能源,因此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制造的有机物称为初级产量。 (2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一个方向,能量只在单程流向生态系统,不可逆。 (2分)能源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能源不断减少的过程。 一旦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各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呼吸)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作为热量消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2分)在能源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将低质量的能源转化为另一种低质量的能源(2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食物链为中心。 (2分)评价标准:根据参考回答中记载的要点内容进行评分,各方面需要适当的说明和解释,用语不正确的话不能得满分。五、论说问题:(正题2小问题,1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