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B及答案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B及答案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B及答案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B及答案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B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 )A.和睦 B.统一 C.和平 D.友好2.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A.威胁与恐吓 B.和亲与共存 C.吞并与兼并 D.联合与融会3.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 )A.文化体系 B.文化内涵 C.文化结构 D.文化方向4.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A.市 B.集 C.庙市 D.墟5.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B.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6.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A.开皇三年(583)B.开皇十八年(598) C.大业三年(607) D.大业五年(609)7.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孔子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9.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A.语族 B.语系 C.语支 D.语群10.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 )A.四五十年代 B.五六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狭义文化: 12.阿房宫赋: 13.分封制: 14.什伍里甲制度:15.仁爱孝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1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1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1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2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2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 B 2 D 3 D 4 D 5 A6 C 7 C 8 D 9 B 10 B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2.阿房宫赋:作者杜牧。该作品的撰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13.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据此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14.什伍里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是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15.仁爱孝梯: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答: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3分)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3分)1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答:中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理想。(2分)中国人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法则。(2分)先秦文化作用于后世文化。(1分)稳定的价值观念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1分)1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答: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2分)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2分)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2分)1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答:在科举制度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制度,(2分)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1分)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2分)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基础。(1分)2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答:从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3分)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念层面的变革。(3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2分) 居住建筑格局:多位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屋的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3分) 居室外格局:院墙、院门、庭院;居室内格局: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3分) 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2分)2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答: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2分)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2分)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明德”,第二是“亲民”,“泛爱众而亲仁,第三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止于至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