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1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4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第二卷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1):物体是在水中下沉还是漂浮实验时间:2012年2月11日实验目的:了解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兴衰不变。实验仪器:水槽、橡皮、苹果、刀、回形针、木块、水。探索过程:1、橡皮擦和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8比1,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兴秋。2、戴上两个或几个回形针,放入水中观察起伏;把3、4或更多块大小相同的小木块放在水里,观察兴衰。探索结果:水中的兴衰改变不变的橡皮擦、苹果、回形针、小木块的体积。我发现的由:等物质组成的物体改变其体积大小,悬浮在水中的寝具不变。实验名称(2):兴衰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间:2012年2月12日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兴衰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的小瓶子,水。实验过程:1、观察大小相同的球群,按重量顺序排列在桌子上,推测它们在水中的起伏,然后放在水中;2、将相同重量的立方体物体组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子上,推测他们在水中兴致勃勃,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探索结果: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同样的重量,大小小的物体容易下沉,体积大的东西容易浮起来。我的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小而重的物体容易下沉。实验名称(3):黏土在水中的兴衰实验时间:2012年2月13日实验目的:知道改变物体排出的水量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兴衰。实验材料:水、黏土和燃烧器。实验过程:1,将一种粘土塑造成另一种坚硬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的兴衰;再次改变黏土的形状,使其浮在水面上。3、水排出比较固体和漂浮形状的黏土。实验结果:漂浮的黏土比下沉的黏土排出更多的水。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出的水量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兴衰。实验名称(4):测量泡腾块接收的浮力实验时间:2012年2月16日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测量仪测量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材料:测力计、泡沫块、水槽、细线、钩弦、橡胶泥、水。实验过程:1,用测量计测量空气中泡沫块的重力。2、将鱼钩贴在水槽底部,用细线绕钩,将一端绑在泡沫块上,将一端挂在动力系统上,以固定的方式测量拉力的大小。3、计算泡沫块的浮力。实验结果:泡沫块浸出物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实验结论:物体上煮沸的水量越大,浮力就越大。实验名称(5):测量不同大小泡腾块接收的浮力实验时间:2012年2月16日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测量仪测量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实验材料:测力计、大小不同的泡腾块、水槽、细线、钩线、钩线、橡胶泥、水。实验过程:1,利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空气中不同泡沫块的重力。2、将鱼钩贴在水槽底部,用细线绕钩,将一端绑在泡沫块上,将一端挂在动力系统上,以固定的方式测量拉力的大小。3、计算泡沫块的浮力。实验结果:泡沫块越大,浮力越大。实验结论:物体上煮沸的水量越大,浮力就越大。实验名称(6):下沉的物体受水的浮力的大小实验日期:2012年2月20日实验目的:学习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所受的浮力,并找出下沉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实验材料:称重传感器、挂钩代码、烧杯、细线、水。探索过程:1,利用测力计测量空气中钩弦的重量。2、挂钩锁定在不同位置时测量拉力。3,浮力计算:挂钩接收的浮力=重力-张力。探索结果: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被淹没的体积有关。受浸者的体积越大,受浸者的浮力就越大。探索结论: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出的水)有关,施浸者水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3实验名(7):土豆在液体中的兴衰实验日期:2012年2月23日实验目的:通过加热水滴来了解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习加热水滴的技术。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夹、铁片、滴管、浓盐水、清水、烧杯、火柴。探索过程:1,用含有盐水和清水的杯子分别解开相同的土豆。观察土豆的兴衰。2.利用两个滴管,分别从水和盐水中取一滴液体,滴入铁片,对酒灯火焰加热,观察比较水滴干的痕迹。调查结果:土豆在清水中下沉,漂浮在盐水中。加热盐水后,铁片上会留下白色物体。探索结论:物体的兴衰与液体的性质有关。实验名称(8):液体的热膨胀和收缩实验时间:2012年3月6日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具有热膨胀和收缩的特性。实验材料:烧杯、扁平烧瓶、玻璃管、橡胶塞、洪水、热水、冷水。探索过程:1,在平底烧瓶里装满红水,将玻璃管插入的橡胶塞子安装在燃烧的瓶口2、将安装的烧瓶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玻璃管内的液热变化。调查结果:将烧瓶放入热水中,放入玻璃管内的液体柱,将烧瓶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的液体柱就会减少。我的见解:液体具有热膨胀和收缩的特性。4实验名称(9):空气膨胀和收缩实验时间:2012年3月12日实验目的:观察空气的热膨胀和收缩现象。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子瓶、气球。探索过程:将气球放在锥形瓶口,分别放在热水、常温水、冰水的烧杯上,观察气球的变化。探索结果:把锥子瓶放在热水里的话气球会膨胀,把锥子瓶放在常温水里的话气球不会有什么变化,把锥子瓶放在冰水里的话气球会缩小。我发现:气体具有热膨胀和收缩的特性。实验名称(10):列如何传递实验时间:2012年3月15日实验目的:你知道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物体)。实验仪器:铁架、铁丝、火柴、金属圆盘、酒精灯、蜡烛。探索过程:1,观察金属条传热,每隔一定距离用蜡将火柴粘在铁丝上,将铁丝固定在铁丝架上,火柴全部向下挂,用酒灯加热铁丝的一端。观察哪一根火柴先掉了。2、观察金属精炼中的传热在打蜡的金属原板中央加热,观察蜡熔化的情况,推测传热方向和过程。在打蜡的金属圆盘边缘的一点加热,观察蜡融化的情况,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探索结果:酒井灯附近的火柴先掉了,后面的火柴按这个顺序掉了。蜡从热源中心向四周逐渐融化。发现: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5实验名称(11):传热大会实验时间:2012年3月19日实验目的:观察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热导率。实验材料:酒精灯、蜡烛、火柴、铜棒、铁棒、铝棒、铁架。实验方法:比较方法探索过程:1、铜、铁、铝三种金属棒,每隔一定的时间用蜡点燃一根火柴。2,然后在另一端同时加热三种金属条,观察那种金属条的火柴首先掉落。探索结果:铜棒的火柴先掉了,铝棒的火柴掉了,铁棒的火柴终于掉了。我的见解:铜、铁、铝三种金属中,铜的传热能力最强,铁的传热能力最弱。实验名称(12):保温杯的设计和制作实验时间:2012年3月20日实验目的:研究哪种保温方法最好。实验材料:带盖不锈钢杯,毛巾,泡沫塑料盒。实验方法:比较方法探索过程:在没有复盖开始温度的杯子里,杯子的外包毛巾杯夹在泡沫塑料里调查结果在杯子里盖上毛巾,然后放入泡沫,保温效果最好。我的见解:保温杯只能起到最大限度地阻止传热的作用,实际上发生传热。10分钟后气温有多冷6实验名称(13):用光和阴影计时实验仪器:阳光、细木棍、尺子和指南针实验阶段:1,垂直插入阳光普照的土地上的细木棍。2、测量记录薄木棒的长度和方向。3,以一定的间隔重复测量。现象和结论:上午被阳光照射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短,正午达到最短,下午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被阳光照射的物体的影子方向从西到北逐渐转向东。阳光中物体的影子,方向随着时间慢慢变化。实验名称(14):点滴实验实验设备:布满洞的饮料瓶、水桶、铁架、计时器实验阶段:1,取出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倒装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把2,300毫升的水装进瓶子里。然后用下面的水桶接瓶子里漏出的水。3、观察记录重复两次从瓶子里泄漏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4.观测记录系统中的水在10ml和50ml之间积累的时间。5,观察记录完全漏水300毫升所需的时间。现象和结论:从瓶子里泄漏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大致相同。水桶里的水比10毫升积累时间的5倍多,积累在50毫升。漏完300毫升水的时间是漏完100毫升水的时间的3倍多。水滴漏出的速度不均匀,可能会逐渐减慢。7实验名(15):观察我们的钟摆实验设备:钢架、电线、螺母、秒表等实验阶段:1,使用螺母和电线固定在单摆和钢架上。2、自由摆动,每10秒记录摆动次数。3、整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现象和结论:同一钟摆,同一时间摆动的次数相同。不同的钟摆在同一时间摆动的次数不同。实验名称(16):单摆重量和单摆速度研究实验设备:钢架、电线、3个螺母、秒表实验阶段:1,将绳子固定在挂钩上,底部挂一个螺母,使振幅自由摆动成为可能。2.据测量,用一个螺母在15秒内重复了3次单摆振动。用3,2个螺母制作锤子后,测量15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4.用3个螺母转动钟摆后,测量摆动15秒的次数,重复3次。现象和结论:钟摆的速度与钟摆的重量无关。8实验名(17):单摆长度和单摆速度的研究实验设备:钢架、电线、螺母、秒表实验阶段:1,测量钟摆长度为15厘米的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2.测量钟摆长度为30厘米的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现象和结论:钟摆的速度与钟摆的长度有关,对于同一钟摆来说,钟摆越短,钟摆的运动就越快。实验名称(18):金属晶片对钟摆速度的影响实验设备:钢架、绳子、木杆、金属圆形、图钉、秒表实验阶段:1,用长木杆制作单摆后,测量15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3次。2、在长木条底部固定金属圆盘后,测量固定金属圆盘的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3、测量在长木条中间固定金属波后固定金属圆板的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4、测量在长木条顶部固定金属波后固定金属圆板的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现象和结论:添加金属圆盘会影响摆动速度。金属圆盘在底部摇晃得最慢。9实验名称(19):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实验设备:手电筒、乒乓球等实验阶段:1,提出昼夜交替的各种假设。(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绕太阳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2、讨论日夜交替的模拟实验计划。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在乒乓球上选择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以获取详细信息模拟假设a:乒乓球不动,手电筒绕乒乓球旋转。模拟假设b:手电筒不动,乒乓球绕着手电筒转。模拟假设c:手电筒不动,乒乓球自己旋转。模拟假设d:手电筒不动,乒乓球在自己旋转的同时绕着手电筒旋转。7、画实验的示意图,用箭头线表示手电筒和乒乓球的运动方式和方向。现象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实验名称(20):单摆方向的研究实验设备:单摆,圆形机箱实验阶段:1,用铁架做支架,挂一个钟摆。2、将钢架和钟摆一起放在圆形底盘上。3.使钟摆来回振动,然后观察圆环底盘缓慢而平稳地转动,观察钟摆的摆动方向是否改变。4、再次进行圆形机箱旋转实验。现象和结论:钟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性。10实验名称(21):时差识别实验设备:时区地图实验阶段:第一,看世界时区图,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时区的知识:人们以地球的竞选为标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定为零度子午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东经,向西180度西经。经度线每15度有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3.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或顺时针),所以越是东时区,意味着黎明越早到来。4.从时区图来看,计算北京和乌鲁木齐、北京和巴黎、北京和纽约相差多少小时。现状和结论: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时差为2小时,北京和巴黎的时差为7小时,北京和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实验名称(22):没有北极星“固定”的说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