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译论文关于导游口译中的障碍应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引言 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旖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风土人情,倍受国外游客青睐。旅游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中西方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发展旅游业和弘扬中国文化,导游口译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导游口译的特点以及口译员自身的原因,在翻译过程中,口译员会遭遇很多障碍,影响翻译的顺利进行。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本文试图提出有效可行的克服文化障碍的策略。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而旅游翻译中的导游口译是与国外不同文化背景的有思想、有目的的游客进行面对面、情对情、正式或非正式、目的性明确、并且当场见效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情感的国际交流和人及交流(陈刚,xx)。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不影响外国游客 _文化的理解,口译员有必要了解可能遇到的障碍及成因,在口译实践中,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翻译质量。 跟一般口译一样,导游口译也具有即时、同步和不可预测等特点,同时又具备其他翻译类型中并不突出的特点。那么,在导游口译中,口译员可能遇到的障碍有以下几种。 第一,百科知识。在介绍旅游景点、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时会涉及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建筑、饮食、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导游口译中,这些丰富的百科知识对于口译员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要将这些涵盖广泛的百科知识准确、流利地翻译给海外游客,除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口译员还应该有相当的百科知识储备。 第二,文化负载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素质的提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游客越来越注重文化享受,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汉语词汇并没有对应的英文表达。在导游口译过程中,口译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文化负载词,例如“阴阳、罗汉,麒麟”等这种有很深的文化蕴含的词汇。而要将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翻译或解释给国外游客,对导游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服务对象背景多样。到中国参观旅游的游客世界各地,他们的英语掌握程度、文化背景不尽相同。虽然导游口译员可以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但是同样的口译活动,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效果却存在差异。即使是于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游客,由于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力的不同,导游口译员的翻译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导游口译在翻译或解释某一文化现象或事物时,有的游客能够立即理解并接受,而有的游客需要通过提问和口译员进一步互动才能理解。 20世纪70年代,功能目的论兴起于德国。1971年,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1978年,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源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必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源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呢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在导游口译中,为了实现向外国游客传递有关旅游景点、我国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的目的,导游口译员须以游客为中心,快速、准确地将导游讲解信息传递给国外游客。以下四种翻译策略有助于导游口译员克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用外国游客熟悉的语言表达实现导游口译的功能。 1.增译法 增译法是汉英口译中常用的方法。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词、短语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导游口译过程中,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一些有关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等的专有名词时,口译员需要补充一些背景信息加以解释和说明。增译法可以使导游口译员的翻译更容易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 例如:在介绍莫高窟洞窟中的塑像时,讲解员会提到佛教中的“净土宗”。很多外国游客 _的佛教了解甚少,而对“净土宗”可能一无所知。因此,在翻译时,导游口译可以使用增译法先直译出“Pure Land Buddhism”,然后进一步解释说明“onedenomination of Buddhism” 。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不仅使导游口译的译语便于外国游客理解接受,而且也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宗教文化,使旅游景点更具吸引力。 2.释义法 释义法也叫阐释法,是对于直译后听众无法理解或者会误解的信息,或者由于不符合英语语言特点而出现的会影响译文质量的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解释。导游口译中,译员可以先直译,然后对外国游客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 例如:在翻译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时,如果导游口译员字对字直译这句话,不仅让外国游客对其意感到迷惑不解,而且原文的美感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让游客理解其真正含义又不失原义,口译员可以采用释义法,先将原文解释为白话汉语,而后翻译成英文。这句话的大意为“相隔万里的人仍然像近邻”,那么,就可以翻译成“Long distancecannot separate true friends sharing one heart; they can be like closeneighbors even thousand miles apart”。 此外,在导游口译过程中,对于琳琅满目的中国菜名的翻译也可以借助释义法。为了让海外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心理美感,翻译时,译员可以从成分和做法两方面描述。如:红烧狮子头,如果直译,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要向游客传递正确的信息,需要用释义法将这道菜的成分、做法描述出来,译成“braised minced pork balls in brown sauce”。 3.省译法 中文导游讲解词经常会引经据典,使用大量华丽辞藻,以此来营造气氛、吸引游客。为了使译语符合英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累赘,不影响外国游客对主要文化信息的理解,导游口译员可以有选择地省略一些重复的溢美之词、晦涩的诗句、繁琐的名称等。这样既可以使译语更加简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让外国游客 _文化有更好地了解。 例如:第二种说法是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在介绍莫高窟之名的由来时,导游提到了一些历史信息。这句话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莫高窟是以地名命名的。原文中的“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只会让游客更加糊涂,因此可以省掉,让译语传递的信息更简洁、准确、易懂。因此,可以译为“Based on the paperwork and literature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Library Cave, Mogao Grottoes were namedafter the place nearby”。 导游口译的跨文化性决定了导译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导游口译员可谓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作为导游口译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良好的双语能力,还应该具备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的能力。由于口译实践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