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王辛幸王辛幸_第1页
13 王辛幸王辛幸_第2页
13 王辛幸王辛幸_第3页
13 王辛幸王辛幸_第4页
13 王辛幸王辛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 绪论1.1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1.1.1 建筑设计资料 西宁市湟水花园小区2#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为地下室,一至二十八层为住宅,屋顶为电梯机房层,建筑物高度为78.40m。一至二十八层为住宅,层高为2.800 m。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耐火等级:一类民用建筑,主体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一至二十八层每层设3户,有A户型两户,B 户型一户共计84户。A,B户型都为1厨2卫并设置洗衣机,(卫生间布置详见平面图)。1.1.2 给水排水设计资料 给水水源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只引入了一条给水管道,可用水头为0.4 MPa,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34 m,底部生活用水依靠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直接供给,并且设生活水池和生活变频供水设备联合供给。 排水条件城市排水管网为污、废、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室内粪便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才允许排入城市下水管道,雨水被室外管网收集,然后用于小区的景观用水。 热水条件热水由套内设的电水器供给,供应系统采用分户设加热设备供应,每户设一个热水加热器。 卫生设备每一层卫生设备见项目建筑对应层的建筑平面图。 其他未预见水量:按日用水量的10%计算。1.2设计任务及内容1.2.1 计算部分 系统供水方式的选择。 给水管内设计秒流量计算,管网水力计算,如需水泵,确定水泵流量及扬程并选定水泵。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化粪池容积和选型。 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消防管网(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水泵接合器型号选择的计算。1.2.2 设计图 给水排水总平面布置图。 室内给水、排水、消防给水及热水供应工程平面图。 室内给水、排水、消防给水及热水供应工程系统图。1.2.3 毕业设计要求完成下列主要图纸和文件 给水、排水总平面布置图。 给水、排水、消防给水及热水供应平面图。 给水、消防给水和排水系统图。 卫生间给排水大样图。 设计计算与说明书。计算书内容:各系统主要计算过程,绘制出计算简图,计算过程、表格及设备选型;说明书内容:主要设计原始资料,工程概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终设计方案。1.3设计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学会并掌握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选定设计方案,熟练地掌握各系统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并掌握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土木工程学院432设计方案说明2设计方案说明2.1 室内给水系统2.1.1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和系统的选择在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确定后,就要对给水方式进行选择。高层建筑的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气压罐给水方式和无水箱给水方式。给水方式选择应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为原则。高位水箱给水方式是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给水方式。它主要有贮水池,加压水泵,高位水箱和配水管网组成。这种供水方式又可分为串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减压水箱给水方式,减压阀给水方式等。串联给水方式 该方式是将水泵和水箱分散设置与各区的楼层中,低区水箱兼作上一区的贮水池,水泵由下区水箱抽送至上区水箱,再由水箱向各区供水。优点:水泵压力较均衡,所需扬程小,水锤影响小,耗材合理。缺点:设备布置分散,占用面积大管理不便;水泵设在楼层,对防震,隔声要求高。上区供水受到下区的限制,供水可靠性差。并联给水方式这种方式是各分区独立设置水泵和水箱,水泵集中不只在建筑底层或地下室,分别向各区供水。优点:各区是独立的供水系统,供水安全可靠;水箱分散设置各区水箱容积小,有利于结构设计。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管理维修。缺点:水泵桃树多,供水高压管路长,投资费用高,水箱占用上层建筑面积多。减压水箱给水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整个建筑用水量全部由底层水泵送至屋顶水箱,然后再分别送至各分区水箱,分区水箱只起减压作用。优点:水泵台数及类型少,所需泵房面积小,投资少,设备集中,便于集中管理。缺点:建筑内全部用水均需水泵提升至屋顶水箱,使水泵输送量大,工作时间长,转运经费高,屋顶水箱容积大,加大建筑荷载,提升了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抗震要求,供水可靠性差。减压阀给水方式该方式工作原理与减压水箱给水方式相同,只是分区给水系统用减压阀代替减压水箱。优点:减压阀不占用楼层面积,可使建筑面积得到更好的利用。缺点: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同时减压阀的质量需要得到很好的保证。无水箱给水方式,近年来,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高层建筑采用无水箱的调速水泵供水方式成为工程应用的主流。变频恒压调速供水技术日益成熟,改善了原来高层建筑“水箱一水泵联合供水”和“水箱减压”方法中出现的“水质二次污染”和“水箱占用大量建筑面积”的状况,同时也达到了节能效果。无水箱给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省去了高位水箱,在保证系统压力恒定的情况下,根据用水量的变化,利用变频设备来自动改变水泵的转速,且使水泵经常处于较高的效率下工作。缺点是变频设备的相对价格稍贵,维修复杂,一旦停电则断水。再次,在贮水方面,合建水箱的设计方式己越来越少的被采用,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建的设计方式,其中,生活水池也大多倾向于采用不锈钢板等组合式水箱。由于该小区在地下有单独的泵房,为了统一管理的方便,经技术、经济比较,室内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是无水箱给水方式。本建筑总高度78.4m,城市管网常年可资用水头为0.4MPa,不能满足用水要求,故需考虑二次加压。根据建筑高度、功能布局和用水水压要求,将该建筑分为五个供水区域:一至五层为一区,六至十二层为二区,十三至十九层为三区,二十至至二十六层为四区,二十七至二十八为五区。一区由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给;二区由生活水箱到二区生活泵内的低压生活变频加压供给;三区由生活水箱到三区生活泵内的中低压变频加压供给;四区由生活水箱到四区生活泵内的中压变频加压供给;五区区由生活水箱到五区生活泵内的高压变频加压供给。都采用上行下给的方式进行。热水管采用给水无缝铝合金衬塑热水管,DN50,法兰连接,承压不小于2.0MPa。2.1.2 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和附件以及各层卫生洁具,此外尚包括小区地下贮水池、加压水泵等。2.2消火栓系统 2.2.1 系统设计该建筑属于一类高层住宅楼,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15 L/s,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20L/s,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 M水柱,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对室外消防用水由2#楼下消防泵房内设室外消火栓变频泵,南面有6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室外恒压消防环壮管网与地下式消防栓等联合供给。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因建筑高度小于100 m,最底层消火栓消火栓栓口的静压力不大于1.0 MPa,故采取不分区的消火栓给水系统,竖向成环,火灾前10 min由高位水箱直接供水,10 min后由消防水池通过消防泵提升供水,对栓口出水压力大于0.5 MPa的楼层消火栓,则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故地下一层至二十层采用旋转型减压稳压消火栓,二十一层至二十八层采用旋转型室内消火栓。按照规范消火栓宜布置在明显、经常有人出入且使用方便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30m,因而在该建筑的走廊中、电梯的前室以及地下室中均布有消火栓。本建筑住宅部分每层设置3个消火栓,2根立管,管径为100 mm。为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供水能力,在屋顶设置试验消火栓箱。本建筑室内消火栓口径65 mm,水枪喷嘴口径为19 mm,衬胶水龙带径为65 mm,长度为25 m,采用单阀单出口消火栓,除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外,其他均设消防水喉。在顶层设置消防水箱,水箱中贮存有10min的消火栓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箱内设远距离启动消防泵按钮,以便在消火栓灭火的同时启动消防泵。消火栓的管道沿板底敷设,两根立管接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其中增设减压稳压设备。2.2.2 系统组成系统由室外给水环网、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道、室内消火栓、水枪、水带、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控制阀门等组成。2.3 排水系统本建筑采用合流制,双立管排水系统。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双立管排水系统是利用排水立管与另一根立管之间进行气流交换,所以也叫外通气。因为通气立管不排水,所以双立管排水系统的通气方式又叫干式通气。雨水采用单独的内排水系统,被室外管网收集,经处理后用于小区的水景用水。生活污废水被室外管网收集,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排水伸顶通气管作紧固加强防护。2.3.1 生活排水系统 系统设计该建筑的地下室1层为地下室,地下室是没有用水点的,128层为住宅。住宅中厨房和卫生的污水通过室内排水管网收集之后排入化粪池经处理之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共有11根双立管。地下室的废水通过管道和明渠汇入地下室的集水坑内,然后通过潜污泵抽升排出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系统组成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集水坑、潜污泵、化粪池等组成。通气系统包括伸顶通气立管、专用通气立管等。2.3.2 雨水排水系统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故需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以便有组织、有系统的将屋面雨水及时输送到室外地面或室外,否则会造成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本设计中采用的内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采用87式雨水斗,DN100排水立管采用西宁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取1年,屋面集水时间按5 min计屋面坡度不小于0.2%。雨水排水系统由87式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附属构筑屋几部分组成。2.4 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2.4.1 给水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 管道布置和敷设的一般原则给水管道的布置应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方便和安全。不得妨碍交通和操作,不得构成对建筑物和设备可能造成损坏的危险。满足系统的最佳水力条件,保证给水质量。减少阻力损失,节省能源。缩短管道长度,节省材料。保证管道安全不受损坏。避免管道受到腐蚀和污染。管道敷设应力求美观和维护检修的方便。充分利用地下室的空间,吊顶空间,管道竖井等位置。 管道敷设生活冷水干立管及明装横支管采用给水无缝铝金衬塑管,DN50采用法兰连接,承压不小于1.25MPa。管道设置水表井及给水阀门井,并设倒流防止器。住宅部分地板内敷设管道采用PP-R塑料给水管,热熔连接,承压不小于1.25MPa。大于DN50的管道上设闸阀,不大于DN50的管道上设置截止阀。给水立管明装于水暖井内,各层给水管道暗敷,横干管设于本层的地面内沿墙角敷设,支管以0.002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管道施工时还应注意防漏、结露等。给水管与排水平行、交叉时,距离分别大于0.5 m和0.15 m,交叉处给水管在上。室内冷、热水管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垂直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右侧。生活给水系统各立管均设置De25自动排气阀。管道与外壁之间的最小间距,管径不大于DN32 mm时,不小于0.1 m;管径大于DN32 mm时,不小于0.5 m。为了不破坏管道的整体性,防止泄露,可不设伸缩器,采用两端固定自然补偿器。金属给水管道、支架和设备必须做防腐处理,先将管道及设备表面除锈,刷防锈漆(红丹漆等)两道。屋顶消防水池的水位由液位控制阀来控制。2.4.2 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室内十层以下(包括十层)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加厚镀锌钢管,管箍接口,承压不小于1.60MPa。十层以上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镀锌钢管,管箍接口,承压不小于1.25MPa。管道及设备安装与生活给水管基本相同。所有的钢制管道明装时外刷樟丹,银粉各两道。消防水泵接合器采用SQX150-B型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所有管道穿越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墙体内时,均预留套管,严禁后期凿洞。所有管道穿越地下外墙时,均预留柔性防水套管。每个报警阀管网末端的试水装置以及各个楼层设置的试水阀。规格为DN25,排水管采用不小于DN75的UPVC管。所有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毕后,均应做管道试压试验,室内消火栓系统试压水压值不低于0.90MPa。管道安装完毕后,均应做好防腐处理。即刷红丹漆两遍,埋地镀锌钢管刷沥清两遍防腐。消火栓系统管均应刷成红色,系统阀门均为常开阀门,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2.4.3排水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 排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排水路径简捷,水流顺畅;避免或减小系统管道中气压的剧烈变化;应尽量避免排水管道对其他用房功能的影响或干扰;施工安装方便。 排水系统所有高出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室外下水道。所有低于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集水坑,然后提升排到重力流排水管中。本建筑的雨水系统和生活污水系统分流排出。地下车库适当位置设集水坑,以便排除冲洗地面水、洗车水、喷淋装置和其他消防排水。并设置泵房或泵坑,排水泵的排水能力宜10L/s。 排水管道布置和连接布置排水管道时应尽量避免排水横支管过长,并避免支管上连接卫生器具或排水设备过多。当排水器具分散使得横支管过长时,宜采用多立管布置,然后在立管的底部用横管连接。当排水支管上连接的器具较多时,应作好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排水管道应避免通过食堂、餐厅或厨房烹调处的上方。如不可避免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温隔热等措施,并设在吊顶内,且管道应采用镀锌管材。排水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卧室、病房、会议室、音乐厅等对卫生和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避免靠近与这些房间相邻的内墙。排水支管不应接在排出管上。排水支管连接在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m,且支管应与主通气管连接。排水横支管与立管、横管与横管的连接,采用450三通、450 四通、900斜三通、900斜四通、直角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 排出管应采取防沉降措施:排出管在穿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管或简易管沟,其管顶至沟(或套管)内顶的空间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并不小于0.2m。沟(或套管)内填轻软质材料。 排水管道的敷设和安装室内生活污废水采用PP超级静音管及管件,承插连接,支吊架等采用UPVC材料,立管上伸缩节设于每层水流汇合配件之下,其承口应逆水流方向,立管床位楼层处设阻力圈且为固定支撑。生活污废水与雨水管立管底部弯头处采用角钢支架。地下设备用房内排水管道采用PVC外套管防护。排水立管上设置检查口,离地面1.0 m,每隔一层设1个,排水管起端设置清扫口,堵头代替清扫口时,堵头与墙面应有不小于0.4 m的距离。排水检查井采用砖砌,井径为0.7 m,检查井、化粪池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化粪池与建筑外墙距离不得小于5.0 m。金属管道与外表金属管道埋地时外刷热沥青两道。所有管道在低下层,管井与管沟内敷设时均做保温,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管克,保温厚度压力管为40mm,无压管为20mm。一层阴台下排水管道采用保温措施,厚度100mm。保温层外采用镀锌薄铁皮围护,咬扣连接,保温层内设电伴热系统。十层以上潜污泵出水管与雨水管采用镀锌,管箍接口,承压不小于1.25MPa。排水横管按不小于标准坡度0.026敷设,排水系统污水立管在卫生洁具上边缘0.3米处采用斜三通向上与通气立管连接。水嘴均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口径DN15,地漏为DN75高水封地漏。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节能型。排水立管穿楼板应预留孔洞,DN=75100 mm时,孔洞250 mm250 mm,安装时设置金属防水套管。排水检查井中心线与建筑外墙距离不得小于3.0 m。雨水管与消火栓给水立管在十四层处均设0.50M钢制高压波纹管。压力管阀门设置:DN50时采用蝶阀。排水出户管预留外墙洞前,应先复测欲排入之市政排水检查井的管顶标高。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垂直连接,采用90TY三通;排水横管与立管连接,采用45斜三通或斜四通、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排水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宜在横干管管顶或两侧45范围内接入。3设计计算3 设计计算3.1 给水系统计算3.1.1 给水计算公式及资料(1) 用水量计算公式根据原始资料、建筑物性质和卫生设备情况,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生活用水量根据国家制定的用水定额、小时变化系数和用水单位数等,按下式计算: Qd=mqd (3-1) 因为 Qp=QdT (3-2) Kh=QhQp (3-4)所以 Qh=QpKh (3-5)式中 Qd最高日用水量,L/d; M用水单位数,人或床位数等,工业企业建筑为每班人数; qd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人d)、L/(床d)或L/(人班); Qp平均小时用水量,L/h; T建筑物的用水时间,工业企业建筑为每班用水时间,h; Kh小时变化系数; Qh最大小时用水量,L/h。(2) 冷水管网计算公式住宅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为 qg=0.2UNg (3-6)式中 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0.2以1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定额流量的数值,其单位为L/s。设计秒流量是根据建筑物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和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来确定的,而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与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数和其平均出流概率U0有关。根据数理统计结果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计算公式为 U=1+c(Ng-1)0.49Ng100% (3-7)式中 c对应于不同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U0的系数见表3.1.2;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c与U0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3.1表3.1 c与U0的对应关系U0c10-2U0c10-21.00.3234.02.8161.50.6974.53.2632.01.0975.03.7152.51.5126.04.6293.01.9397.05.5553.52.3748.06.489计算管段最大用水量时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计算公式为 U0=q0mKh0.2NgT3600100% (3-8)式中 U0生活给水配水管道的最大用水量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0最高用日的用水定额,L/(人d); m用水人数,人; Kh小时变化系数; T用水时间,h。便于后面的计算,在这列出给水当量表见下表3.2。表3.2 卫生器具给水当量表序号给水配件名称额定流量/L/s当量公称直径/最低工作压力/MPa1洗涤盆0.200.80150.0502洗脸盆0.100.80150.0503大便器0.100.50150.0204浴盆0.201.0150.0505淋浴器0.100.8150.0506洗衣机水嘴0.201.00150.050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为 hi=iL (3-9) 式中 hi沿程水头损失,KPa;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L管道计算长度,m; 3.1.2 给水系统计算(1) 用水量计算过程本建筑每户按3.5人计,共有m=294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qd=200 L/(人d),Kh小时变化系数取2.8。 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d=mqd =200294=58800 L/d最大小时用水量 Qh=QpKh =2.81200=6860 L/h本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五个区,一区进行详细计算如下。本建筑一梯三户,每户按3.5人计,一层则有10.5人,一至五层为一区,共计一区用水人数m=53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qd=200 L/(人d),Kh小时变化系数取2.8。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d=mqd =20053=10.6 m3/d平均小时用水量 Qp=QdT =10.624=0.4 m3/h最大小时用水量 Qh=QpKh =2.80.4=1.23 m3/h按照此方法,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五个区,各区的用水量标准及水量计算见表3.4。表3.4 各区用水量计算表 名称项目用水单位/人qd/(Ld-1)Qd/(m3d-1)Qp/( m3h-1)KhQh/(m3h-1)供水时间/hI区5320010.60.42.81.2324区7420014.80.62.81.7324区7420014.80.62.81.7324区7420014.80.62.81.7324区212004.2 0.022.80.4924(2)水力计算根据给水当量和同时出流概率可以确定管道的流量,当计算管段的流量确定之后,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管道系统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流速过大易产生水锤,引起噪声,损坏管道或附件,并将增加管道的水头损失,使建筑内的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增大。而流速过小,又将造成管材的浪费。考虑以上因素,建筑物内给水管道的流速不能超过2.0 m/s,并且在计算时控制在下列数值的范围内:接卫生器具的配水支管采用0.61.0 m/s;横向配水管,若管径超过25 mm,宜采用0.81.2 m/s;环型管、干管和立管采用1.01.8 m/s。因此在计算时根据流量查询计算水力计算表,确定一个管径,求出管内的流速,若流速不在上述范围内则重新选取管径,再次进行计算,直到流速在上述范围内。本建筑因为分为三户,两户户型是一样的,所以只计算两种A、B户型。 住宅A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A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草图见下图3.1,对管段进行编号,将1号点定为最不利配水点。图3.1 A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草图A户型的给水当量查表3.2可得给水当量总数为1.0+1.0+0.5+0.8+0.8+0.5+0.8=5.4,于是根据公式可得U0=q0mKh0.2NgT3600100% =2003.52.80.25.4243600100%=2.10%查表3.1得到U0=2.10%位于2.02.5之间,故需要内插法进行计算。由内插法得到c=1.1810-2。将1-2管段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1-2当量只有淋浴器Ng=1.0,U=100%,根据公式 qg=0.2UNg =0.2100%1=0.2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15,流速v=0.88,坡度i=2.099,管长L=0.5,根据公式 hi=iL =0.52.099=0.207 KPa 2-3管段进行水力计算,2-3给水当量累计Ng=1.5,根据公式U=1+cNg-10.49Ng100% = 1+1.1810-2(1.5-1)0.491.5=0.83设计秒流量 qg根据公式 qg=0.2UNg =0.20.831.5=0.20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20,流速v=1.46,坡度i=0.682,管长L=2.1,根据公式 hi=iL =0.6822.1=0.757KPa A户的其他管段都是按以上方法计算,其水力计算见表3.5。表3.5 A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00.184150.882.0990.50.2070.2072-31.50.20201.460.6822.10.7570.9643-42.30.22201.710.9430.62.002.9644-53.10.25201.42.0994.02.455.4145-64.10.30201.42.0991.23.128.5346-75.40.35200.950.6821.93.6612.1947-85.40.41201.270.9434.06.2618.454 住宅B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B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草图见下图3.2,对管段进行编号,将1号点定为最不利配水点。图3.2 B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草图B户型给水当量总数为1.0+1.0+0.5+0.8+0.8+0.5+0.8=5.4,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为U0=q0mKh0.2NgT3600100% =2003.52.80.25.4243600100%=2.10%查表3.1.2得到U0=2.10%位于2.02.5之间,故需要内插法进行计算。由内插法得到c=1.1810-2。由于B户型给水立管在中间,不能形成一根完整的管道,所以选取1-5为主干管,A-C为其分干管。1-2管段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1-2当量只有淋浴器Ng=1.0,U=100%,根据公式 qg=0.2UNg =0.2100%1=0.2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15,流速v=0.88,坡度i=2.099,管长L=0.5,根据公式 hi=iL =0.52.099=0.207 KPa 2-3管段进行水力计算,2-3给水当量累计Ng=1.5,根据公式U=1+cNg-10.49Ng100% = 1+1.1810-2(1.5-1)0.491.5=0.83设计秒流量 qg根据公式 qg=0.2UNg =0.20.831.5=0.20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20,流速v=1.46,坡度i=0.682,管长L=2.1,根据公式 hi=iL =0.6822.1=0.757KPa A-B管段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1-2当量只有淋浴器Ng=1.0,U=100%,根据公式 qg=0.2UNg =0.2100%1=0.2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15,流速v=0.88,坡度i=2.099,管长L=0.5,根据公式 hi=iL =0.52.099=0.207 KPa B户总沿程水头损失 hi=5.414+7.46=12.874KPaB户的其他管段都是按以上方法计算,其水力计算见表3.6。表3.6 B户型给水支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00.184150.882.0990.50.2070.2072-31.50.20201.460.6822.10.7570.9643-42.30.22201.710.9430.62.002.9644-53.10.25201.42.0997.82.455.414A-B1.00.184200.882.0991.73.573.57B-C1.80.27201.470.6824.02.736.3C-53.10.35200.950.6821.71.167.46管段沿程总水头损失12.874 分区的给水立管水力计算每层给水当量总算为Ng=5.42+6.2=17。分成五个区的立管编号草图见下图3.3。图3.3 给水立管计算草图一区进行管段的计算,选取1-2管段,给水当量总算为Ng=5.42+6.2=17,根据公式U=1+cNg-10.49Ng100% = 1+1.1810-2(17-1)0.4917=0.25设计秒流量 qg根据公式 qg=0.2UNg =0.20.2517=0.9L/s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附录1查的1-2取管径DN32,流速v=0.95,坡度i=0.787,管长L=2.8,根据公式 hi=iL =0.7872.8=2.203KPa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出一区的所有立管水力计算。剩余的五个区的水力计算分别见表3.7、3.8、3.9、3.10、3.11。表3.7 I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70.90320.950.7872.82.2032.2032-3341.24400.980.7052.81.9754.1783-4511.54401.221.0622.82.9747.1524-5681.80500.850.3782.81.0588.2115-6852.03500.960.4732.81.3249.535表3.8 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70.90320.950.7872.82.2032.2032-3341.24400.980.70542.81.9754.1783-4511.54401.221.0622.82.9747.1524-5681.80500.850.3782.81.0588.2115-6852.03500.960.4732.81.3249.5356-71022.25700.640.162.80.4489.9837-81192.45700.700.1892.80.52910.512表3.9 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70.90320.950.7872.82.2032.2032-3341.24400.980.7052.81.9754.1783-4511.54401.221.0622.82.9747.1524-5681.80500.850.3782.81.0588.2115-6852.03500.960.4732.81.3249.5356-71022.25700.640.162.80.4489.9837-81192.45700.700.1892.80.52910.512 表3.10 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70.90320.950.7872.82.2032.2032-3341.24400.980.7052.81.9754.1783-4511.54401.221.0622.82.9747.1524-5681.80500.850.3782.81.0588.2115-6852.03500.960.4732.81.3249.5356-71022.25700.640.162.80.4489.9837-81192.45700.700.1892.80.52910.512表3.11 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编号当量总数设计秒流量qg/(L/s)管径DN/mm流速V/(m/s)坡度i管段长度L/m管段沿程水头损失/kpa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累计hy/kPa1-2170.90320.950.7872.82.2032.2032-3341.24400.980.70542.81.9754.178为了校核市政管网压力能否满足地区供水压力的要求,应进行室外管网水力计算。 水管网水力计算水管网的用水量为高、中和低区的用水量总和,即1.23+1.73+1.7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