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振动的数理模型分析和频谱分析_第1页
浅谈电梯振动的数理模型分析和频谱分析_第2页
浅谈电梯振动的数理模型分析和频谱分析_第3页
浅谈电梯振动的数理模型分析和频谱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电梯振动的数理模型分析和频谱分析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An a l y s i s a n d F r e q u e n c y S p e c t r u m An a l y s i s o f V i b r a t i o n f o r E l e v a t o r 徐 斌兰文东刘治帮 X u B i n , L a n We n d o n g , L i u Z h i b a n g 摘 要 :分析影响 电梯运 行质量诸多 因素 中的两个 :加速度变化率和振 动;讨 论了电梯振动产生 的 根源 数理模型、频谱分析 ;介绍了人体对不同频率范围的振动感觉。最后对一个电梯振动实例 进行了分析,并提 出了相应 的减振方法。 关键词 :电梯;加速度变化率;振动;频谱分析;固有频率;减振方法 Abst r act :As t he f a c t or s in f lu en c ing t h e qu a l it y o f e le v a t o r r un n i n g, t h e ch a n ge o f a c c ele mt i o n a n d v ibr a t ion a r e a n a ly z e dTh e c au s ema t h ematic al mo de l an d f r e qu e n c y s p ec t r u m o f v i b r a t i o n f or ele v a t or a re dis cu s s e dTh e b o dy f e eli n g s t o diff er e n t v i b r a t i o n f r e qu en c y r a n ge are in t r odu c e d At t h e e n d,a n ele v a t o r v i b r a t i o n e x ample i s a n a ly z e d,a n d t h e co r r e s po n ding mho ds t o r e d uc e v ibr a t ion a re pu t f or wa r d Keyw or ds:ele v at or ;c ha n ge of a cc eler a t ion;v ibr a t ion ;f r eq ue n c y s p ec t r um an a l y s i s ;na t ur al f r e q ue n c y ; me t ho d t o r e du c e v i br a t 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梯的要求 不仅停 留在安全可靠、快捷方便上,而且越来越注重乘 运 质量 ,讲 究美观 性 、舒 适性 ,特 别 是在 一 些高档 宾 馆 和 写字 楼 更是 如此 。 电梯正 常 运行 时 的加 减 速 度 、加 速度变化率、振动加速度 以及振动频率是评价 电梯乘运 质 量 的重 要 指标 。加 减 速度 过 大 ,乘客就 会 有 “ 超 重” 或 “ 失重”的感觉;加速度变化率和振动加速度过大, 或振动 频 率 在人体 敏 感 频带 内。乘 客就 会 有头 晕 、想呕 吐等 不舒 适 的感 觉 。 因此 ,GB T 1 0 0 5 8 2 0 0 9 电梯 技 术 条件 中提 出如 下规 定 :“ ( 1 ) 乘 客 电梯 起动 加 速度 和 制动 减 速 度 最 大值 均 不 应 大于 1 5 0 m s ;( 2 ) 乘 客 电梯 轿厢 在 恒加 速 区运 行 时垂 直 方 向和 水平 方 向的振动 加 速 度 ( 用 时域 记 录 的振 动 曲线 中的 A9 5峰值 ) 分 别不 应 大 于 0 2 0 ms 和 0 1 5 m s 。 ” 目前,现有国家电梯标; 隹中还没有对加速度变化率 作 出明确 的规 定 ,这 是一 个缺 憾 。根 据试 验 , 当 电梯 起 制动加速度 的变化率超过 2 m s 时,人就会有较强的不 舒适感;当超过 4 m s 时 ,人就会有耳鸣的感觉;而超 过 6 m s 时,人基本上不能接受。因此,有的资料上又 徐斌 ,兰文 东,刘治帮 ,怡达 快速 电梯 有限公 司 4 2 C h i n a E l e v a t o r Vo 1 2 5 No 9 Ma y , 2 0 1 4 把 加 速度 变 化率 称 为生理 系数 。现有 国 家标 准 中也 没有 对振动的频率提出明确的规定, 仅 GB T 1 0 0 5 9 2 0 0 9 电 梯试 验 方法 中提 到 :“ ( 1 ) 电梯 起 、制 动 加 、减 速度 试 验 用 仪 器 的性 能 应 满 足 GB T 2 4 4 7 4 - 2 0 0 9中 4 2的规 定 ;( 2 )电梯 起 、制 动 加 、减 速 度 应 按 照 GB T 2 4 4 7 4 - 2 0 0 9中 5 2 1的规 定进行计算,应分别读取信号 中的 最 大 绝 对 值 。A9 5加 、减 速 度 按 照 5 2 3的规 定 进 行 计算。”其实,人体对同样振动幅值而频率不同的振动 感 觉往 往相 差很 大 。试 验表 明, 电梯 的振动 频 带主 要在 0 58 0 Hz , 而人体 比较 敏感 的频 带范 围是 0 1 3 0 Hz , 超 出 此频 带范 围 的振动 一般 不会造 成 乘客 的 心理 反应 , 其 中 人体 最 敏 感 的频 带 ,水 平 方 向为 0 1 2 Hz , 垂 直 方向为 4 8 Hz 。如果影响轿厢振动的几个主振频率 中 有一 个在 此 范 围内 的话 ,就 会 明显地 使 乘客 感 觉到 不舒 适 。 长期 以来 ,由于 影 响 电梯乘 运质 量 的 因素较 多 ,所 表现 出来 的现象 是一 个 综合 结果 ,因此 电梯 乘运 质 量一 直难 以全面地量化测量和准确地 分析,也没有权威、全 面、统一 的评价标准。这些困扰着 电梯界的广大从业人 员,电梯乘运质量往往凭经验和感觉来评判。 由于每个 人的身体状 况、心理状态、感觉的敏感性 、人生经历、 个人喜好都 不一样 ,所以对同一 台电梯乘运质量的评价 往往 干差 万别 ,缺 乏科 学 的评 定 。 随 着 电子 技术 的发展 ,业 界 已有通 过 专业 的 仪器 和 软 件 来检 测 、分析 、评 价 电梯 的乘 运质 量 的案 例 ,如 运 用美国 P MT公司制造的电梯 自动扶梯运行 品质检测 分析 仪 ,以 及 先进 的随 机 E VA 振动 分析 软 件 来 评 判 电 梯 的运行 质 量 。其 良好 的准 确 度和 强大 的功 能 为我 们 全 面检测、分析电梯运行性能提供 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本 文 中 ,笔者 尝 试着 从 振动 的理论 和 测量 分 析入 手 ,并结 合 P MT检 测 分析 仪 的 典 型测 量 记 录 对 电梯 的 振 动 产生 原 因及 影 响作 一 些探 讨 ,从 而 为探 索 电梯减 振 的解 决 方案 提供借 鉴 。 1 电梯振动理论的概述 1 1 电梯振动产生的根源 电梯 的 振动 是 指轿 厢在 水 平 方 向和垂 直 方 向上 的振 动 。把 轿厢 作 为一 个研 究 对象 ,轿 厢 的激 振 源主 要 有 曳 引系 统和 导 向 系统 两个 ,轿 厢 的振 动 类型 主 要是 自由振 动 和 受迫振 动 两 种 。 自由振 动 主要 由轿 厢 系统 结 构和 曳 引绳 系统 的惯 性 力 、弹 性 力产 生 ;受迫 振 动 主 要是 由 曳 引系 统和 导 轨 系统 施加 给 轿厢 的。不 论哪 一 种振 动 ,对 于一个特定的电梯系统来说 ,振动都是有规律的,都具 有周期性 ,多次测量的结果也基本相同。这就使我们能 方便地 对 电梯 进 行测 量 和 分析 ,从 而 找 出引起 振 动 的主 要 因素并 采取 措施 消 除或减 轻振 动 的影响 。 1 2 振动的数理模型和分析 由导 向系统 引 起 的振动 为随机 振 动 ,主 要表 现在 水 平 方 向上。 由两列 导 轨 的直 线度 和共 面性 误差 ( 扭 曲度 ) 造成 的水 平振 动 在表 现 结果 上 比较 单 一 ,可 以通 过水 平 方 向 、Y) 上 的振 动 加 速 度 的 时域 测 量 值 方 便地 找 出 超标 的振 动 点 ,再结 合 导轨 激 光 自动 安平 垂准 仪 准确 地 找 出振动 源 ( 安装质 量有 问题 的导 轨 区段 ) ,然 后经过 导 轨 的校正 加 以消 除。 除 了由导 轨 系统 引 起 的振动 属 于 随机 振动 外 ,轿 厢 的其 它振动都可以看成 是近似的简谐振动。对简谐振动 有如 下关 系式 : x- As i n ( 2丌f t +臼) ; V - X = 2丌厂 Ac o s ( 2 丌厂 f 斗0) ; a = X - 4 z f 2 As i n ( 2 7 t +0、 o 从 上 式 中 可 以看 到 ,振 动 的 幅值 X、速度 、 加速 度a均与振动的频率_厂 有关,所 以我们可 以通过频谱分 析找 出引起 振动 的主 要 因素 并设 法消 除之。 1 3 振动 的频谱分析 在通 常 情况 下进 行振 动 测量 所 得到 的原 始 数据 ,大 多数是时域内振动信号的幅值 。这样的数据处理结果对 我 们 进行 分析 研 究还 很 不够 ,我们 常常还 需要 了解振 动 信 号 的频率 分量 与幅值 之间 的关 系 。将 时域 内 的振 动信 号 x( t ) 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 ( F F T) 转换成频域内的振动 信号 x( d) ,并分析振动信号中各主要频率分量所占的比 率 ,从而找出主振因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频谱分析。 对于 特定 的轿厢 系统 ,有许 多 固有频 率是 可 以预 先 计算或定性分析的。如果把实测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 析,找到几个主振频率 ,将其与轿厢系统的各个固有频 率进 行 比较 分析 ,就容 易 找 出主振 的因素 ,为消 除或减 轻轿厢的振动提供指导。下面提供 了电梯系统的一些固 有频率的计算式 ,作为定量或定性分析的参考。 ( 1 ) 电动机 转子 不平衡 或轴承 某点缺 陷 引起 的 自激振 动频 率 ,一 。 ( 1 ) 式 中 :力 电动机 的旋 转速度 ,r mi n。 ( 2 ) 减速箱蜗轮蜗杆啮合的振动频率: 一 。 ( 2 ) 式 中 :Z 一蜗杆 的头 数 。 ( 3 ) 曳引轮 或导 向轮 或滚动 导靴 外缘某 点缺 陷引起 的 振动 频率 : 。 ( 3 ) 式 中 : 轿 厢运 行 的速 度 ; d 曳引 轮 或 导 向 轮 的节 径 或滚 动 导 靴 滚 轮 的 直径 。 ( 4 ) 轿厢 系统 的 固有 振 动 频 率 。 可 以近 似 地 把 轿厢 系统 和 曳引 系统 看成 是 一 个质 量体 和一 个 弹簧 组成 的系 统,其振动频率 f 一 。 ( 4 ) 式 中 :盆 曳 引系统 的弹1 生系数 ; 脚 轿厢 系统 的质量 。 ( 5 ) 主机承重系统的固有频率。可以把主机承重系统 近似地看成是两端固定的简支梁 ,上有集中质量的系统, 中国电梯第 2 5 卷 , 第 9期2 0 t 4年 5月 1 H 43 如图 1 所示,其频率 _, 一3 E j L 3 ( ma 3 b 3 ) 。 式中: 一简支梁的弹性模量; -, 简支梁的惯性积; 皿简 支梁 上 的质 量 。 图 1 主机 承重 系统 看 作是 两 端 固定 的 简 支梁 2 人体对不 同频率范围的振动感觉 前 面我们 谈 到 人体 对 不同频 率 范 围的振 动感 觉 相 差 很大,电梯振动频率在 3 0 Hz以下的低频区域对人影响 较 为 明显 ,而在 3 0 Hz以上 的 高频 区 域则 相 对 较 小。 这 就是晕车的人往往不怕坐卡车、大巴,却惟独畏惧高级 轿 车 的原 因。 因为 高级 轿 车 的减振 性 能好 ,传 递 给人 的 往往 是 低频 振 动。 国 内现 行 的 电梯 检 测仪 ,在检 测 电梯 振动 指标 时 ,记录 的是 0 1 0 0 Hz 频 率 范围 内 的所有 振 动值 ,没有 很 好地 以人 体 感 受为 出发 点未 进 行考 虑 ,不 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如果我们在研究 电梯振动时把注意 力放在那些对人体造成生理影响的振动区域,这样 电梯 的乘 运质 量 就 会有 很 大提 高。参 照 国 际标准 I S O 8 0 4 1 : l 9 9 0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 ,整个人身体 舒 适感极差时 Z轴的频率范围是 0 1 1 Hz ,参考校验频 率 为 0 3 9 8 Hz 。而 P MT提供的 I S O滤波功能,就是 以 I S O 8 0 4 1 标 准 为基础 的 ,这样就 使 我们 在研 究振 动 对人 体 的影 响 方面 能 更进一 步 。 3 一则 电梯振动实例的分析 以下 结 合 一 台 1 8层 l 8站 ,载 重 量 为 l 1 5 0 k g 、额 定 速度 为 3 O O m s 、悬 挂 比 2: 1 的 电梯 的实测数 据进行 分析 。 图 2是 此 电梯 空载 上 行 时 的原 始振动 时域 曲线 , 图 3是 Z轴 ( 垂直 方 向 ) 匀速运 行 区段 的频 谱 图。 我们 看 到在 低频 区域 ( 1 4 Hz区域 ) 和 1 8 Hz区域 左右存在明显的主振频率。通过测量 电动机转速,根据 式 ( 1 ) 我 们 很 容 易得 到 同步 无 齿 轮 曳 引主 机 的 电动 机 振 动频率为3 9 Hz , 可见此频率正好处于低频区域 ( 14 Hz 区域 ) 范围内,容易引起共振。为避免此主振频率产生 4 4 Ch i n a Ele v a t o r V o l 2 5 , N o 9 Ma y 1 , 2 0 1 4 i l “ ” 一 I !# 蛹嘲 蛐 岫 啦 曲 J 1 i l ! q m 忡 研 畔 1 j I 一i o 4 - ,:l 。P- , I I ” 一 I I l 。 。 ” “ “ 图 2 电梯 空载 上行 时 的 原 始振 动 时域 曲线 $ 1 c n m Z Chu删 1 45 1 4 6 1 4 1 41 4 9 1 5061 1O 2 1 6 3 &4 I S, 5 e c 4 mc H i 图 3 Z轴 ( 垂 直 方 向 )匀 速运 行 区段 的频 谱 图 共 振 ,可 以提 高 电动机 定 子 、转子 的加工 精度 和 装 配质 量 ,因涉 及 曳引机 产 品 的制造 质 量控 制 ,我们 这里 不再 展 开 。 低 频 区域 的主振 频 率 ,如 果 是轿 厢 系统 的振 动 引起 的 ,则 可 以通 过增 加 轿厢 自重 或贴 隔音 棉来 改 变其 固 有 频率 以错开共振频率,同时也应减少其在整个振动频域 内的振动分量。根据式 ( 3 ) ,我们算得如果电梯增加 5 0 的额定载荷 ,则其固有频率和振幅都将下降。 图 4是 电梯在 增加 5 0 额定 载荷 后所 测 得 的振 动 的 频谱 图 ,我 们 可 以清 晰地 看 出原 来 l 8 Hz处 的极 大值 已 不 存在 了,同 时整 个低 频 区域 的振 动 幅值 也 大幅 下 降 , 约 占原 幅值 1 2 。这验 证 了我们 的 想法 ,可见 在 实践 SD e c 仃u m-Z ( h a l m e l Se co nds 图 4 增加 5 0 额定载荷后 电梯的振动频谱 图 0 肿 0 肿 啪 0 m i P I ,c H N 中通 过增 加轿 厢 自重是 提高 电梯 舒适感 的有效 手段 。 我 们再 来 看 一 下 I S O 滤 波 的结 果 ,图 5是 Z轴 I S O 滤波后的频谱图,我们看到,主振频率集中在 0 4 Hz , 而 l 8 Hz以后 的振动频率 ( 5 2 Hz和 1 0 4 Hz区域的振动分 量 ) 不存 在 了, 因此 只要 把 研 究重 点 放在 低 频 区 域 内 , 并通过专业 的仪器 分析或按 h述计算式计算得 出固有频 率,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消除之,便可使整个电梯的舒适 SD e c 帅Z ( I mi c l Sc On ds 图 5 z轴 I S O滤波后的频谱 图 感得 到 改善 。 比如 ,如 果振 动 是 由承重 梁 变形 引起 的 , 则可 以改变 承重 梁 的型 号或 通过 焊 接腹 板 改变其 惯 性积 以达到改变其固有频率的效果。为了减小其振幅,可以 设 置减振 垫 。 4 结语 可 见 电梯乘 运质 量 是综 合 因素 形成 的 结果 。要 提高 电梯 的乘 运质 量 ,必须使 产 生振 动 的每 个部位 都 要采 取 必要 的 防振 措施 ,这样 电梯 的整体 振 动 才能得 到 有效 控 制。礤 参考 文献 1 】 朱 昌明 ,洪 致 育 ,张 惠侨 电梯 与 自动 扶 梯 原理 结 构安装 测 试 M 上 海 :上 海 交通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5 2 G B T 1 0 0 5 8 2 0 0 9 ,电梯技 术 条件 S 3 G B T 1 0 0 5 9 2 0 0 9 ,电梯 试 验 方 法 S ( 编辑 :马英俊 ) ( 上接 第4 1 页) 前起 作 用 。”如 对 重越 程减 J 到 一定 程 度 ,将 影 响到 电 梯 的安全 运行 。 ( 5 ) 电梯轿 厢重 量 改变 除 了考 虑 电梯 平衡 系数 、曳引 力外还需考虑安全钳、缓冲器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许 用质 量 范 围 ,还 应 考虑 电梯各 相 关 受力部 件 的影 响 ,如 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及端接装置、曳引轮轴、曳引机 轮 齿 、制动 器 、承重 梁 、轿厢及 轿架 等 的强度 和刚 度校核 。 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