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标准书.ppsppt课件_第1页
模具设计标准书.ppsppt课件_第2页
模具设计标准书.ppsppt课件_第3页
模具设计标准书.ppsppt课件_第4页
模具设计标准书.pps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東莞英濟,宏觀創新迅速謙誠團隊,設計內部機密文件,模具設計標準書,2,.,一、目的:在符合ISO精神及作業程序的指導下,為了提升東莞英濟整體設計能力,讓圖面表達清析、簡洁、完整、美觀,設計走向標準化、規範化、數據化。二、內容:在工作中累積的經驗及公司內部暫訂的一些設計標準再結合多方面的資料,進行歸納和總結來制定模具設計標準書。第一章、圖面設計標準共13頁第二章、進膠系統共9頁第三章、冷卻系統共4頁第四章、頂出系統共4頁第四章、頂出系統共4頁第五章、滑塊系統共5頁第六章、脫料系統共4頁第七章、其他資料(含本廠注塑機規格表、模具常用中英文名詞對照表、常用塑料縮水率、常用合成塑料縮水率、鋼材硬度對照表、各國鋼材對照表、東莞英濟DOOR,PANEC,CHASSIS,TRAY縮水率統計表、塑膠中英文名稱對照表),東莞英濟模具設計標準書目錄,3,.,圖1,第一章、圖面設計標準,4,.,5,.,圖3,圖2,6,.,圖6,圖5,圖4,7,.,8,.,二、模具材質,9,.,圖7,10,.,11,.,12,.,3、公模仁使用代碼為2A、公模仁為一塊模仁時使用模仁代碼+流水號。例如有55個鑲件,編號201表示公模仁,201-01201-55表示鑲件B、公模仁的運水鏍絲線割、頂針各為一張圖,運水鏍絲圖在零件編號後面+W,線割圖在零件編號後面+C,頂針圖在零件編號後面+E。例如為一塊模仁時運水鏍絲圖為201-W,線割圖為201-C,頂針圖為201-E。C、從公模仁中衍生的鑲件運水鏍絲、線割圖、頂針圖也用W丶C、E表示。例如:201-01公模鑲件:運水鏍絲為:201-01W、線割圖:201-01C、頂針圖為201-01ED、當公模需要二塊或二塊以上模仁組合時,零件編號要注意順序。例如有三塊模仁第一塊模仁有33個鑲件,模仁編號201,鑲件編號201-0133第二塊模仁有15個鑲件,模仁編號202,鑲件編號202-0115第三塊模仁有20個鑲件,模仁編號203,鑲件編號203-0120E、當公模仁及鑲件上頂針孔比較少時,可把頂針置入加工圖及運水螺絲圖內,必須讓圖面尺寸清析、明了。,13,.,14,.,圖8,3、在模具圖面上所變動的尺寸和部位做上記號以方便查找。例:具體做法是在在所變動的尺寸位置加上方框,並在方框內注明設變號碼。見范例4、存檔方式:設變圖面要保証最後版次是完整的、正確的,對前一個版次的圖檔只保留設變部份的圖面,以便於查證及減少硬盤內存。5、圖框MARK中設計者、制圖者及日期為原始日期要保留。對於設變者、修改內容及日期需在REV標示欄內注明。,(三)、零件圖面版次變更:模具圖面版次變更的目的是為了保持一份最新、最正確的圖面,方便區別舊圖。1、模具圖面由客戶設變必須使用客戶設變號碼。(見圖8)2、模具圖面由本廠内部設變(內容有修改結構、修模等)做法是在客戶設變號碼的後面加上內部設變次數。(見圖8),15,.,圖9,圖10,16,.,圖11,(公式1)(公式2),17,.,符號說明H模板總高(mm);h型腔高度;h1自由變型與非自由變形的分界高度(mm);l1l2矩形型腔側壁長度(mm);L墊塊跨度(mm);b1b2型腔側壁厚度(mm);b支承板或型腔底板厚度(mm);R圓形模具外徑(mm);r圓形型腔內徑(mm);E彈性模量(Pa);碳鋼E=2.1*1011PaP型腔壓力(Pa);一般為24.549MPa泊鬆比;碳鋼=0.25許用應力(Pa);45鋼160MPa常用模具鋼=200MPafmax型腔側壁支承板或型腔底板的最大變形量(mm);f許用變形量(mm);f=St式中S塑料收縮率(%);t制品壁厚(mm).,18,.,30以上:靠肩高度為6mm,19,.,20,.,21,.,圖14,22,.,圖15,23,.,圖16,圖17,使用說明:1、使用時請將此樹脂開閉器被埋入公模板約3MM,母模板面請加工成R,如做成C面的倒角則耐久性較差。2、請勿用在樹脂上加油,因為加油會使摩擦力減低。3、該產品本身已使用精密自動車庫休整過,所以真圓度達到0.01MM以內,也提高接觸面。4、使用時不需要將螺絲鎖的太緊。七、鎖模扣的設計(見圖16)在進行模圖設計時盡量加上鎖模扣便於模具運輸其他尺寸參見CAD圖檔八、計數器的設計(見圖17)在進行模圖設計時,跟根據客戶要求是否需要安裝計數器。其他尺寸參見CAD圖檔,24,.,25,.,26,.,第二章、進膠系統,一、進膠系統分為以下几部份:(一)直接進膠口、(二)側進膠口、(三)搭接進膠口、(四)扇形進膠分為扇形側進膠口與扇形搭接式進膠口兩種(五)潛伏式進膠分為(潛伏式進膠口、潛頂針進膠口、牛角式進膠口)等、(六)細水口進膠口、一種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澆口,是一種非限制性澆口,由於熔融塑料經直接澆口直接進入型腔,所以壓力損失很小,充填比較容易。直接澆口通常用于大而深的桶形制品、盒形制品及平面D=機台在150T以下為3MMD=機台在160T以上至260T以下為4MMD=機台在350T以上為5MM=0.53/SL60備註:(1)設計時請注意直徑D2處,預防縮水。,圖1,27,.,(二)、側進膠口:側澆口亦稱普通澆口,主要特點是形狀比較簡單,加工較方便;修正澆口也比較容易,几乎各種塑料都可以使用。澆口形式適用于各種形狀的製品,但對細而長的桶形製品不宜采用。=0.531=15302=15353=1025=13H=NS備註:(1)N塑料成型常數,由塑料性質确定(見注)。(2)N塑料成型常數一般取N=0.75。(3)為去澆口方便,可取=0.72.5,圖2,28,.,(三)、搭接進膠口:對於制品外觀不允許有進料痕的情況下使用。適用于扁平片類制件。l1=131=10252=2545H=NS備註:(1)此種澆口對PVC不適(2)為去澆口方便,可取=0.72(3)盒狀零件在使用搭接進膠口時:L2=S-(0.51)S表示膠位肉厚,29,.,(四)、扇形進膠口:適用于寬度較大的大面積扁平制品、盒類及圓形制品,使物料在光模過程中的流動方向更接近于平行流動,與輻射流動相比絞,平行流動時若產生填料定向,也只會使縱向收縮和橫向收縮率不等,而不致于引起翹曲變形。扇形進膠口分為:扇形側進膠口及扇形搭接式進膠口兩種(1)、扇形側進膠口:H=NS1=15452=10353=1545備註:(1)澆口截面積不能大于流道截面積(2)當流道3、4時L值為2MM當流道5、6時L值為3MM當流道8、10、12時L值為4MM(3)當壓力損失較大時,可縮短L值。(4)澆口寬度B,特殊情況下另定,30,.,(2)、扇形搭接進膠口:1=10352=15453=2545備註:(1)澆口截面積不能大于流道截面積(2)取L1值參照扇形側進膠口備注第二項(3)澆口深度H根據制品壁厚來確定,一般H=0.31.5要保證容易折斷去除。(4)澆口寬度B,特殊情況下另定(5)盒狀零件在使用搭接進膠口時:L2=S-(0.51)S表示膠位肉厚,31,.,(五)、潛伏式進膠:潛伏澆口實際上是點澆口的一種變形,而且適用于所有的注射用塑料的成型。被廣泛採用是由於它具有鮮明的特點。A.潛伏澆口的設置比較靈活,可以在製品的內外表面很多地方開設;B.澆口可以自動脫落且留下很小的澆口痕跡,C.具有點澆口的特點,但其模具結構較三板模結構簡單,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極為有利.定向,也只會使縱向收縮和橫向收縮率不等,而不致于引起翹曲變形.潛伏式進膠分為(潛伏式進膠口、潛頂針進膠口、牛角式進膠口)等、潛伏式進膠口:此類進膠口適用於盒形圓柱形制品=2550=1020L=2.55備註:(1)軟質塑料=3045硬質材料=2530(2)一般情況下設定=455(3)L在允許條件下盡量取大值(4)根據經驗D1一般情況下設定D=0.51.5,32,.,、潛頂針進膠口:此類進膠口適用於盒形、球形、板形制品。=455=1020L=2.55L2=0.83.01=13D=12備註:(1)根據經驗值=455(2)在設計L2值時要讓料頭部份易折斷(3)在設計盒形制品時,可使用潛方銷進膠口如下圖設計時請注意,A.讓料頭修剪方便。B有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取消方銷。,33,.,牛角式進膠口此類進膠口適用於盒形、球形、板形、齒輪、儀表制品。X=2.5D(不得少於15mm)備註:(1)設計圓弧流道部分,由大端直徑0.8D逐步向小端圓滑過渡(2)進膠點直徑一般取0.52mm之間(3)為讓料頭頂出平衡需增加輔助流道L部分L=R的弧長(4)在不使用輔助流道時為讓料頭頂出平衡L1=R(弧長)+10mm(5)當制品過大或過小時,X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但是料頭頂出保證順暢、可靠。,34,.,(六)、細水口進膠口:在設計三板模時使用,分為:轉接式和點膠口二種1、轉接式:在設計三板模時,由於流道過渡關係,使用小水口轉大水口進膠方式。D=D1+1D1=12.5=14/S1=0.53/ST=0.30.8備註:(1)設計D1值時直徑最大不要超過2.5mm,否則料頭不易拉斷,35,.,2、點膠口:澆口自行拉斷不用修剪,澆口位置有較自由放置空間。D=D1+1H=1.5以上=141=0.52T=0.30.8備註:(1)設計T值是讓料頭低於產品表面(2)設計2值時D2點處曲線與圓弧相切,以保證料頭與產品表面分裂。注:h澆口深度(mm);b澆口寬度(mm);d澆口直徑(mm);S制品壁厚(mm);A型腔表面積(MM2);n塑料成型常數塑料PE、PS、SAN、HIPSPA、PP、ABSCA、PMMA、POMPVC、PCn0.60.70.80.9K系數,為制品壁厚的函數,K=0.206S,或按下表選用。S(mm)0.751.001.251.501.752.002.252.50K0.1780.2060.2300.2520.2720.2910.3090.326,36,.,二、流道(一)、主流道:(1)、指緊接注塑機喷嘴到分流道為止的那一段流道熔融塑料進入模具時首先經過它。計算公式:D為主流道直徑(mm)V為塑件體積(含分流道、型腔體積)(cm3)K為塑件系數PS2.5POM2.1PEPP4PA5PC1.5HIPS2.2ABS2(二)、分流道: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進入型腔前的過渡段,它應使塑料流向得到平穩的轉換。計算公式:D=0.2654*W*4LD為分流道直徑(mm)W為塑件重量(g)K為分流道長度(mm),圖11,37,.,(三)、分流道形狀:(1)圓形流道:表面積最小,熱量不易散失,阻力較小,流動性好(2)梯形流道:易於機械加工,熱量與阻力損失較小,流動性較好深度計算公式:H=2/3*W(四)、流道的布置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兩類平衡式布置是從主流道到各個型腔的分流道、其長度、形狀、斷面尺寸都是對應相等非平衡式布置是從主流道到各個型腔的分流道、其長度、斷面尺寸各不相同,為達到各個型腔均衡地同時充滿,必須將進膠口開程不同尺寸。其優點是穴數較多可以縮短流道長度,38,.,(五)、分流道直徑查表法:分流道截面尺寸确定分流道的截面尺寸主要根據制品所用塑料、制品重量、制品壁厚及分流道長度來确定.1.PSABSSAN、BS等塑料制品,其分流道直徑根據制品的重量及壁厚由表1-1中查得.D為分流道直徑G為產品重量S為制品壁厚,表1-1,39,.,2.PE、PP、PA、PC、POM等塑料制品,其分流道直徑根據制品的重量及壁厚由表1-2中查得.D為分流道直徑G為產品重量S為制品壁厚,表12,40,.,3.從表1-1及表1-2中查出分流道理截面直徑D後再根據分流長度L從表1-3中查出修正系數L,則分流道直徑D=DL.,表13,41,.,一、模仁運水孔排列及防水圈使用標準(見下圖)(1)、圖1為6.00水孔圖,統一使用14X2.5防水圈(2)、圖2為8.00水孔圖,統一使用16X2.5防水圈(3)、圖3為10.0水孔圖,統一使用18X2.5防水圈,第三章、冷卻系統,圖1,圖2,圖3,42,.,備注:(1)、在設計模仁運水孔時,有碰到滑塊、斜頂、鑲件、頂針,可根據製品實際情況在此範圍內計算:L1=(1.8-3)D、L2=(1.8-3)D必須讓模具冷卻效果均勻。(2)、在水孔經過鑲件、PIN針、頂針、螺絲處,壁厚最低不得少于3MM(3)防水圈統一沉孔標準參見下圖、深度為2.00mm(4)孔直徑具體設計參照圖4。D1=D-(11.5)L(最低不少於0.5MM),圖4,43,.,圖5,44,.,圖6,45,.,46,.,47,.,48,.,49,.,50,.,第四章、頂出系統,51,.,圖3,圖4,52,.,圖5,圖6,53,.,圖7,(6)斜頂本体上得加工油槽,注意封膠位。(7)行程等於倒鉤量2.5MM(最低)(8)斜頂座安裝用的螺絲釘上裝上緩沖彈簧墊片.,54,.,圖8,55,.,圖9,56,.,圖10,57,.,圖1,圖2,第五章、滑塊系統,58,.,59,.,60,.,61,.,62,.,63,.,64,.,65,.,66,.,第六章、脫料系統,圖1,圖2,67,.,(二)、A型灌嘴在三板模上的設計:(見右圖3)(1)當拉料針距離L1、L2在35MM以下時,使用A型灌嘴。(2)當模座在2525以下時,同樣使用A型灌嘴。(二)、細水口灌嘴的設計:在設計模時盡量選用細水口灌嘴,並確認模具大小及選用機台大小。具體設計參數見CAD圖檔。(1)、150型灌嘴(見右圖4)使用機台在350T以上當灌嘴上有拉料針時參照下圖,圖3,68,.,三板,(2)、120型灌嘴(見右圖5)使用機台在200T250T當灌嘴上有拉料針時,可對尺寸17MM處行往上調整,便於固定拉料針。(3)、100型灌嘴(見右圖6)(A)使用機台在180T以下,當模座在2727以上時使用。(B)當灌嘴上有拉料針時參照上圖,69,.,圖7,圖8,70,.,五、大拉桿的繞曲量的計算:(見右圖9)最大的繞曲量用以下公式計算:W:負重(母模板的重量)KGL:臂梁的長度(CM)E:縱彈性系數(鋼220104)I:慣性力矩(I=0.7854r4)例題:計算MX-256的大拉桿的繞曲量(見右圖10(1)、不考慮脫料板的重量也可以.(2)、因為母模板的重量為1556KG,(3)、大拉桿有4根,那么每根的負重為389KG(4)、梁的長是從上固定板端面到母(5)、模板中心,為42.5CM(425MM)(6)、縱彈性系數(E)為鋼220104(7)、當臂梁的斷面為圓形時慣性力矩(I)用以下的近似值.I=0.7854r4(r:圓的半徑)。(8)、以上的數值与公式相計算=0.038CM,圖10,71,.,圖11,72,.,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