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规律,(二)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椭圆,(一)地球公转的规律,1、地球的公转方向:绕着太阳自西向东旋转2、公转周期:一年365日6时9分(恒星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近日点(每年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3、公转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必须遵循开普勒面积定律:日地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远日点,近日点,“近快远慢”的真正原因,L1,L2,(一)、地球公转的规律4、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23.50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50,二者之和是900,(南北极圈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23.50,【例1】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黄赤交角为2326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成的C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D黄赤交角决定了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ABD,【例2】下列哪个节日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A国际儿童节B我国国庆节C元旦D我国教师节,C,(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9,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次年),冬半年,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A,B,C,D,A,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最长,夜长最短,北极圈极昼。南半球反之,冬至日南半球昼长最长,夜长最短,南极圈极昼,北半球反之,(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越向北走,北半球昼越长。,夏至6月22日前后,夏至6.22,太阳直射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出现极昼,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越向南走,南半球昼越长。,冬至12月22日前后,冬至12.22,太阳直射23.5S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17,E,F,读图思考:,若A、B、C、D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二分二至日,A为日;B为日;C为日;D为日。,夏至,冬至,秋分,春分,.,18,1、12月22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哈尔滨,练习:,B,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B,.,19,补充:1、晨昏线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晨昏线过极点),在二至日与极圈相切;,.,20,2、晨昏线与经线圈(这个经线圈必须与晨昏线相交于赤道)的夹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3.南北半球同一纬度,北半球昼/夜长=南半球夜/昼长。,.,21,补充:昼夜长短计算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昼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15度=(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22,同纬线昼长时间相同,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昼夜状况相反。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E,P,Q,其他解题特征,.,23,读图回答:图中的D点在这一天中的昼长为:A16小时B8小时C6小时D12小时,A,练习1,图中的D点在这一天中日出时间为:A4时B8时C6时D10时,A,.,24,如右下图所示,A点的日出时刻为:A6时B0时C3时D9时,C,练习2,B点的日出时刻?,位于赤道上的点永远昼夜等长日出永远6点,日落永远18点,.,25,下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A21时30分B2时30分C8时00分D3时30分,B,练习3,(1)概念: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夹角。,晨昏线0,直射90,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地方时12时的最大的太阳高度角90,3、正午太阳高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意义: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27,F,E,H90,H60,G,H15,.,28,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12:00,(地方时12时),(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北回归线,23026N,南回归线,北极圈,23026S,900S,00,夏至日,两分日,冬至日,66034N,南极点,(4).正午太阳高度计算,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异加同减)注: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例如:计算二分二至点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春秋分:H=90-(40-0)=50夏至日:H=90-(40-2326)=7326冬至日:H=90-(40+2326)=2634,.,32,(5).正午太阳高度应用(a)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直射点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高度角是900,太阳高度角更小,.,33,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南,北,东,西,日出,日落,上午,中午,下午,楼房,.,34,(b)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c)确定房屋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5,(d)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tanH,.,36,(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2、昼夜长短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4、四季的更替5、地球的五带,.,37,(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中纬度地区。,更替原因,四季划分,明显地区,4、四季的更替,从天文含义看:,从气候变化看:,以北半球为例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是相同的,.,38,(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A、划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线,B、意义:,热带: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寒带:有极昼极夜的范围温带:剩下的范围,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规律,5、五带的划分,.,39,有极昼极夜现象,既无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既无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划分,.,40,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地球上的五带如何变化?,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大,.,41,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假如黄赤交角变为100,地球上的五带如何变化?,寒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42,扩大,缩小,扩大,扩大,缩小,缩小,.,43,小结第三节地球运动,知识结构,地球运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公转轨道、方向、周期、速度,昼夜交替与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五带,.,44,如果黄赤交角缩小1度,则北半球()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1度,温带范围扩大2度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1度,温带范围缩小2度C.热带范围缩小1度,温带、寒带范围扩大2度D.热带范围扩大1度,温带、寒带范围缩小2度,牛刀小试,A,.,45,画图及填空:(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3)图中A点的昼长是_小时,B点的季节是_季。(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面,目前角的度数是_。,.,4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5,0,1、此图为(南、北)半球。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A点所在的线为(晨、昏)线。,A,B,C,4、A点的昼长是小时。A点当天时日出,时日落。5、B点的经度为,它的地方时时。此时B点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6、此时有极昼的范围是。,北,2326N,135E,晨,18,3,21,90E,6月22日9,昼长夜短,6634N-90N,.,47,延伸拓展,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是日的光照图。(2)此时,晨昏线圈与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昏线的经度是。,(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中的点,其经纬度为。(4)这一天南京昼长,此时北京时间是。,3月21日或9月23日,120W,60E,P,(0,30W),12小时,22时,.,48,这幅图里,若AB是晨线,AC是昏线,那么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北极圈内是极昼;反之,若AB是昏线,AC是晨线,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极圈内是极夜。认清这一点对解答试题帮助很大,比如若AB是晨线,则北京时间是月日时分。若AB是昏线,北京时间为月日时分。,622200,122280,实战演练,夏至,.,49,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1甲地时间为()A.9时B.12时C.21时D.15时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A.1月7日4时B.1月8日11时C.7月7日11时D.7月8日4时,.,50,位于地球上空的同步人造卫星,其绕地公转的速度与地面上对应点的自转速度相比较,两者的:()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北京和广州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正确的是()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C,.,51,我国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在某地24时看到北极星的仰角是40,这时格林尼治时间是当日18时,那么,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是A90E,40NB100E,50C90W,50D100W,40,B,A,.,52,读右图完成下题。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的地理位置是A无法确定B120E、50C120E、40ND120W、50若出发时当地的标准时间为9月22日8时,测到达地点的标准时间是A9月22日16时B9月21日11时C9月23日4时D9月23日5时,C,C,.,53,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向北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省内江市(29.5N)降落。请回答:,(1)飞机飞行了小时;(2)内江市的经度为;(3)飞机途经的国家有美国、和中国;(4)如起飞时费城的区时为10月1日8时,那么降落时内江的时间(北京时间)为。,11个,东经105,俄罗斯,蒙古,10月2日8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