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简介和呼和浩特市特色小吃和旅游景点_第1页
内蒙古大学简介和呼和浩特市特色小吃和旅游景点_第2页
内蒙古大学简介和呼和浩特市特色小吃和旅游景点_第3页
内蒙古大学简介和呼和浩特市特色小吃和旅游景点_第4页
内蒙古大学简介和呼和浩特市特色小吃和旅游景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创立最早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171万平方米。1978年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大学,1997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学校。首任校长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继侗于建校初期来校执教并担任副校长。现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旭日干教授。 内蒙古大学现有9个学科门类,是一所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建立起了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设有15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学院所属系34个。 截至2006年2月,内蒙古大学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59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学科文献信息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截至2006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254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96人。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548人,占总数的39.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592人(其中博士137人),占总数的42.4%;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29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8人。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分别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高校文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学校有2人分别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2人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4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有全日制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教育体系,形成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等培养层次。2005年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0821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796人、研究生2233人。建校近5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其中有3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批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杰出的学术带头人。 学校注重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原则,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校以来,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00项。随着“211工程”建设的实施,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997年以来,新开科研项目1200余项,获准科技项目经费1亿多元,有36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以“试管牛”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已经或正在进行成果转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服务能力增强。已经建成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和内蒙古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一级网络中心。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全校图书文献总藏量达到149.29万册,图书馆是CALIS中心的B级成员馆,是内蒙古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NALIS)的中心馆。全校一共建成了78个多媒体教室和6个语音教室,为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组织了重点课程上网,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数学分析和统计热力学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国外2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举办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有3000多人次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学校还有计划地安排了教师出国留学、进行学术访问,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大学实现了从普通高等学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一般性建设到“211工程”重点建设、从地方性大学到省部共建大学三次历史性跨越,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类型专业名称专业层次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历史学类历史学本科民族学本科哲学类哲学本科工学类自动化本科通信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土木工程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交通运输本科生物工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本科计算机软件本科软件工程本科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本科新闻学本科音乐学本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本科美术学本科动画本科英语本科俄语本科日语本科蒙古语本科编辑出版学本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本科法学类法学本科社会学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社会工作本科理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应用物理学本科化学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材料化学本科环境科学本科生态学本科生物科学本科生物技术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数理基础科学本科应用化学本科化学类本科数学基地班本科化学基地班本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数学类本科生物科学类本科环境科学类本科管理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工商管理本科会计学本科财务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旅游管理本科行政管理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工商管理类本科电子商务本科经济学类经济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金融学本科经济学类本科小吃:内蒙古的土豆、莜面、酿皮、烩菜都很好,就莜面而言,有凉拌莜面和炒莜面,还会有替他很多做法莜面鱼鱼等,烤全羊很不错的。还有很多小吃、小菜,比如说过油肉土豆片、羊肉烧麦、炸臭豆腐。呼和浩特景点一、蒙 丰 锦 绣 园 蒙丰锦绣园位于呼凉公路29公里,是内蒙种业股份公司下属的农业示范旅游观光园,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21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2A级景区。已形成集农业观光、现代农业示范、餐饮度假、农业修学、特种动物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十大园区。建有百花园、百菜园、百鸟园等多个景点,已成为中小学生和城乡居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二、蒙 牛 工 业 园 区 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蒙牛工业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资产3.6亿元。公司设置有:五个分公司(冰淇淋公司,液态奶公司,奶粉公司,北京分公司),两个子公司,三个办公室(总裁办、党群办、总工室),六个中心(计财管理中心、人办管理开发管理中心、品控管理中心、营销企划监察中心、基建管理中心、良种奶牛繁育中心),有员工近4000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冰淇淋生产线。蒙牛的工业旅游主要是观览游,以参观和游览为主要旅游形式,其中蒙牛液态奶生产线和企业文化对游客最有吸引力,为方便游览,蒙牛公司专门建成全封闭游览通道,有专职导游负责游客的接待、讲解和管理工作,把复杂的雪糕、冰淇淋等生产过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给游客,使游客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的全过程。 三、苁蓉狩猎山庄园区 苁蓉山庄位于呼和浩特北郊呼锡公路32公里和、处劈柴沟内。此处树木丛生,山峦起伏,风景独特,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环境优雅。是以狩猎、垂钓、射箭等休闲娱乐为主的度假型旅游园区。 四、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 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内蒙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大青山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6-1111。28,北纬40。51-40。46,面积28平方公里。市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青山前坡荒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工程,是开发和利用荒山集旅游、荒山生活治理、体育文化、动植物保护和养殖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景区内有大面积的次生林(桦树、野梨树、杏树、木瓜树)人工桦林和果树等,主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5%以上,其中阴坡的植物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态状况较好,在大青山域屈指可数。由于不同季节植被有不同的变化,青春夏绿、秋见红,极具观赏价值。 景区内有青羊、狍子、野鹿、野兔、松鼠、鹰、山鸡、石鹑等多种动物。 五、哈素海旅游度假村 哈素海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处的土左旗境内,面积30平方公里,盛产鲜虾肥鱼。湖内芦苇丛生、鸟飞鱼跃,岸边凉亭水榭、绿柳成荫,碧水清山相映成辉,有塞外西湖之称。 哈素海度假村内建有现代化游乐设施,模拟游戏厅、网球场、夜总会、豪华别墅、欧式木屋、蒙古毡包等。 六、南山生态百亭公园 南山生态百亭公园位于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内,占地5平方公里。国内山水秀美,松涛阵阵,林间鸟儿鸣唱,草地欢歌。该园浓缩天下名亭,荟萃古今中外胜景,更有中华钱币坛,古今联长廊,宗教文化园等八处景观,同时种植有北方适宜的各类花草树木,可谓四季有景,各领风骚,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七、大窑文化遗址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东北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和前乃莫板脑包梁。 两处遗址均为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较大规模的石器制造场,其年代为距今50万年至1万年。经多次发掘,地层中出土大量石器,其中龟背型刮削器是大窑文化的代表器物。此外,还发现了人类用火后的灰烬遗迹以及肿骨鹿、披毛犀等哺乳动物化石。 大窑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有大窑文化遗址发掘剖面,化石出土地点及大窑文化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八、长 城 呼和浩特境内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长城,总长度达1000余里。 其中著名的长城有:位于市区北郊我国历史上最古老和使用年限最长的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位于武川县被称作金界壕的金代长城;位于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的明代长城。在诸长城中,清水河县的明长城尤为引人入胜,长城雄浑古朴,犹如一条卧地的苍龙,逶迤穿行于群山峻岭之间,极为壮观。 九、昭 君 墓 昭君墓,又名青冢,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呼和浩特南郊九公里处。建于汉代,墓高三十余米,巍峨壮观。墓园青松垂柳,花草繁茂。民间对昭君墓有辰如峰、午如钟、酉如枞,一日三变之说,为呼市八景之一。 昭君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迹,也是历史上民族友好的象征手把肉“手把肉”就是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其实羊、牛、马、骆驼、狍子等牲畜或兽类的肉都可以烹制手把肉,但通常说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手把肉是草原牧民千百年来的传统餐食,来草原观光不吃手把肉就不算真正来过这里。哪里吃:巴彦德乐海、格日勒阿妈奶茶馆(锡林北路店)、蒙古大营、麦香村(大北街店)、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八一店)、巴音浩日娲(海中路店)、玛拉沁饭店(西街店)、老阿妈奶茶馆(桥华店)、新乌兰饭店、巴音浩日娲(锦江店)烤全羊又称“全羊席”,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此菜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烤全羊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是成吉思汗接待王宫贵族,犒赏凯旋将士的顶级大餐。哪里吃:蒙古大营、玛拉沁饭店(西街店)、大家烤羊庄莜面是由莜麦(即燕麦)磨成的面粉,经过加工制成各种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 莜面的做法、吃法很多,风格各有千秋。可加工成窝窝、鱼鱼、拿糕、饺饺、丸丸、饨饨、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燕麦片、方便面等。哪里吃:半亩地莜面大王(团结小区总店)、半亩地莜面大王(呼武公路店)、西贝莜面村(体育场店)、半亩地莜面大王(加利大厦店)、晋泽莜面坊(嘉茂店)、半亩地莜面大王(人民路店)、莜面凉皮店稍美又称“烧美”、“烧麦”,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烧麦就已名扬京城了。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烧麦,才算不虚此行。 烧麦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烧麦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哪里吃:麦香村(大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