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药学、临床药学专业_第1页
总论药学、临床药学专业_第2页
总论药学、临床药学专业_第3页
总论药学、临床药学专业_第4页
总论药学、临床药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家庭,金钱,爱情,健康,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学,ScienceofChinesemateriamedica中药教研室主讲人:周洁,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总论,【基本概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四章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总论,【第八章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五章中药的作用】,【第七章用药禁忌】,【第六章中药的配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之一,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中国,中药就是天然药物吗?,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之一,铅丹,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之一,天然牛黄,人工牛黄,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之一,西洋参,番泻叶,藏红花,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之一,熊胆,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由于中药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历代把中药称为本草。,基本概念之二,本草:,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之二,中药本草,=,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证、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规定的药物。,基本概念之三,中成药:,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之四,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之四,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的起源】,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中药的起源,【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夏商周时期】,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隋唐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宋、金元时期】,【明朝时期】,【现代的本草学成就】,【清朝时期】,【民国时期】,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植物类药,植物类药动物类药,植物类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二、夏商周时期,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一)人工酿酒与汤液的发明与应用,(二)有关药物的正式文字记载的出现,醫,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二、夏商周时期,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诗经例句:风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贝母,甘草,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一、秦汉时期,2、首创“三品分类法”,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神农本草经,3、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1、载药365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本草经集注,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1、梁陶弘景所辑,2、载药730种,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二)炮炙论,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1、雷敩著,2、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3、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三、隋唐时期,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1、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2、收载药物共844种,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4、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四、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作者:唐慎微,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五、明朝时期,本草纲目,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1、作者为李时珍,2、收药1892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六、清朝时期,本草纲目拾遗,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1、作者为赵学敏,2、新增药物716种,西洋参,冬虫夏草,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第二节中药的采集】,【第一节中药的产地】,【第三节中药的贮藏】,原则: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时采收,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中药,植物类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概念,常用中药的道地产区,表达方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概念:,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又称地道药材,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山海经:崇吾之山“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枸杞子,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大黄,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川贝母野生于海拔35004500米高寒地区、土壤比较湿润的向阳山坡。,川贝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三七,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传统东阿阿胶的炼制,需选用3-4岁体型健壮的乌驴的皮,冬至前一个月取皮进行晾干,冬至子时取阿井至阴之水,采用国家级保密工艺,依古法全手工绝技,用金锅、银铲为工具,以桑木柴为火,经九天九夜、炼制方成。这其中,每一道材料和工艺都极为讲究,以桑木火为例,只有以火力均匀、火势平稳、温度较高的桑木阳火炼胶,才能与至阴之东阿水阴阳相合、水火相济,从而炼得上等东阿阿胶。,99道工序,冬不皲裂,夏不粘臭,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肉桂,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广西,云南,三七,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表达方式:,道地产区名,+,药名,道地药材,云南的茯苓,如:,云苓,江苏的薄荷,苏荷,四川的黄连,川连,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道地药材,木香,红花,广,西藏,广东,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常用中药的道地产区,道地药材,四川,黄连、川芎、川楝子、川贝母、附子等,浙江(浙八味),白术、白芍、杭白菊、温郁金、浙贝母、玄参、麦冬、延胡索,河南(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其他,宁夏的枸杞,西宁的大黄,山东的阿胶,山西的党参,甘肃的当归,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的采集,全草: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叶类: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花: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花粉:花朵盛开时果实:大多在果实将成熟时,少数应采未成熟的幼果种子:完全成熟而未裂开根和根茎类:早春或深秋,少数夏季树皮、根皮:春、夏时节,少数根皮秋后,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植物类,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蒲公英,紫苏,夏枯草,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金银花,红花,蒲黄,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瓜蒌,枸杞,牵牛子,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青皮,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桑叶,荷叶,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地骨皮,黄柏,厚朴,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半夏,天麻,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的采集,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全年可采,二、动物类,三、矿物类,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地龙,鹿茸,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石膏,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概念】,【第一节炮制的目的】,【第二节常用炮制方法】,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概念,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制药技术。,中药的炮制,炮制:,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炮制的目的,六、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中药的炮制,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三、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肉苁蓉,肉苁蓉,桑螵蛸,桑螵蛸,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五灵脂,复齿鼯鼠,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麻黄,发汗,止汗,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半夏,白矾,生姜,延胡索,醋,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生地,熟地,蒸晒,寒,清热,温,补血,麻黄,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常用炮制方法,去除非药用部位,达到药用净度标准,3、炮炙,炒:(炒黄、炒焦、炒炭)炙煅煨煮蒸燀,中药的炮制,1、净制,2、切制,4、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水飞,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麻黄,葛根,葛根,麻黄,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球磨机,研钵,朱砂,水飞朱砂,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炙,炙麻黄,麻黄,蜂蜜,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牡蛎,牡蛎,棕榈炭,肉豆蔻,煅,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燀,燀,杏仁,马齿苋,马齿苋,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的炮制,制霜,芒硝,西瓜,西瓜霜,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章中药的性能,【内容】,【概念】,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章中药的性能,药性理论:,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为中药理论的核心。,中药的性能,药性,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章中药的性能,石膏,浙贝,薄荷,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热证,麦冬,养阴药,寒凉性,防己,祛风湿药,里热证,热痰证,表热证,阴虚有热证,热痹证,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章中药的性能,【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升降浮沉】,【第四节归经】,【第五节毒性】,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四气,【概念】,【确定依据】,【作用】,【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气:,四性,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四气,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准。,确定依据:,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或热性。,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四气,作用:,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性属温热。,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四气,临床意义:,阳热证用,寒凉药,,温热药。,阴寒证用,中药的性能,寒凉与温热性的药物并用于寒热错杂的患者,是否会相互抵消?,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概念】,【确定依据】,【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味与气的关系】,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从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2、药物的作用(少部分),确定依据:,1、药物的滋味(大多数),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行气行血,多用治气血阻滞证。,发散,多用治表证。,1、辛:能散、能行,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补益,多用治正气虚弱。,缓急止痛,多用治挛急诸痛,和中,多用治脾胃不和;调和药性。,2、甘:能补、能和、能缓,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收敛固涩,多用治滑脱不禁病证。,3、酸:能收、能涩,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部分还具有生津的作用,可用治津亏口渴。,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燥湿,多用治湿证。,清泄火热,多用治热证、火证;降泄气逆,多用治喘咳、呕恶证;通泄大便,多用治便秘。,4、苦:能泄、能燥,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泻下通便,多用治大便秘结。,软坚散结,多用治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痞块等证。,5、咸:能软、能下,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利水渗湿,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之证。,收敛固涩,多用治滑脱不禁病证。,6、淡:能渗、能利7、涩:能收、能涩,作用及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五味,3、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的药物在作用即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气与味的关系:,1、气味相同,作用相近。,2、气味不同,作用有别。,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节升降浮沉,【影响因素】,【概念】,【作用】,【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节升降浮沉,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节升降浮沉,大多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作用:,1、升浮药:2、沉降药:,大多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节升降浮沉,影响因素:,炮制、配伍,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荆芥,荆芥炭,解表,升浮性,止血,沉降性,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三节升降浮沉,4、病位在里在下者,宜沉降而不宜升浮。,临床意义:,1、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2、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3、病位在表在上者,宜升浮而不宜沉降。,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与性味、升降浮沉的关系】,【概念】,【确定依据】,【临床意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归经:,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确定依据:,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2、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临床意义:,1、便于临床辨证用药。,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羌活,柴胡,白芷,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四节归经,只有将归经与气味、升降浮沉等药物性能全面结合,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药。,与性味、升降浮沉的关系:,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节毒性,【临床意义】,【概念】,【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引起的原因】,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节毒性,古:今:,毒性:,即指药物的偏性,又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节毒性,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的毒性。,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节毒性,引起的原因:,1、剂量过大。,2、误服伪品。,3、炮制不当。,4、制剂服法不当。,5、配伍不当。,6、个体差异等。,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节毒性,2、有利于搞好中药中毒的抢救工作。,临床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用药的观点。,有毒观念,无毒用药。,中药的性能,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五章中药的作用,【中药的功效】,【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以偏纠偏,中药的作用,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的功效,概念:,中药的作用,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亦称中药的“功能”。,分类:,1、对因治疗功效治本,2、对症治疗功效治标,与主治的关系:,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作用,热病心烦,利水消肿,目赤肿痛,散结消肿,惊风抽搐,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作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咳嗽气喘,水肿,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六章中药的配伍,【内容】,【概念】,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概念,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中药的配伍,配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药物“七情”的临床意义】,中药的配伍,【药物“七情”的概念】,【药物“七情”的内容】,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中药的配伍,七情:,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内容:,1、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2、相须:,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运用,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内容:,3、相使:,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内容:,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降低或消除。,4、相畏:,5、相杀:,一种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畏,杀,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内容:,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内容:,6、相恶:,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7、相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一、四气相反,归经相同的药对,中药的配伍,6、相恶:,二、作用趋向相反的药对,三、扶正药与祛邪药,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相反),(1)疗效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中药的配伍,(相须、相使),“七情”的临床意义:,1、通过药物配伍产生协同作用:,(2)毒副作用增强,这是临床用药时必须避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内容,(相恶),(相杀、相畏),(2)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应尽量考虑选用,中药的配伍,“七情”的临床意义:,2、通过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1)疗效减弱,这是临床用药时应该加以注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七章用药禁忌,【服药食忌】,【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配伍禁忌,【概念】,用药禁忌,【内容】,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应用。,用药禁忌,配伍禁忌:,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配伍禁忌,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苦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用药禁忌,内容:,十八反,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配伍禁忌,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用药禁忌,内容:,十九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妊娠用药禁忌,【概念】,用药禁忌,【内容】,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妊娠用药禁忌,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妊娠用药禁忌,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用药禁忌,内容:,1、禁用药:,主要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辛热的温里药。,2、慎用药:,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七章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二节中药用法】,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概念】,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确定依据】,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指每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有效量,也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分量,即相对剂量。,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1、药物性质性能。,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4)、有毒无毒:,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确定依据:,(1)、药材质量:,(2)、药材质地:,(3)、药物气味:,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石膏,鲜石斛,紫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苡仁,肉桂,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2、用药方法。,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确定依据:,(1)、方药配伍:,(2)、剂型:,(3)、使用目的:,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4、因时、因地制宜,第一节中药用药剂量,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确定依据:,3、患者情况(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生活习惯与职业),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第二节中药用法,【煎煮方法】,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服药方法】,【给药途径】,【应用形式】,药学、临床药学专业2013级专用,1、煎药器具,第二节中药用法,7、煎煮次数,中药用药剂量与用法,煎煮方法:,2、煎药用水,5、煎药火候及时间,文火,武火,煮沸,慢煎,3、加水多少,4、煎前浸泡,6、趁热滤汁,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