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设计反应器对应动力学T0101动力学说明_第1页
详细设计反应器对应动力学T0101动力学说明_第2页
详细设计反应器对应动力学T0101动力学说明_第3页
详细设计反应器对应动力学T0101动力学说明_第4页
详细设计反应器对应动力学T0101动力学说明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0101动力学说明据文献 左村村.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反应精馏生产醋酸甲酯D.湘潭大学,2015.,甲醇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甲酯的机理如下:图1 磺酸基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机理文献中,左村村等人进行了醋酸甲酯合成的动力学实验,实验在大气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的温度范围(318.15328.15K)和不同的原料配比B.(0.8,1,1.1,1.2和1.3)下反复进行。当温度低于328.15K时,lnKep与1/T成直线关系。关系如下式:当温度为328.15K时,G0是-10.35kJ/mol。通过醋酸的全部填充床反应器的质量守恒来关联动力学数据。文献中考察的动力学方程模型有如下几种:(1) 理想溶液假设的Q-H模型(Q-HIDS)(2) 非理想溶液假设的Q-H模型(Q-HNIDS)(3) L-H-H-W模型(4) E-R模型(5) 修正的L-H模型经过平方偏差的对比,结果表明,对于ILC-1催化剂和ILC-2催化剂催化的液固催化酯化过程,L-H-H-W模型的速率表达式最适合。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体系的拟均相动力学如下:,通过平衡转化率得到。k+1为正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为逆反应速率常数,指数分别是各自反应的活化能,Keq的指数就是表观反应热,即正负反应活化能的差值。 2.2副反应副反应方程式(CH3CO)2O+H2O2CH2COOH反应机理乙酸酐水解反应需要酸催化或加热的条件下引发,为放热内容,产物内能低,反应完全。本体系中,乙酸酐来自于第五工段循环后的醋酸溶液,反应物水来自于反应精馏塔内酯化反应产生的水,且乙酸酐将酯化反应产生的水消耗,利于酯化反应的正向进行。根据伍平,辛炳炜 白金,伍平,辛炳炜.乙酸酐的水解机理理论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02):87-93.的研究,乙酸酐的水解过程可能有以下机理构成:图2-1 乙酸酐水解可能的反应过程对于乙酸酐水解过程,可以考虑以一个水分子或两个水分子参与反应,利用B3LYP/6-31G (d) 和PCM-B3LYP/6-31G (d) 分别计算气相和水溶液中的反应过程,表明了乙酸酐水解是只有一个水分子参与反应,经历一个协同的过程:水分子亲核进攻乙酸酐中一个羰基碳,同时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向乙酸酐中的另外一个羰基氧转移,最终得到乙酸。下证醋酐水解反应的完全性:据文献 李德华. 醋酸酐水解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2):66-75.醋酸酐水解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探讨,文献中在条件:常压、3060的温度范围内,醋酸酐水解反应的表观级数为一级,表达式如下:r=4.852108EXP(-6.817103/T)CA0(1-XA)在Aspen中进行模拟,第三工段物系在该实验条件下能够反应完全,而该物系实际温度高于实验温度,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分析可知,反应速率将比实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更大。因此可以证得醋酐在第三工段反应过程中水解完全。1.1 主反应文献中,左村村等人进行了醋酸甲酯合成的动力学实验,实验在大气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的温度范围(318.15328.15K)和不同的原料配比B.(0.8,1,1.1,1.2和1.3)下反复进行。当温度低于328.15K时,lnKep与1/T成直线关系。关系如下式:当温度为328.15K时,G0是-10.35kJ/mol。通过醋酸的全部填充床反应器的质量守恒来关联动力学数据。文献中考察的动力学方程模型有如下几种:(6) 理想溶液假设的Q-H模型(Q-HIDS)(7) 非理想溶液假设的Q-H模型(Q-HNIDS)(8) L-H-H-W模型(9) E-R模型(10) 修正的L-H模型经过平方偏差的对比,结果表明,对于ILC-1催化剂和ILC-2催化剂催化的液固催化酯化过程,L-H-H-W模型的速率表达式最适合。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体系的拟均相动力学如下:。k+1为正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为逆反应速率常数,指数分别是各自反应的活化能,Keq的指数就是表观反应热,即正负反应活化能的差值。1.2 副反应(CH3CO)2O+H2O2CH2COOH1.2.1 反应机理乙酸酐水解反应需要酸催化或加热的条件下引发,为放热内容,产物内能低,反应完全。本体系中,乙酸酐来自于第五工段循环后的醋酸溶液,反应物水来自于反应精馏塔内酯化反应产生的水,且乙酸酐将酯化反应产生的水消耗,利于酯化反应的正向进行。根据伍平,辛炳炜 白金,伍平,辛炳炜.乙酸酐的水解机理理论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02):87-93.的研究,乙酸酐的水解过程可能有以下机理构成:图2-1 乙酸酐水解可能的反应过程对于乙酸酐水解过程,可以考虑以一个水分子或两个水分子参与反应,利用B3LYP/6-31G (d) 和PCM-B3LYP/6-31G (d) 分别计算气相和水溶液中的反应过程,表明了乙酸酐水解是只有一个水分子参与反应,经历一个协同的过程:水分子亲核进攻乙酸酐中一个羰基碳,同时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向乙酸酐中的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