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1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2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3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4页
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82011届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文章来源M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复习要点(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参照物定义为了描述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8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每秒步行的路程是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3、变速运动定义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8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M103M1DM01M1M106M1CM102M1NM109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果零刻线磨损,可选中间任一刻度线做起点(会放)。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D、记录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会记)。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8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2、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3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8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5、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6、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8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8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六)、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受平衡力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8受非平衡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二、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B、车速大慢C、突然启动D、紧急刹车解析本题可直接用内涵分析法来解答。安全带是系在汽车的座椅两旁的,在汽车行驶时,它能将人体与固定的座椅“捆”在一起,我们知道,汽车在速度不做大的改变时,人与汽车几乎保持相对静止,安全带在此不起作用;汽车在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人要向后倾,但有椅子的靠背挡住,比较安全,只有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才向前倾,若无安全带,坐在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就会撞到相距极近的汽车前面的硬物上,造成伤害故本题选D例2、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飞机相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8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就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还是以小于甲的速度匀速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丙都能看见乙乘坐的飞机在匀速上升。所以,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状态不能判定。例3、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关系,小明做了如图121的实验,使一薄钢片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下列A、B、C、D各图所示的形变,并使F1F3F4F2,那么图121图122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应选用_两图的实验。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应选用_两图的实验。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应选用_两图的实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8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为了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控制另两个因素不变。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应让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再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来观察力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依题意结合图得图122中A、B满足此要求。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的结论。解答A、BA、CA、D例4、如图12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解析使用刻度尺侧长度时,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或与所测长度平行),且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由图可知,A刻度尺放置是正确的,B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放置是错误的。A刻度尺分度值是1MM,该物体的长度为220CM。例5、用100N的力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解析画力的示意图的要诀是一画点(即力的作用点,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力的作用点要画成实心的黑点),二画线(既画力的作用线,通常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化一条线段,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要画的越长),三画箭头标大小(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旁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图123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8解答拉力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例6、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车次到达时间(镇江)开车时间(镇江)终点站(上海)T131094309451231D413100410061153(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解析两车开车时间(镇江)和到站(上海)时间已知,就可以求出两车运行的时间,从而求出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从镇江上海的运行的路程知道,根据速度公式,就可以求出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1特快T131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的时间T112H31MIN9H45MIN2H46MIN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运行的时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8T211H53MIN10H6MIN1H47MIN6420S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的时间TT1T22H46MIN1H47MIN59MIN2镇江到上海的里程S237KM237105M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69M/S1328KM/H答(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59MIN。(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9M/S,合1328KM/H。三、综合练习1、小明乘坐游艇在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以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2、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M,前一半路程需4S,后一半路程需6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MS,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MS4、一个滑块受到5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水平桌面与滑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当滑块的速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8达到1M/S时,撤去外力,则此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是_,经过3S滑块运动了_M5、216KM/H_M/S,5M/S_KM/H6、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_,课桌的长度是600_,课本的长度是2550_,地球的半径是64103_7、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124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124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图124图125图1268、如图125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再写出两条。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为5MS;信息二;信息三。9、如图126,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同时小车将向_运动,原因是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8为_。10、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1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127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图127图12812、图128所示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闪频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运动B、小球A、B都做匀速运动C、小球A做匀速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D、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13、(09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129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14、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图129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18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15、有一气球以2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后,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A立即下落B以原来的速度继续上升C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下落D静止一段时间后下落16、(09年茂名市)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10甲所示,请在图1210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图1210图12111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用6N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N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1211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18、(09年贵阳市)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