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2011届高考地理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与环境考点专项复习6人随时随地都受到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又随时作用于自然环境,与环境产生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否良性循环,长期可持续发展下去,完全取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其具体关系图解如下文化素质生态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对资源的利用人口与环境关系高正确重视多、广充分良性循环低不正确忽视依赖现有资源浪费恶性循环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人们迁移往往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其影响因素列表如下因素影响举例自然环境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其分布及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规模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的形成因素影响举例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的求学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军人家属的从军政治因素政策人口迁移政策三峡移民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引起的人口迁移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特别提醒1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人口大国,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2表现各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俄罗斯人口负增长,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2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的原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3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量人口从东北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的原因为美国东北工业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且由于纬度高气候阴冷,而南部和西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小,且发展了电子工业、宇航工业,因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美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部工业区回流的原因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工业区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并且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迁入了新兴工业,发展了第三产业,使老工业区重现活力,所以出现了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工业区回流的现象。5美国人口突破了3亿,使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上更具活力,其中的原因为发达国家欧洲及日本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现象,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力资源,增强了经济活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与以后人口迁移比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2阶段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规模特点规模较小,频率较低流动人口数量大量增加原因计划经济;严格的户籍管理;不允许农民进城的政策国家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阶段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方向特点由东部地区的城市到西部和边疆地区;由东部农村到东北、西北等地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净迁出地区辽、鲁、沪、川川、渝、湘、桂、豫、苏、皖、浙等出入平衡地区藏净迁入地区其余省区粤、沪、京、津、新、滇、琼等阶段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2年代中期以来因素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主要为经济原因类型总特点主要是国家有组织的迁移主要为自发性流动类型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特别提醒1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出现的原因是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地区。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好处及坏处是好处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增强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活跃了市场,提高了人口素质;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坏处增加了人口迁入地区的教育及就业、交通的压力;加重了人口迁入地区的环境负担;加大了人口迁入地区的社会治安压力。【例1】2009济南5月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2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12题。1B地区是A东部沿海B东北三省C中部D西南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解析】本题组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对劳动力流动现状、后果的理解能力。第1题,B地区流入量非常大、流出量很小,而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可据此判断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该是东部沿海。第2题,C为人口流出地区,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答案】1A2C【例2】2009重庆5月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13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2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第2题,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第3题,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差距。【答案】1D2A3B【例3】2009苏州5月读下面“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14题。1曲线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2A乡村城市B城市乡村C城市城市D不固定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ABCD3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气候因素4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ABCD【解析】第1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图例可得出答案。第2题,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是由农村到城市。第3题,社会经济因素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4题,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大了迁入地的环境压力。【答案】1B2A3C4D【例4】2010江苏无锡2月2008年美国次贷危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2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广州火车站的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至11月到12月。据此回答12题。1农民工从广州火车站返乡,从人口移动的类型来看,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国内人口流动2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流动人口数已从1993年的7000万增长到2007年的16亿,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是补充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地区的劳动力不会对城市的交通、居住、就业等造成压力增强社会活力存在社会治安管理隐患ABCD【解析】第1题,农民工返乡属于国内人口流动。第2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来讲,积极的影响是补充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消极的影响是给城市的交通、居住、就业等造成压力,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等。【答案】1D2B【例1】2008全国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12题。1982年1990年2000年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2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1该城市自1982年到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2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解析】第1题,读表中数据可得出两点特征一是该城市总人口增长迅速;二是014岁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下降,而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由此联系人口增长的知识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可推断该城市人口增长的其主要因素是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第2题,结合1982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量人口向东部迁移可解本组题。【答案】1D2B【例2】2009全国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12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21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所给时间段来看,只有19511960年这一段为净迁出,其他时间段都为净迁入,综合数值来看,从19512000年,该国是人口净迁入国。第2题,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世纪中后期就出现负增长,可能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该国可能位于欧洲。【答案】1A2B【例3】2009天津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精品文档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