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件 - I -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第 一 条规划目的 .1 第 二 条规划依据 .1 第 三 条规划范围 .1 第 四 条适用范围 .1 第 五 条使用原则 .1 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规模发展目标与规模.1 第 六 条发展目标 .1 第 七 条用地规模 .1 第三章第三章 地块划分与编码地块划分与编码.2 第 八 条地块划分与编码.2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使用性质控制土地使用性质控制.2 第 九 条土地使用性质控制.2 第 十 条土地使用兼容性.2 第 十 一 条土地使用性质的执行规定.2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2 第 十 二 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总原则.2 第 十 三 条建筑面积补偿奖励.2 第 十 四 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执行规定.2 第六章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 .2 第 十 五 条道路系统控制.2 第 十 六 条道路交叉口控制.3 第 十 七 条交通设施控制.3 第 十 八 条道路竖向规划.3 第七章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3 第 十 九 条规划结构.3 第 二 十 条绿地系统控制.3 第 二 十 一 条公共绿地.3 第八章第八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 第 二 十 二 条配置要求.4 第 二 十 三 条调整规定.4 第九章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4 第 二 十 四 条给水工程规划.4 第 二 十 五 条污水工程规划.4 第 二 十 六 条雨水工程规划.4 第 二 十 七 条电力工程规划.5 第 二 十 八 条电信工程规划.5 第 二 十 九 条燃气工程规划.5 第 三 十 条环境卫生工程规划.5 第十章第十章 城市设计指引城市设计指引 .5 第 三 十 一 条景观系统.5 第 三 十 二 条城市设计导则.5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附则附则.7 第 三 十 三 条调整原则.7 第 三 十 四 条生效日期.7 附表 1:用地汇总表.8 附表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8 附表 3:建设用地兼容性表.9 附表 4: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10 - 1 - 第一章 总则 第 一 条规划目的 为了控制好市林场激流坑地区土地,在满足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地区的开 发建设,并使规划区内外及与周边地区协调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 规划法和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规定编制本地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制定本文本。 第 二 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5.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 (试行) 6.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 7. 惠州市古塘坳片区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 8.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第 三 条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惠州惠城区古塘坳片区西北部,红花湖红花嶂南侧,总用地面积为 212.55 公顷。 第 四 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建设和开发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自本规划批准 公布之日起,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和土地利用活动,均应符合文本和法定图则 的规定,并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下一层次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 五 条使用原则 文本与惠州市林场激流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 割。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规模 第 六 条发展目标 为惠州市高新产业集群、口岸经济区以及港深等区域高端人士提供配套服务的, 融休闲、健身、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优良的休闲度假型的高端居住社区。 第 七 条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区总规划用地为 212.55 公顷,其中建设用地 126.30 公顷。各类城镇 建设用地的规模与比例见附表 1。 - 2 - 第三章 地块划分与编码 第 八 条地块划分与编码 结合道路和自然界线,规划区划分为 8 个街坊。在划分街坊的基础上,结合街 坊的道路,土地使用性质或自然界线,将 8 个街坊分别进行地块划分,并按照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编码,采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即“街坊代码地块代码细 分地块代码” 。 第四章 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第 九 条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土地使用性质按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用分类标准分至中类。 第 十 条土地使用兼容性 各类建设用地兼容范围见附表 2,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须符合土地使用兼容性 质的规定,并通过相关程序审批。 第 十 一 条土地使用性质的执行规定 本规划所确定的土地用途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现状合法的土地用 途与本规划规定用途不符的,原则上可继续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一旦这类土地要 求进行改造与重建时,必须与本规划规定的用途相符。在执行本规划中所规定的用 途时,必须同时遵守其他有关法则以及有关政府契约条款规定。 第五章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第 十 二 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总原则 土地使用强度指标由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组成,以上 指标原则上不予调整。 第 十 三 条建筑面积补偿奖励 建筑基地为公共空间提供开敞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 前提下,可按建筑面积补偿规定要求增加建筑面积,但累计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 过原规定建筑面积的 20%。 第 十 四 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执行规定 在本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以下部分特殊情况时,土地开发强度应经规划主管 部门重新确定:对本规划确定的地块进行合并开发;对本规划确定的地块进行细分 开发;对土地使用性质改变,且符合兼容性规定的。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 十 五 条道路系统控制 片区道路系统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以“一纵五环、环路网为基础” 的形式构架片区道路网络骨架。主干道是金榜路、古塘坳大道和金恺路,红线宽度 为 34、32 米和 24 米 3 种,按双向三车道和双向二车道设计。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 3 - 16 米和 12 米,按双向二车道设计。支路是各个居住组团的外围环路,是联系片区 各其它功能组团的道路,红线宽度为 9 米、7 米和 6 米。规划区内及周边各等级道 路红线宽度及断面组成详见“规划道路断面表” 。 规划道路断面表规划道路断面表 道路等级道路等级红线宽度(米)红线宽度(米)断面布置形式断面布置形式 34 3.25(人)+2.0(绿)+23.5(机)+2.0(绿) +3.25(人) 32 2.25(人)+2.0(绿)+23.5(机)+2.0(绿) +2.25(人) 主干道主干道 24 2.5(人)+2.5(非)+14.0(机)+2.5(非) +2.5(人) 161.5(人)+13.0(混)+1.5(人) 次干道次干道 121.5(人)+9.0(混)+1.5(人) 99.0(混) 77.0(混)支路支路 66.0(混) 第 十 六 条道路交叉口控制 区内道路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区内主次干道平面交叉口采用信号灯管理和渠 化交通管理两种方式,在道路交叉口宜增加右转弯车道;区内支路与片区主干道交 叉口宜采用禁止左转弯通行方式。规划区内部各地块的交通出入口必须遵守规划 图则规定。 第 十 七 条交通设施控制 在本规划区内规划 3 块具有独立地块的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合计 0.83 公顷。 规划区内地块按国家规范配建指标配置停车位,满足法定图则对停车位的要求。 第 十 八 条道路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道路纵坡、污水、雨水排放以及工程管网布线 等要求,统一采用黄海高程。道路纵坡应保证在 0.2%5%之间。 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 十 九 条规划结构 以山体为绿色背景,以湿地、景观湖、池塘为面,以水道、景观大道两侧控制 的绿化带为线,以片区内的公园游园小绿地为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第 二 十 条绿地系统控制 规划区内公共绿地面积 17.89 公顷,绿地率达 1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16 平方米。 第 二 十 一条公共绿地 公园绿地:公园绿地面积为 6.14 公顷,保留规划区中部山体建设大型综合性 公园一处,面积 53461 平方米,另规划居住区小游园两处面积分别为 4209、3698 平方米。 街头绿地:河涌和主要干道两侧设置有一定游憩性质的街头绿地,总面积为 11.75 公顷。 - 4 - 第八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 二 十 二条配置要求 规划区内的配套设施详见附表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部分商业、服 务业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可附设在其它建筑内。经营性商业与服务业设施、娱乐设 施的具体项目不作硬性规定,可由市场自行调节,但其建筑面积应符合图则的规定。 第 二 十 三条调整规定 在进行较大范围的成片开发时,地块内的配套公共设施的位置经规划主管部门 批准后,可根据修建性详细规划适当调整,但其项目、数量、用地或建筑面积均不 得少于图则中的规定。 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 二 十 四条给水工程规划 1. 规划区平均日用水量为 7024m3/d,最高日用水量为 9131m3/d。 2. 规划区主要由河南岸水厂供水,河南岸水厂现状供水规模 18 万 m3/d,近期 主要向惠城中心区、仲恺、陈江、潼侨等地区供水。规划远期保留其原有 供水规模,主要向惠城中心区及邻近地区供水。 3. 规划区给水从规划区外仲恺路敷设的 DN1200 给主干水管从两个方向接入规 划区,北部沿金榜路 DN500 接入,中部沿古塘坳大道 DN600 接入。 4. 规划区给水管管径为 DN600DN150。 5. 规划地区消防任务近期由现状麦地消防站负责,远期由河南岸与麦地消防站 共同承担。 6. 规划区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 1 次,消防供水强度为每次 10l/s。室外消火 栓的间距不应超过 120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150m。 第 二 十 五条污水工程规划 1. 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约为 6309m3/d,最大日污水量约为 8201m3/d。 2. 规划区的排水系统严格采用雨、污分流排放体制。 3. 规划区污水处理率 100%,严格保护规划区的环境和水质。 4. 污水收集系统分区收集,在规划区东面汇集后,往东接入规划区外市政污水 管,最终排往仲恺污水处理厂。 第 二 十 六条雨水工程规划 1. 雨水管充分利用地形,采用多排出口。 2. 规划区内山洪防护采用五十年一遇的防护标准,山洪防治主要采用截洪沟的 形式,以工程措施为主并辅以生物措施防洪。 3. 对被于泥、沙石以及生活垃圾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扫障等工程措施,扩 大行洪断面。 4. 治理山洪灾害要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优化森林生态功能,采取综合 措施进行防治。 - 5 - 第 二 十 七条电力工程规划 1. 规划区用电总负荷为 37296kw。 2. 规划区电源由 220kV 仲恺站和 110kV 南郊站提供。 3. 设置 4 个 10kV 开关站,电缆网络的供电几何半径不大于 1.5 公里,每个安 装容量不大于 15000kVA。 4. 迁移现状 220kV 湖三线、110kV 湖南线、110kV 湖南线三条高压走廊, 规划区内高压线路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方式,以满足规划区景观要求。 第 二 十 八条电信工程规划 1. 规划区电话容量为 15444 门。 2. 分别在地块 05-02-08、06-01-04、08-01-02 规划 3 座电信远端模块机房, 附设在公共建筑内,通过光缆与市区电信端局连接。 3. 在地块 05-02-04、06-01-04 分别设置一座邮政代办所。 4. 原则上电信管线沿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下敷设。 第 二 十 九条燃气工程规划 1. 规划近期气源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通过瓶装和管道供应;远期改造区域 液化气气化站,发展天然气供应系统,实现城市燃气由液化石油气逐步过 渡到以天然气为主的气源转换。 2. 远期规划区气化率为 100%,管道气气化率为 75%,瓶装液化气气化率为 25%。 3. 管道天然气全年平均日供气为 7166.58Nm3/d,全年供气为 261.58 万 Nm3/年; 瓶装液化石油气全年平均日供气为 579.73 Nm3/d,全年供气为 21.16 万 Nm3/年。 第 三 十 条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 根据公共厕所设置标准规定,规划公厕 9 座,建筑面积 80m2/座。居住区内 按一类标准建设,中心区内的建设标准不低于一类,可以超过一类。 2.建筑垃圾可循环利用部分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其余部分适宜作低洼地或作 填埋覆土堆填用;生活垃圾经环卫部门收集后送垃圾处理厂处理。 第十章 城市设计指引 第 三 十 一条景观系统 规划以湖、大背景山体为依托,形成“一核、二带、三区、多节点”的景观结 构。 第 三 十 二条城市设计导则 1. 西部山体居住用地组团区段 - 6 - 现状 利用 1. 该区段是规划区范围内主要滨水区域; 2. 滨水生态植被良好,自然景观好。 设计 导则 1. 该地区东南片为整个片区近期发展建设的重点地带,居住用地充分利用滨水坡地做 台阶式处理,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并适应错开布局,使住户充分享用滨水自然景观; 2. 应加强滨水步行、自行车道的建设控制,并于河流两侧设置绿化防护带,营造自然 生态景观; 3. 滨水驳岸建议采用绿化软质护坡的方式来保护绿化生态廊道的生态平衡,防治水土 流失; 4. 该区段为高尚住宅区,应加强向片区中心的开敞,同时控制好面向东北面中心服务 区的景观界面; 控制 指标 1. 净容积率1.3,建筑密度40%,绿地率 35%。 重点 项目 1. 景观节点处的标识性雕塑、社区服务中心等。 2. 北部山体居住用地组团区段 现状 利用 1. 该区段主要位于片区的西北侧,植被较好。 设计 导则 1. 是片区二期建设的居住组团,亦是整个片区的重点打造景观地段之一,沿该区内的 溪流规划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塑造整个片区的视觉形象; 2. 应加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风格、形式控制,与整个居住新城的整体风格相一致; 3. 组团向周边绿化环绕。 控制 指标 1. 净容积率1.8,建筑密度32%,绿地率 30%,建筑高度不应大于 30 米。 重点 项目 1. 标志性景观构筑物、商业街等。 3. 东部城市居住用地组团区段 现状 利用 1. 该区段主要位于片区的东侧,交通便利。 设计 导则 1. 是片区二期建设的居住组团,塑造片区的视觉形象,营造小区内自然生态景观, 与整个居住片区相协调; 2. 形成同一的建筑风格,塑造舒适的居住小区环境; 3. 控制该组团西面与中心服务区之间的临街界面,建筑风貌要相互呼应。 控制 指标 1. 净容积率1.8,建筑密度32%,绿地率 35%,建筑高度不应大于 30 米。 重点 项目 1. 标志性建筑、中学。 4. 中心服务区组团区段 现状 利用 1. 该区段是位于规划片区入口处,交通便利,用地条件良好。 设计 导则 1. 是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组团,规划的主题是酒店、商业、文化建筑等公共设 施,文化活动设施是片区的中心,设置全片区的标志性建筑,于不同地段设 置多处广场用地,营造景色优美的公众活动场地; 2. 公建用地宜采用园林式布局,顺应坡地高低错落布置主体建筑; 3. 加强中心服务区与片区内自然水体生态景观廊道和视觉廊道的控制。 控制 指标 1. 净容积率1.5,建筑密度40%,绿地率 20%,建筑高度不应大于 20 米。 重点 项目 1. 度假酒店、商业街、文化娱乐中心、中心医院、文化广场、公园等。 - 7 - 第十一章 附则 第 三 十 三条调整原则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如需调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 第 三 十 四条生效日期 本规划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 8 - 附表 1:用地汇总表 序号序号用地代码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名称面积(面积(hmhm2 2) 占建设用地比例占建设用地比例 ()() R R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68.1068.10 53.9253.92 R1 一类居住用地 25.39 20.10 R2 二类居住用地 40.55 32.11 1 其中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16 1.71 C C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20.2320.23 16.0216.02 C2 商业服务业用地 5.35 4.24 C3 文化设施用地 0.98 0.78 C4 体育用地 1.13 0.89 C5 医疗卫生用地 4.06 3.21 C6 教育科研用地 4.29 3.40 2 其中 C8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4.42 3.50 M M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 5.445.44 4.314.31 3 其中 M4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 5.44 4.31 S S 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14.6414.64 11.5911.59 S1 道路用地 13.31 10.54 S2 广场用地 0.50 0.40 4 其中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0.83 0.66 G G 绿地绿地 17.8917.89 14.1614.16 G1 公共绿地 17.89 14.16 G11 公园 6.14 4.86 5 其中 其中 G12 街头绿地 11.75 9.30 小计小计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126.30126.30 100.00100.00 E E 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86.2586.25 E1 水域 7.96 6 其中 E4 林地 78.29 合计合计规划总用地规划总用地 212.55212.55 附表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类别项目名称数规模(m2/处)所在地块备注 号量 建筑 面积 用地 面积 初中 1-22833 07-01-09 18 班,独立占地 9350 02-01-01 18 班,独立占地 小学 2- 10739 07-01-04 24 班,独立占地 2180 01-01-02 6 班,独立占地 1999 03-03-02 6 班,独立占地 2885 06-01-05 9 班,独立占地 1 教育设施 幼儿园 4- 4112 07-01-03 12 班,独立占地 医院 1-40581 07-01-10、08- 01-01 现状,退伍军人医院, 独立占地 2 医疗卫生设施 社区健康服 务中心 2400- 04-02-03、07- 01-01 附设 文化中心 1-4822 07-01-09 独立占地 3 文化娱乐设施 文化室 2 150 0 - 05-01、06-01- 04 附设 5495 04-01-02 独立占地 4 体育设施 社区体育活 动场地 2- 5778 05-02-01 独立占地 5 社会福利与保 障设施 福利院 1-44174 07-01-07 独立占地 社区居委会 2200- 04-02-03、07- 01-01 附设 社区服务站 2300- 04-02-03、07- 01-01 附设 6 行政管理社区 服务设施 警务室 220- 04-02-03、07- 01-01 附设 500-05-02-06 可附设 7 商业设施肉菜市场 2250 0 -07-01-08 可附设 - 9 - 附表 3:建设用地兼容性表 一类居 住用地 二类居 住用地 公共服 务设施 用地 行政办 公用地 商业服 务业用 地 文化设 施用地 体育用 地 医疗卫 生用地 教育科 研用地 其他公 共设施 用地 一类工 业用地 二类工 业用地 科技研 发用地 普通仓 储用地 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