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的不同优点_第1页
施工方法的不同优点_第2页
施工方法的不同优点_第3页
施工方法的不同优点_第4页
施工方法的不同优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还是这三种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同。支架法对场地要求最高,但不适于太高的桥梁;悬壁浇筑法适用于大跨度连续梁施工;移动模架则适用于桥型一样的箱梁,但一次投入比较大。满堂支架法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一种施工方法,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的施工方法。目前常见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满堂支架法施工是一种长期被采用的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架法施工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录1特点2适用范围3工艺原理4适用条件1特点编辑满堂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桥梁工程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法,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按照满堂支架施工设计的桥梁也越来越多,大大推进了满堂支架的应用进程,满堂支架施工工艺也不断进行改进。现代满堂支架施工技术亦朝着大吨位、大跨径方向发展,常规满堂支架钢管杆件本身承载能力有限,所以探讨如何实现在特殊大吨位箱梁、高墩、大断面现浇箱梁等工况条件下的现浇箱梁施工是桥梁建设者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1满堂支架是在一联或多跨桥下设置支架,体系转换次数很少,或者没有,南京三桥南引桥满堂支架施工按照逐孔现浇设计,需要发生体系转换,但是逐孔现浇施工法的优点是需要的支架数量少,周转次数多,利用效益高,而且可以超前抢搭支架及支设模板,施工速度快。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网发达,高速公路桥梁比重加大,如果采用常规满堂支架施工,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支架软土地基处理。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接缝一般设置在跨径的1/4-1/6处,即接近连续梁零弯矩点附近,施工状态与成桥状态受力模式比较接近。满堂支架适用于高度低于20m左右的墩身上部结构以及其它施工方法不经济的情况下建造桥梁上部结构,具有周转次数多,周转时间短,使用辅助设备少,减少了人力物资的浪费,特别适用于多跨现浇梁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2适用范围编辑一般造桥机等设备由于本身体积庞大,安装比较麻烦,经过测算,如果待建桥梁长度不足800m,造桥机安装费用摊销很高,如果施工长度大于1300m,导致工程工期较长,所以移动模架施工的适用桥梁长度为8001300m,大于1300m可以考虑采用2套移动模架,同时造桥机施工尽可能的避免中途拆装作业;由于移动模架设备本身比较昂贵,一次性投入相当大,往往是未得到第一孔现浇梁的计价款,在安装完毕之前先期投资巨大,导致一般项目上的资金压力相当大,目前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按照移动模架施工的桥梁设计还是相对较少,移动模架的周转次数相对较少,如果一套模架能够周转施工2次以上,经济效益比满堂支架相当可观;同时虽然移动模架施工速度相当快,但是由于一般施工单位投入数量有限,导致工作面少,所以对于工期特别紧的项目,没有满堂支架大面积采用人海战术施工突击抢工期的条件。13工艺原理编辑满堂支架是通用桥梁施工的工法,施工时多点支撑,沉降容易控制,张拉时支架反弹量小,对主梁健康有利,线型也同样容易控制。1、支架的搭设2、支架预压3、模板的调整:满堂支架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施工前要进行超载预压,得到可靠的预拱度各项设计参数,并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模板的调整主要通过可调顶托来实现。4、内模支撑及混凝土的浇注箱梁混凝土整孔一次浇注完成,由悬臂端向已浇梁段推进。5、门洞搭设1满堂支架施工现浇箱梁线型控制实际控制标高(设计标高位置处)fc=f0+f2-f3-f4+f5公式计算: 其中:f0:线路设计标高;f2:满堂支架支撑系统的弹性与非弹性压缩变形;f3:预应力张拉对砼箱梁线型的影响,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f4:现浇箱梁张拉压浆完毕后的箱梁的预拱度,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f5:正常跨施工时悬臂端后吊点下挠度由设计院提供参考数据,将其以线性分配计入施工段模型预拱度中,影响较小。1移动模架施工现浇箱梁砼二次浇筑要点二次浇注混凝土同样采取对称、平衡浇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但较一次全断面浇注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但是共同的难点在于是保证腹板与底板相交梗协处的砼密实,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缝处前支点墩顶顶板不出现裂缝,需要结合现浇梁钢筋、预应力孔道布置(特别是梗协处的底板预应力孔道是否布置非常集中)、底板梗协是否很平导致砼很难进入充满梗协等,确定合理的浇筑顺序以及内模结构,一般砼浇筑纵向顺序采用由跨中向两边,即墩顶合拢的纵向浇注顺序,横向采用先梗协底板、腹板顶板的浇筑顺序,梗协处可内模板开天窗观察及辅助振捣,具体落实过程要视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不断摸索坍落度等技术指标,优化施工方案。 14适用条件编辑满堂支架法施工适用于无通航和通行要求的桥跨,墩高在15米以内,地基条件较好的地区施工。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地方宜采用满堂支柱式支架,在起伏较大的埂、堤段宜采用梁柱式支架。参考资料 1满堂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工法 百度文库 引用日期2013-05-23 悬臂施工法编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悬臂施工法是从桥墩开始,两侧对称进行现浇梁段或将预制节段对称进行拼装。前者称悬臂浇筑施工,后者称悬臂拼装施工,有时也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悬臂施工的主要特点是:1、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负弯矩,桥墩也要求承受由施工产生的弯矩,因此悬臂施工宜在营运状态的结构受力与施工状态的受力状态比较接近的桥梁中选用,如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变截面连续梁桥和斜拉桥等;来源:考试大2、非墩桥固接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使墩、梁临时固结,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有结构体系的转换存在;3、采用悬臂施工的机具设备种类很多,就挂篮而言,也有桁架式、斜拉式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来源:考试大4、悬臂浇筑施工简便,结构整体性好,施工中可不断调整位置,常在跨径大于100的桥梁上选用;悬臂拼装法施工速度快,桥梁上、下部结构可平行作业,但施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可在跨径100m以下的大桥中选用;5、悬臂施工法可不用或少用支架,施工不影响通航或桥下交通。移动支架逐跨施工法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移动支架逐跨施工法【span by span method】指的是采用可在桥墩上纵向移动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拼装水泥混凝土梁体预制件或现浇水泥混凝土,并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转体施工法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可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等桥型的上部结构施工。 转体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以下将以平竖结合转体为例介绍转体施工的主要步骤。背景工程为广州丫髻沙大桥转体施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第八步专题首页转体施工简介丫髻沙工程概况转体施工法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其特点有:可利用地形,方便预制;施工不影响交通;施工设备少,装置简单;节省施工用料。施工工序简单,施工迅速 ;它适合于单跨和三跨桥梁,可在深水、峡谷中建桥采用,同时也适应在平原区及城市跨线桥目录1简介2竖转法1简介编辑转体施工是指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可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等桥型的上部结构施工。1转体施工法主要用于桥梁施工,转体施工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其特点有:可利用地形,方便预制;施工不影响交通;施工设备少,装置简单;节省施工用料。施工工序简单,施工迅速 ;它适合于单跨和三跨桥梁,可在深水、峡谷中建桥采用,同时也适应在平原区及城市跨线桥。2转体施工分为竖转法、平转法和平竖结合法。平转法是将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