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_第1页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_第2页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_第3页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_第4页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观察生活中燃烧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发光,发热,2.燃烧反应是否剧烈?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请给燃烧下个定义?,剧烈,燃烧是一种、的的。,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满足哪些的条件?,一、燃烧的条件,物质本身是可燃物,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烧杯中装有接近100的热水,并投入了一小块白磷。烧杯上方盖了一片导热性很强的薄铜片,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红磷。试判断反应现象:,小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00以上。,学以致用,乙,甲,(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白磷(甲)_白磷(乙)_红磷_(2)若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底与白磷(乙)接触,可观察到_。(3)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4)白磷与红磷相比,更易着火燃烧的是_,因此白磷应保存在_中。,燃烧,不燃烧,不燃烧,白磷乙燃烧,白磷,水,学以致用,1.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D.木材是可燃物,C,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空气对流,会向室内补充氧气。,学以致用,二、燃烧、自燃、氧化反应、爆炸的区别与联系:,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热量积聚达到着火点,自燃,剧烈氧化,(平静的)燃烧,在无限空间中,爆炸,在有限空间中,急速燃烧,带来灾难与损失的火,北京一网吧火灾多名学生死亡,台湾科技园大火,宏碁损失6.7亿,冒着大火的世贸大厦举世震惊,葡萄牙森林大火肆虐14人丧生,学生讨论,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清除掉可燃物或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灭火的原理:,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1.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请问以下灭火方式与哪种灭火原理有关?,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熄灭;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燃气灶着火了,快关上燃气阀门,液化气罐着火了,快盖上湿棉被,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灭火常识,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逃生方法,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随堂练习,1、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隔离可燃物C、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D、隔绝空气,B,2、用水可以灭火,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水的密度大于空气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D,3、烹调时,不小心油在锅里着了火,要熄灭它,最简单的方法是,这种灭火的原理是。,盖上锅盖,隔绝空气,4、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和(),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5、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列,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清除可燃物。,总结,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