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及文化融合观PPT课件_第1页
自然及文化融合观PPT课件_第2页
自然及文化融合观PPT课件_第3页
自然及文化融合观PPT课件_第4页
自然及文化融合观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与文化融合观,英国斯陀园的发展分析,2,.,目录,英国园林的发展,斯陀园发展历史,斯陀园的形成,思考与总结,4,1,2,3,从古典主义到自然风景园的蜕变自然与文化的融合,3,.,英国自然风景园与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欣赏,自然风致园,伟大风格,斯陀园,凡尔赛宫,4,.,英国园林的发展,一、英国园林的源头1.英国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所形成的景观古老的农牧业传统:树篱2.欧洲大陆的影响(较大影响)首先是教会,使得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加大。植物:红玫瑰、白玫瑰。花园是教会修身养性的地方。王室和贵族的影响。威廉(William,1028-1087),二、这一时期英国园林的主要特征:1、花园有围墙相隔;2、室外凉亭是花园中不可缺少之物,多有藤木之物缠绕期间;3、迷宫较为流行,以供娱乐;4、水池也是花园中的重要因素;5、植物多栽于垒起的土台之中,5,.,英国园林的发展,历经时期: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前历史背景:中世纪动荡,百年战争,伊丽莎白女王,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表现形式:16世纪英国园林主要是中世纪和意大利传统,17世纪受到法国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都铎王朝时期,二是斯图亚特王朝时期。,6,.,英国园林的发展,都铎王朝时期,托马斯沃尔西(ThomasWolsey,1475-1529)1515年修建了汉普顿(HamptonCourt)庄园。女王伊丽莎白鼓励贵族修建庄园。这一时期的花园于中世纪相比,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园林有小变化:1.墙出现了一些变化。2.中世纪粗朴简陋的凉棚变成做工精细的花格架式凉棚。3.水是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少量喷泉,但不流行。4.植物方面,名贵花草、果园、菜园也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7,.,英国园林的发展,汉普顿庄园,8,.,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园林的第一阶段(18世纪20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的魂灵”即环境的内在逻辑性,使园林具有环境特征,力图改变古典主义园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形象;二是抛弃围墙改用兼具灌溉和泄洪作用的干沟“哈哈”(HAHA)来分隔花园、林园、牧场,把自然景观引进了花园,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三是结合兼具生产性的牧场和庄园进行景观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持一个精致的几何式花园的经济负担。,从时间上看,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庄园园林化”、“画意式园林”和“园艺派”三个时期,9,.,斯陀园的发展历史,1斯陀园过去曾经是汉诺威宫廷乔治一世和二世国王的反对党人的重要活动中心,现在成为一所带有高尔夫球场的寄宿学校的一部分。2考伯海姆勋爵是一位辉格党员,他曾在对路易十四的战争中获胜起到重要作用,后来失去朝廷的宠爱。在他周围汇聚着一些雄心勃勃的青年政治家,由最激进的建筑师在斯陀园建造了一座反映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庄园。,3斯陀园为了花园的构图与形式与城堡建筑一致,许多建筑师和造园师参与设计,在一个世纪当中,经过数次演变和改造直至布朗是最后的完成者4花园最初采用了17世纪80年代的规则式,1715年后,规模急剧扩大,园中逐步增建了一些建筑物和豪华的庙宇,直到1740年,斯陀园似乎仍然要与凡尔赛相竞争。,1740年斯陀园总平面,10,.,斯陀园的发展历史,1714年布里奇曼为白金汉侯爵建造斯陀园时,采用了17世纪80年代样式,既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束缚。1715年后,花园规模迅速扩大,点缀着建筑和庙宇。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植物雕刻艺术。,11,.,斯陀园,为了形成建筑与园林相和谐的整体效果,在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筑师和造园师参与工作,形式与风格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演变。,12,.,斯陀园的发展历史,改造后的斯陀园总平面,13,.,斯陀园的形成,自然条件,文化反思,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总结,斯驼园是自然风景园的一个杰作也是首先冲破规则式园林框框走上自然风景式园林道路的一个典型实例。,社会因素,14,.,斯陀园的形成,艾迪生和波普思想的追随者,造园的革新者和自然式园林的实践者,不规则化园林时期的代表人物。1714年布里奇曼在建造斯陀园时摆脱了对称原则的束缚,运用非整齐对称的方式种植树木和线条柔和的园路,并抛弃了植物造型的运用。他善于利用原有的植物和设施,园路设计深得称赞,在扩大空间感方面有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布里奇曼是哈-哈的原创者,并由斯威泽尔推荐给范布勒。隐垣的做法很可能借鉴了法国军事工程师沃邦修筑堡垒的工程做法,从1667至88的十余年间,他把法国变成了一个堡垒之国。,15,.,自然条件与园林景观,自然条件英国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北爱尔兰大部分为高地。全境河流密布,泰晤士河是最重要的河流。塞文河为大不列颠岛上最长的河流。全境湖泊众多,以北爱尔兰的内伊湖为最大。是世界海岸线最曲折、最长的国家之一。英国纬度较高,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全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平均气温为10,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多雨多雾是英国的气候特点,尤其是秋冬季节。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16,.,哲学思想的影响,17世纪理性主义认为知识独立于感觉经验之外;而经验主义则主张一切知识或大多数知识来自感觉经验。在美学观点上,欧洲大陆自古希腊始,就认为美在比例的和谐。笛卡尔认为美体现在空间的几何性方面。在规则式园林中,一切都经过仔细研究和推敲,排除了偶然性或出乎意料的效果。由于理性主义思想符合当时绝对君权的统治要求,因而成为路易十四御用文化的精神支柱,也是古典主义园林重要的理论基础。经验主义者对理性方法的批判,有利于形成非几何化的自然形象。同时经验主义强调的感觉与想象,也为自然式园林的出现奠定了美学基础。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大多崇尚自然主义。法国政治哲学家卢梭认为文明是对人的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奴役,而自然状态优于文明。主张要回到自然中去,而且是原始的自然之中。自然主义思想对造园的影响,就是反对园林中一切不自然的要素。反对把几何形体强加于自然地形之上;反对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体抑制其自由生长;反对用压力强迫水柱喷向天空等等。,理性主义思想,经验主义思想,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思想,17,.,政治体制的转变,在牛顿学说和洛克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下,英国人在信念上开始出现乐观主义思想,并试图将精神生活法则与自然科学定律结合在一起。英国人重新拾起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强调所有人都是受自然界规律支配平等的组成部分,寻求安身知命并服从自然秩序支配的理想生活方式。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君主不再是国家的主要管理者,其政治权力大多只是一种形式,君王的威严和光芒都是礼仪性的假象。作为绝对君权象征的法国宫廷文化在英国失去其强大的政治基础,古典主义园林也势必随之遭到抛弃。17世纪发生的宗教狂热,曾使英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8世纪后期的阶级斗争,也使社会一度动荡不安。因此这个短暂的和平时期,让英国人感到欢欣鼓舞。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环境中建造庄园,满足其追求理想风景的愿望。,多葛学派的观点,君主立宪制,宗教的影响,权力的象征,18,.,民族艺术观,18世纪,英国造园家在努力摆脱欧洲大陆的影响,不再以国外的园林为样板,转而寻求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在汉诺威王朝初期,语言的障碍削弱了国王的影响力,有利于占议会多数派的辉格党首相加强统治权力。辉格党人又是追求自由和宽容等现代思想的先驱,其结果是贵族们远离宫廷,不再追随权贵们的时尚。荷兰园林不再是英国人的造园样板;法国园林成为暴君艺术的象征。英国人不仅在政治上排斥法国人的统治地位,而且在艺术文化方面也要排斥法国的领导地位,尽快在造园趣味上摆脱外来因素的制约作用。崇尚均衡与秩序的法国人难以接受英国人的激情、好热闹甚至无纪律;辉格党人强调自由和宽容的可贵,呼吁将艺术才华留给法国人,召唤属于英国本民族的天才和道德标准。,追寻英国自身园林,19,.,社会经济影响,1760年之后,圈地问题的法律和政策大量涌现,乡村景观也随之出现巨大变化。大范围的圈地放牧,为保持土壤肥力采用的牧草与农作物轮作制,18世纪英国农业制度的进一步改变,使英国的乡村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由小树林斑块、下沉式道路和独立小村庄组成的田园风光。乡村景观的改变,对厌倦城市生活的权贵和富豪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在乡村建造大型庄园成为时尚,同时也对庄园中园林风格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航海和争夺海上霸权,造成英国木材的严重匮乏,林业生产亟待更新。18世纪英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正在兴建的大型庄园的美化也需要种植树木,从而造成英国苗木的缺乏,从海外进口了大量的外来树种。树种的增加丰富了植物的色调,改变了英国的植物景观类型,也使植物景观的色彩更加和谐。大量的树种和丰富的色调使园林师在种植设计上游刃有余,英国出现了一场真正的园艺热潮。,圈地与乡村景观,航海欲争夺海上霸权,植树造林运动,园艺热,20,.,回归自然的思想,有关自然的主题成为18世纪的人们论述的焦点,希望在乡村中再现属于自己的并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借以缓解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尽可能地接近得到极乐的生活梦想。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风景式造园艺术成为阐释自然观念最直接、同时也是最能令人感触到的表现形式。依据人们期待的理想形象,营造经过提炼的自然景观,成为这一时期造园艺术的指导思想。有许多政治家、作家和艺术家都在引述、介绍、阐释回归自然、或者说回归某种自然理念的思想。而社会名流与文化巨匠的呼吁,又对园林艺术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风景园提供了更直接的光明时代有关自然概念的例子。整个18世纪当中,组织一些花园,人们在其中创建一个小世界,是人们心目中等待的形象。,风景式造园艺术,自然景观,风景园,21,.,追求更大大的自由,18世纪初议会制度,分散了君主权力之后,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伟大意义。原本属于造型艺术与文化范畴的造园,此时成为特殊的自由意识的体现。英国政体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几乎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然而园林艺术的变革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热衷上流社会生活的贵族们提供了一个适宜交往的空间,这与18世纪英国人追求的生活时尚有很大不同。由于英国以丘陵居多,兴建法式园林势必大动干戈;气候也有利于树木花草的自然生长,植物整形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英国人无论是在造园意愿上,还是在造园成本上,都要努力超越法国式园林的限制。贵族们更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他们整治河流湖泊以活跃园林景观,用简洁的草坪代替昂贵的刺绣花坛。,气候与成本,22,.,视野观念的扩大,英国的规则式园林四周都有高墙,具有多种功能:使园主在家中具有归属感;限定整形式花园的范围;区分出庄园与周围的乡村;遮掩园外荒野而凌乱的自然景观;防止牲畜进入园中造成破坏。整齐的绿篱是规则式园林中完美的统一体,在园林的建造及养护中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物。,高墙,拆除围墙,哈-哈的出现,18世纪初,人们纷纷远离封闭性小花园,寻求法式园林中那种精心布置在中轴上的开阔全景和无际的地平线。为了充分接纳自然,将自然引入园林之中,首先必须推倒包裹园林的高墙,让四周乡村中的树林、湖泊、教堂、遗迹及牛羊进到庄园中来,与园主一道分享田园生活的乐趣。既要拆除围墙,又要防止牲畜进入园中或接近住所,还不希望在庄园与乡村化的自然之间出现视觉上的障碍,人们便运用称作哈-哈的设施替代围墙。,23,.,造园家,虽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呼吁对园林艺术的变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阅历丰富、知识面广的造园家,还是创建风景园林杰作的根本保证。英国的造园家都曾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居住或旅行过一段时间,对典型的西方艺术兴趣浓厚。17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画家的风景画深受英国人的喜爱,描绘罗马乡村的大量油画和版画被介绍到英国。,布里奇曼在斯陀巨大的园地周围布置一道隐垣,使视线得以延伸到园外的风景之中,并因此而成为规则式向风景式造园发展的开拓者。,诗歌与绘画的相互结合与互相补充,给造园家们以巨大的创作灵感。华尔波尔认为,密尔顿失乐园中伊甸园,是海格利园和斯图海德园的造园蓝本。因此诗人密尔顿和画家洛兰才是风景式造园运动真正的启蒙者;园林因而成为艺术与自然之间巧妙的协调者。造园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整治自然,而要创造美学与伦理相结合的理想美,沙夫茨伯里在卫道士中所提出的体现美与善的完美结合。,24,.,斯陀园,25,.,斯陀园,1749年,经过肯特与布朗改造之后的斯陀园轴测图。,26,.,斯陀园,布里奇曼在斯陀巨大的园地周围布置一道隐垣,使视线得以延伸到园外的风景之中,并因此而成为规则式向风景式造园发展的开拓者。,27,.,斯陀园,1730年前后,肯特接替布里奇曼负责斯陀园的建设。他逐步改造了规则式园路和甬道,并在主轴线的东面两侧,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兰本,建造了爱丽舍田园。,28,.,斯陀园,肯特在河边建造的几座庙宇倒映水中,有模仿古罗马西比勒庙宇的古代道德之庙。,29,.,斯陀园,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马墓穴的半圆形纪念碑,壁龛中有14个英国道德典范的胸像,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国王威廉三世、哲学家培根和洛克、诗人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及科学家牛顿等。,30,.,斯陀园,从桥头南望,可见由建筑师吉伯斯建造的友谊殿,这座纪念建筑物类似绘画的写实技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成为几条视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中的惯用手法。,31,.,斯陀园,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32,.,斯陀园,33,.,斯陀园,34,.,斯陀园,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撒克逊人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