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道德经论“谦”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03015903尚书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也就是说,自满往往招致祸患,谦虚则常常带来益处。自古及今,关于“谦”的论述多之又多,其中与“谦”有关的词语就有谦虚、谦逊、谦下、谦卑、谦和、谦柔、谦让、谦谨、谦慎、谦克、谦退、谦挹等等,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要戒骄持谦。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书中详细论述了“谦”,对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一、“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仓颉篇曰“谦,虚也。”冯友兰先生认为,“虚并不是虚假的意思。论语说有若无,实若虚虚者对实而言。真正谦虚的人,自己有成绩,而不以为自己有成绩;此不以为并不是仅只对人说,而是其衷心真觉得如此。”1399周易谦卦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说,天道下行以成就万物,地道卑下以生成万物。天道损害盈者而补充不足者,地道溢出盈者而流向不满者。鬼神损害盈满者而福庇谦让者,人道厌恶自满者而喜好谦退者。颜氏家训止足云“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谦卦艮下坤上,象征地下有山之义。高亨解释说“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内高而外卑。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2179周易程氏传周易上经下曰“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谦之义也。”谦卦通过天地鬼神之道来说明“谦”是一种美德,朱子语类卷七十曰“大抵人多见得在己者高,在人者卑。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持守谦德,就不会自满;不自满,便能“新成”。故道德经又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是说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深刻难以形容。如果勉强来形容它,那就是小心谨慎,像冬天涉足河流;戒慎恐惧,像畏惧四方邻国;庄重严肃,像做宾客;和蔼可亲,像冰之溶解消散;诚朴宽厚,像未经加工的材料;空旷辽阔,像幽深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2山谷;浑朴敦厚,像浊水。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在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前行。能够保持这些道理的人,就不会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成就未来。春秋时期孔子持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谦卑居下,最终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演剧事业外,拜齐白石为师,学习绘画。他虚心求教,执弟子礼,经常为老师磨墨铺纸,最终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些都说明谦则受益的道理。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水盈则溢,人骄则退,国傲则衰。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皆如此。例如20世纪20年代末,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法西斯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多行不义必自毙,战争以轴心国的失败告终。又如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不久便陷入战争泥潭,终以失败收场。骄盈则败,谦虚则胜。相反,一个国家若以谦卑之态对待他国,就会立于不败之地。道德经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正如抱朴子外篇刺骄中所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2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道德经告诫我们国家间交往应以谦下为原则。大国谦下,就会聚集小国;小国谦下,就会归附大国。修谦卑之德,然后各得其所欲。大国尤其要谦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大不欺小、强不凌弱、贵不傲贱。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说文曰“谦,敬也。”侧重于内心的谨慎。谨慎不是胆小怯懦,而是戒慎恐惧之心理。冯友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这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在态度上表现出来,即是谦虚”1404。可见,谦虚与谨慎有密切的关系。老子认为,做事不仅在开始时要谨慎,结束时亦应谨慎。慎始慎终,才能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安稳时易于把持,未发生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裂,微小时容易散开。因此,事情要在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祸乱要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2产生前进行妥善的处理。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任意妄为就会失败,执意把持就会失去。因此,圣人不妄为就不会失败,不把持就不会失去。一些人往往在接近成功时遭遇失败。如果人们都能像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失败了。大灾往往是由小祸引起的。所以道德经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是说处理难事要从易处着手,处理大事要从细处入手。圣人不自以为是,故能成就大事。轻易许诺的一定会失去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困难。所以,圣人在开始时就把事情看得困难,谨小慎微,最后就不会出现大的灾患了。时刻谨慎虽不能保证自己无祸,但可以尽量少祸,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尤其需要谨慎。清代名臣张廷玉最终成为配享清廷皇家太庙的唯一一位汉臣,这与他处事谨慎不无关系。作为皇帝身边的一位文臣,张廷玉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处处小心谨慎,谨守黄庭坚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最终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重用。论语子张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薛在读书录慎言中指出,“一言妄发即有悔,可不慎哉”俗话说,祸从口出,有时一句话不慎就有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2能惹祸上身,所以言语一定要谨慎。礼记缁衣曰“谨于言而慎于行”,慎言还需慎行。慎言慎行,方无大患。周易系辞上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论语为政中也有记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朱子解释说“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内出者也。愚谓多闻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约。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李也说“人之立身,言与行而已。言慎则不招尤,行慎则不招悔,无尤无悔,品始不差,一有玷阙,他长莫赎。”3437孔子告诫子张,多听、存疑、慎言,便可减少过失;多看、存危、慎行,便可减少后悔。慎言慎行,禄位便在其中。可见,谨慎行事还是从政者谋求禄位的重要方法。道德经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我们凡事要小心谨慎,尤其对于为官者而言,更是如此。言语谨慎,就可避免祸从口出;行事谨慎,就可保证官道畅通。慎言慎行,便可少一些失败,多一些成功。三、“夫唯不争,故无尤”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2玉篇曰“谦,让也。”“让,美德也,不让则非所以崇德。”3498侧重于由敬引发的谦逊退让之义。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认为,“谦”由“言”和“兼”构成。意思是说话时兼顾对方的利益和要求,由此产生谦让的含义。在它的造字原理中包含着尊重对方的思想。因此,“让”蕴含于“礼”之中。张立文先生指出,“礼的主旨是引导人民守礼而不争,社会有序而不乱”4,可见,谦让、守礼皆含有不争之义。因此,朱子语类卷七十又有“谦是不与人争。”不与人争,反而能胜。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与物争,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故接近于道。居住善于避高就下,心胸善于保持冷静,待人善于友善真诚,说话善于谨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治理,做事善于发挥所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怨咎;不与人争,反而能赢。因此,道德经又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相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谦虚退让方能长保、骄傲自大必遭失败的道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2战争中亦需不争之德。道德经第六十八章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为配天古之极。”战胜敌人不是依靠武力,而是依靠“慈俭让”三德来取胜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认为,持守慈、俭、让三德,方能做到“战则胜、守则固”。不与敌争,反能取胜。老子又以江海为例,来说明不争的好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众谷交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处。所以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谦卑居下,通晓不争之德。“不争”,并不等于“不为”,只是要求人们不扩展自己的侵占欲望。“先礼后兵,后发制人,当无所不利。”5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2为而不争。”圣人不私自占有,帮助别人,自己会更充实;给予别人,自己会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害,圣人的法则是施为而不争。可见,老子并非主张不作为,只是要求人们顺势而为、为而不争。为而不争,反而能有所成。战国时期的隐士黔娄便是这方面的典型。黔娄家贫壁立,却不为高官厚禄所动,隐居山洞,专攻道家学说,最终成为有名的贤士、著名的道学家。在现代社会,竞争不可避免,但这种争“并不是有心去争,并不是刻意去争,而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6267。没有竞争,社会就没有发展;但竞争无序,又会影响到公平。“谦让正是在竞争与奋斗之间需要把握的道德边界。”7因此,道德经告诉我们为而不争、不与人争与己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不但没有怨咎反而会赢得进步。四、“功遂身退,天之道”辞源上认为,谦有谦虚、谦克之义。谦克,即谦逊有节,是指功有所成时有所节制。朱子在周易本义上经中指出,“谦者,有而不居之义”;陆九渊集语录上也有“有而不居为谦”。可见,“谦”在某种程度上还含有功成不居、功遂身退的意思。这里的“不居”“身退”都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814。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2不显露锋芒,反能久藏。例如,道德经第九章中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显露锋芒,难保久长。金玉满堂,不能守藏。富贵骄纵,自取祸殃。功成身退,合乎天道。告诫我们,在功业有所成就时,要及时退让,急流中勇退,才不会招来祸殃。锋芒过于显露,就会遭到他人的嫉妒,甚至陷害,不如在适当时候身退。身退,并不是让人畏缩后退,更不是要人避世隐居,而是要以退为进。例如,“道”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不辞”“不名有”和“不为主”。故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曰“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却无私无欲,不自以为主宰。故能成就它的伟大。道德经第二、十、五十一等章中皆有相关论述。又如天地可以长久,圣人之所以“身先”“身存”,皆因其无私。故道德经第七章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之所以长久,在于它不私己。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尊敬;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性命。不正是由于它无私吗所以能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2就自己。历史上有许多功成身退的例子。比如春秋末期范蠡辅勾践兴越灭吴,却在功成之时急流勇退,最终经商成巨富,获得“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美誉;汉代谋臣张良佐高祖刘邦夺取天下,也在大功告成之后及时身退,最终避免了彭越、韩信等人的悲惨结局;晚清重臣曾国藩因功被封侯拜相,可他毅然决然在功成之时选择身退,因此权倾天下却得以善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功成名就不难,难的是保持功业长久。正如列子说符中所说“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建立功名却不能持守,秦国丞相李斯便是典型。李斯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官运亨通,却没有在功成时身退,遭人嫉妒,最终被杀。逸书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物壮则老,物盛则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眩晕症状病因诊断与康复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传染病科病原体流行病学分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肝胆疾病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需儿童康复机构管理评估策略论述答案及解析
- 医保刷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交互设计中的直觉性原则探讨-洞察及研究
- 干细胞治疗有效性探讨-洞察及研究
- 数字存档与记忆断裂-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2025年门诊导诊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标准)桑叶收购协议书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能力测评题库(附答案)
- 儿科哮喘护理个案
- 电力设备质量管理方案及保证措施
- 陪诊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控制软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2024年12月27日山西省临汾市纪委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数智供应链案例集-商务部
- 艺术漆涂料施工合同协议
- 陈皮种植转让合同协议
- 脑出血的教育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