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网格研究概况【关键词】网格技术;资源共享网格技术是继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技术,主要是把因特网连接成一个巨大的超级论坛全球网格论坛GLOBALGRIDFORUMGGF,HTTP/WWW是由一些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创建的,其目标是如何把网格计算成功应用于商业领域。全球网格论坛于2002年6月公布了开放网格架构OPENGRIDSERVICESARCHITECTURE,OGSA。这是一组基于现有开放标准的技术规格和标准,旨在为世界各地的网格提供一个公共的技术基础。OGSA以服务为中心,它的服务概念很广,包括各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程序、数据库等。1GLOBUS网格项目GLOBUS网格项目是由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共同研发,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网格计算项目之一。它发起于20世纪9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希望把美国境内的各个高性能计算中心通过高性能网络连接起来,提供给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方便地使用,提高现有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效率。GLOBUS项目组认为,大型应用项目应该由许多组织协同完成,这些组织通过网格计算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2/8“虚拟组织”,网格计算环境中的用户、成员、资源可随时加入这种虚拟组织中,各个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都可被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共享,并且各成员之间可以方便地协同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和工作。LOCALHOSTGLOBUS项目组对信息安全、资源管理、信息服务、数据管理及应用开发环境等网格计算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出能在多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工具包软件GLOBUSTOOLKITS。GLOBUS工具包的源码向公众开放,任何人可以从其网站上下载源代码进行研究和改进。目前,GLOBUS工具包已经在美国国家网格和欧洲数据网格等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1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中的网格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涵盖IT、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天文学、食品、环境、能源和知识社会,该项目计划共投资3亿欧元构建各领域的网格应用。1欧盟数据网格由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海德堡大学、英国IBM、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英国粒子物理与天文研究理事会PPARC、SARA等实施,主要进行网格应用开发,包括分子生物模拟、气象预测、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网格中间件等方面的研究。1EUROGRID该项目由FORSCHUNGSZENTRUM、PALLASGMBH、3/8挪威卑尔根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华沙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等共同参与,研究内容包括网格应用开发,包括分子生物模拟、气象预测、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网格中间件等方面的开发。1网格协议项目由南安普敦大学、DEUTCHERWETTERDIENST、曼彻斯特大学、华沙大学、PALLASGMBH等共同承担,进行UNICORE和GLOBUS之间的兼容性方面的研究。1MAMMOGRID由西英格兰大学、比萨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MIRADASOLUTIONS等共同参与,开发了卫生保健研究的乳房X线照片数据库。1ASTROGRID由爱丁堡大学、莱斯特大学、剑桥大学、贝尔发斯特女王大学等合作参加进行欧盟AVO和美国NVO共同开展的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1分布式飞机保养环境由约克大学、牛津大学、雪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共同参与,进行飞机的保养中共享航空数据和发动机数据等方面的研究。网格粒子物理学由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剑桥大学、4/8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雪菲尔德大学、苏塞克斯、皇家学院、CERN等共同合作参与,致力于使欧盟数据网格CERN、美国GRIPHYN和PPGRID共同开展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REALITYGRID由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拉夫堡大学、牛津大学等共同参与完成,开发材料研究方面的工具。MYGRID由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纽卡斯尔大学、雪菲尔德大学等共同参与,目标为建设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IT工程师和医生可以共享生物数据和其他数据。日本以IT为基础的实验室参与其中的单位有机构原子能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等,目标为建设通过超级SINET连接超级计算机的虚拟研究环境。日本科学研究费特定领域研究“情报学”A05网格由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国立天文台等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为建立大阪大学的医疗网格、东京工业大5/8学松冈研究组的P2P数据网格、国立天文台等。东京工业大学校园网格由东京工业大学承担,目标为构建大学校园网格。大阪大学生物网格中心由大阪大学承担,目标为进行网格基础设施。日本E科学实现项目“超级计算机网络建设”由大阪大学等承担,目标为进行连接大规模数据网格和计算网格的技术研究。日本网络计算技术开发项目“网格集群联盟”由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进行实现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10皮字节级大容量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韩国网格计划以韩国科技信息研究所KISTI为主承担,进行网格中间件开发、数据存取、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织女星网格”主要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主要包括知识网格、信息网格、服务网格、基础研究和网格操作系统5个部分。与国内外其他网格研究项目相比,“织女星网格”的最大特点是“服务网格”的概念。6/8网格计算技术的初期主要集中在高性能科学计算领域,研究如何通过资源共享来提升计算能力。网格技术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网格技术主要用来进行科技数据的计算。例如,在分析水稻的基因时,如果单纯用多台计算机进行计算,那么预计需要3万个小时的工作量;而如果采用网格技术,只要400H就能完成。其次,网格技术能满足生物科技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等方面相当高的要求。生物数据由于包括物体本身、细胞、染色体、DNA、单个细胞的循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所以非常复杂。这样,数据库的整合就成为关键问题。比如说,在研究水稻的蛋白结构时,可能会用到基因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网格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把需要的数据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挑选出来综合在一起,省去了多次访问不同数据库的时间。目前,网格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知识网格。知识网格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在线数据中集中抽取和合成知识,使搜索引擎能够智能地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并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诸葛海研究员领导的中国知识网格7/8研究组成立于2001年,是最早研究知识网格的课题组之一,目前中国知识网格研究组正在从事知识网格在ESCIENCE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中国国家网格中国国家网格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支持的项目,聚合了高性能计算和事务处理能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试验。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服务机制,有效支持科学研究、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和信息服务等应用。以技术创新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CNGRID以我国自主研制的曙光4000A和联想深腾6800两台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为主要资源,由分布在全国的10个网格结点组成。其中两个主结点分别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其他结点分布在清华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和香港大学。CNGRID通过专项自主开发的网格软件,集成了各个结点的计算、存储、数据、软件等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管理职位面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 2025年工程监理中级考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华能集团校园招聘攻略笔试模拟题及详尽解析
- 2025年机械工程专家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面试必-备知识要点与预测题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CPA备考攻略与模拟题
- 2025年初级网络安全工程师认证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师专业技能考核试题集
- 制作虚拟现实教学课件
- 2025年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中级考试指南
- 中考满分作文10篇(精读细研)
-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八)
- 2025年小学时事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营销策划 -【汽车】上汽大众虚拟数字人整合营销方案
- 现代人常见健康问题与预防策略
- 残疾人孕妇日常护理
- 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范文
- 军事通信基础知识
- 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