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李明远11 弧菌_第1页
微生物 李明远11 弧菌_第2页
微生物 李明远11 弧菌_第3页
微生物 李明远11 弧菌_第4页
微生物 李明远11 弧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弧菌属(Vibrio),p.133,李明远lmy3985,概述包括56种菌,其中12种可致病,最重要的是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1817-1923年,共大流行6次,均起源于孟加拉1883年分离出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1961年,第7次大流行,起源于印度尼西亚1905年分离到,即ElTor生物型1992年,印度和孟加拉出现O139,第8次?,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G,弧形或逗点状,单毛菌,无芽胞,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2、培养特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最适pH8.8-9.0)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平板上生长好。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扁平。3、生化反应:分解多种糖,霍乱红反应,吲哚,5、抗原构造及分型:H抗原:特异性低O抗原:特异性高,可耐受100。C2h据O抗原可分为200多群,O-1群又分为3血清型注意:古典和ElTor2个生物型,以及O1396、抵抗力:耐碱不耐酸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CT):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作用类似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2、鞭毛、菌毛及其它毒力因子:p.135(二)所致疾病:由O1群、O139群引起人类唯一易感,无症状者与感染载体有关。感染该菌2-3天后,出现剧烈吐泻、严重失水(1L/h)、微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代酸、肾功衰,最终休克死亡。三、免疫病后有较牢固免疫力,以抗毒素和抗O抗体为主,SIgA被认为是主要保护机制。q,四、微生物学检查强调快速、准确1、直接镜检:取米泔水样粪便悬滴检查。2、分离培养:碱性蛋白胨水增菌,TCBS分离细菌,注意做血清学鉴定。血清学试验包括抗O1多价和单价血清、抗O139血清,五、防治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