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香樟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香樟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香樟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樟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孙玉栓1,韩应彬2,鲍中军3(1.六安市金安区三十店镇农技综合站2 .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农技综合站3 .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农技综合站;摘要:香樟是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园林绿化树种,病虫害较少,但近年来大规模使用,香樟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局部香樟苗木生长不良,影响造林景观,导致苗木死亡。 基于本地区香樟害虫的调查研究,本文总结了主要几种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广大园林工人提供参考。关键词:香樟:害虫发生规律预防措施香樟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又称樟树、樟木、木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是重要的材料用途和特殊经济树种。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产于低山平原,垂直分布在海拔500-600m之间。 性喜暖气候和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不能忍受干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讨厌积水。 恭喜。 产于年平均气温16以上、极端最低气温-7以上的地区,一般在淮河以南地区露地栽培,目前在淮河以北地区也广泛栽培。 香樟的姿态优美,枝叶繁茂,四季常绿,广泛用作街道绿地、公园广场和林带、片林、行道树。 近年来,笔者发现樟树害虫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樟树生长构成一定威胁,对景观有一定影响。 通过近年的观察与防治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香樟的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1库斯梅加1.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螟是鳞翅目螟科,又称樟树,主要危害樟树。 幼虫吃樟树叶子。 12龄幼虫吃叶子,35龄幼虫将枝和叶合成巢一样的虫巢。 叶子几乎全部都吃光了,对樟树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的东西,也有对生长没什么影响,但树上的虫巢很多,影响绿化效果的东西。 该虫在江淮地区一年发生2代、少数3代,用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蛹化,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成虫白天安静隐蔽,晚上活动,有趋光性。 成卵发生于叶背缘或两片叶装订间隙,每卵块15-140馀粒,平均30粒左右,卵期8-10 d。 6月初第1代幼虫发生危害,89月为第2代幼虫的危害期,1年发生3代,10月发现卵块和低龄幼虫。1.2预防措施(一)预防第一代; 5月底至7月中旬为幼虫第一代,这一代虫龄较整齐,药剂防治易于控制。(2)抓住预防和治疗的适期。 该虫于6月中下旬进入幼虫危害高峰期,此时1片或2片樟树叶片粘连,药液易与虫体接触,效果显着,给药时应注意药液润湿。(三)人工预防。 在1-2龄期,在小树和大树的下部,工人摘除虫叶,在4-5龄期形成虫巢,用高压淋浴头可以防止虫巢和附近的叶子。 人工切除幼虫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树体不高时,人工切除巢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雇佣多,但节约农药费用,无农药污染,保护天敌和市民的安全,特别适合城市绿化。 樟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高效、低毒、无污染的防治方法十分重要。2樟树2.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树叶蜂又称樟树中索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 幼虫危害樟树幼苗嫩叶可以使幼苗变软作者简介:孙玉栓(197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吃完叶子,嫩枝枯萎,整个植株都死了。 江淮之间一年发生一代,世代重叠,为老熟幼虫在土中茧内越冬。 香樟春,在夏季发芽高峰,是该虫的危害高峰。2.2预防措施对新植香樟或果园幼嫩树和香樟嫩梢的大量发芽期进行防治。 用90%敌百虫结晶或80%敌百虫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剂散布,效果良好。3樟树蝽科3.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树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又称樟树冠网蝽,以成虫和若虫簇叶背吸汁,严重时叶表面出现青白斑点,叶背出现沥青状污斑,产生煤污,树势衰退,落叶加快,影响樟树生长和观赏价值。 该虫在江淮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寄主叶组织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3.2预防措施5月上旬,将50%的梅森以1000-2000倍,或者以25%的速度消灭威胁,或者散布25%的西维因400-600倍。 一般给药后全年控制,但需随时小心检查,发现某一代虫口密度恢复快时,需要防治。四樟树蔓盲蝽科4.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树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曼盲蝽属。 该虫一年发生45代,在香樟叶柄的背侧以卵越冬,主脉中大部分单叶中有12粒卵,少数单叶中有89粒卵越冬。 5月初发现低龄若虫,孵化后,在附近的老叶吸汁危害,吸汁后,叶出现不规则的淡锈红斑。 6月上旬看到第一代虫卵,这部分虫卵孵化到7月下旬。 7月中旬看到第二代虫卵,8月上旬可以孵化50%左右。 虫口密度高时,7月中旬到下旬可见明显的落叶,落叶的樟树上长出小枝叶,对樟树的生长有很大影响。4.2预防措施根据其发生规律可与其他病虫害一起治疗。 如果樟巢螟第一代发生期与该虫第一代发生期基本一致,两者的防治就有兼治作用。 复发区控制初代,6月末7月上旬用吡虫啉等内吸性药剂预防的第二代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8月上旬进行防治。五爪螨科5.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叶螨又称香樟叶螨、樟木虱,属同翅目木虱总科。 该虫寄生于樟树叶背面,危害部位失去绿色,表面呈紫红色隆起。 轻发常寄生于新芽叶,此时对景观和樟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株发生率和单叶虫口数量多时,会妨碍樟叶畸形、枯焦、生长,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景观和樟树的正常生长。 该虫大部分1年发生3代,极部分1年发生2代,极部分1年发生1代,均为2龄若虫,以樟树叶背越冬。5.2预防措施4月下旬5月上旬,10%吡虫啉2000倍液,预防12次效果显着,可达到控制目的。6红蜡蚧6.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这种昆虫是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 若虫最初为淡红色,比较平坦,背部隆起,形成星状白色物质的雌成虫呈椭圆形,具有暗红色的蜡壳。 雌成虫和若虫群栖息于芽尖、枝尖、新叶,吸食植物汁液。 植物株受灾后,新梢停止吸引,树势衰退,叶枯萎,重者全株死亡。 红粉蚧1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干,6月初开始孵化,7月上旬停止,8月下旬蛹化,9月中旬羽化,交尾。6.2预防措施在孵化期的防治中,药剂选择10%吡虫啉2500倍液、松灵8000倍液或1.2%尼古丁1万倍液进行预防。 该虫产卵、孵化时间长,因此要求孵化期间每隔7-10 d喷出一次,共计喷出34次。 在第2次以后的投药中,喷出了少量的固定若虫可以加油的微乳液的500倍的液体。 树体很大,5月中旬用针打树虫点滴,虫子使用12次。 注意防治质量,整棵树的淋浴都很细致。7樟脑角瘤柿蚧7.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樟树矩形瘤蚧属同翅目盾蚧科。 这种虫子固定在叶子的正反两面吸汁,叶柄部寄生雌蚧的话,这种叶子很快就会枯萎。 树枝上蒙皮层一周被该蚧轮枝枯萎,是早期发现该蚧危害的重要标志。 严重的情况下,香樟树干全部被蚧轮枝繁殖,树木有可能死亡。 这种蚧具有雌雄相对聚集的习性,叶上雄蚧多,枝条尤其腋芽、分支上雌蚧多。 该虫在江淮地区一年发生3代,多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少量产卵雌成虫、产卵雌成虫、若虫也越冬。7.2预防措施孵化期和孵化期分别用10%吡虫啉2000倍液预防各1次,若虫固定后用矿物油微乳液500倍液基本可以抑制1次危害。 第一代错过防治适期,第二、第三代不治疗,枯枝、枯叶大量出现,严重时可能死亡。八石榴小爪螨8.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石榴小爪螨属螨目叶螨科,以成若螨聚集于叶片为害,每片受害叶螨数只至数十只,卵壳和蜕皮附着于叶表,叶先出现青斑,再扩大为斑,叶变黄,质变脆,影响香樟的正常生长。 早春随着新叶的展开,成螨迅速向新叶过渡。 相邻樟树枝叶交错,极有利于该虫的扩散,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和路边扬尘地区发生严重,一般在林内较冷的地方不见大危害。8.2预防措施防治剂可使用1%杀虫剂或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和其他杀螨剂进行防治。九红蜘蛛9.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这种昆虫是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 幼若虫、成螨刺口刺破植物组织,吸汁,使叶片成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小点密集成黄斑,树木生长减弱。 一年多,叶子正、里都可以加害。 春季高温干旱危害特别严重,随气温升高危害减弱,但秋季又加剧。9.2预防措施危害期间喷洒40%乐果乳膏、20%三祭乳膏或5%马拉硫磷乳膏或三氯杀螨醇1500-2000倍液。十蛾类10.1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刺蛾是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 1年2代,夏熟幼虫在小枝分支部、主侧枝及干粗皮结茧越冬。 翌年45月蛹化,56月成虫羽化产卵,幼虫7龄。 初孵化幼虫吃下表皮和叶肉,4岁后吃全叶,严重时吃叶肉,只留叶脉。 六、八月的危害最严重。10.2预防措施防治刺蛾,6月25日至28日应用第一剂,重要地区应用第二剂。 药物种类为25%减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