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四肢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四肢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四肢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四肢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四肢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四肢疾病,第一节骨骼疾病一、骨膜炎(教材217-218页)临床上根据病因和局部病理变化不同可分为非化脓性骨膜炎与化脓性骨膜炎,急性骨膜炎与慢性骨膜炎。(一)非化脓性骨膜炎1.病因多由外力损伤所致,包括击打、冲撞、跌碰等直接外力的作用和肌腱、韧带牵张等间接外力的作用。前者常发于四肢下部缺乏软组织覆盖的骨骼,后者则易发于关节附近腱和韧带的附着部位。也可由附近关节或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蔓延而来。肢势不正、削蹄不当、过早训练或使役的动物,以及骨营养代谢障碍的动物,易发本病。,2,.,2.症状可区分为急性或慢性症状表现。(1)急性骨膜炎以骨膜急性浆液性渗出为特征。局部呈现一般非开放性损伤(挫伤)的共同症状,但肿胀扁平、较为疼痛。发生于四肢可见明显跛行(支跛为主)。(2)慢性骨膜炎多由急性转化而来,或骨膜长期、反复遭受上述较弱病因的刺激而发生。有两种不同病理过程。纤维性骨膜炎以骨膜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患部出现坚实性肿胀,增生物紧贴骨面,温热、疼痛及机能障碍症状表现不明显。骨化性骨膜炎由于成骨细胞的活动,在骨表面形成骨样组织,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生的骨组织(称为骨赘或骨瘤),局部出现突出于骨面的硬固性隆起。一般不表现其他症状,当骨赘发生于韧带、肌腱的附着部或位于神经通路上,可能因疼痛而出现跛行。,3,.,3.治疗在消除病因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方法治疗。急性骨膜炎按一般挫伤处治。以局部治疗为主,并限制动物活动。慢性骨膜炎也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是控制组织增生、促进增生物的消散吸收、消除机能障碍表现(跛行)。局部可用温热疗法、按摩、涂搽刺激剂,甚至用烧烙的方法。骨化性骨膜炎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而跛行严重时,也可手术去除骨赘。(二)化脓性骨膜炎由化脓性病菌感染骨膜所致,常继发于开放性骨折、化脓性骨髓炎和附近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该病可在骨膜或骨膜下形成脓肿,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发生蜂窝织炎或形成窦道,严重的可导致骨髓炎和败血症。所以临床主要表现化脓性感染的各种症状,浓汁中有骨屑或腐骨片。发生在四肢时出现严重跛行,患肢不能负重。,4,.,治疗同前述外科感染,宜局部和全身并重。形成窦道的要扩创充分排脓,并注意清除骨表面的死骨。二、骨折(教材220-231页)骨折即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骨折时常伴有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局部常有血肿形成。(一)骨折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许多直接的或间接地强烈外力作用于骨骼均可发生骨折。如击打、冲撞、挤压等属直接外力,动物在剧烈活动中的扭闪、奔跑中急停时或跨越滑跌时局部用力过猛、肢端嵌于洞穴或夹于缝隙时的肢体扭转等均属间接外力。许多病理性因素的存在可以促使骨折的发生。如患有骨髓炎、骨营养不良、慢性氟中毒等疾病,或老龄动物骨质疏松等,容易发生骨折。,5,.,2.按体表组织破损程度分类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前者骨折处皮肤或黏膜无创伤,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后者局部有创伤,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甚至外露。3.按有无严重合并损伤分类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骨折。前者骨折处不伴有主要神经、血管、关节或其他器官的损伤;后者骨折时伴有邻近重要神经、血管、关节或其他器官的损伤。4.按骨折的发生部位分类分为骨干骨折和骨骺骨折。骨干骨折发生于骨干部;骨骺骨折多指幼龄动物骨骺的骨折,成年动物多为干骺端骨折。如果骨骺全部或部分与骨干分离,称为骨骺分离。5.按骨损伤的程度分类分为不全骨折和全骨折。不全骨折即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主要表现骨裂或发生于幼龄动物的青枝骨折。,6,.,全骨折即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被破坏。骨折处形成骨折线。根据骨折线的形状和方向不同,全骨折又可分为横骨折、纵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嵌入骨折、穿孔骨折等。全骨折时一块骨骼可断离成两块或两块以上,把断离成两块以上的骨折称为粉碎性骨折。(二)骨折的症状1.特异症状发生骨折后一般均会出现肢体变形、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断离的骨段常会发生移位,有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纵向移位、旋转移位等。因此患肢可发生异常弯曲、变长、缩短或扭转等肢体变形和异常肢势。由于骨骼的断离,正常情况下不活动的部位,可出现异常屈曲、侧弯或旋转等异常活动。,7,.,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时,可听到骨摩擦音或有骨摩擦感。2.其他症状主要是一些与损伤相关的症状表现。如可见局部出血和肿胀、动物表现疼痛不安、突发严重跛行等机能障碍等,较严重的复杂性骨折可能出现休克等全身症状。骨折2-3天后,因局部病理产物的吸收或发生感染,可出现体温升高等。(三)骨折的诊断一般根据病史和症状较易作出诊断,为了确诊和了解骨折损伤的程度,也常通过X线检查、直肠检查或骨传导音检查等进行辅助性诊断。开放性骨折还需对创伤进行仔细检查。骨传导音检查主要用于大动物骨折的检查,是将听诊器置于可疑部位一端骨的隆起部位听诊,在另一端骨的隆起部位叩打,听其声音的变化并与对侧健肢进行比较。正常骨的传导音清晰而清脆,骨折后则传导音变浊且不清楚。,8,.,(四)骨折的愈合1.骨折愈合的生物学过程骨折愈合是指骨组织损伤后的自行修复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或时期,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发展和相互交织的过程,不能截然分开。(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发生后在其断端及周围广泛性出现并形成血肿,骨的断端也因损伤和供血不足发生变性、坏死,在骨折早期局部病灶内首先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随后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等侵入血凝块和坏死组织,逐渐进行清除和机化并形成肉芽组织,以后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与此同时,骨折断端附近内、外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也在伤后被激活而增殖,在骨折后第5天即开始形成骨样组织,并沿骨面生长、逐渐向骨折端延伸、增厚。此过程一般需10-15天,也伴随着损伤软组织的修复。局部表现明显炎症症状,骨折断端仍不稳定。,9,.,(2)原始骨痂形成期在前一阶段骨折处内、外形成骨样组织的基础上,逐渐钙化生成新生骨即骨痂(此过程称为膜内化骨)。骨折两端的新生骨在骨折处交汇融合,并分别位于骨骼的内、外侧面,即形成内、外骨痂。内外骨痂将两侧骨折的断端及其间的纤维组织夹在中间,就像在骨折处装上了内外侧夹板,使其得以固定。在此同时,骨折断端之间和骨髓腔内血肿机化形成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进而软骨细胞增生、钙化而骨化,分别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此过程称为软骨内化骨)。这时骨折断端得到更好地固定。在新形成的骨痂中,血管、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逐渐侵入骨断端坏死的骨组织内,开始进行清除坏死骨组织和形成活的骨组织的爬行替代作用。骨折经过骨痂形成和爬行替代作用这两个过程即达临床愈合,这一阶段约需1月左右。在这期间局部症状逐渐消退,骨折断端逐渐稳定,患肢机能逐渐恢复。,10,.,(3)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是由不规则的呈网状排列的骨小梁所构成,称为网织骨,尚欠牢固,体积也大。为了适应生理的需要,随着肢体的运动和负重,在应力线上的骨痂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造;骨小梁逐渐调整而改变成按一定方向紧密排列的成熟的骨板,同时在应力线以外的骨痂被破骨细胞清除,使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成永久的骨骼,骨髓腔也重新畅通。随着骨痂改造塑形期的完成,骨的结构在外形和功能上也逐渐得到回复,这时即完成骨折的生物学愈合。该过程一般约需3-10周,但要完全恢复则需数月至一年,或更长时间。2.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1)局部因素包括局部的血液供应、整复固定和是否感染等多个方面。,11,.,局部良好的血液供应是保证骨折生物学愈合过程正常进行的基础。广泛而严重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整复固定不良和操作粗暴等,都会破坏或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使骨折愈合延迟,甚至不能愈合。骨折断端的接触面越大,愈合进展就越顺利,愈合所需时间也就越短。发生粉碎性骨折、骨缺损较多或整复固定不良,使骨折断端移位较严重或间隙较大,有时之间还会嵌入软组织等,都将影响骨折的愈合,使愈合延迟或发生畸形愈合等,甚至不能愈合。骨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生粉碎性骨折或在手术整复、内固定过程中操作不良,使骨膜严重损伤,则显著影响骨折的愈合。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采用手术整复、内固定治疗时,容易继发局部感染,进而可发展为蜂窝织炎、骨髓炎、骨坏死等,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甚至致动物死亡。,12,.,(2)全身因素动物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与其骨折的愈合速度密切相关。(五)骨折的急救骨折发生后首先应使动物安静和限制动物活动,然后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适当固定,开放性骨折固定前需对创伤做适当地清洁处理和包扎,然后送往就近的动物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此过程中,有条件时可给动物以初步治疗,包括止血、镇静、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处理。一般不主张使用止痛药,必要时可对动物作适当麻醉或镇痛镇静。(六)骨折的治疗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整复与固定和功能锻炼两个环节,同时还应配合其他药物疗法或物理疗法,以改善或维持机体的良好状态、预防或控制感染、促进损伤骨组织和其他软组织修复愈合及功能恢复等。,13,.,1.整复与固定骨折整复即使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对位,固定的目的是不使其再发生移位而且保持相对的稳定。整复、固定可以在体外进行,也可以手术切开进行,应根据不同情况做选择。为使整复、固定工作顺利进行,操作前必须对动物做适当麻醉和保定。(1)体外整复与外固定操作较简单,费用较低,适合于各种动物四肢下部多数骨折的治疗。整复时一般动物侧卧保定,由助手配合使患肢伸直,于骨折部位上下两侧沿肢体纵轴作对抗牵引,术者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对骨折处采用托压、挤按等手法,是断端对齐、对正,力求达到骨折前的对合状态。为了保障良好的整复,术者应仔细观察肢体形态,反复触摸骨折轮廓,并与对侧健肢进行比较判断。最好作X线检查鉴定。,14,.,外固定主要选用各种硬质绷带进行固定。如夹板绷带、石膏绷带、竹帘绷带、树脂玻璃纤维绷带、水固化高分子绷带等。注意固定材料的选择以轻巧坚固为原则,固定前做好皮肤清洁处理并最好除毛,做好内层衬垫,固定范围宜超过上下关节部位,固定的力度要适宜。根据需要可配合使用Thomas支架绷带或使用悬吊装置。(2)手术整复与内固定是用手术切开的方法显露骨折部位并进行整复,然后选用各种专用的金属材料或特制骨体组织直接固定骨折断端。适用于各类骨折的治疗,但操作复杂,技术要求更高,花费较大。主要用于四肢上部骨折的治疗,以及其他采用体外整复与外固定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目前更多应用于宠物骨折的治疗。,15,.,内固定的方法很多,如髓内针固定法、接骨板固定法、骨螺丝固定法、钢丝固定法、贯穿术固定法等,应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灵活选用。手术整复内固定后,有时还要配合使用外固定、Thomas支架绷带或悬吊装置。正确的选用内固定方法及结合外固定,最大限度地保护骨膜及局部血液循环,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抗感染治疗,是提高手术整复内固定治愈率的必要条件。(3)开放性骨折的创伤处理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控制感染化脓十分重要,应尽早合理治疗。整复前要按照创伤的处治方法认真仔细的处理伤口,清除异物和无活力的软组织及完全游离的小碎骨片,清除污染的表层骨质和骨髓;但要尽量少损伤骨膜和血管,尽量保留与骨膜和软组织相连的且有血液供应的碎骨片;大块的游离骨片在彻底清除污染后应重新植入。,16,.,新鲜的开放性骨折,在清创的基础上整复固定之后,应进行适当缝合,尽可能使其转化为闭合骨折。根据情况可埋置引流管。如果创伤已发生感染,必要时可作反对口引流。使用外固定时要方便对创伤的定期换药处理。2.功能锻炼这时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骨质代谢、加速骨折修复和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防止产生病理性骨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囊挛缩等后遗症。骨折治疗的功能锻炼包括早期按摩、对未固定的各关节作被动活动、牵行运动、小范围自由活动及定量训练与使役等。注意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掌握不同的功能锻炼方式和活动量。,17,.,3.其他辅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等,一定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促进功能恢复。如早期可选用有关中药方剂外敷或内服止痛、祛瘀、消肿,随后增加钙质和维生素A、D等可加速骨痂形成,结合功能锻炼使用物理疗法(如热疗等)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痂过大等后遗症,使患肢功能早日恢复。三、骨髓炎(教材236-237页)临床上以化脓性骨髓炎较为多见,随着病程的发展感染可蔓延至骨及骨膜。具有外科感染病灶的一般特征,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严重,极易形成骨髓瘘和发生病理性骨折。参照相关病症进行治疗。,18,.,第二节关节疾病一、关节捩伤(教材237-239页)又称关节扭伤或关节剧伸,是指关节在突然间接外力作用下,发生超越其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过度伸展、屈曲或扭转时所造成的关节损伤。大动物发生较多。地面不平,动物急转、急停、失足登空、肢蹄嵌于洞穴急速拔腿、跌倒、肢势不正等均可成为病因。主要损伤关节韧带、关节囊及关节软骨和骨骺,严重的可使其断裂或破裂,常于其附着部撕破骨膜或扯下骨片,可能导致关节腔血肿、关节固定不良。软骨和骨骺损伤时破碎小骨片可游离于关节腔。关节捩伤主要表现疼痛、跛行、肿胀、温热和骨质增生等症状。但由于损伤程度和病理发展阶段不同,症状表现有所不一。治疗参照非开放性损伤病症及前述骨膜炎,但要注意限制患病关节的活动。,19,.,二、关节挫伤(教材239-240页)即关节部位的挫伤。常发生于四肢下部软组织较少的关节,是由击打、跌撞、擦碰等外力直接作用所致,可损伤关节部位皮肤至滑膜及骨膜、软骨、骨骺等组织,也可能伤及腱、腱鞘和粘液囊等,患病常有擦伤或明显伤痕。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基本同关节捩伤。三、关节创伤(教材241-242页)即发生于关节部位的创伤。与关节挫创类似可能伤及皮肤至滑膜及骨膜、软骨、骨骺等组织,也可能伤及腱、腱鞘和粘液囊等。可区分为关节非透创和关节透创,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治疗基本同一般创伤,断裂的腱和韧带最好对合缝合,同时要注意限制患病关节的活动。若为关节透创,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应尽早闭合关节囊创口。,20,.,四、关节脱位(教材242-248页)是指关节骨端正常的位置关系因受外力的作用或某些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动物较常发生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其他关节也可发生。(一)分类1.按病因划分可分为先天性脱位、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和习惯性脱位。(1)先天性脱位是因关节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不能正常发育所引起的关节脱位。如动物出生时某关节的关节囊异常扩大、后天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等。(2)外伤性脱位见于前述关节捩伤、关节挫伤和关节创伤等。(3)病理性脱位是因关节及其附属组织出现病理性异常而导致的关节脱位。如可见于关节滑膜炎、骨关节炎,神四肢肢经麻痹等。,21,.,(4)习惯性关节脱位是病理性脱位的一种。当某些病理因素持续存在或关节结构发生发生变化后,则经常性的发生关节脱位。如见于髋关节发育不良、髌骨韧带撕脱或滑车面变浅等。2.按脱位及损害程度划分可分为完全脱位、不全脱位、单纯脱位和复杂脱位等。在关节脱位的同时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或异常变化即为复杂性脱位。关节脱位迟迟不能得以治疗,时间较久则可致关节结构发生变化和肢体变形,也发展成复杂性脱位。(二)症状与诊断关节脱位的共同症状包括关节变形、异常固定、关节肿胀、肢势改变和机能障碍。由于导致关节脱位的病因、发病部位及脱出程度等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有不同变化。该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X线检查,较易作出诊断。,22,.,(三)治疗与预后1.治疗包括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可参照骨折的治疗。2.预后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动物种类、关节部位、发生时间长短、合并损伤的程度、有无外伤与骨折等。小动物关节脱位较易治疗;单纯性脱位如能及时整复,固定的是否良好决定预后的效果。如果并发关节囊、腱和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