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_情绪与情感(二).ppt_第1页
第十章__情绪与情感(二).ppt_第2页
第十章__情绪与情感(二).ppt_第3页
第十章__情绪与情感(二).ppt_第4页
第十章__情绪与情感(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情绪与情感,应用心理学系2009级教学课件,引入,复习:动机冲突的种类问题:动机冲突时人们的内心有何体验?,动机冲突动机实施成功动机实施失败预见成功预见失败难以预见,丧失获得,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情绪的表现形式:高兴、生气、痛苦、憎恶、恐惧等。,(二)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2、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工具适应功能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采取相应措施。,(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2、情绪是人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动机功能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能够驱策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是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简而言之:趋利避害。,(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功能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4、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信号功能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的功能。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讯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人际间互相了解。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二、情绪的维度,(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维度: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包括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两极性:情绪的维度特征的变化幅度中,表现的两种对立的状态。如: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即积极情绪提高活动能力,消极情绪较弱活动能力。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激动为外显的、强烈的情绪状态,如狂怒、大喜;平静指的是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情境紧迫,又没有准备,应变能力差,则容易感到紧张。,(二)情绪维度的理论(阅读p367-368),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1、古代分类:礼记提出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欲。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前者是任何动物共有的,先天的。后者是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的。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类有11种基本情绪,如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二)情绪状态的分类,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有三种:1、心境心境是指人们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二)情绪状态的分类,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等。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二)情绪状态的分类,3、应激状态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在应激情境下人们所产生的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对情景和人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有关。如果个体判断自己的能力不能应付情景,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一系列生物反应。如呼吸,心率、肌肉上的变化,以维持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塞里称这种变化为适应性综合症,包括三个阶段:a.动员:产生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进行适应性防御。b.阻抗:生理机能进一步变化,如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以充分动员人体潜能,对付环境突变。c.衰竭:刺激如果依然存在,阻抗继续发生,但适应能力已经用尽,导致适应性疾病。,(三)情感的分类,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2、理智感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解决问题后喜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3、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人们普遍认为仙鹤是美的,但对皮肤的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美感的来源:a.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如桂林山水,武汉黄鹤楼。b.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带给人美的评价。,第二节情绪与脑,观看录像、自学问题:与情绪有直接关系的脑组织有哪些?他们与哪些情绪现象有关?,第四节情绪的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核心:情绪的产生路径。(一)詹姆斯-兰格:生理反应情绪(激素研究)(二)坎农-巴德学说:(丘脑切除手术),应用:情绪的药物调节、丘脑切除,(一)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1885)提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该理论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招致”。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管变化有关。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詹姆斯和兰格理论在具体描述上不同,但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二)坎农巴德学说坎农(1927)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它很难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不同情绪可能表现相似的生理变化,且情绪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而机体的生理变化则是缓慢的,药物引起的机体变化不一定产生情绪等现象。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分成两路,一路到大脑产生主观体验,一路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使机体进入应激准备阶段。例如:遇到一只熊,视觉感官引起冲动传至丘脑,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种到大脑皮层,判断是否可怕,另一种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应激准备。如果判断会伤害人,植物神经系统活跃;否则植物神经系统受控制,生理状态恢复平衡。,二、情绪的认知理论,核心: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认知是先导因素,决定情绪的产生与否(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肾上腺素实验)认知是定向因素,决定情绪的色彩(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知是组织因素,决定情绪的产生、方向与形式。应用: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非理性思维的调节,(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如恐惧就要逃避,愤怒就要攻击等)丘脑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60年代初,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1、个体必须感到高度的生理唤醒;2、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实验:三组被试,都注射肾上腺素。对三组进行不同引导:组1,会出现心悸,手颤,发烧现象;组2,仅身上发抖,手脚有点麻,没有别的感受;组3,不作任何解释。把三组被试都分成两小组,分别让其待在令人快乐和愤怒的情景中。结果:组1,没有愉快和愤怒的情感体验;组2和组3的两个小组分别报告感到愉快和愤怒。,(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这个实验说明,来自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环境中的刺激生理因素认知评估,(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沙赫特提出情绪产生包含三个亚系统: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第二个亚系统:由长期生活经验建立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和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具有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与效应器相联。组1之所以没有感到愉快和愤怒,在于把身体反应解释为药物导致。,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Lazarus(1970)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需要对刺激事件与自己的关系进行不断评价,包括三个层次:初评价: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如认为对自己有贬低和攻击性,就会出现发怒的情绪。这对个体的适应生存很重要。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反应行为,在做出反应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经验判断怎样做出合适反应。再评价: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这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必要时要改变自己行为反应。,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核心:情绪产生的系统结构人格系统神经生理基础表情行为情感认知应用:情绪的系统调节人格塑造: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认知调节:认知疗法药物控制:精神类药物治疗,伊扎德(1977)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核心观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绪和人格系统人格系统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具有动力性,它组织并驱动认知和行为。,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二)情绪系统及其功能情绪包含神经生理、表情行为和情感体验三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人格子系统相联系,实现情绪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情绪产生涉及广泛神经结构,丘脑,杏仁核,脑干,松果体,新皮层等。另外,神经内分泌、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都参与情绪活动。表情包括神经肌肉活动和感觉反馈,表情活动由大脑皮层中古老皮层调节,对生物进化有适应意义。情感体验由躯体和脸部的活动模式的反馈信号进入意识状态而形成。情感体验可以进入认知系统,并和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三)情绪激活与调节伊扎德提出,情绪的激活与调节有四种基本过程:1、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可直接激活情感体验,并影响其他三个情绪激活过程。如产妇在产后,由于内分泌物质的改变,负情绪逐渐减少。2、感觉反馈:表情肌肉活动引起的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情绪达到意识水平,产生情绪体验。3、情感激活过程: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如极度疲劳引起痛苦。4、认知激活过程:如评价、比较等认知活动可激活情绪。如图所示:,情绪激活和调节的多系统模型,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过程,感觉反馈过程,情感激活过程,认知激活过程,情感体验,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从情绪的分化观出发,十分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以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在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该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这不失为其理论不是之处。动机分化理论从一侧面反映了当代情绪理论研究的总趋势,即心理学家力图将各种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情绪概念,并将情绪看成是个人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文献,近几年来与日俱增,例如布克(Buek,1985)研究了认知和情绪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启动模型”;鲍尔及其同事研究了心境与认知系统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情绪网络模型”等等。这些动向值得我们关注。,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一、面部表情二、姿态表情三、语调表情四、感觉反馈,教学目标:掌握情绪的外部表现。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情绪的外部表现;难点是感觉反馈。,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如通过眼神表达赞成或反对,“咬牙切齿”表示憎恨等。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如研究发现: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一、面部表情,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如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张表情照片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面部表情(1),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也是最重要的无声交际手段。在人际交往的各种信息中,通过言语传递的仅占7%,而通过面部表情传递的则占55%。人的脸部大约可以作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面部表情(2),面部表情(3),面部表情(4),面部表情(5),面部表情(6),二、姿态表情,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