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湖公园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兰花湖公园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兰花湖公园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兰花湖公园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花湖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兰花湖公园位于南区南部兰花社区,北接南坪商圈、东临学府大道、北接兰湖天小区,南侧为重庆工商大学兰花湖片区。公园规划用地面积15.5公顷,以周 围道路为界。 在1000m的服务半径内,公园主要服务8个居住区、1所大学和两个工业厂区人口。 公园用地地形是典型山地冲沟地形,周边开发建设后,形成城市荒弃地面貌。 地形分析 规划区内现状高程最低点为243.09米,最高点为296.03米,竖向高差约50米左右。北面部分居住区以及东北角位置为陡坎较大区域,面积分别为 5000平方米和16300平方米。现状蓄水湖面,面积约21000平方米; 场地山头制高点,面积分别为14000平方米与18200平方米。仅这几处受地形影响不宜建设的区域就占规划地块总面积的51%。二、规划宗旨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三、规划依据1、重庆市城市整体规划2、国家有关绿地、建筑、市政、电力方面规划3、现状基础资料4、设计任务书四、规划设计原则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兰花湖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沿岸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道路与湖泊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2、亲水的设计原则:该公园为滨水绿地,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水,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沿湖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的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同时,又可从立面上丰富景观效果。3、休闲的设计原则: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亲和统一”的原则。五、总体规划构思由于兰花湖公园的地理特性,观赏者大部分处于运动中,因此,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以保持景观视线通透为目的,让城市景观融入湖光山色中;同时合理种植树木,让“空蒙细雨弄柔丝,淡抹湖山秀丽姿” 的雾都山水美景渗入城市之中。形成湖在城中,城在湖外的景观效果,真正展现出重庆特色的山水园林景观。为使景观符合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六、景观布局规划以原有道路为景观主轴,以沿湖绿化带和绿韵生态走廊为景观带,以水为主线。公园分割为三大块,规划将此三大块组成以 “花海景区”、“绿韵景区”、“兰湖景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景观序列,三个景观区中共设置有六个主要景观节点,形成湖滨公园“一轴、三区、六节点”的串珠式景观布局形态。七、景观分区设计(一)兰湖景区:该景区是公园面积最大的一个景区,其主景为两片水域组成的湖泊。湖泊周围有一木制亲水观景平台,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同时亦可满足举家到此观景、嬉戏、健身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位于右侧的湖泊上架有游步道,游客可通过该通道到达湖心,感受被大自然包裹的乐趣。位于左侧的湖泊上有三个小型的喷泉雕塑,和湖泊的动相呼应,一动一静更加协调。另外在湖中更是栽种大量的荷花、睡莲等水生观赏植物将兰湖点缀的更加珊珊可爱。在景区的制高点设有凉亭,可以俯瞰整个兰湖景区以及下方的绿韵景区和花海景区。围绕兰湖栽种了垂柳、日本樱花、等观赏性植物,简洁之中更显大气,烘托出了主题。(二)绿韵景区:该景区线较长,两组景观廊道串联其间。两组长廊都为中式风格。在一条由花架和多姿多彩的景观组合的时光隧道中漫步,古色古香让人仿佛梦回唐朝。该景区位于整个兰花湖公园的中间,链接了花海景区和兰湖景区,其右侧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和儿童活动中心。两个活动中心相隔较近,方便老年人带着孩子过来一同游玩。老年活动中心露天茶座和茶楼,当游人经过步道后入内休息、观景、品茶,既消除疲劳,又如进入画境,十分惬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三)花海景区: 位于公园左侧,地势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整体地形走势。在此景区的中心位置设置一座核心观景亭,围绕该观景亭种植大面积观赏花卉而形成“花海”景观。游客漫步其中犹如被花的海洋所包覆,使人能够全身心的得到放松,紧邻“花海”的是莲花广场,莲花广场为大型的聚会广场,方便附近的居民到此休闲聚会、跳广场舞。运动区位于花海景区的左下角,这里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乒乓球场,为附近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场所。八、景观照明设计照明器材根据各绿地的特点,分别选用庭院灯、彩卤投光灯、地射泛光灯、水景灯及音响式草坪灯。主干道的庭院灯布置间距为20至30米、草坪灯为10至15米间距,在满足绿地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应力争达到景观、功能、经济的统一性和合理性。电源就近由室外动力配电箱提供,灯光控制方式采用定时器控制。九、种植设计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履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2、种植设计要达到四季常青、四时花香,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表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体现自然环境意境景观效果。3、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依照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可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及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十、种植设计理念一方面要达到植物生长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要求,以及植物群落的丰富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提供特殊的阻隔、除尘、遮荫等防护性功能,并与水面、台地、置石、小品、广场、道路等空间造景元素在时空间进行良好协调,达到植物生态习性、景观审美要求和整体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强化四季景观效果,注重人们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现与感受的变化,利用各种造景要素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景观空间。选用部分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树种配以各色花灌木及草坪,体现出植物种植文化的内涵。十一、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设计上层大乔木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果、叶、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下层矮植物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植物及草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