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文化论文关于潮汕工夫茶文化简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位却不可撼动,因为不发酵和全发酵的茶类不宜泡工夫茶。在烹治工夫茶过程中,工夫茶的茶具是最为讲究的,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十二件为常见,如十二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八件为精品,或四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另外,茶具也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工夫茶的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老茶客有“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需若琛”之说,可见工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价值取向。 工夫茶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概括来说,可把烹煮工夫茶的具体程序表述为“烧盅(烫杯)热罐,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现将工夫茶烹程序略作介绍,以示其精其美。 治器:泥炉起火,砂铫掏水,扇炉,洁器,侯火,淋杯。 纳茶:砂铫中水初沸时即把砂铫提起,淋罐淋杯使其热,再将砂铫重置炉上;打开锡罐,将茶倒于素纸上,取最粗的茶叶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末填塞中层,再以稍粗之茶叶覆于最上面,谓之纳茶;茶叶通常不能装得太满,约七八成足矣。候汤:“汤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侯也。”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 刮沫:冲必使满忌溢,满时茶沫浮白,溢出壶面,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沫即散坠,然后盖定。 淋罐:茶壶盖好后,再以热汤遍淋壶上,以去其沫,壶外追热,可使香味育盈于壶中。 烫杯:淋罐已毕,仍须淋杯,淋杯之汤,宜直注杯心。俗称“烧盅(杯)热罐(茶壶),方能起香”。 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策略,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点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_ 1曾楚楠,叶汉钟.潮州工夫茶话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xx. 2廖琪.茶道无道M.广州:花城出版社,xx. 3丘逢甲.丘逢甲诗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4王旭峰.爱茶者说M.北京: _文艺出版社,xx. 5徐凤龙.在家冲泡工夫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xx. 6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戴嘉枋,王健等.雅文化中 _生活艺术世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8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9孙洪升.唐代茶叶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购房贷款合同
- 酒业供货合同范本
- 水库整体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关于专业安全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销售人员人事合同范本
- 租用移动餐车合同范本
- 2025农产品交易合同模板
- 窗帘改造加工合同范本
- 物流公司销售合同范本
- 挂钩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员工心理状态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
- (高清版)DZT 0432-2023 煤炭与煤层气矿产综合勘查规范
- 2023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评析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四单元:绘画艺术 课件
- (正式版)实习岗位-OFFER通知书
- 教师成长规划总结反思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