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_第3页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_第4页
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一五”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五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骑马乡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省XX市的大力援建下,在县级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3174元,比XX年增长1124元,比2016年增加320元。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努力夺取了粮油丰收。在“十一五”年期间,我乡虽然遭受XX年的“”雹灾和“”洪灾、XX年的“”洪灾、XX年的“”特大地震、2016年的“”洪灾、2016年的“”特大洪灾,但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人民通过抗灾自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夺取了粮油丰收,确保了油料产量稳定在200吨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3000吨以上,农民人均粮食稳定在400公斤以上。(二)大力发展了特色产业。XX年由政府补助菌种2/7款,在新民村、光明村建起了竹荪示范基地,引进XX省西霞市李春让同志在里坪村成功种植袋料香菇12万袋,在XX省XX县等地调蘑芋种120多吨,使蘑芋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亩。狠抓了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发展,引进XX省的天麻无性繁殖技术,发展天麻25000窖。示范种植了玄参、黄苓、青蒿等中药材。XX年实行奖、补政策,大力发展了以竹荪为主的食用菌,袋料香菇发展到50万袋、椴木木耳发展到60万根棒,竹荪发展到1200亩。XX年产业在地震中受到重创,2016年基本恢复,2016年得到进一步发展,投入资金80万元,办菌种厂1个,建竹荪示范基地和袋料香菇示范基地各1个,举办了80多人参加的电子商务培训班,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和销售奠定了基础。(三)大力发展了传统优势产业。认真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德援造林等工程,营造山珍原料林和工业原料林12000亩,搞好了万亩油橄榄的管护,禁止了乱砍滥伐,防治了森林火灾,保护了生态环境。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的思路,大力发展了畜牧业,采取政府补助一点,农户投资一点的办法,在里坪村香树坝、新民村下坝里、光明村老街、红光村冯家坝建起了养殖示范基地,培植了王永清等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培植了白钟霞等养土鸡1000只以上的大户,实现了人均出栏1头猪的目标,增加了农民收入。3/7二、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512”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我乡在“”特大地震中,因灾遇难151人,受伤2648人,房屋倒塌11588间,房屋严重受损2816间,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全部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一)千方百计抢救群众。灾情发生后,我乡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乡村干部和单位职工立即投入了抗震救灾工作,紧急转移、疏散群众6000余人,在废墟中将唐树森等人救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迅速搭建帐篷医院,将原卫生院中的药品、器械抢出,昼夜开展伤员抢救和疫病防治工作,救治伤病员6554人次,接种甲肝疫苗525人次、接种乙脑疫苗223人次,对26名犬伤患者注射了狂犬疫苗,组织群众安葬遇难者151人,聘请90名消杀人员,对公共场所和灾民居住地进行消毒杀菌,确保了大灾之年无疫情发生。(二)妥善安置灾民。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造成我乡群众无家可归,我乡立即组织群众搭建帐篷,使灾民有了临时的住所,使单位有了临时办公地点。紧接着,我乡租地平场,在李家沟、椅子湾、老田坝、下坝里修建活动板房440套,组织灾民自建过渡房7120间,较好的4/7安置了群众,确保了学校8月1日正式复课和乡属单位正常办公。同时搞好了树林里、稿子坪等地的地质灾害户的搬迁避让工作,防治了次生灾害发生。(三)抢修基础设施。“”特大地震造成了骑马乡大部分基础设施被毁,水、电、路、通讯中断,为了使灾民迅速摆脱困境,我乡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及时组织机械和人力抢修基础设施,至5月下旬,红光、岩埝、里坪等主要通村公路恢复通车,能够将救灾物质送到村社。修建移动基站1个、维修移动基站1个,在场镇和周边地区开通了广播、有线电视、固定电话、互联网。在集中安置点和有条件的村社架设了供水管,基本解决了全乡群众吃水难问题。安装变压器4台,改造了电网,使全乡居民用电基本得到保证,尽快恢复了灾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四)积极调运和发放救灾物资,竭力解决灾民的生活困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把2800顶帐篷、20万平方米彩条布、16000件衣物、300吨粮食、12000件方便食品等救灾物资及每人每天10元钱的生活补助款送到了灾民手中,为灾民度过难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三、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显著(一)农房重建全面完成。“”特大地震造成全乡2050户农村居民要重建永久性住房。乡党委政府从乡情出5/7发,对灾后农房重建进行了统一规划,聘请农房质量监督员75人,兴建瓦厂1个、木材加工厂1个、采砂点3个,加强了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价格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平场、统一修建的办法,在里坪村香树坝、岩埝村大竹园、中元村大院坝进行了永久性住房建设试点,将地质灾害搬迁户进行了集中、妥善安置。在高山村社大力推广了传统穿逗木结构房屋,在里坪村、中元村、岩埝村大力推广了轻钢、钢木结构房屋,并按照“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堤脚线”的川北民居特色,统一了全乡农房重建风貌。至XX年10月,维修加固的房屋全部竣工。至2016年底,农房重建竣工1971户,占总户数的;春节前全乡2050户农房重建基本完成。(二)城镇重建规模扩大。“”汶川大地震将骑马场镇夷为平地,楼房在地震中垮塌,管网和基础设施全部被毁。我乡按照“早谋划,早发动,早拆除,早建房,早发展”的思路,于2016年4月30日前,将场镇的危房全部拆除;4月13日,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住房重建,是全县城镇建设最先动工建设的乡镇之一;2016年底,场镇居民住房重建基本完工。2016年4月,场镇居民全部入住。XX市全额援建的中心小学、卫生院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场镇供水站、农贸市场、健身广场、污水处理池、垃圾中转站、场镇绿化、场镇光亮、场镇公厕、场镇主干6/7道、入户管网等工程已全部完工,新集镇较地震前新增居民50户,新增市政道路1000米,新增了农贸市场、健身广场等商贸、休闲场所,一个崭新的集镇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三)产业重建取得实效。骑马乡的产业在“”地震中遭到重创,损失近五千万元。乡党委政府从乡情出发,决定大力发展“以竹荪为主的食用菌”、“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以土鸡为主的畜牧业”,XX年底产业基本恢复,2016年产业全面恢复,2016年进一步发展。投入资金80万元,在里坪村建竹荪示范基地1个,在岩埝、里坪、中元、红光4个村栽植核桃树5000亩,年均出栏生猪万头以上。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发展快,全乡新增货车45辆、小轿车和面包车18辆。服务行业超震前,XX年6月上旬,个体工商户开始经营粮油、百货、副食、衣物等,市场供应逐步恢复。至2016年,餐馆由地震前的5个增加到9个、理发店由地震前的3个增加到5个,茶楼和旅馆由地震前的3个增加到8个,个体工商户突破100个。XX年6月12日信用社恢复营业,2016年金融业出现了存贷两旺的局面,2016年可实现存款余额4000多万元、贷款余额5000多万元、收入180万元。四、着力推进新村建设自XX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乡按照新农村建7/7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搞好了全乡9个新村建设规划,重点实施了新民、红光、光明3个移民新村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房屋改造与建设3000多间,改厨8000M2,改厕6000M2,改圈10000M2,建沼气460口,建连户路62公里,硬化院坝万平方米,大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3个移民村和移民社都通了公路,加强了环境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